
请打开圣经,哥林多前书第7章。这不是容易让人接受的教导。我跟妻子有过几次的讨论,她想知道我对婚姻的观点,跟妹妹也有过不愉快的讨论,每次都让我不好受。但是你必须明白哥林多前书7章的内容。
要取得平衡,我们就要知道这里并不是圣经里唯一提及婚姻的教导。我们上次和这次都在讨论独身的理由,很多人对此困惑。希望你们能明白:我们不是对所有人提倡独身;我们也不是说婚姻是错误的,你不应该关心自己的婚姻。有人对我说:「我很庆幸丈夫上次没有出席,否则我们的婚姻生活会被毁了。」我希望他们在开玩笑。
神为大多数人设定的关系模式是婚姻。这是毫无疑问的。婚姻是美好的事。哥林多前书7章2节说:「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这是神对婚姻的标准。箴言18章22节说:「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又说这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婚姻的确是美好的事。
耶利米书29章6节记载了一个命令:「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神已经把婚姻设定为主流标准的生活关系。提摩太前书4章,保罗甚至说末世的时候,有异端会否认主和禁止嫁娶。这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希伯来书13章4节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所以,神是很喜悦婚姻的。
但婚姻不是对于每个人的常态。神给了一些人特别的恩赐,就是独身。他们不需要通过结婚来成就神的旨意。对他们来说,保持独身就是完全成就神旨意的最好方式。但是,教会通常会将独身人士看作不正常,这是不应该的,因为神只给某些人有这样的设定。哥林多前书7章7节说:「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保罗在这里的意思是:「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独身」,「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一个是这样」就是指婚姻;「一个是那样」就是指独身。有些人有婚姻的恩赐,有些人有独身的恩赐。
独身是神给人特别的恩赐。独身的人不需要被别人特别看待,或被认为是奇怪的、不正常的、不完整的、没有资格去参与某些服侍…完全不应该这样。独身的人其实不是真的独身,因为他们有圣灵同在。他们有神特别的旨意,跟基督成为一体。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是要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要结婚还是独身。哥林多教会的犹太人说,你必须要结婚。希腊哲学家说,你要保持独身,才可以更好地服侍神,更属灵。保罗却说这不是问题,不重要。
保罗在20节说:「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24节说:「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27节说:「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换句话说,无论是结婚还是独身,两者都是好的。跟属灵状况都没有关系。神赐给一些人有独身的恩赐,而对另外一些人,神希望他们结婚。两者只是不一样而已,没有好坏之分,都是神的设计。
保罗清楚地说,独身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正确的事,却不是对所有人。保罗不是要对人说婚姻是如何美好,婚姻就是一切,每个人都应该结婚,因为这样说就会使人忽略了,神想要有些人保持独身。所以,保罗在说完婚姻的美好,要完满你的婚姻,你不需要离开妻子才能成为好基督徒,这一切之后,保罗提到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你也可以因着这恩赐而完全被满足。
我认为保罗明白有独身恩赐的人会处于压力之下,因为社会普遍接受婚姻这个标准,所以独身人士通常要面对被逼迫要快点结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首先就来自父母。然后压力也来自同龄的人,每个人都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你感觉自己会被排除在外了。压力就越变越大。
你走进教会,什么都是关于家庭,有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而独身的人就很突出,别人看他们就像是不同世界的人,压力一直源源不绝。所以,我认为保罗在这里说的是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他的说话让教会意识到神给了某些人独身的恩赐,这并不比结婚的人减少了重要性。这只是不一样而已,仍然是神的计划。
为了鼓励有这种恩赐的人,你必须明白的基本前提,就是独身是一种恩赐,如果你没有这种恩赐,那就结婚吧!如果你脑子总是想着婚姻,尝试维持独身对你和服侍神都没有任何用处。保罗在第9节说明,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这是为了那些有这种恩赐的人写的。保罗的意思是,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就行使出来吧!从第25至40节,保罗列出了五个独身的理由。记住,大前提是你要有这份恩赐。我没有这恩赐,你们中间大多数人也没有这恩赐,但是如果你有,这里有五个理由可以鼓励你保持独身。
我们先复习首三个理由。第一,社会系统的压力。保罗在第26节说:「因现今的艰难。」逼害快要来了,保罗可以预先看见,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保罗意识到已婚的人被逼害所受的苦是更大的。因为妻子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丈夫要承受失去妻子的痛苦,孩子要承受失去父母的痛苦。逼迫来临时,这种家庭关系会让所有的痛苦、悲痛、焦虑和压力更加严重。痛苦的矛盾和委身的选择,在服侍神和家庭的情感之间出现,撕裂各人。所以,在这艰难的社会,在这充满逼害的环境,保罗认为如果你有这恩赐,最好还是保持独身,这样你就不用承受世界逼迫的巨大压力。
第二,肉身的苦难。第28节提到「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已婚的人没有问题,那并不是犯罪,但是如保罗在第28节说,你们会遭受苦难。「肉身」指的是我们的人性。人里面会有问题、有冲突,就是我们人性里的老问题。而婚姻通常会加重我们人性的弱点。如果你已婚,你会有苦难。你必须跟妻子、丈夫和孩子处理家里的问题。这会增加生活的摩擦。当然,婚姻不是所有摩擦的源头,不是完全坏事。当婚姻是神的旨意,一切会变得美好和幸福,但还是会有艰难的时刻。
第三,世界将要过去。毕竟婚姻只是这世界的一小部分,所有世物都会过去。保罗说:「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换句话说,世上的享乐,世上的世物,世上的情感和关系,这些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你可以脱离这些东西的捆绑,那你就不会依恋它们。把你的情感定睛于属天的事情上。如果你是独身,那么就要思考:你不用完全依赖这个世界,不用依赖婚姻的亲密关系,不用依赖购物,也不用沉迷世俗的享乐。我的意思不是指享乐、购物、情感,或是结婚都是错的。只是这会产生依恋,就是对这个将要过去的世界的依恋。天堂里没有婚姻;世界的一切转眼即逝。
所以,保罗的意思是,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你就不需要和已婚的人一样被世界包围。这不是指很差的那种包围,也不是指世上的邪恶,只是你有些东西是必然要做的,例如你要购买人寿保险,当你去世后,其他人才有能力照顾你的孩子。你要为他们储蓄应付教育的需要;你必须买医疗保险或存款应付家庭在健康方面的需要;你必须买大一点的房子,大一点的车子,多一点这个,多一点那个,因为你要支援你身边周围的一大群人。你要敏锐他们的心理、情感和属灵需要。婚姻需要你的专注和参与。这就是保罗的意思: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你最好保持独身。
因着现今的世界艰难、肉身的苦难和世界将要过去,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就保持独身吧!第四点,已婚人士的挂虑。如果保持独身,就不用被结婚后的挂虑包围。什么是结婚后的挂虑呢?挂虑什么?答案就是对方。
请看第32节:「我愿你们无所挂虑」。保罗的意思是不再忧虑。「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讨谁喜悦呢?」就是「叫妻子喜悦」。第33节的最后,最好和恰当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想怎样去讨妻子的欢心,这样他就分心了。」保罗想说的是:「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我愿你们无忧无虑。」莱特福特说:「当英雄想到自己要守寡的妻子和要成为孤儿的孩子,他就会成为懦夫。」
当你结婚后,你就被一些担心忧虑的事情拖累。丈夫必会专注关心妻子。没有结婚的人如第32节说,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这是一种潜力,不是说每个独身的人都会完全奉献给耶稣,他只是有潜力成为这样完全奉献的人。独身人士的生命中有一股专心、不被干扰的力量。独身人士所要挂虑的事都是跟主有关的。已婚的人有两方面的挂虑,主和他自己家庭的挂虑。这不是说独身人士和已婚人士不好,两者都美好,都是由神设计的,但他们是不一样的。已婚的人都会分心的。
路加福音14章20节,当耶稣呼召人跟随他,耶稣对一个人说:「来跟随我,」这人回答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我不知道在教会的历史中,世界各地曾发生过多少类似的事情,本来有发展传道事工的机会,但是有人因为娶了妻而不能去。那么,结婚是错的吗?不是的,没有错,但是如果他们有独身的恩赐,那么维持独身的状态会更好,他们就不会有那些问题。
有趣的是,在整本圣经里,这是唯一的属灵恩赐你可以选择使用。唯一一个有选择性的,保罗在第28节说,如果你想结婚也没关系,这不是犯罪。但我肯定会建议你,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就使用这个恩赐吧!神从不会将婚姻变成罪。
上周我收到一封信,里面提到他们在婚姻生活中的罪。结婚这个行为不是犯罪。结婚不是罪,除非你要与非信徒结婚。婚姻本身是好事。独身是我唯一知道可以选择的属灵恩赐。我可以肯定有些人如果对主的带领更敏锐,他们本应该好好利用恩赐去保持独身,成为有用的器皿,他们却如路加福音14章20节所说的,娶了妻。这不是错;那只是神本来可以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去使用他们。神或会同样透过婚姻来使用他们,但是那个选择是存在的。
如果你还没有结婚,你可能只挂虑主的事,如何叫主喜悦,完全专心奉献给主,但是,第33节说,如果你结婚了,你会挂虑世上的事,如何可以让妻子喜悦,于是就分心了。这个情况对妻子来说也是对的。我们可以删掉第34节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这个部分可以删掉,保留「也分心了」。因为之后出现的手稿,和英皇钦定版给我们证明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让妻子喜悦,就分心了。」然后,第34节以「还有」这个词开始,「还有处女和没有结婚的女人为主的事挂虑,她可以在肉体和灵魂上都圣洁;但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令丈夫喜悦。」在此,保罗再次简单说明,分心是存在的,不错,就是存在而已。
独身男士或女士都可以做到完全专心奉献给神和服侍神。已婚的人必须照顾家庭,这是神的吩咐,与此同时,他又必须参与追求主。有趣的是,第35节说到「那人没有分心的事」。独身的人没有事情让他分心,不去服侍主。比如说,你们中间有些人跟非信徒结婚后,有没有在生活中经历过挣扎,在让不信的配偶喜悦和服侍主之间选择呢?或许你有一位非常棒、出色的、与圣灵同行的配偶,可是你还是会发现,有时候照顾家庭意味着不能做一些其他人能做的事情?其实,你也可以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两种情况都会出现。
已婚的人有令他分心的事,但是,在第34节谈到独身的人会挂虑主的事情。她只挂虑主的事情,还有她在肉体和灵魂上都圣洁。这是什么意思呢?「圣洁」这个词基本的意思就是「分别出来」。保罗的意思是独身的人不会比已婚的人更圣洁。这跟圣洁有什么关系呢?这肯定跟你的婚姻状况没有关系,反而是跟神让你因信称义有关。
很多的独身人士是不圣洁的,也有很多已婚的人是圣洁的,所以,婚姻状况不是准则。保罗的意思是,没有结婚的人可以在身体上和灵魂上分别为圣。按照人的说法,他们没有在肉身上与其他人连系;不需要满足肉体的需要;也没有精神上的负担。他们的生命肯定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奉献。
记住,这只是对那些有恩赐的人说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恩赐,正如提摩太前书5章说的,「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因为如果你不让她们结婚,她们之后情欲发动,违背基督的时候变得放肆,就产生很多问题;所以,让她们结婚吧!但是,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就要持守,能够在身体和灵魂上奉献给主是很独特的。但是已经出嫁的女人会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这是好的,她应该这么做。
第35节,很重要。保罗说:「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如果保罗没有说这句话,有人会觉得困惑,所以保罗说:「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我不是要牢笼你们。」「我不是要往你们身上加一个合法的套索,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好叫你们可以不分心地服侍主。」这不是说你必须要保持独身。纵使你有这个恩赐,这也不是一个命令,要求你必须这么做,你有选择,你有自由。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就是如果你有这个恩赐,对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使用它。我再次强调,这是我唯一知道具有选择的恩赐。
所以,保罗的意思是,如果你好好利用这个恩赐,你就有潜力专心奉献给主。我不是要把你跟一种法规绑在一起;我不是说这是绑在你脖子上必须遵守的命令;我不是要牢笼你们。我只是告诉你,这样做可以让你们有机会专心服侍主。
举个例子。一个很棒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38节说:「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耶稣在一位名叫马大的可爱女士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但是,第40节说:「马大伺候的事多」。马大在家里忙着准备一切。预备饭菜有错吗?没有,这是合乎圣经的好客款待。好吗?很好啊。有人来到你家里,你给他们做饭吃,这是美好的。
所以,马大忙着预备一切。「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对基督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目的就是告诉主,她自己在忙碌预备,而马利亚就坐在那里,像是对主说:「你不在意吗?主啊,你可以叫她来帮我吗?」
这可能会给你一些概念,马大是如何认为自己在马利亚之上所拥有的权柄。马大请求耶稣告诉马利亚:「可以请你告诉她来帮我预备饭菜吗?」耶稣回答她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都是不重要的事)思虑烦扰。」第42节说:「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主的意思是:「我不会叫她做什么事情,她正在做的就是她应该做的事。神的话语和一顿晚餐,两者之间你更愿意拥有哪一个呢?比起一顿没有神话语但热腾腾的晚餐,我更愿意选择要神的话和冷冰冰的晚餐。这就是主的回应隐含的意思,马利亚做的是正确的。
马利亚有专一的心志,她不怎么在意饭桌和摆设,她也不怎么在意厨房。马利亚想要的就是专心聆听耶稣基督的道。但是,马大不是这样,马大想着基督在这里,她有着各样的事情要忙。这就是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好客款待不是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使你分心。我们要为那些能专心致志的人而感谢神。
当我在厄瓜多尔的基多,很荣幸参加了一个会议,认识到一位非比寻常的女士瑞秋·圣,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奥卡印第安人。她很令人惊讶。我经常想,或许没有结婚的人是最满足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其他人来使他们完整。瑞秋因着圣灵的大能,成为完整的人,她在南美跟那些印第安人待在一起,为了基督而改变整个社会。
纵观教会的历史,有很多人都有这个恩赐,他们都委身于基督的事工,我为他们而感谢神。可见,接受和欢迎独身的恩赐是有原因的,就是现今的世界艰难、肉身的苦难、世界将要过去和占据着已婚人士心思的事物。当你结婚时,你的生命中就会出现让你分心的事情。这不是坏事,这只是事实。
第五点。最后一个理由,就是结合的永久性。当你结婚后,你就是处于结婚的状态了,没有回转的余地。我们先看39节:「丈夫活着的时候,妻子是被约束的。」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婚姻是一生的约定。
有些人曾经提出,为何这句话会出现在39和40节,还有关于这两节的很多其他讨论。我不相信这两节经文是独立的。有些人认为这是针对寡妇问题的附加回应,但我不同意。尽管这样的确回答了那个问题,这只是说明了保持独身的另一个理由。为什么?因为婚姻的永久性。如果你有这个恩赐,你最好保持独身,因为你一旦结婚了,你就再也不可能行使那个恩赐了。所以,在你做出决定之前,请花长一点的时间思想。婚姻是永久的,一旦你进去了,就被困住,不能出来。
我不是说每一个已婚的人都是被困住。但是,你知道有些已婚的人已经被困住了。这不是坏事,而是想说明它的永久性。有些婚姻是不好的。你可能会遇到非常缠人的妻子,令丈夫什么也不能做。我认识一些男士,如果他们的妻子允许他们多一点时间,他们就会服侍神。箴言21章9节说,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也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有些人正在寻找这些房顶的角。自己独自待在角落里,也比与错误的人结婚还要好。第19节说:「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听到男人说:「我得出去,我得离开,我要一个人待着。」
我的意思是,婚姻经常会变成负面的束缚。婚姻应该是正面的、充满爱、带来满足、有意义和幸福的约定,但是,这也是永久的。马太福音19章,耶稣告诉门徒婚姻是如何永久的,他说:「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耶稣当时是在强调婚姻约定的重要性,除非是因为淫乱的缘故,否则不能打破约定。而门徒的回答是:「如果这是永久的话,我们最好还是保持独身。」
耶稣说:「没错,但不是你们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他们也认为婚姻的永久性是保持独身的好理由。因为你一旦结婚了,你要为婚姻付上的责任和义务就定下来了,你必须要付出。
我把婚姻看作友情和陪伴,从服侍的角度来说,这就平衡了所有消极的因素,因为我不能离开我的妻子,我爱她,也爱我的孩子,我没有其他的方法。
我们今天所指出的只是婚姻的基本事实,而不是我们对婚姻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婚姻是永久的,你必须要坚持到底,但是这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婚姻也可以是好的,但事实就是事实,婚姻是永久的。保罗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有独身的恩赐,就要仔细思考,因为如果你选择结婚,那就是最终的决定,除非死亡将你们分离,否则你不能回转。
然后,保罗在39节说:「丈夫若死了,妻子就可以自由,随意再嫁,只是要嫁这在主里面的人。」罗马书7章说了相同的内容:唯一能使婚姻结束的就是死亡。除了耶稣和保罗所说是罪和死亡让两个人分开,否则,基督徒的婚姻都是永久的。所以,你一旦作出决定,就是最终决定。当我们结婚时,我们会说:「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这就是神的本意。如果分开了,你可以再结婚,但只能跟基督徒结婚。这是基本原则,只能跟主里面的人结婚。
这星期里,我读到一篇文章说:「那样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也在很多情况下,神会允许我们跟非信徒结婚,好将福音传给他们。」不是的。婚姻不是传福音的好理由。你跟非信徒结婚,其实向那未信者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基督信仰对我来说很重要,但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跟基督徒的相交,真的是如此重要的话,你会跟基督徒结婚。
申命记7章是神一直的标准:「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耶和华—你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他们灭绝净尽,不可与他们立约,也不可怜恤他们。」你要进入那地,要灭绝所有外邦人。
留意,「不可与他们结亲。不可将你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也不可叫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因为他必使你儿子转离不跟从主,去事奉别神。」有时在异族婚姻里,有人会得到拯救,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有人会被带走。从申命记7章来看,事实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改变。你可以翻开哥林多后书6章,保罗再次提到相同的事情:「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
所以,婚姻是永久的。唯一结束的方式是死亡。如果死亡真的来临,保罗在这里对寡妇说,她们可以再嫁给主里面的人。但是,第40节说:「然而按我的意见,若常守节更有福气。」这样说的大前提是她有独身的恩赐。
保罗说:「我也想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他的意思是,有很多人在发表意见,犹太人说:「神要我们结婚。」另一个人会说:「神的灵说应该保持独身。」而保罗说:「我只是想跟你们分享一些东西,我跟他们一样有神的灵同在。」这是很讽刺的。「我想」就是「我认为」,如同保罗在说「我认为我有神的灵。」保罗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有神的灵,我要把我的属天启示分享给你们。」这词语经常用来说明一些非常确定的事情。
那么,一个人应该保持独身吗?是的,如果他有这个恩赐。为什么?就是因为以上所说的。这对哥林多人来说非常重要。一些独身人士会说:「这很好,但是还有另一个因素。」在整件事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36到38节,那些父亲。婚姻是被父亲安排的。你不能讲一大篇关于独身人士的信息而不提及父亲。父亲们,我希望这触动到你们。这真的很触动我。
在旧约社会,被安排的婚姻是常态。所以,保罗必须要跟父亲说些话。这对罗马社会也是一样的。在罗马社会里,配偶是由父母选择的。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罗马政权开始分裂的征兆之一,就是当父母不再有权力可以干预孩子想要结婚的欲望。这导致了家庭的瓦解,也是整个罗马帝国解散的种子之一。所以,那时候在罗马帝国还是由父母做选择的。在犹太人的旧约时代,也是父母选择的。
比如,夏甲为以实玛利选了妻子。亚伯拉罕为以撒选了妻子。犹大为他的儿子珥选择她玛作妻子。这些在旧约里都很常见。雅各就限制在哪个家庭选择妻子,当时还有选择,因为有好几个女儿让他挑选。雅各工作了七年后,他们用头纱蒙住新娘,给了雅各错的女儿。男士们,留心,在婚礼开始前,要确定头纱下面的人是谁,要掀起来看清楚。
这里有家庭的选择。甚至有国王或祭司选择妻子的例子。创世纪41章记载法老王为约瑟选了妻子。列王纪上11章19节,另外一位法老王给以东人哈达选了妻子。历代志下24章3节,祭司耶何耶大给约阿施王娶了两个妻。这对一位大祭司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但他就这么做了。这是作为父母要做的事情。
历史告诉我们,大约在公元500年前已经有婚姻经纪了。《屋顶上的提琴手》这电影其中一句对白是:「媒人,媒人,给我说个媒吧?」这就是传统犹太媒人的工作。当女儿到了适婚年龄,你就会去找那些媒人,说:「我想要来自这里,有这样那样背景的人。」媒人会扫瞄清单上的人,可能所有人会进来排成一行,供你挑选。家里的人会跟媒人一起把事情办好。女士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很有趣吧?这就是历史。
有些人觉得在以色列的早期历史中,关于婚姻,新娘和新郎肯定什么都没有说。听说他们完全不会被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至少我们可以从圣经中看到,年轻的男士可以发表一点意见。不是到父亲在婚礼当天突然走到他面前说:「这是你的新娘。」他才有机会说:「哦,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不是这样的。也不是「你要结婚了,她叫什么名字,你随便好了,我对此不感兴趣,你将要和她结婚就是了。」也不是这样的情况。
很显然,年轻男士是有某些选择权的。圣经里有不少例子,撒母耳记上18章20节,「扫罗的次女米甲爱大卫。有人告诉扫罗,扫罗就喜悦。扫罗心里说:『我将这女儿给大卫。』」这里就是一个例子,说明女人和男人是互相相爱,而父亲又同意了他们的爱情。所以,这样的事情也是正常。
所以,即使由家庭安排的婚姻已经支配整个社会,但通常还是有点相爱的关系,或者两性之间的爱情和同意。雅歌就描绘了两个人之间的深厚爱情。这不只是政治上的,更不只是作为父母的协议。男人的意愿参与其中,我相信女人的意愿也会被考虑。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父亲做决定,母亲肯定会同意,孩子也一定程度的参与。或许他们的意愿也有时候也被驳回了,但也有时候他们的意愿会左右父母的决定。这是普遍的情况。
所以,当你读到哥林多前书,保罗给这些基督徒写信,作为犹太人,他们依旧是处于那种普遍的情况,而当时的罗马方式也是差不多,都是由父母做决定。所以,保罗要对父亲说一些话,去帮助他们身处的处境。第36节,「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女儿不合宜」,这里「若有人」的「有人」是指「若有任何父亲」,这句是什么意思呢?
请听:这里有一位父亲。他观察了身处的世界,他听到保罗的教导,最好保持独身。他怎么决定呢?他的答案就是最好保持独身。他说:「我要将我的女儿奉献给主。」这很好。你们有这么想过吗?当你们的女儿长大后,会思想「何时想结婚、和谁结婚」的问题吗?
从最初开始,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跟孩子说的:先有一个男朋友。然后,不久他们唯一想的就是结婚。而这里有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我想把你的生命交给基督。把你的生命奉献给建立神国度的事工。毕竟婚姻只是暂时的,我们还要上天堂,那时候没有人结婚的。我希望你保持独身和自由,我要将你委身到耶稣基督和他的事工中。」
这是一位父亲能做的一件好事。太棒了!我的意思是,我真的就在这么思考。我的孩子都还小,他们都会同意。如果我对马尔西说:「马尔西,你一生都要保持独身,跟我们待在一起服侍主。」她会说:「太棒了。」马尔西反正也不想结婚。
有个家庭告诉我,他们回家后围着桌子坐下来,谈及这个想法,其中一个孩子说:「听到这篇信息后,我很爱我们的家,我不想结婚。我决定一生都要保持独身。」所以,当你的孩子还小,你可以决定让他们终身保持独身,因为他们不会争论。
有一位父亲就这么做。「我要把这个小生命献给主。我要把这个小女孩献给主,我不想拿婚姻来冒险。」但是,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呢?这位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女儿不合宜。为什么?他做了一个很好的决定,但同时也有一个问题。36节提到「女儿也过了年岁」,意思是如果女儿在性方面成熟,并且意识到自己对性敏感,会发生什么事呢?36节接着说:「事又当行。」什么事当行呢?她想要什么?她要结婚。这变成需要的意思。
如果我为我的女儿起了誓,但是我意识到我这样对她不公平,因为她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她又渴望结婚,我应该做什么呢?保罗说:「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让他们结婚。这是很好的主意,因为她没有这个恩赐。神的灵没有给她独身的恩赐,而独身必须是神的灵赐下的恩赐。如果她没有这个恩赐,父亲会说:「很显然她没有这个恩赐,她谈论的全都是这个男孩。」
很显然她的生命中有一个男人,不然保罗不会说「叫二人成亲就是了」。这里有两个人。有一个人在她身边出现。你看,那男人待女儿不合宜,因为如果父亲不让女儿结婚,那男人就会引诱她跌进肉体和精神不道德的试探中。所以父亲意识到这样,他心想:「即使我想把她奉献给神,我也不能这样对待女儿。这里有一位男生,女儿都已经答应了,而我一直说不可以,这样就不对了。」
所以父亲们,如果你想要奉献女儿或儿子,让他们保持独身,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但是,如果他们到了成熟的年龄,他们也希望结婚,就让他们结婚吧!这不是罪。你不需要遵守誓约,我们不是处于誓约的年代了。
37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倘若人心里坚定」是指作为父亲的决定,父亲有坚定的决心,就是心里已经决定要他保持独身。如果你已经展现了这样坚定的决心,非常好。神透过一位父亲的决定来带领家庭。
「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是什么意思?女儿没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要结婚,她没有施加任何压力。女儿没有特别的性欲驱使她要结婚,这样,父亲就没有义务了。父亲心里坚定,女儿也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留下女儿不出嫁,那么,他做得非常好。父亲,你做了一个好决定。
你知道在今天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吗?「你怎么还没结婚?」「我父亲决定我应该保持独身。」「很残忍呀!」圣经对这位作决定的有什么意见呢?称他做得非常好。如果你要为女儿作这样的决定,而你的女儿也没有强烈的性欲,父母们,如此行是很好的。这是一件好事。
所以保罗说:「倘若人心里坚定,没有不得已的事,并且由得自己作主,心里又决定了留下女儿不出嫁,如此行也好。」这一切对你来说是什么?对我的意义是:神想一些人保持独身。我们会好好跟孩子思考这个想法。
之后,38节说:「这样看来,叫自己的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你在开玩笑吧?经文是这样说的吗?没错,就是这样说。到底是谁说的?是神。什么意思?38节潜藏的意思就是那恩赐。如果你的女儿没有这个恩赐,这对她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如果他们有这个恩赐,婚姻对他们来说不是必要的,让她结婚也是可以的,这是唯一有选择的恩赐。但是如果你没有让他们结婚,这样更好,因为你让他们使用了自己的恩赐。这是优势的问题。
这一章非常有意思,对我们说什么?婚姻是好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我爱这样的方式。我不肯用这样的生活作任何交易。我知道你也不愿意,这样也成就了神创造的旨意。但是,听清楚,婚姻很好,成就它,享受它,在此生一直持守着。独身也一样好,成就它,享受它,为神的荣耀而使用这恩赐。这就是哥林多前书的信息。
无论你结婚还是独身,你的基督徒身份都依然存在,并且会成长、成熟。这不是主要问题。所以,保罗一次性解决了哥林多人认为婚姻会影响属灵的难题,没有任何影响。无论你是已婚还是独身,这对你的属灵景况都没有影响。神因着特别的原因希望有些人结婚和有些人独身。我们在教会里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认清楚,已婚的人需要以接纳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独身人士;独身人士对待已婚的也是一样,明白了,才能完满基督的肢体。让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请求圣灵来坚固今天我们所学的,所分享的和所表达的,教导我们,也帮助我们教导别人这些伟大的真理。谢谢你在基督的身体里赐的不同肢体,有已婚的和独身的肢体。已婚的肢体在主里抚养照顾孩子,把你的道路教导他们;独身的肢体可以自由地、专心地事奉你。为着你所设计的、合一的肢体,我们向你献上感谢。天父,帮助我们省察自己的内心,看清楚你呼召我们的选项,可以有智慧地为我们自己和孩子作出选择。奉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