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我们将分享哥林多前书第14章20到25节,是这段经文的核心。第14章,在保罗处理哥林多的众多问题里,其中的一个。他正在纠正属肉体的哥林多人,因为他们滥用和扭曲了方言或语言的恩赐。
在新约时代,有真正的方言恩赐,就是语言的能力,这语言对说话人来说是未知的,但对于在场的人来说是知道的。神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但在哥林多教会,他们扭曲真正的恩赐,用于不真实的用途。除此之外,还为真正的恩赐添加了假冒的恩赐。
这在当时异教徒的神秘宗教中很常见。在那时候的异教信仰,人们相信可能进入狂热或心醉神迷状态,很常见。 因此,他们可以出离身体,在另一个层面上与神明交流。他们会用未知的语言与这位神明说话;真的在说着那些神明的语言。
因此,他们相信这是心醉神迷,超自然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是造就自我,是对这位神明的敬拜。就像哥林多教会一样,在整部书卷中,他们所知道的世界体系的每一部分都已经进入了教会,教会与其他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同。
基本上,保罗在第14章对他们说:「看,第一,你们滥用真正的恩赐;第二,你们带入了这个假冒的东西,又加倍混淆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是实际上相信,方言的恩赐是心醉神迷的讲话,心醉神迷的唠叨,胡言乱语或用你想用的任何术语,在私人祷告里跟神做着所谓的交流。
使徒保罗写下这一章,第一,是为了驱散一种想法,就是认为真正的恩赐是心醉神迷的胡言乱语。第二,为了确保当真正的恩赐确实存在时,它的存在是适当的,且在正确的情况下完成正确的目的。当然,当我们看第14章时,对今天来说是非常急需的,因为灵恩派一直告诉我们,为了实现圣灵的充分彰显、圣灵能力在我们生命中的充分表达,我们必要有这样的经历。
他们大声地向我们呼喊,要经历;我们需要明白保罗在这里的教导。就像我说,哥林多教会已经拿真正的恩赐,扭曲了它的用途。而且还添加了伪造的恩赐,让一切更混乱。所以,保罗写这章纠正,就像他在前面13章里所做的。
上次,我们谈到了方言恩赐的地位,我们说它是次要的。保罗明确表示说方言的地位是次要的。其次,今天我们将考虑方言恩赐的目的,方言是个标志。第三,方言恩赐的次序是系统的。换句话说,有一个非常谨慎的系统,神已经设计这个恩赐按照这样的系统来运作。我们在下次会思考这一点。
让我们来看第二点。语言或方言恩赐的目的是标志。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如果我们可以永远、一劳永逸地确定恩赐的目的,那么,就很容易评估,今天或历史上任何时间相对这恩赐发生的事情。 它要么符合圣经的目的,要么不符合圣经的目的。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否正当。
让我开始的时候,重申别人经常说的方言的目的,特别是今天五旬节派和灵恩派团契中的兄弟姐妹怎么说。他们说,方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造就个人和敬拜。换句话说,这是私人祈祷的语言,当你这样做时,你就被建立,可以用超自然的方式敬拜神,用私人的语言与神沟通。我们从上一次研读中看到,事实上,这正是异教徒对心醉神迷言语的看法:这是私人的、自我造就的对神的敬拜行为。保罗否认真正的恩赐是这样的目的。他为此而控告他们。
唐纳德·吉是颇具历史重要性的五旬节派,他说:「方言恩赐所启示的目的主要是敬拜,我们很好地强调这事实。」更现代的灵恩主义路德派,拉里·克斯滕森说:「一个人说方言,大部分是在私人敬拜里。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用途和价值。」所以他们说,这是全新的方式来实现敬拜,崭新的方式来造就自我,新的方式来建立自己,新的方式让你与神交通,体验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深刻、更有意义。
保罗在前19节经文,真的表明不是这样的。事实上,他对此嗤之以鼻。上一次我向你展示了希腊文中单数使用「方言」和复数使用之间,最有趣的区别。还有,为什么我相信当第14章它是单数时,说的是心醉神迷言论的胡言乱语,以及当它是复数时,说提的是语言,真正的恩赐。因此,在第2节,我们看到保罗说:「他说的是胡言乱语,」或者说那种心醉神迷,像异教徒那样心醉神迷的言论,「不是对人说,而是」从字面意义上讲,在希腊语,「是对神明说,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
换句话说,他正在对他们说:「你们所做,和那些奥秘宗教所做的如出一辙,那是向他们的神明说话。」而且,「这不是属灵恩赐设计的目的,因为所有属灵恩赐旨在用于与人说话」,或者与他人交谈或服侍他人。哥林多前书12:7说:「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所以他们滥用了这个恩赐。所有的恩赐都是给了你们。我的恩赐是为你们,而不是为我自己,而自我造就的想法结果就真的扭曲了。
这只不过是将神秘事物,神秘宗教变成神明,不是对人讲话—原本是圣灵的恩赐被设计的目的。然后,当然,在第4节,这个非常重要的经文,再次使用了单数且始终一致。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英王钦定本的译者会把「未知的」放在里面,因为他们认识到这种差异。每当它是复数形式时,都不是「未知的」。「用胡言乱语说话」,或说心醉神迷的话,就是「造就自己。」
这并不是说,为了这目的去做。这个在哥林多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怎样变得糟糕,我们已经讨论了。换句话说,这是糟糕的,自我中心的,自我建构的造就。「真的在建立自己,」他这么说。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恩赐是为了自私的使用而设计的。我的恩赐是为你们,这就是要点。
第14节,他说:「你实际上是在为了建立自己的目的而胡言乱语。但事实的真相是,你的悟性没有果效。」完全没有结果。第16节:「听到你说话的人,没人可以说『阿们』。你完全无视周围的人,你自私!你自己的思想没有果效!你周围的人不能说『阿们』!」因此,他说:「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
「万」不是字面意义, 这是希腊计数系统中最大的数字。 就像是说「百万的三次方」。 他说:没有意义!这里的关键不是造就自我。你是这么做的,但那不是他的重点。在第4节,他几乎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似乎同意说他们正在造就自己;但这只是默许,从他们所在的地方带他们,然后带他们到应该去的地方。
就像哥林多前书6:12,他说:「凡事都可行。」他们自由奔走,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行的。 所有的事情都可行。我在恩典中;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他说:「是,凡事都可行。」这就是他们的立场。
但到第18节为止,他说:「你们要逃避淫行。」这就是他希望他们在的地方。 他们可能会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行,但神不是这样看。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正在造就他们,但神说:「那不是重点」。这是他正在使用的方法。所以他已经详细说明了:方言从来不是为了造就的目的,这是事实。
上次我向你们展示了,方言不能以任何方式造就教会,因为教会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甚至当方言被翻出来时,造就人的是翻方言的恩赐,而不是方言的恩赐。方言不能造就人,因为他的思想没有果效。不能造就教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正在说什么。如果有人在那里说这种语言,而且有预期的用途和预期的目的,那么它就必须被翻出来,才能造就人,让教会得到益处。但是,再一次,这将是翻方言的恩赐,而不是方言的恩赐。
所以,我们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这是向神说话、和造就自我的祷告语言。事实上,如果你在新约中研读祷告,你将永远不会在整个新约中找到任何地方告诉你,以未知的语言向神祈祷。事实上,当耶稣在马太福音6章9-13节提出祷告的模式时,他说:「你们祷告要这样说,」对吗?然后教他们祷告。没有任何废话,没有任何心醉神迷。我认为,我们不能提出比主自己所提的,更好的模式。
人们说:「但说方言是赞美神的一种方式。是赞美神的方式,是自由、新颖、赞美神的奇妙方式。那么,我会这么提问。赞美的最伟大领域,赞美的最伟大时间,最大的赞美将在天堂被给出。那么,为什么哥林多前书13:8说方言会停止呢?如果这是赞美的好方法,而赞美是天堂本身的性质,那为什么会停止呢?所以,你看,我们不能断定,它是为了造就自我,或个人敬拜。这只是我们上次讨论过的草图。
其次,有些人认为这不是造就,而是为了传福音。有些人说,新约圣经中的方言恩赐,是让人用另一种语言传福音。这听起来像是好主意,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的宣教工场,神可能做了这样的事情,因为有人能够说出他们不知道的语言,好让福音传递给非常重要的情况中的某人。我不会否认这一点。
但你不能支持这样的事实:新约的方言恩赐是向那些不理解的人传福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整个新约里从未有过这样的例子。你说:「使徒行传第2章呢?当他们都说话时,每个人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听到他们讲话?」是的,但是你知道众人听到了什么吗?他们听到他们在说「神的大作为」。如果你研读这个简单的词组,是从犹太教出来的,意思是,他们重温了神在旧约所做的伟大的、历史性的事情。
为什么?为了引起犹太人的注意,彼得可以站起来,然后以他们的语言传福音。所以,不是说方言的恩赐对传福音有用,你可能要说,这是福音预工。聚集人群,然后福音需要被传讲。所以,灵恩派认为这是为了造就人。又有些人认为,是为了传福音。但都不符合新约。
第三,有人认为,说方言的恩赐是圣灵的洗的证据。第12章提到,说方言的恩赐是圣灵洗礼的证明。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请看第12章第13节。哥林多前书12:13说:「都从一位圣灵。」请看。「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我要问你,有多少人受洗了?所有人。
请看第30节,这是希腊文的形式,暗示了否定的答案。不是我的猜测,是希腊文的结构形式。「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隐含的答案是什么?不是的。请注意。所有人都受洗;不是所有人都说方言。你不能把这两个等同。
此外,我要补充。在使徒行传2:38,彼得讲道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三千人这样做了,你们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说方言吗? 圣经没有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说方言。使徒行传第4章31节:「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他们说方言吗?「放胆讲论神的道。」你们看,使徒行传2章和使徒行传第4章,人们充满了,领受了圣灵的人,没有说方言。你不能把这两个等同。不切合!
你说:「牧师,如果不是圣灵的洗礼标志,如果不是为了传福音,如果不是为了实际宣扬福音,如果不是为了以私人的目的建造自己,那是为了什么?」这就是我们要研读的。
请看第20节,我们会探讨这方面的真理。「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或者,从字面上,不要仍然是孩子。「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希腊文的实际意义是邪恶,一般的邪恶,「恶事上要作婴孩。」这比前面形容小孩子的字更年轻。形容小孩子的前一个词,意味着像5岁到10岁的孩子;第二个词意味着像1岁或更小的婴孩。「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
这是相当强烈的控诉,所以他从「弟兄们」开始,在敲打他们之前,稍微安抚他们。这里的训诫表明,由于他们滥用方言,真的很邪恶。让我告诉你,他们「在心志上是小孩子。」换句话说,他们还没有真正成长到理解坚实的教义。他们就像以弗所书4章说的,「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
他们没有用心智。他们的心智没有果效,就像14:14说的。他们没有思考正确的事情,符合圣经的事情,以及从神的启示里面领受到的事情。所以,在心志中,他们是小孩子,而不是大人。他们本应该已经成熟了,他们的心智本应该掌握了真理。 但是,在恶事上他们本该做孩子,结果却不是。
你问:「那是什么意思?」小婴儿对任何人都没有邪恶的想法,没有恶意。 小婴儿全是爱和温柔,善良和温和,关怀,敏感。你看,他说的是:「你为什么不像那样对待彼此?当谈到你们彼此的行为方式时,为什么你不能成为小婴儿,在思想上成熟起来;而不是在思想上做小婴孩,而在邪恶中做成人呢?」
你看,他的意思是,由于他们自私自利地使用这些恩赐,为的是造就自我和自私的自我建构的目的,他们忽视了神家庭的其他成员,忽视了会众。只有完全的混淆;没有空间真正教导神的话语。拜访教会的人,认为他们癫狂了;在那里的人,会众的一部分,无法从中得到任何东西。当每个人都做他自己的事情时,是完全混乱。
这真正可以归结为反智主义,支持存在式的体验。真的就是我们在今天看到的,我认为是普遍的反智主义,使得灵恩运动能够进入世界所提供的领域,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这种想法。「不要再做小孩子了,」他说。 「停止不友善地对待人。要开始像大人一样思考。」他说了这些话,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后,就说出了方言的目的。请看,因为如果我们能够确定这是什么,就会真正解决问题。
第21-22节:「律法上记着:主说:我要用外邦人的舌头和外邦人的嘴唇向这百姓说话;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听从我。这样看来,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作先知讲道不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信的人。」先停一下。
如果你不知道别的什么,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从来没有学到关于方言的任何其他东西,你一定知道这一点。「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你知道的。这个陈述,本身就是第14章的核心。它本身应当给任何目前所谓的方言找麻烦,让它处理这个陈述的现实问题。再简单不过。「乃是为不信的人。」
让我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在你的大纲中,请写下三点:一个标志是为诅咒,一个是祝福的标志,一个是权柄的标志。这些基本上是方言或语言作为真正恩赐的目的。第一点:一个标志是为诅咒。这是主要的。也许你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但就像我看到的,这里的经文表明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第21节。
「律法上记着」,律法并不总是指摩西五经。经常指整本旧约,就像在诗篇119篇和其他地方、以及罗马书经常提到的。 所以他说:「旧约上记着。」然后继续引用以赛亚书28:11-12,并且很自由地引用。他自由地引用以赛亚书28:11,直接抛掉第12节的末尾。他说:「主说,我要用外邦人的舌头和外邦人的嘴唇向这百姓说话。」这百姓在经文中指的是以色列,「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听从我。」
然后,在旧约以赛亚对以色列的陈述后,他就应用。 他说:「这样看来。」「如果那是真的,那么如果那是在以赛亚时代的用途,那么方言就是,」不仅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证据,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所以他从旧约经文中得出结论。结论是: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乃是为不信的人。注意。 第22节说:「方言是一个证据。」
我想让你注意,最有趣的,第22节说:「说方言是作证据」。其中的三个小字,「作证据」。在希腊文,表示以某事为目的。这里的话是这样的意思。这不是说,方言是证据;而是说,方言的目的,是作为不信者的证据。这不是偶然的。
事实上,「作证据」这个特别的表达,在希腊文旧约出现过十次,每一次都意味着「目的」。所以,说方言的目的是向不信的人作证据。什么不信者?第21节,「这百姓」带来的联想只有一种人,就是以色列,所以,这是作为不信的以色列的证据。然后,就进入了哥林多的情况。
让我给你们一点背景。请翻开以赛亚书28章28节,最迷人的叙述。以赛亚书28章,希西家王统治时期的南方犹大国。大约在公元前705年。公元前722年,大约十五年前,北方王国以色列被亚述人夺去并摧毁。原因是他们的不信和叛教。公元前722年,神对北方王国进行了可怕的审判。
公元前705年,南方王国的行为是可怕的,不顺服的。所以,神通过先知以赛亚,警告他们北方王国发生的事情,将因南方王国的不信和背道而同样发生。这就是以赛亚书第28章头十五节经文的信息。先知向南方犹大的警告,他们将接受与北方人同样的审判。 事实上,是亚述人、或喋喋不休的巴比伦人,将在审判中临到他们。
让我们看看以赛亚怎样处理。第7节,他找到了以色列的高官,先知,祭司和领袖在醉酒。「就是这地的人也因酒摇摇晃晃,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未能履行作为领袖的职责,因为喝醉了。「祭司和先知因浓酒摇摇晃晃,被酒所困,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
看看第8节的丑陋。「因为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无一处干净。」他发现他们真的在醉酒的昏迷中呕吐。他们正在参加派对,他向他们发出这消息,就是可怕的责备和审判的来临。你知道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吗? 他们嘲笑他,蔑视他,责骂他,嘲弄他。 看看他们在第9节说什么:「他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是那刚断奶离怀的吗?」
为什么? 「他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他一定认为我们是刚断奶的婴孩。他不断重复同样简单的东西。他们嘲笑他,不赞赏他的态度,所以开始嘲笑先知,说他的教学简单幼稚。 他是否认为他们是婴儿,以至于他必须反复重复这些相同的东西?但他们甚至没有听到,他们不听他的。 所以在第11-12节,他代表神说话。他说:「不然,主要藉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他曾对他们说:你们要使疲乏人得安息,这样才得安息,才得舒畅,他们却不肯听。」
神说:「你们不肯听以赛亚的简单,重复,孩子般的信息,所以,我会用你们永远不会理解的语言与你们交谈。」他的意思是那些喋喋不休的巴比伦人,他们会来包围他们的城市,会把他们从他们的土地上带走,摧毁他们,屠杀他们,烧掉他们。当他们开始听到无法理解的巴比伦语,就是不明白的语言时,他们会知道,神的审判已经临到。这发生在公元前588年,由于他们的不信和背道,神带来了可怕的审判。
这不是他们唯一被警告的时间。 回到申命记28章49节,回到基督诞生前15世纪。请听,申命记28:49:「耶和华要从远方、地极带一国的民,如鹰飞来攻击你。这民的言语,你不懂得。」我相信最有可能的是公元后耶路撒冷的毁灭。所以,主前第15世纪,神警告他们。当他们听到奇怪的言语时,将是审判。
在第8世纪,以赛亚书,神告诫他们说,当他们听到奇怪的语言,就是审判。耶利米,那伟大的流泪先知,说:「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使一国的民从远方来攻击你,是强盛的国,是从古而有的国。他们的言语你不晓得,他们的话你不明白。」耶利米书5:15。神在他们的心中清楚指出,当他们要被审判时,会有证据。这个证据就是,听到听不懂的语言。你看到吗?
现在,你可以回到哥林多前书。 当保罗在这里引用时,他说的是:「看,就像以赛亚说的,就像摩西说的,就像耶利米说的,这些语言是对不信之人的证据,表明神即将会审判。」这就是他说的。 你说:「在保罗生活的时代,意味着什么?」请听。当他们在五旬节开始讲这些语言时,每个犹太人都应该知道,神的审判是明显的。
你知道吗?正是大约30年后,罗马皇帝进来,摧毁了耶路撒冷,同时也摧毁了犹太教。献祭制度结束了,从未再恢复。他们应该知道,神的审判将会降临。请听,如果在公元前722年,神的审判降临在北方王国的不信和叛教上,如果在公元前586年,神的审判降临到南方王国的不信和叛教上,那么相信我,它也将临到第1世纪的这个民族,他们转脸不看弥赛亚,而且钉死了自己的弥赛亚。确实这样。
在我看来,似乎一旦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坏,语言的恩赐的全部目的就停止了。这就是经文所说的;不是我的意见。 它从来没有打算成为基督徒的东西。 它是为了不相信的人。谁?犹太人,作为证据,好让他们知道,神正在施行审判。
耶稣在路加福音13:35说:「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然后,路加福音第20章第21节,他又向前走了一步。让我们来看,路加福音第21章第20节。 他说:「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场的日子近了。」第24节:「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耶稣说:「嘿,审判,审判!」通过使徒的事工,审判正临到以色列。耶稣宣讲,再次表明了语言的标志。我想这就是保罗提到以赛亚书第28章的原因。尽管如此,他在21节结尾说,他们不肯听。不肯听!
这个目的可以追溯到使徒行传,看来是真实的。在使徒行传第2章,「许多不信的犹太人在场」。然后,当你看到另一个说方言的事件,或许是在第8章,第10章,第19章的场合,即使在每种情况下,那些人都成为信徒。
然而,这种相同现象的出现,对于那些看到、并会告诉他们的同胞发生了什么事的犹太人来说,是现实的加强。 因为在使徒行传第8章、第10章、第19章,当方言发生的时候,总是有相信的犹太人在场,他们会回来,报告他们看到了同样的事情。因此,这不仅要将教会的这些新元素,与五旬节的场合、与那里的犹太人联系,而且还要向犹太民族强化说,神要来审判了。
所以,首先,这是一个诅咒的证据。我想补充。这也是祝福的证据。我称为第一点的剩余价值。第一点是这个恩赐的主要目的,咒诅。我还没有把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都给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五旬节的方言在说:「看,神不再透过一个民族工作。神不再只会说一种语言。神不再只爱一个民族。神要走向世界,并通过世界,建立教会。」一个为所有国家而设的国度。
他们用所有这些语言说话的事实,就等于神在说:「完全是为了以色列的独特性,我要用全世界的语言说话,建立隐藏在旧约的教会」。所以,说方言主要是作为诅咒以色列的证据。
但是请注意,我刚说完这一点,我也要说,方言也是祝福的证据,证明祝福即将临到全世界。因为当基督转离叛逆的民族时,他向世人敞开双臂。所以它成为剩余祝福的证据。就像罗马书11章,保罗说:「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耶路撒冷被摧毁,以色列被搁置一旁。 然而,在他们被搁置一旁的时候,我们成了受益者,难道不是吗?因为神来接触我们。
所以神的新约使徒和神的新约先知突然爆发,自发地用每种语言,宣布神的大作为。请阅读使徒行传2章。转折已经到来的明确迹象。一方面是诅咒,另一方面是祝福。因为甚至犹太人也可以来,不是吗?三千人在五旬节那天归信了耶稣。因此,这是诅咒的司法证据,但也是祝福的证据。
第三,这是权柄的证据,这一点也被捆绑在里面。谁是鼓吹这种转变的伟大使者?谁是神的人,说了诅咒和审判的呢?谁是神的人,谈到祝福临到万国呢?正是使徒和先知。对他们来说,神赋予说这些语言的能力,是认证和验证的证据,表明他们所说的确实是真理。
因为在犹太人看来,是这么令人震惊,这么震撼,这么难以理解,这么惊人,以至于神会改变这种方式,那么就一定增强他们说话的真实性。所以,神给了他们讲这些语言的能力。保罗在14:18说:「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作为使徒,这是认证的证据,就像他拥有的其他证据恩赐。他甚至在哥林多后书12:12说:「借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所以,对于宣讲这转折信息的人来说,这是权柄的证据。
我叫它做方言目的ABC:C,诅咒;B,祝福;A,权柄。 就是这样,弟兄姐妹。你在那里看不到私人敬拜。看不到传福音。只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目的。而且,你看,一旦事件发生,耶路撒冷被毁,一旦事件发生,转折就完成了,教会诞生了,证据就不再需要了。
有一次我去旅行,正在开车沿着海岸而上,我看到一个标志,上面写着「萨克拉门托,300英里」。下一次,我看到的标志,上面写着「萨克拉门托,200,萨克拉门托,150,萨克拉门托,30,」突然之间,我在萨克拉门托了。我越过萨克拉门托,就没有更多的标记。我已经去过那儿。标志停了。方言是标志。本身不重要。是个标志!标志就是指向某种东西。 它指出诅咒出现在一个民族身上,咒诅已经临到了。一旦诅咒来临,这个标志就没有必要了。
但另一方面,我喜欢的是,亲爱的弟兄姐妹,我绝非别有用心。我只是想尽力了解。但是在第22节他说:「作先知讲道不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信的人。」哦,这里是长远的。不仅仅为不信的民族,是为了信的人,贯穿教会时代的所有时间。
事实上,在《新美国标准本圣经》,我有点遗憾他们用斜体字表示。 他们将「作先知讲道是一个证据」用斜体字表示。如果你有一本《新美国标准本圣经》,你会看到。 它用斜体字表示。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先知讲道不是一个标志。 先知讲道并没有指向什么。先知讲道本身就是重要的。我要告诉你,先知讲道是造就人的。
第3节说:「作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第4节,「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第1节:「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什么意思?它意味着宣扬神的话语。如果你来到哥林多教会,你会听到所有这类歇斯底里的、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造就的混乱。保罗说:「把这些东西都除去。这在特定的时间具有特定的目的,以完成特定的事情。但是当你们聚会时,试着先知讲道或宣扬真理。」传讲圣言更为重要。
有趣的是, 我这周想到,你知道吗?在整本圣经里,绝对没有关于任何人说方言的记录。 为什么? 因为这是注定会过去的标志。即使在启示意义上,也没有持久的价值。 但另一方面,整本书,彼得称为「有先知更确的预言」。你看,在标志和现实之间,没有什么可以比拟。
所以,说方言是不信的犹太人的标志,无可挽回地附在救赎历史上。方言很好地表明,基督教不只是属于犹太人,而且属于全世界。方言确证了、证实了那些带出这种信息的发言人和使者,方言向以色列人表明,他们再次以不信和背道的态度拒绝了神。
亲爱的弟兄姐妹,人们说:「唔,你不觉得方言在今天可以有目的吗?」听着。今天我们不需要再说方言了。如果还有方言,它就必须有相同的目的。今天表明神正在远离以色列,向列国开放福音,这有什么意义呢?他在200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对我们来说很清楚,不是吗?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信息。已经完成了。在说明了方言的目的之后,看看保罗怎样把它跟哥林多人在第23节的聚会联系。请看。
「所以」,这个「所以」是为了什么?为了根据刚才所说的,带你进入下一步。既然这是方言的目的,「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我想提一下,有些人认为,除了在家庭和私人小团体之外,教会不应该聚在一起。 但是这节经文表明教会确实在一个地方聚集。「若都说方言」,甚至是真正的恩赐。这里是复数。如果每个人都使用语言的真正恩赐,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吗?」
为什么? 有两个理由。第一,他是外邦人,对吗?他不理解这个标志。第二,他甚至可能是犹太人中的不信者,但你知道吗?因为每个人都在做,所以没有任何意义。上次我说过,在使徒行传第2章,这个恩赐被使用的时候,是那里有人懂得这个语言。保罗在14:27说:「若方言被正确使用,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而不是同时。」
所以,当不信的外邦人来到哥林多教会时,他说:「这些人癫狂了。」柏拉图说,「癫狂」这个字是描述异教徒的狂喜,就是他们进入与神明那狂喜经历的样子。换句话说,不信的外邦人会进去,说:「嘿,这与黛安娜的神殿没有什么不同。」不信的犹太人会进入,也说同样的话。
你说:「但这方言应该是对他的一个标志。」是的,但如果它是以混乱的方式完成的,每个人都这样做,这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是真正的恩赐,却以错误的方法被使用。所以你看,这是特定的恩赐。必须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人使用,并有特定的意图。除此之外,没有意义。保罗说:「另一方面,你们在聚会时不要做这个,而要做什么。」
第24-25节:「若都作先知讲道。」宣告,先知讲道,在之前说话,在别人面前说话,说出神的话语,「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进来,就被众人劝醒,被众人审明,他心里的隐情显露出来,就必将脸伏地,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
请听。方言对造就教会或个人来说都没用,方言对于传福音也没用。方言只是向被诅咒的民族,做福音预工的标志。
所以他说:「你应该做的,是确保你宣扬神的话语,来造就、劝勉、安慰。当不信的人进来时,」请看这顺序:「首先,他将被定罪,感到内疚。然后他将被审判。给出的判决是,因为他有罪,所以感到内疚。然后,突然间,他心中的秘密将会显现;他的罪将会变得明显。变得没有掩饰。然后,在羞辱、自我谴责和自恨的感觉中,他会将脸伏地,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做先知讲道,你们会得到结果。」他会看到神,说:「神在这里。」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不希望那样做吗?我们不想要那些来到我们团契中的人看到神吗? 我们不想要那样吗?我们不想要混淆。所以我们顺从神的模式。是的,对于高举宣讲神圣言的教会来说,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应许。巨大的影响!但方言的服侍会为教会带来不孕、不育,更使来访者感到困惑。
所以你看,这种方言的恩赐是非常有限的,非常受控制的,只在已经过去了的时间被使用。恐怕,我们今天看到的,我要用爱来这样说。但恐怕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哥林多式的扭曲。我不质疑他们的动机。我只是说,他们以同样的方法,来做这种个人的私人祷告,构成了被称为神秘宗教的系统。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想要高举神的话语,举起来,因为在里面有先知更确的预言,有对一切事情的答案。
我希望你们委身于真相。在过去三年里,我一直在耐心地为一个人做门徒训练。他最近打电话给我,他说:「我经历了最大的属灵突破。」他说:「本周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事情,戏剧性地改变了我。 第一次,我终于明白了你三年来对我说的话。我非常需要神的话语,它让我着迷。」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在很好的意义上心醉神迷。 他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将不得不在我的圣经与食物和水之间选择,我会说请拿走食物和水,留下圣经给我,因为我必须靠它而活。」这很棒,不是吗? 神帮助我们成为这本书的人,不是寻求经验,而是寻求真理;让我们的悟性产生果效;彼此服侍,以至于彼此造就,彼此建立。让我们祈祷。
父啊,谈论这些事情并不容易,因为很多可亲的人不会像我们这样看。在对他们的爱和友善中,我们不会指责他们不爱你,或不寻求最好的,但他们可能只是不知道怎样做,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但是,父啊,我们祈祷,你会使用我们,帮助那些在这方面感到困惑的人。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成为所有在你家中的人那爱的祝福。
感谢你,为了这个小时里面我们分享的大爱,团契,以及关乎你话语的真理。谢谢你,为了在听的每个可亲的人,每一位妈妈,每一位爸爸,每一位丈夫,每一位妻子,每一位年轻人,每一个单身的人,每一个孩子。父啊,我祈求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圣灵都会结出一些可以存留的果子,让耶稣得到荣耀。我们奉他的名祈祷,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