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超级碗橄榄球赛之前,我在《洛杉矶时报》读到关于罗讷德·里根的有趣故事。他即将在新罕布什尔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有人问他:「在超级碗中你喜欢谁?」毫不犹豫地,这位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现在的总统候选人说:「公羊队。」然后显然他脑种的灯亮起来了,他停下来说:「等一下。我不再竞选加州州长了。愿最好的球队获胜。」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忠诚是多么的善变,不是吗?随着外来压力,我们会因环境和想要影响的人,而轻易动摇。这只是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今天研读但以理书第3章时,我们可以做曾经多次在但以理书做的,就是学会划界,那界线叫做信念,又在脑海和心里决定,永远不会低于那条线。
不容易!让我给你简单的方式来看。我们的决定,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两个方面:外来压力或内在原则。让我再说一遍。我们的态度、决定和行为,取决于两个方面:外来压力或内在原则。在生活里,这两个相互冲突的项目,一直在战斗。
我们非常擅长自我辩护,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屈服于外来压力时,我们就定义为内在原则。但基本上,我们必须到达这个底线。我们做我们做的事,说我们说的话,按我们的方式行动,因为我们有信念,还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来自外面的压力呢?我们的信念,会不会因为任何压力而改变呢?
有时候,情况是,如果我说了我相信的话,我会疏远很多人,我也面临同样的底线。我是根据内在原则说出我的看法呢?还是屈服于外来压力,让他们听到他们想要听到的内容呢?
当你在商业环境工作,而且有机会抓紧有利时机,容我们说,靠自己做得很好,通过简单地稍微妥协来解决大问题,或者说个小谎,小小的作弊,违反对你而言似乎无足轻重的规则,你会不会屈服于那种外来压力,还说你会完全根据你知道的内在原则采取行动?因为,这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生活和存留的关键问题。
坦率地说,世界现在需要的,是按照内在原则运作的人。无论你是在谈论政治还是其他任何事情,你都会厌倦那些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人,他们最后总是说出你想他们说的话。
我们来到但以理书第3章,将会遇到三个按内在原则运作的年轻人,他们不真正关心外来压力是什么。作为耶稣基督的追随者,我想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年轻人身上学到很多。我希望你今天把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我希望你能在这里看到自己。我不太关心你看到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而关心你在这里看到自己。你看到你会在类似情况下怎样回应。
几个星期以来,我已经通过自己的思维过滤了,我真的想把自己放在讲道里,我希望你也把自己放在讲道里,因为唯有这样能变得对你有意义。这三个希伯来年轻人做了什么不重要。对我们今天不重要,但是,我们个人要在这里学到面对世界的方式。我们把神放在第一位吗?我们把他的话放在第一位吗?我们完全根据内在原则工作吗?或者,我们会不会动摇,妥协,或根据外来压力而行动?
斯塔德·甘乃迪是英国圣公会,伍斯特的牧师,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牧。他写过非常非常优美的诗,这些诗一直是我的最爱。斯塔德·甘乃迪是诗人,但也是牧师和军牧。作为军牧,他必须参加战争,必须离开他的家人。他在法国的战壕,在非常剧烈的战争里,给他的小儿子写了信。显然这信是他的妻子念给儿子听的,因为他儿子读不懂。他说:
「我希望儿子学会为我说的第一个祷告,不是『神啊,让爸爸安全。』我希望儿子学习的第一个祷告是,『神啊,让爸爸勇敢,如果他面对艰难的事情,请让他坚强去做。』生与死不重要,我的儿子。正确还是错误才重要。爸爸死了也还是爸爸。但是爸爸在神面前蒙羞,就是言辞都难以形容的可怕事情。我估计你也想谈安全,妈妈也想。那是次要的,总是次要的,因为几乎不重要。」
斯塔德·甘乃迪是对的。爸爸死了也是爸爸。但爸爸妥协是可怕的。这就是神要求的,不妥协的正直,这正是我们在这三个人的生命看到的,他们能够面对难以置信的外来压力,但做出的决定,却是绝对基于、单单基于内在原则,这内在原则是透过他们被教导的神圣启示所领受的。
我再说一遍,我不只是谈论政治世界,政府世界或商业世界。我告诉你,耶稣基督的教会需要的,是不会恐惧外在压力的人。在所有情况下都不会。
一位诗人这样写:「我看到了殉道者在火刑柱上,火焰不能让他的勇气震动,也不会让他的灵魂死亡。我问他从哪里得到力量,他胜利地看着天堂回答说:『基督就是全部。』」这是三个年轻希伯来人的心,我相信神会给你同样的心,就像你今天从这段奇妙的经文所学到的。
故事以八个关键特征展开,上次我们完成了第一点,这次要尝试完成第二到八点。经文是叙事文本,从仪式、命令,到阴谋、强制、到勇气、后果、到同伴和表彰。
我只想添加这个脚注。但以理不在这段经文里。我认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第1和第2章里,但以理的伟大品格和美德。我们都看到了但以理反对吃王的肉,王的酒和王的活动,他毫不妥协的立场,具有巨大的力量。我们觉得哈拿尼雅、亚撒利雅、米沙利—他们的巴比伦名字是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他们有点像但以理,我们知道主不是故意移除了但以理。
当第3章的所有事情都发生时,他甚至没有出现,本身就惊人,因为在巴比伦王国这是重大的事件。很可能是但以理作为元首,在这个特定时刻,因为非常重要的事务出国了。他不在这里,这三个年轻人独自站着,但勇敢地站着。
首先,仪式。回顾第1-3节。我们已经讨论过,只是提醒。「尼布甲尼撒王」,他是巴比伦王。这些年轻人、希伯来的年轻人,与犹大国剩下的百姓一起被掳到巴比伦。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那是90英尺高,9英尺宽。「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尼布甲尼撒王差人把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
「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在这里,你看到,尼布甲尼撒为自己制作金像,巨大的雕像,他把自己看作神,要求所有巴比伦帝国排名最高的人俯伏,敬拜他。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在但以理的四个世界帝国异象中,代表尼布甲尼撒的金,无疑让他的思想着迷,所以他决定为自己的荣耀制作巨大的雕像。
它有点像征着君主和他的帝国、具体化为伟大的现实,他希望每个人都低头敬拜他。尼布甲尼撒只是做了所有不认识神的人所做的事,就是崇拜自己。他们发明了自己想象的神灵,配合自己的心智和自己的态度。
建立了这个伟大的偶像,要求每个人都敬拜它,让这三个希伯来年轻人做了非常令人害怕的决定。因为他们知道神的律法,关于偶像崇拜,他们知道设立雕刻的图像是什么,和神的思想是多么憎恶,他们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他们知道面对做决定的现实。
你会注意到,所有的贵族都没有个性,因为在第2节,经文说他叫了所有人,然后在第3节,经文再次列出他们,几乎是以讽刺的方式,而且说他们「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换句话说,通常情况下,所有这些领袖政治家,和巴比伦所有等级的官员,都愿意为获得尼布甲尼撒的认可,而做任何事。他们会放弃所有的信念,无论他们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敬拜其他任何神灵,他们会把所有这些都撇在一边,为了得这个人的欢心,而做有必要的所有事情,好让他们不会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受到惩罚,甚至被杀害。
所以,所有这些大人物都以他们典型的妥协方式站在那里,而且我认为,第3节再提到所有这些人,是为了用几乎讽刺的方式羞辱他们,显明他们缺乏品格。
第4节,从仪式到命令。「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的人哪,有令传与你们。」让我补充。「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是谈论民族集合的常见形式。在同一章第7节也再次使用。在第29节再次使用。是的,「各方、各国、各族」。在第4章第1节又使用了「各方、各国、各族」。在第6章又使用。这只是谈论集体民族的常用方式。所以,他召集民族集合,给他们命令。
命令是什么?第5节。「你们一听见」,意思是:「在那个精确的时刻」,他想要绝对的顺服,以完全的精准,在非常精确的时刻。「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显然这个家伙有皇家管弦乐队,所有这些乐器一起演奏毫无疑问的感性音乐,试图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要他们跪拜。有点有趣的是有喇叭,有管子,意思是长笛。喇叭的声音较低,长笛的声音较高。
然后你看到琵琶,较小的琵琶,声音很高。然后有琴,很难确定。事实上,坦率地说,我们对这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很抱歉。然后有瑟。我的意思是,有很多猜测,但无需浪费时间。有瑟,那是带有发声板的竖琴。琵琶是高音竖琴,瑟是低音竖琴。然后有笙,信不信由你,基本上是风笛。以这些乐器奏出的各种音乐就是提示。当音乐开始,每个人都要立即下跪,拜那像。
坦率地说,弟兄姐妹,这家伙真的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我。他让整个国家聚集一起,所有显要人士、领袖。他叫出了皇家管弦乐队。他们都准备好了。当他们奏出提示时,每个人都应该屈膝拜他的巨大金像。
我可能只是补充说,音乐一直是纵欲的一部分,而且一直与偶像崇拜有关。就像神赐予的每一件好事,撒但肯定用音乐来推销牠的邪恶制度,不是吗?牠所做的,从来没有比我们今日做的更好。
好了,后果出现在第6节:「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我不知道它除了是燃烧的火炉外,会是什么—如果它是火炉的话;所以我们假设燃烧是为了强化,你会明白这是他设计的最高级的方法。任何拒绝跪拜的人就是叛国,都会被扔进火炉。如果你反对尼布甲尼撒的伟大,这就是你的下场。
大多数人都会对外来环境和外来压力做出反应。他们遵守他们被要求的任何事情,而不是依照内在原则。所以第7节说:「所以。」就在那个精确的时刻,「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又是这样的表述—「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你遇到一堆不思想的、被恐吓的人,就是他们。典型的生活方式。你做任何你需要做的事情,来获得你需要得到的东西,生活在最低层次,基于外来压力,妥协了内在原则。人总是向制度屈服。他们屈服于那种力量。他们做任何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害怕失去他们的位置,所以他们妥协。
经文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知道在当时还发生其他事情。每个人都很沮丧,除了三个家伙,哦,他们会不会坚持下去?他们没有下拜。所以我们从仪式,到命令,到第8节的阴谋,阴谋。请看。
「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我告诉你,当我们开始研读这卷书时,或许至少有75人,是从犹大宫廷被带到巴比伦宫廷,在那宫廷受训练,以便处理犹太人事务。但是在所有这75个中—这是有根据的猜测,可能会更多或更少—但是所有被掳的年轻人,都是犹大王室的儿子,他们中只有4人表现得毫不妥协:就是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
所以我们假设,其他人只是跟别人一起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打算听从,适应自己。他们在系统中向上爬,他们不打算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他们只是跟着做。但显然,从第8节的指示来看,有3个人没有屈服。我可以赶紧补充说,他们可能大约20岁。他们很年轻。这么年轻的人,却有巨大的信念。
我希望你注意,第8节非常重要的两个词。首先:「迦勒底人」。迦勒底一直是巴比伦文化和等级制度的支柱。但是,当这三个年轻人表现这么伟大的品格,当但以理能够解释尼布甲尼撒的梦时,要记得,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都被提升到很高的位置,很可能他们甚至被置于迦勒底人之上。
看2:49:「但以理求王,王就派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管理巴比伦省的事务,只是但以理常在朝中侍立。」但以理的位置,我们可以称之为巴比伦的首相,其他三个人都在巴比伦省,负责领导巴比伦的事务。所以他们高升了。迦勒底人很不满。他们很愤怒。所以经文说他们「控告犹大人」。
非常有趣的词。意思是真的要「吃掉碎片。」用来形容吃掉从身体上撕下的肉块,因为贪婪的动物会把肉和组织剥离身体,狼吞虎咽。迦勒底人以恶意的方式诽谤,几乎以同类相食的方式诽谤,剥去肉体,直接吞噬这些犹太人。所以这不是法律术语。不是在谈论法庭内的指控,而是恶意的、憎恨的欲望,恨不得撕裂他们的肉。像食人族,他们紧追这三个犹太人不放。
当然,我们也必须记住,迦勒底人被撒但激动,因为他们基本上是被称为彼勒-米罗达神的祭司,主要的神,彼勒与我们所知道的巴力,形式相近。所以,他们看准了机会,被撒但激动,通过假宗教体系,想要撕裂这些年轻的希伯来人。
他们假冒伪善地对王说话,好像在保护他。他们指控犹太人,好像要帮助国王查明,是不是每个人都顺服了。第9节,「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愿王万岁!」给了国王所有喜欢听的花言巧语。「王啊,我们真的只是为了向你保证我们的委身。」他们嫉妒这些犹太男孩的高位,尽所能改变,假冒伪善!
第10节:「王啊,你曾降旨说」,他们重申规矩:「凡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声音的都当俯伏敬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窑中。」复述得相当准确。是非常好的逐字记录。他们重申了标准,然后在第12节揭示了真正的问题。
「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说到痛处了,2:49,这些被掳的希伯来人被给予高位,真是让他们恨得牙痒痒。「这几个犹太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王啊,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奴隶、被掳人质、外国人,你已经让他们做了统治者,统治着我们。这才是让他们真正痛恨的。启发了我们,嫉妒是让人惊骇的罪。例如,神在箴言14:30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阿伦·布莱尔写道:「信徒里的嫉妒,就像腐烂的骨头,让属灵力量和发挥受到限制。」
这就是扫罗生命的情况。他曾是伟大的国王,被神膏抹,为主作见证。但是由于嫉妒的罪,扫罗的生命堕落为完全没用。扫罗听见有人唱歌:「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只是一首歌,但在他心里唤醒了嫉妒的邪恶感情。雅歌8:6说:「嫉恨如阴间之残忍。」嫉妒和妒忌就像酸。真的会腐蚀灵魂。像坟墓摧毁身体的美丽,摧毁了灵魂的美丽。他们被嫉妒的罪吞噬。所以他们带到王面前。
请注意,他们指控这三个犹太青年三件事,第12节。一,在这节经文中间说:「王啊,这些人不理你。」首先,他们不理你。他们没有注意你。他们没有回复你。他们没有给你应得的。
冤枉!他们忠心地完成了马太福音22:21,经文的意思,主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毫无疑问履行了对王的责任,没有违背对神的责任。他们是好公民。他们回应了王。回到第1章,你发现他们已经给了王他应得的。
后面两个指控是真的。第12节:「不事奉你的神。」这是真的。「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令人惊奇!这三个年轻人知道不顺服的代价。你必须问自己,怎么会有人把原则放得那么高?以至于当所有人群俯伏时,他们仍然站立,坚决站立,准备走进猛烈燃烧的火炉!弟兄姐妹,这就是品格。以内在原则运作,而不是以外来压力。
想象那压力。想象。尼布甲尼撒是他们的朋友。尼布甲尼撒是他们的恩人。他们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中。抵抗尼布甲尼撒毫无用处。他们没有其他资源。他们在巴比伦职业生涯的未来进步,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忠诚。他们本可以对自己说:「无论如何,偶像什么都不是,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担心呢?我们只要跟其他人一起跪下,我们其实是向真神祈祷。」
他们本可以说: 「每个人都这样做。如果我们要接触人,我们必须成为他们一部分。」他们本可以说:「你知道,火很危险,如果我们死了,就不能为神作工。我们处在这么策略性的位置,如果被烧死,只会搞乱整个计划。」
他们也本可以想到:「如果我们不跪拜,就会陷入嫉妒的迦勒底人手中。」他们可能有一刻想过,死亡不在合同里。
有很多事情可能让他们承担,成为压力;尽管这样,他们仍然坚定,绝不妥协。他们这么坚决的立场,令人惊讶。
几年前,费城不信的百万富翁斯蒂芬·吉拉德星期六告诉他的职员,他们必须在第二天来到,卸下刚到的货物。第二天是星期天。有个年轻人走到他桌前紧张地说: 「吉拉德先生,我星期天不能工作。」老板回答说:「好吧,先生,如果你不能按我的意愿做,我们分手吧!」
年轻人说:「我知道,先生。我也知道,我的单亲妈妈需要照顾,但我不能在周日工作。」
「非常好,」吉拉德先生说:「去找会计,他会安顿你的。」
传记作者说,整整三个星期,年轻人走遍全市寻找工作。有一天,一位银行行长请吉拉德为即将开业的新银行,提供出纳的合适人选。思考片刻之后,吉拉德提了刚被解雇的那个年轻人。
银行行长说:「但你解雇了他…」吉拉德反驳道:「是的,因为他不愿意在星期天工作。我告诉你,那个因原则而失去工作的人,就是你可以信任,把钱交给他的人。」
你知道,如果你在尼布甲尼撒的情况下,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为三个人操心,对吧?你们让其他人跪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耗费精力?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大狂不能忍受一个不听话的人?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让他们十分生气,更不用说三个!所以,尼布甲尼撒从不满足于三个人之外的每个人。狂妄自大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有哪怕一个人不遵命。
所以,阴谋。从阴谋,我们进到这个叙事的第四个特征:强制。通过强制,尼布甲尼撒跟三个人对质,试图强迫他们作更合适的反应。但我们发现,他们不可动摇。请注意,我们阅读第13-15节,请听:「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这表明他是什么样的人。很重的用词。他是怒吼的疯子,因为这三个希伯来人不跪拜。想象那境况,「所有这些成千上万的人都跪下了。我不会担心这三个。有够多的人都跪下来了。」
但如果你是像尼布甲尼撒这样的人,就不是这样。他极度愤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带过来,然后他们来到王面前。「尼布甲尼撒问他们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你们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吗?」
请注意,他放弃了第12节他们不理会王的第一个指控,因为他知道这不是真的。所以他就放弃了第一个。但是他说:「你们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真的吗?」
然后他再次说了整个通例。「你们再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
然后他补充了这个愚蠢的陈述:「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哦,他真的忘乎所以了。「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这个家伙的记忆很短暂。他已经了忘记了能够揭示梦和异象的同一个神吗?真是个疯子。
「这是真的吗?」他说。 「你们不这么做,真是故意的吗?」第14节这么问道。我想,从他好的方面说,他是有点正直的。根据迦勒底人的指控,他至少在把他们扔进火炉之前,让他们有机会自我辩护。无论如何,我确信,他知道他们对政治上发生的事情感到有些不安。
尼布甲尼撒的排场让他大发雷霆,当时他暴跳如雷,实际上把自己放在与神对立的位置,以自己的力量抵抗神的力量。「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哦,愚蠢的骄傲。对抗永恒的神,你就遇到敌手,他在这章和后面几章,遇到了敌手,就像我们将要看到的。他忘记了吗?但以理的神比所有巴比伦的神更伟大,包括他自己的神,其实无法回答他的梦,或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似乎这个偶像崇拜的蠢材在他的自大狂里已经忘记了。
然后,我们从仪式,到命令,到阴谋,到强制,最后是勇气,第16节。这是高潮,真是太棒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对王说」。弟兄姐妹,你想象到他们会说什么?「哦,尼布甲尼撒啊!」他们没有给他所有那些「吾王万岁」的话。「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我喜欢!嗯,什么意思?
基本上,「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不是傲慢。只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他们只是承认自己有罪。「我们拒绝,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不解释,因为没有什么可说的,解释不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根本不关心要不要给你答案。我们站立,我们就这样。」
他们一直尽可能忠心地服务尼布甲尼撒。太过分了!然后是崇高的陈述。事实上,任何凡人在整本圣经里可以做的最崇高的陈述,也许是在圣经任何地方对真信心的最大肯定。第17和18节。「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相当直接「—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以任何方式。「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演说结束。句号。完结。
没有合理化,没有对话,没有,「你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可以半跪吗?」没有。他们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以辩护的。我们没有任何答案。我们没有任何要说的。我们无话可说,除了我们所服侍的神比你更大。他会把我们从你燃烧的火炉里救出来,即使他没有这样做,我们仍然不会跪拜!」
哦,何等崇高的声明!这些年轻人有何等的信心。何等勇气。我们都同意,在舒适的地方很容易。他们却站在火炉边缘。他们的见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最糟糕的时刻,仍坚守信心。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向你们提出来,是因为他们完全委身于内在原则。他们学习了神的话语,知道要以特定方式、基于神的真理来回应,无论外在压力怎样,他们都不会妥协。美德!不取决于他们有没有获得神迹。即使意味着死亡,而不是偶像崇拜,他们也会接受神的旨意,而不愿意拜偶像。
哦,我告诉你,如果我们能给这个世界什么,就是这种精神。毫不妥协,坚定不移的正直,说:「即使要了我的命,我也忠于神。」我们一直向20世纪的偶像跪拜,为了得到这个世界的人想要得到的,不是吗?三个年轻人知道异教之王是瞎眼的。知道冗长的解释是无用的。只是把自己委身于神。
就像约伯记13:15的约伯,他们说:「他必杀我;我仍相信他。」他们知道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的灵魂必须绑定神的真理。弟兄姐妹,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妥协的生活,不论代价,都不会向任何偶像跪拜;人的偶像,舒适的偶像,名声的偶像,世上体面的偶像,这些偶像都不能让我们低头。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没有妥协。
神医治,跟不医治,都一样好。神提供,或不提供我们认为需要的,都一样慈爱。神说「不」,跟说「好」,是相同的仁慈。神就是神,神要得到不妥协的敬拜,他所做的是他的事。总的来说,在神看来,死亡和生命一样好。对吗?
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怎样?「就有益处」。死亡永远不会在他心里产生任何恐惧。死亡从未迫使他妥协。有一天,他把头放在石头上,斧头在阳光下闪过,把头从身体上砍下来,他从未退缩或妥协。
听着,主呼召我们这么做。出埃及记32:26,有人问:「谁站在主的一边?」马太福音10章:「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马可福音8:38:「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换句话说,神呼召我们不妥协地委身,承认神的现实,站立得稳。世界一次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呼召我们拜它的偶像。我们想要受欢迎。我们想成名。我们希望被人喜欢。我们想赚钱。我们希望获得升职。我们希望获得好成绩。我们想要赢得某人。所以,我们妥协,让自己变得无用,我们的见证也没有效果。
列王记下5章的乃缦,麻风病清除了,他站在以利沙面前,说:「我心中没有别神,只有耶和华。」很好。乃缦说:「从现在开始,除了耶和华,我心中不会有神。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他对以利沙说:「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乃缦非常担心不妥协,所以说:「看,在我心里除了耶和华以外没有神。但是,当王需要帮助下轿时,我必须弯腰,搀扶他,请你饶恕我,因为这不是对那个神的敬拜。」以利沙差他平安回去。
我们的信仰是这么真实吗?无论任何代价,我们也不跪拜吗?马丁·路德在孤独的路上,在所谓的「沃尔姆斯会议」上面对不可避免被开除教籍的时刻,在查理五世国王、罗马主教和所有王子前,他说了很棒的话。马丁·路德说:「我的事业将受到主的称赞,因为他活着,他统治,他保守了三个孩子在巴比伦王的火炉里。如果他不愿意保守我,那么与基督相比,我的生命是小事。除了逃跑或公开认错之外,我期待任何事情。我不会逃跑,更不会公开认错,愿主耶稣加力量给我。」
他从三个希伯来人那里得到了启示。他没有说:「救我!」他说:「如果神想要取我生命,是小事。」所以,跟神的伟人和其他人一起,我们站在世界给我们的压力面前,世界要我们向偶像跪拜,我们却不屈服,不动摇。还有人写道:「我所知道的最亲爱的偶像,无论这偶像是什么,请帮助我把它从王位上撕下来,单单敬拜你,也就是神。」难怪在约翰一书5:21,约翰这样结束他的奇妙书信:「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所以,我们看到仪式、命令、阴谋、强制和勇气。现在是后果,第19节。在那个小小的事件之后,「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在第13节说他「冲冲大怒」。现在他已经满了愤怒。「变了脸色。」什么意思?就是他紧绷着脸。太生气了,他开始皱起脸,给他们脸色看。他是成年人。愚蠢啊!他在自大狂的努力中这么挫败,想要每个人都崇拜他,他真的被激怒了,开始给他们脸色看。他做了愚蠢的事情:「他吩咐人把窑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
你说:「哦,他真的想要熊熊烈火。」是的,但那是愚蠢的。如果你想真的折磨人,就会把热量降下来,延长时间。加热七倍,意思是减少创伤。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失去了自控。宫廷里充满了无骨气的奉承者和取悦的人,我们看到这三个年轻人让尼布甲尼撒困惑、混乱,又把他变成白痴。所以他说:「把窑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
第20节。「又吩咐他军中的几个壮士,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可能是在地面上有个低矮的开口坑,在顶部有个开放的洞,他们被扔进了开放的洞里,火就从下面烧和添柴。
尼布甲尼撒可能有个阳台,可以俯视顶部的开口,看发生了什么。所以,火更热,更热,更热,他叫强壮的人,就是最好的士兵,可能是他的私人保镖,把他们绑起来,然后扔进燃烧的火炉里。
「这三人穿着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被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有趣的是裤子、内袍、外衣等表明,他们穿着衣服被杀。他们都穿着节日装扮,穿着华丽的衣服。他们为这个重要场合打扮得很漂亮。王非常愤怒,什么都不管。
他们都穿上好衣服,我觉得从圣灵在这里的提示,他们真的来做正确的事情,像回应王的人。他们不叛逆。他们为这个大事件,而适当地打扮。他们无法不顺服他们的神。所以士兵只是匆忙把他们绑起来,甚至没有换衣服。绑起来就扔进火炉里。就像我说的,可能从顶部的洞扔进去。
他们立即知道,神不会救他们免进火炉。在过程里,他们非常清楚。后备方案,如果在进火炉前不能得救,就希望在火炉里得救。就是这样。所以,他们知道无法逃脱这种经历,但相信会透过经验受苦荣耀神。也许他们想起以赛亚书43:2安慰人的话:「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对他们来说是安慰,不是吗?
士兵不太好过。第22节:「因为王命紧急。」他完全失控了,「窑又甚热,那抬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投掷他们的士兵都被烧死了。在外面被烧死,在里面的人却过得很好。士兵死在火中。
第23节:「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这三个人都被捆着落在烈火的窑中。」所以我们相信,顶部有个洞,他们被扔下去。
在第24节,从后果进到同伴。「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们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你以为尼布甲尼撒在故事开始时惊讶,现在才真的惊讶呢!他坐在舒适的距离,能够透过这个洞看到发生什么。他看着,许多事情让他震惊。首先,他看到四个人,而不是三个人。然后,他看到他们没有被捆绑,而是自由的。没有躺着,走来走去。没有被燃烧,烘烤,完全没有受伤。第四个看起来像神的儿子,他们不寻求离开,只是耐心地等待,享受彼此的陪伴。
「神子」是什么意思呢?尼布甲尼撒是异教徒。如果他看到神子,他也不会认识。他不会理解像创世记18章的那个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显现。我相信尼布甲尼撒说那句陈述时,心里想的只是天使般的存在,因为在同一章的第28节,他使用「天使」这个词。在我看来,尼布甲尼撒认识到超自然的属灵存在,他认为等同天使。
有些人想要相信这是基督,而且很可能是这样。其他人认为这是天使,坦率地说,弟兄姐妹,根本没有办法确定。我们知道,基督确实出现在旧约,但无论这是基督在地上道成肉身之前以特殊的外表出现,或者是天使,实际上不是问题所在。我相信,关键是,神派那个天使进入火炉,向那三个家伙解释发生了什么,他们四处走动,他告诉他们:我是从神那里派来,在大火中保护你们。你们不会被烧伤。我们只要享受团契,直到戏剧的下一个场景。
我相信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燃烧,神派天使来照顾他们。当圣经说,主在希伯来书13:5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我认为神说的是真的。我认为神派遣天使,在可怕的环境照顾我们。
多年前,以利亚也有同样的荣幸,因为在他非常沮丧的时候,有神的天使亲自为他提供食物。你可以在列王纪上19章读到。我们知道所有的经历,都有神圣的陪伴,是多么美妙!火焰越热,团契越甜美。
你知道,弟兄姐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每当我决定为了某事采取立场,不受欢迎的事情,开始变得慌张,就有这种巨大的神圣陪伴感觉。这就是彼得在谈到这种事情时所说的话:当我们经历迫害时,恩典和荣耀的灵就在我们身上。我有神同在,加力量给我的无可抗拒感觉。在这里,他们处于火热的熔炉中,有神圣的陪伴。
所以我们谈过了仪式、命令、阴谋、强制、勇气、后果、陪伴,最后,信不信由你,表彰,表彰。非常简单,第26节:「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埃布尔尼歌。」他怎么知道的?显然他遇到了对手。「出来,上这里来吧。」我喜欢!「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尼布甲尼撒必定一直在揉眼睛。
我们再看一次:「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
他们仔细观察。我念大学时,需要买运动外套,却没有钱。母亲总是送我饼干,而不是钱。所以,我需要运动外套,有家学院附近的商店被烧毁了,所以我决定去火灾大甩卖。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件外套。即使是现在,它的气味仍然挥之不去。我在大学里穿了那件外套大约三年,它的味道从未停止过。事实上,当人们来到我身边时,他们禁不住嗅闻。如果你曾经经历过大火,就会知道进入衣服的烟味根本不会消失。
所以,他们彻底调查,没有头发被烧掉,衣服根本没有被烧毁,甚至连火燎的气味都没有。
「尼布甲尼撒说…」请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你说:「啊,尼布甲尼撒归信啦!」错了!在第26节,他说:「至高神」。他没有放弃多神论,只是把这个神放到一堆神的顶端,就是这样。他没有说:「唯一真神。」他只是说:「你一定是至高者,」就是这样。他正在维护他的传统多神教,有许多神。
当他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只是承认神学家所谓的「单一多神论」。某些国家和某些民族相信自己的诸神。他以单一多神论的方式,在他的多神主义里面,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留了空间。他愿意说,这是所有神里的最高神。而不是说他是唯一的神,留意。
「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他说:「我必须祝福这位神,这些不会妥协,不会崇拜任何其他神的人崇拜他。」
我喜欢,第28节:「舍去己身」听起来像什么?罗马书12:1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不要效法这个世界。」正是他们所做的。你想要罗马书12:1-2的例证,就在这里。他们舍去己身。他说:「能够从子民得到那种忠诚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听着,我们可以让世界一片哗然。我们可以过不妥协的生活,让这个异教世界眩晕,以至于在他们的不信里,也必须说我们的神是至高神。即使在他们的不信里,也必须说:「这些人的神是应当称颂的。能吸引那种效忠的任何神都必定是神。」
然后是表彰,第29节:「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把人的房子变成粪堆,或污水处,这是终极的亵渎神明。「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当你已经统治,又得到提升,那就是很大的晋升。
如果你认为迦勒底人在第3章开头不开心,你可以想象在第3章的最后是什么样子。他说,对他们的神说一句反对话的任何人,都会被切成碎片,他们的房子将成为垃圾堆。尼布甲尼撒不愚蠢。他确定会对这位神好一点,因为如果他想要任何东西,他希望这位神站在他那边。
有人问国家橄榄球联盟的教练,为什么总是有位基督教牧师在场边。他说:「你相信神吗?我不太确定,但万一有个神,我想让他在我这边。」那就是尼布甲尼撒。他希望神站在他那边。
你和我可能永远不会面对火炉,对吧?可能永远不会。但是你要面对火一样的试炼,相信我,我也一样。他们将来自几个来源。首先,撒但折磨我们。他折磨耶稣,试探他。彼得说:「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牠控告弟兄。牠想种下邪恶的想法。保罗自己说,他接待了撒但的使者,跟他博斗。撒但要通过肉体之路,折磨我们。
其次,世界将折磨我们。世界将试图引诱我们。世界将试图迫害美国。世界将试图迫使我们妥协。而且,不管你信不信,神甚至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考验,测试我们的信仰,对吧?在希伯来书第12章,谈到神怎样用管教来折磨我们。
所以,我们将要有试炼:一些来自撒但,一些来自世界,一些是神允许的;但经过所有这一切,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可能会得到提炼,勇敢站立,不妥协。
圣诗作者说:
「虽重重受试炼 如火中经行我恩典无限量火焰不能侵你所受的苦楚是主的美意像金银被锻炼使你成利器」
你看到吗?让我们祈祷。
父啊,当战士在中世纪时期去战斗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把剑弯到膝盖的位置,以确定它会不会断开,需要知道它可以在激烈的战斗中顶得住。主啊,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你的剑,有时你会弯曲我们到膝盖部位,看看我们会不会断开。如果我们不会,你就会用我们来赢得大胜利。
愿我们相信你超强的拯救能力。我们可以容许紧张,测试和试炼,提炼我们,像提炼黄金。愿我们不妥协,不会丧失当我们站得稳时,属于我们的祝福。愿我们知道,通过这一切,就会有神儿子站在我们这边,神圣的同伴,在战斗里加给我们能力。
让我们成为不妥协的人,就像这些年轻人,愿我们可以坚定,世界可以说:「这个人的神可以让他们这样不屈服,那神是应当称颂的。」愿这是我们的见证。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