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开心可以回到马太福音6章9至13节。我们先以祷告开始。天父,我们献上这段时间给你,愿你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只求能清晰地明白你对我们所说的话。愿你的真理正确被诠释,愿我们听见你对我们说话,愿我们充满你的恩典与力量。愿我们能知道如何更好地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学习如何祷告非常重要。学习如何祷告就是学习怎么与神沟通。事实上,圣经说我们应当要常常祷告,不可停止。如果祷告是跟神沟通,就非常非常重要,合宜地祷告也就非常重要了。
一生都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跟神沟通是多么可悲,而且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使徒保罗在罗马书8章告诉我们,因着我们肉体的软弱,「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意思是我们不懂得该如何祷告。祷告是不可思议的资源,让我们可以跟神沟通,藉以把天上的资源向我们倾倒。我们要一直祷告,可是多少次,肉体阻碍了祷告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我敢说,如果我们要被教导如何祷告,那最合适的人就应该是我们的主,他最认识天父,他知道如何跟神沟通。马太福音6章9到13节,正正就是主耶稣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祷告。
耶稣给我们合宜的祷告元素和材料。我的心很专注于学习,因为当你专注学习圣经,当你学习基督的话语,就会发现是主基督正在亲身教导你。如果我们宣告耶稣是我们的老师,而他站在这个地方,我敢说我们将会听到11节的话:「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我们会想知道这些伟大句子的意思。受肉身的限制,他不在这里;但是,因着他的话语包含无限的真理,他是存在的。我们要专注听他的话。
让我们再读一遍9节至13节,了解当时的背景。「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当时耶稣将自己的祷告标准,跟法利赛人和文士的祷告标准对比。简单来说,耶稣的祷告专注于神,而他们的祷告专注于自己。关于法利赛人和文士的祷告标准,耶稣在第5节说他们「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第7节,主又说他们像外邦人一样用许多重复话,像在劝诱神给他们想要的东西。第8节提到他们假定自己向神提供一些神不知道的信息,难道这不是为自己吗?所以,如果你的祷告跟法利赛人和文士的祷告一样,那么,你祷告的态度、行动和方式,都只是专注于自己。
相反,你祷告时,需要专注于神。「我们的父」就是神的父性。「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是神的优先次序。「愿你的国降临」是神的议程。「愿你的旨意成就」是神的目的。「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是神的供应。「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是神的宽恕。每一件事情的焦点都在神身上。这是我们祷告该有的方式。祷告不是为我,而是为神;不是为了我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他的荣耀。
透过这伟大奇妙的祷告,我们的人生向前迈进和学习。事实上,首三个祈求:「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走天上,」没有包含为自己祈求的元素。反而是以神为主要的位置,之后,才可以为自己祈求。我不会祈求不能尊神的名为圣的任何东西。我不会祈求任何不会带来他天国的事。我不会祈求不是他旨意的任何事。
以此为基础,经文从指向神来到人类的需求。第11节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我们将要看五个特征,首两个特征已经探讨过了。首先我们需要的是物质,就是食物。「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里的食物是象征所有物质上的需要,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需求:衣、食和住。因此,食物就总结了身体的需求,是暂时的需要,生活的必需品。如果神不供应我们基本的需求,好让我们能生存,那我们几乎不可能完成他为我们定下的目标。因此,他的国降临的过程中,他需要供应我们物质需求。
第二个特征就是源头。祈求是假设神是一切的源头。他就是「赐给我们」所指的那位。神是万物的源头。如果神不供应,你就无法得到任何东西。他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维系者和保存者。我们所拥有的都来自他的手。所以,源头是神;物质是食物。
神的儿女向天父发出的第一个祈求,是围绕着物质的需求。这样寻求神的面没有错,只要目的是为了神的名被尊为圣,神的国降临,和他的旨意成就在地上。他是那位渴望满足我们物质需求的神。当然,我们从雅各书1章17节知道,「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从提摩太前书4章,我们知道「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神已经给了我们一切好东西,让我们享用。我们上次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并不单纯是一个乞丐的祷告,虽然可能是一个经常没有下一餐饭吃的人的祈求。但是,它也是让每一个人知道,神是所有物质供应的源头。对于某些人,可能是:「主啊,我下一餐饭没有着落。求你每天赐我食物,让你在供应中可以得荣耀。」对于我们,可能是:「主啊,祢已经供应了很多,我感谢祢,我承认祢是万物的源头,求你继续施恩惠,让祢的名得荣耀。」所以,不管你是因为没有所以去祈求,还是你已经有并祈求可以继续领受,那祈求都是一样的,都是确认神是源头。
什么是「恳求」?它是动词,赐予。「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是祈求的核心,这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神给我们呢?我们是否有让这个祈求成为有效的根基?唯一的基础就是神已经承诺满足我们物质的需求。如果他已经承诺了,我就有权利要求他满足我们。这正是他赐予我们的承诺。
请看诗篇37篇,可以帮助你明白,神是如何渴望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我不相信神有义务去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求。我相信会有一些条件。以后,我们会重复看见这些条件。诗篇37篇3节:「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简单的句子却有深奥的意思,因为它总结了救赎论的重点。救赎就是相信神,并会产生美善的行为。「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所以,简单地说:「相信主,并做善良的事。」这就像是总结了救赎论,总结了救恩和相信的教义,还有,真信心的果实就是好行为。
如果你相信,而且你的信彰显了你的信心,那你就得着了「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的应许。不是很美好的事吗?这是很实践性的。我认为我们当中,有些人感觉大多数的圣经应许都是有关属灵真理的,但是也从不会排除物质上的需要。如果神没有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我们就不会结出丰盛的属灵果实。如果你需要有新约的比较,那就可以看哥林多后书第9章。当中讲述我们该如何给予,「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又说:「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
换句话说,当你给予神并投资在神的国度里,神将不仅供应属灵的果实,他也会如哥林多后书第9章所言,供应我们的饮食。物质的供应是圣经的应许。诗篇37篇第4节说:「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然后第7节说:「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第8节说:「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接着把公义的人和另一个不义的人作比较。第9节说:「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第12节提到一个恶人,之后在第13节,「主要笑他,因见他受罚的日子将要来到。」
换句话说,对于义人,有应许等着他;对于不义的人,就有审判等着他。跳到第18节,「耶和华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们的产业要存到永远。他们在急难的时候不致羞愧,在饥荒的日子必得饱足。」不是太好了吗?在饥荒的时候,神给他百姓供应的应许。不义的人可能会灭亡,义人却得到供应。第20节说:「恶人却要灭亡。耶和华的仇敌要像羊羔的脂油;他们要消灭,要如烟消灭。」那种肥油真的会燃烧,这就是不义之人的下场。神没有责任供应他们的需要,对我们却不一样。
我不认为我们经常需要盛宴,毕竟箴言15章17节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当关系正确,不需要弄得花巧。让我给你们说一个例子。列王记上16章,比喻了神在饥荒的时候供应百姓的原则。
以色列国的分裂是悲惨的历史。他们的所有王全都是败坏的,好像从败坏到更加败坏,直到最后一个败坏到极点的、暗利王的儿子、亚哈王。在列王记上16章25节,当暗利王死,亚哈接续作王,统治以色列22年。坦白说,他统治的期间,在以色列土地上也制造了22年的问题。他和敬拜巴力的耶洗别结婚,引入了所有敬拜巴力的习俗,并且为巴力建造庙宇和祭坛。32节说:「亚哈又做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整个国家陷入不义。因此,17章1节说:「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亚对亚哈说:『我指着所事奉永生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起誓,这几年我若不祷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换句话说,这些都是神供应给以色列的东西。没有雨,没有庄稼,没有食物,就是饥荒。但是在第2节:「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离开这里往东去,藏在约旦河东边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里的水,我已吩咐乌鸦在那里供养你。』」
真的难以置信!神命令乌鸦,带食物喂养他的先知。为什么?因为恶人将会灭绝,但是在饥荒之中,义人将得到神的供应。第6节说:「乌鸦早晚给他叼饼和肉来,他也喝那溪里的水。」最后,溪水干了,先知需要东西吃。所以,主对他说:「你起身往西顿的撒勒法去,住在那里;我已吩咐那里的一个寡妇供养你。」于是,他起来去到撒勒法,进入城门后,一个寡妇在收集树枝。他呼叫她说:「求你用器皿取点水来给我喝。」
很奇妙,这个寡妇好像知道他是谁。很明显,主已经预备好她的心,第9节说当「她去取水的时候,以利亚又呼叫她说:『也求你拿点饼来给我!』」之后出现很严峻的问题。她说:「我指着永生耶和华你的神起誓,我没有饼,坛内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我儿子做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就是这样。只足够做一个饼,她和儿子吃完,然后就会饿死。
「以利亚对她说:『不要惧怕!可以照你所说的去做吧!只要先为我做一个小饼拿来给我,然后为你和你的儿子做饼。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坛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妇人就照以利亚的话去行。她和她家中的人,并以利亚,吃了许多日子。坛内的面果不减少,瓶里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华借以利亚所说的话。」
真是奇妙!桶一直都是满的,油一直都是满的。他们一直吃,神奇妙地在饥荒中喂养了这个寡妇、她的儿子和先知。因为神遵守自己对那些相信他并作善行的百姓的应许。我们不要忘记神关心物质的供应,更可以宣告和获得这个出于他恩手的应许。
请看诗篇37篇22节:「蒙耶和华赐福的必承受地土;被他咒诅的必被剪除。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整个中心意思就是主会看顾义人。第25节是高潮,大卫说:「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第26节说:「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
这是第27节所说「你当离恶行善」的好理由。神应许供给物质。神喂养他的子民。我甚至在圣经读到神为他的子民遮阴,他可以叫蓖麻树长大给人遮荫。主在路加福音18章29至30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我相信神已经在今生和永世为子民供应房子,土地、父母、和家庭。
知道神应许供应我们的物质需求,是一件奇妙的事。想象一下,如果你不认识神,不会向神取得这个应许。举例来说,生活在巴西某处贫民窟的伊拉斯马说:「有时我想如果我死了,就不会看见那么多孩子饿死了。有时我想自杀,因为我看见他们大哭,而我却没有钱买食物给他们。」
世界宣明会的穆尼汉告诉我们,他探访塞巴斯蒂安和玛丽亚的痛心故事,他们是在巴西的贫困家庭。他把房子形容为房顶是茅草、地是沙子的房间,里面有一个凳子,一个木炭火盆和四个装满干草的土豆袋子。他说:「我的情感接受不了我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对三岁的双胞胎赤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婴儿床里。营养不良是元凶。父亲没有工作,他和玛丽亚因着双胞胎的存在而痛苦,但他们自尊心太强,不去乞讨。父亲尝试给人擦鞋,而玛利亚不能谈论双胞胎的存在。她曾尝试,却说不出口。她的母爱如此地深,如此地温柔,而孩子的身体每天在恶化,她不能承受。」
神不会受束缚于那些不信靠他和不行善的人。哦,神或许会因着他的恩典和全能,选择去喂养那些不公义的人,但神不受此束缚。有一天,所有恶人都会饥饿。正如路加福音6章25节所说:「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神只会必然地照顾属于他自己的儿女,供应他们在物质上的需要。
在印度,男人为了寻找食物可以抛弃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家人一起自杀。母亲把婴儿扔进恒河,看着他们被淹死,作为对他们的神献上的祭,因为反正他们也会因营养不良而死去。他们宁可让孩子淹死,起码可以安抚他们的神。反正他们快要死,还不如达到一些宗教目的呢!但你知道吗?世界上的问题,挣扎和饥荒,并不是因为土地不能供应食物。根本不是那回事。
英迪拉甘地告诉我们,印度有足够资源喂养整个国家,还足够把所有生产的三分之二都出口到其他地方。有些人认为,世界不能生产足够食物供应给人类。其实那并不是事实。这星期我读到,世界上的人越多,生产力越大,因为人是有生产力的。我也读到,可以把全世界的人口放入蒙大拿州,还剩余很大空间。世界上能收割的地有百分之十五已经被使用,当中每年只有一半可以出产。所以,我们的问题并不是缺乏资源,也不是人口太多。今天的纽约,每平方英里的人口比50年前少。资源依然存在,但使人们缺乏那些资源的,是属灵上的问题,我们等一下会谈到。因为若他们认识神,那么我相信神所造的世界可以供应他们的需要。
诗篇33篇18-19节说:「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要救他们的命脱离死亡,并使他们在饥荒中存活。」我很惊讶,神真的在饥荒的时候,把自己的子民分别出来,并保存他们的性命。他可能不会用乌鸦供应他们,或者像耶稣,叫天使喂养他,也许不会用蓖麻树来为他们遮阴。但是,他通常会用其他人来喂养他的子民。诗篇34篇9节说:「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他们不会饥饿。多么美好的应许。
箴言3章5节说:「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结果是什么?第8节说:「这便医治你的肚脐,滋润你的百骨。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神以慈爱照顾和供应我们的物质需要,就像慈父对孩子一样。
箴言10章3节说:「耶和华不使义人受饥饿;恶人所欲的,他必推开。」神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他委身于照顾他的百姓。你会说:「牧师,你在讲旧约的律法。」不,我不是。我们一起看新约,马太福音7章7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我们经常将这节经文连系于属灵的事物。事实上,这节经文经常被一些来到基督面前,并寻求救赎的人使用。然后第8节说:「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但是,基督所指的在第9节被显示出来:「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这里指的好东西是面包和肉。
神关心的,是要给予他的子民生命中最基本的东西,就像父亲对他的儿子。这正好回应了6章25节所说的。这是多么奇妙的经文,它指出你不需要担心吃什么、喝什么或穿什么,神会负责这些。你只要先寻求神的国,其他一切的事,神都会安排好。
有时候,衣食住行都是出于神的超自然行为;但是,通常神会通过其他人满足神子民的需求。所以,那里有基督徒的群体,那里就有神的供应。事实上,因为神的儿女看人的价值比一般人高,所以他们不仅要寻求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会寻求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举例来说,雅各书2章16节提到:如果有赤身贫寒的人来,你就拍他们的背并说:「兄弟,我希望主会满足你的需要。」那令人怀疑你是否真的已经重生了。约翰一书3章也提到,如果有一个兄弟来,你看到他有很大的需要,而你「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你里面呢?」
换句话说,这就像是知道神会供应其他人的需求,而引发的内在回应。而且,他也会参与供应自己需求的工作,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例子。神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真实比喻去解释这个真理:在有基督教传统和基督教根源的地方,那里就会对人类的生命有崇高的看法。那里对人类的生命有崇高的看法,那里就有丰富的供应供给那些人。在世界上没有基督徒的地方,那里的人只会轻视人类的生命,那里就会有巨大的饥荒和贫穷。
举例来说,在福音影响下的国家,在有基督教教导影响下的国家,会尊重人有崇高的价值,因为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也是神圣救赎的对象。他们不会像非基督教国家一样易于受到饥荒和匮乏的痛苦。可能会有一些例外,但是普遍来说,这都是明显的真理。以美国为例,美国以基督教原则建国,基督教让这个国家珍视人的价值,所以我们委身于人权宣言来满足人的需要。
今天,我们仍然关心最低工资的法例。我们仍然关心人人平等、平等的教育、同工同酬等等的议题。我们非常关心每个人要有医保,在福利体制中,没有工作的人也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哪里得到这些想法?不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删除了那些不被需要的人群。堕胎人士想要除掉人。支持安乐死的人和想要隔离那些危害社会的人和要控制人口的人。这些人全都不重视人类的生命,贬低人的价值。
美国坠进无神主义、人文主义和不道德主义中,远离了基督的真理,但是仍不能摇动从神的话语来看高人的观点的影响,即使他们从没有认知,自己是从哪里得到这种价值观。即使我们国家有不圣洁的人,就像那些在哥林多前书第7章的人,他们都被信徒圣化并得到益处。
从另一角度看,以印度为例。因为印度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是印度教的来源地。印度教催生了严重影响整个东方世界的宗教网络。在整个宗敎传统的网络,印度教在东方的整个传统都是被剥夺的,因为他们轻视人的价值。他们不相信人按神的形象所造。他们相信他们的神有罪。印度的自然资源可以满足印度的需要。他们的资源没有限制,他们的宗教,却困住了他们。为什么?
加尔各答里,每十个人当中,有六个都住在街上,没有吃的、住的和穿的。印度有6亿6千万的人口。每年有一千五百万人死去,两千七百万人出生。所以,人口越来越多,但也意味着更多的人会住在街上。是因为他们没有食物吗?不是。
他们敬拜3亿3千3百万的偶像。每个人有自己的偶像。至高的偶像坐在最顶层,他有三个不同的姓名: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这取决于他显明自己的时候是以男还是以女的身份出现。但是,由此衍生出很多偶像。有偶像是以牛的化身出现。因此,我们有所谓「神圣的牛」。他们变成了被敬拜的中心。来自牛的都是圣洁的,包括牠的粪便和尿。如果你看见一个虔诚的印度教信徒在街上追着牛,并捧着吸牠的尿,你不用惊讶,因为这很普遍。
对于印度教徒,杀掉并吃一头牛比吃自己的同类更糟糕,因为牛是偶像,而牛吃掉了占供应给所有印度人百分之二十的食物。他们安排地方给已经停止供应牛奶的牛去住,却没有地方给老人住。每头牛所吃的足够7个人吃,印度有2亿头牛,吃了足够14亿人口吃的食物。这意味着印度原本有足够的食物给印度人吃。甚至,如果你拿走这些牛或者吃掉牠们,你就可以让每个从南极洲、澳大利亚、非洲、欧洲和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印度都得以吃饱。每个人可以吃的都会比现在的人吃得多。
印度百分之十五的食物都被老鼠吃掉,而没人会杀老鼠,因为你可能会杀了你的爷爷。让我告诉你们,人在印度教的系统中如何得救。只有停止出生就能得救。他们相信轮回再生,所以人会不断地轮回。涅盘是你所想要到达的地方,就是当你不再需要重生,因为你已经进入了极乐世界,进入了涅盘。所以,他们持续轮回。在印度,你可以降生在动物世界或者人类世界,这是为什么他们有等级制度,因为你想要变得更高更高的等级。如果你进入了动物世界,那是因为当你做人的时候,做了很多坏事。动物世界里,有8万4千个不同的等级。
所以,所有动物都是人的转世。你不会希望杀任何动物,因为你可能会因此破坏了因果报应的循环,违反规则地把一些人推进入另一种生命,你就麻烦了,下一次你就会轮回成为一只动物。
这种无止境的轮回再生,会直到他们到达涅盘的境界才停止,这就是他们的拯救。这种宗教思想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难以形容的。你看见贫穷人,不会满足他的需要,因为唯一能从这个等级到下一个等级的方式就是自我惩罚。所以,你让那人停留在他的境况中,因为这是他的因果报应,如果你从他的惩罚中解放他,你就会拿走他所需要偿付的代价。他就不能到达下一个等级。
所以,他们一点也不关心人类的生命。看见乞丐,典型的印度教信徒会回应说:「我好奇他上一世做了什么让他有今天的处境。我希望他可以自己走出来。」所以,让印度衰落的不是因为食物匮乏,而是异端偶像。没有基督的传统,没有信徒在当中让神可以透过他们彰显他的能力,就不会有合适的看法,把人视为神的形象,这就是他自己的诅咒。神喂养他的子民,神也喂养那些不是他的子民,却存在于他子民周边的人。凡不属于他的人,就无法保证有任何的供应。
世界的问题并不是由于缺乏资源。世界有足够的资源。我不相信所有末日先知所说的,声称我们不够食物。但是我知道,不认识神的人将面临食物匮乏,因为他们不知道神是所有的源头。
请跟我一起看马太福音6章25节。我想仔细地谈一谈这一节,即使我们之后会再研习。「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我们的脑袋里,不需要花时间细想。神不想我们一直被物质占据。物质需求是最低层次的人类需要。神不想我们停留在这个层次。所以,在第25节,神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第26节告诉我们他照顾鸟儿。第28和29节提到他照顾百合花。第30节他照顾青草。第31和32节提醒我们:「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这是没有神的生命。这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生命。「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神知道他必会供应物质需求。第33节提到「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你让神照顾我们最低层面的物质需求。他要我们专注于属灵层面的事。神不想我们专注在低层面的问题。保罗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这是同样的道理。神要我们知道神是所有物质的源头,神会供应我们。神会照顾这一方面,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可以把心思投资在神的国和义,那一切都会很好。这是很重要的原则。世界上的异端在寻求着物质世界。我们不像他们,因为神应许会供应我们。而他怎么供应呢?
基本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创世纪3章19节看到:「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现在,我们不会说:「我忙于成为属灵的人,还有,我在等待乌鸦。」不是这样的。又或说:「主呀!你可以为我长葫芦吗?这里太热了。我需要荫凉的地方。」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上帝面前拥有足够高的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能顺服他并工作。做我们需要做的事,喂养自己并保持健康。我们不会只是坐着等,我们要工作。
事实上,提摩太前书5章8节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所以,我们要工作。我们需要委身于此。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10节说到了重点,他说:「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你不做工就没得吃。「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所以,需要委身于自己的工作和吃自己的饭。但是,也有些无法做工的或者残弱的人,我们也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
所以,这里是有平衡的。一方面,保罗的心系于有需要的人,在小亚细亚四处筹钱给耶路撒冷贫穷的圣徒;他会参与为穷人筹钱的呼吁,但也会对那些因为不肯工作引致贫穷的人毫不留情。所以,神将会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和周围慷慨的人、有恩慈并良善的人供应我们的需要。
知道神供应我们物质需求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我需要再加一个注脚。有人一如以往地说:「怎么在希伯来书11章中,那些神的圣徒会被逼迫,被杀害,他们没有地方睡觉,没有地方休息,没有食物,他们是赤贫的、被遗弃的和赤身露体的等等?」这不是反驳了之前的说法吗?绝对不是。神只提供你的需要直到你死一刻。就是这样。神或许会选择缺乏成为让你回到天家的方法。但是,直到他至高的计划完成之前,你的需要都会被满足,只有神知道这些需求的具体层面。神照顾物质需要直到物质生命终结,然后,我们就会进入难以置信的丰盛里。
这就好像有关小孩子的讲论,马太福音18章提到「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接着的问题就是:当小孩死的时候,是否代表天使打盹、失职了吗?不是,天使只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因为那时神命定生命需要结束。换句话说,神说:「麦克阿瑟,你太多时间都花在我至高的计划和你的呼召中。现在,如果你专心在我的天国和我的义上,那我将会满足你的物质需求。」我完全这么深信,占据我生命的不是物质的事。当主拿走物质上的保护,我将会离开人世,却会进入另一个供应我永恒资源的世界,那是我从未可以想象得到的世界。
所以,当我们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我们在说什么?我们相信神是提供物质需求的神,我们确认这是因为我们是他的儿女,因为我们正直公义,并顺服他的旨意而行,我们知道他将会看顾一切。我们满心感谢,并定睛于属灵的事。
那么,我们寻求的物质是什么呢?面包。谁是来源?神。我们的恳求是什么?赐矛。最后两点。寻求者。谁是寻求者?我们。我必须要强调「赐予我们」不是「赐我」。因为基督的教会不是被孤立的。祷告中使用复数,排除了所有的自私。我真的相信祷告「给于我们」是象征着全部基督徒群体。如果我的弟兄有不足,我就不会充足。这包含了分享的概念。
所以,物质是食物,来源是神,祈求是赐予,寻求者是我们,最后是时间表。赐给我们的时间是今日;今天的食物今天赐予。这是每天说一次的简单美丽的祷告。天父,我接受你的供应。它强调了来自我们每天对神的信心而获得的满足,不用担心将来。
温馨提示。大部分忧虑的基督徒,就是忧虑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对呀!因为他们不太确定神是否会供应明天的饮食。那样做是在怀疑神的话。这并不代表你不储存东西。你要像箴言中所说的蚂蚁一样,要为将来计划。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你不去计划,而是你满足于信靠神来满足你对未来的需要。「哦,若那天来到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呢?哦,若这样?哦,若那样?」我们仅仅求今日在物质上的供应。
因此,亲爱的弟兄姐妹,祷告的焦点是神,那位供应我们的神。祷告承认他是我们所有物质需要的来源,这教导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要相信他会满足那些需要。那是伟大的祈求。我相信当我们每天祷告的时候,我们充满信心地求,我们可以专注在属灵的层面,因为神满有恩典地照顾着我们物质上的需要。哦,千万不要陷入物质这个话题里面。不要让你的思想模式降到那个层面上。要喜爱天上的东西;要先求他的国来临,其他的东西就让神去照顾。
让我说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今天,有很多人在谈及要喂养那些饥饿和贫穷的,我相信这些都是好的,都是必要的,但我相信比起给他们食物更好的,是把耶稣基督给他们。若我把食物给饥饿的人,他第二天就饿了。若我把耶稣基督给他,神从那刻开始就会照顾他直到永远。那是他最需要的。我们可以向你承诺,当你跟神的儿子建立关系,神会像慈爱的父一样照顾你。那是充满荣耀的真理。让我们一起祷告。
父啊,我们对你完全的依赖。我们知道,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就没有日用的饮食。你可以阻挡太阳和它的影响力。你可以让天不下雨。你可以使地完全贫瘠,使农夫用所有现代的工具和化学物都不能使地生长。若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摧毁农作物。我们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主啊,二十世纪的愚昧之一,是觉得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因此可以脱离神。
父啊,我们脱离你的话,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若不是你维持、保守一切,没有东西可以持续。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求你至少一天一次的教导我们,当然越多越好,时刻提醒我们,我们的时间,健康,家庭,衣服和饮食,都是来自你的恩手,你赐下的美好礼物,临到那时刻信靠主,行善的人身上。
因此,求你教导我们把自己献给那属灵的事,你会满足我们其他的需要。愿我们晓得当我们是为荣耀你而做的时候,我们的工作都成为对你属灵的献祭。主啊,谢谢你给予我们的一切,把真理完全向我们敞开。求你继续教导我们,奉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