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回到路加福音第6章,继续研读神的话语。注意,这不是我给你们讲道;这是主耶稣基督的讲道。这个讲道经常被称作登山宝训。路加在6:20-49记载耶稣那天在加利利海附近的讲道。在马太福音第5、6、7章也有记载,但是内容长得多。主说了马太记载的,也说了路加记载的。今天我们会看二者的结合,或者还有更多,很有可能主讲了很长时间的道。
马太给我们的,是那个讲道的一部分真实记载。路加给我们的,也是那个讲道的一部分的真实记载。二者结合起来,都还没有达到耶稣所说的全部教导。神给了我们他认为我们需要听的部分。正如在福音书记载的耶稣其他讲道,常出现的开场白。例如,在第4章,他在会堂讲道,开始的时候,他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我们不知道剩下的讲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他的大致意图,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百姓的反应来分辨。
所以,耶稣的讲道以非常简要的总结方式给我们,这是很典型的;不过,这个特别的讲道,登山宝训,比起任何其他的讲道,有更多的资讯。这是重要的讲道,因为这是关乎救恩的。这是画出清晰界线的讲道,是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讲道。有一些释经家在试图理解这非常简单、直接的信息时,把它变得何其复杂,这总是令我惊讶。这个讲道简单地对比了蒙福的人,和被咒诅的人。这包括了所有人。活在世上各地的所有人,要么落在蒙福的范畴,要么落在被咒诅的范畴。
如果看世界上的宗教,似乎有非常多选择,成千上万。你可以翻查、试图理解宗教的复杂性。但是,真的只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接近宗教的方法。每个人以两种方式的一种跟神相关联。你要么被神赐福,要么被神咒诅。只有一个真的活神,那就是圣经中启示的神。没有其他神。所有人都以这一种或者那一种方式,与真的活神联系。他们或者在他的国度里面,或者在他的国度外面。要么是他的孩子,要么是撒但的孩子。要么在光明国度,要么在黑闇国度。要么是天堂子民,要么是地狱子民。就是如此。每个人类都落入两个范畴中的一个。
耶稣清楚指出谁是蒙福的和谁是被咒诅的,这是他开始讲道的方式。「有福了」这个词出现在第20、21和22节。「被咒诅」用「有祸了」来表示,「有祸了」就意味着咒诅,出现在第24、25和26节。耶稣就像任何一个好的传道人,创造出一个对比。有一些人得救,有一些人失落;有些人被咒诅,有些人蒙福;有些人属于神,有些人属于撒但;有些人被救赎,有些人没有被救赎;有些人变化、重生,有些人没有;有些人会去天堂,有些人会去地狱。就是这么简单。如果神不是你的父亲,撒但就是你的父亲。如果天堂不是你的家,地狱就是你的家。
这并不复杂,很简单。这就是每个古代先知的信息,也是耶稣的信息,是施洗约翰的信息,也是使徒的信息,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每个真传道人的信息。这个简单的对比,在整个圣经历史中,以及在耶稣讲的道中对我们而言,都是相当清楚的。第20节告诉我们,他在对门徒说话。门徒是一般性名词,指的是学徒、学生。有很多人跟随他,不是只有十二使徒。
不要把这里的门徒跟使徒混淆。使徒也是门徒,不过他们从门徒中分别出来做使徒。门徒意味着学生、学徒;使徒意味着报信人、被差的。在第12-14节,他们被看为使徒。所以使徒有十二个。其他跟随耶稣、学习耶稣教导的人,就是耶稣的学生,他们就属于门徒这个广泛类别。耶稣对这个广泛类别的人说话,说你们要么是有福的,要么是被咒诅的;要么在这个范畴里面,要么在那个范畴里面。要么在神的国度里,要么在神的国度外。
那也是今日的信息。你们都在这里。你们都是学徒,是学生。你们落入这两个范畴中:你们要么是有福的,有么是被咒诅的。有些人有福的时间很长了。有些人刚相信基督,刚刚进入有福的行列。有些人是被咒诅的,但是你们从中出来了。你们理解了福音,神的灵引导你们,你们相信了基督。有些人一再听这信息,却坚决不信,或许你们在朝另一个方向漂流;不久之后,你们就不会再出现了。
那就是跟随耶稣的行为方式。他们都在这个光谱上,从门徒,到真门徒,到假门徒,以及这些之间。耶稣说,那就是你看待世界宗教的方式。你们要么是蒙福的,要么是被咒诅的,要么是在进入福分的过程中,要么是在进入永恒咒诅的过程中。那么,我们要如何理解谁是有福的,谁是被咒诅的?第一个方式,就是他们如何看自己。你们可以透过他们如何看自己,分辨谁是被救赎的。那就在第20-26节。
有福的人、在国度中的人,如第20节说,神的国是你们的。有福的人看自己是贫穷的、饥饿的、哭泣的、被孤立的。那就是说,他们看自己真实的属灵状况就是罪的状况,这就是他们看自己的方式。那就是他们的破碎。他们看自己在属灵上是破碎的,空洞的,是乞丐,渴望得到义,这义是他们没有的,又无法赚得的。在他们里面有哀伤、哭泣、悲伤、破碎,以及被孤立、被排斥的感觉。
主指出,一旦他们透过信神的儿子,与这个又真又活的神认同,当然就会被孤立、藐视、甚至逼迫。所以,分辨基督徒的第一个方式,就是如何看待自己。不可避免的是,他把自己看作是绝望的、空洞的、无盼望的、无可救药的人、罪人等等。那就是真信徒看待自己的方式。
那不是宗教人士,或是犹太人,或是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爱色尼人、奋锐党人,或是在耶稣的时代,以色列土地上犹太教体系的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宗教人士从来不会那样看自己,因为如果你在宗教方面不忏悔的话,如果你不把自己看为无可救药的罪人、无法救自己的无可救药的人,属灵上绝对是被剥夺的、破产的,处于乞丐的状态,什么也做不了来赚得救恩;如果你不在那绝望中看待自己,呼求从神而来的怜悯;那么你一定会看自己有某些宗教方面的功德,有一些宗教成就,有一些道德行为,或者仪式行为,或者你可以让神喜悦你的某些宗教行为。
那就是宗教人士看待自己的方式,无论他们是犹太人、穆斯林、摩门教徒、耶和华见证人,或者其他的宗教人士。你要么相信你对自己的救恩毫无贡献,并且你是毫无盼望、无可救药的乞丐,渴望得到你没有的东西,你不满足,并且你在某些方面是宗教世界的废物;要么你相信你可以作出贡献。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就是在那行为称义的体系中。
所以,耶稣说,只要你那么看待自己,第24-26节中看自己是富有的、饱足的、快乐的、受欢迎的,你就有祸了,因为那就是你要得到的所有安慰,你会变得永远饥饿、永远哀嚎、永远哭泣,因为你处于假先知的同样范畴中。他们也很受欢迎。但是神谴责他们,真先知也很清楚的宣告那谴责。那就是它失败的方式。那些基督的真门徒、真跟随者,可以从他们如何看自己而为人所知。
现在,转移到另一个范畴。他们也被他们如何看待他人而为人知。他们不是自以为义的,他们看自己是邪恶的罪人。他们不相信,自己在道德上或者宗教上可以做任何事情,来对他们的救恩有贡献。所以他们把自己看为没有盼望,而是呼求怜悯,呼求恩典,呼求赦免,求神救他们,尽管他们不配得救。他们是忏悔者,是谦卑的人,穷人,饥饿的人;他们哀伤,被孤立,被恩典所救。那就是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任何不这样看待自己的人,都不在神的国度里。多数是自以为虔诚的。但是他们认为因为他们的宗教,所以是富有的。他们满足于自己的宗教,感到高兴,被身边那些处于同一体系的、确证他们的人奖赏。那些就是失落的人。因为这是从看待你自己开始,如果你不以真实的自己来看待自己,如果你不把自己看为失落的罪人,完全的堕落,无可救药,那么你们就无法来到福音面前。
但是,第二件事就是你们如何看待其他人。在这里,耶稣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基督的真门徒,你可以看他们如何看待其他人。请看路加福音6:27-28节:「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这就是真门徒的第二个测试。第一个测试,就是他如何看待自己。第二个测试,就是他如何看待别人。耶稣指的是谁,很清楚,因为第27节从下面这几个词开始:「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非常重要。这里作了一个对比:一边是有能力听神声音、并且回应的人,另一边是没有这能力的人。
哥林多前书2:14说:「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这里清晰的区分,一边是第32、33、34节所指的罪人,另一边是第35节所指的至高神的子女。这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别。当然,那个差别的一部分指的就是假门徒,在神国度之外,从来没有重生,没有得救,没有能力听的人。那就是说,要理解、相信神的真理,并且要行动。
所以,主在这里限制了他的听众,说:「我在对那些能够理解的人说。我在对你们当中有属灵理解力的人说,就是真信徒,穷人,饥饿的人,哀伤的人,不受欢迎的人。我在对那些被拒绝的人说。我在对被逼迫的人说。我要告诉你,你们不仅借着你对罪的仇恨而为人所知,你也借着你对仇敌的爱,而为人所知。这就是你的特质。」
这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因为我可以创造某种属灵方面隔离的例子。我可以说:「哦,你知道,我是如此贫穷、如此饥饿、无可救药、毫无盼望、如此哀伤、如此情绪低落、哀嚎、迷恋失败。完全的堕落如此压垮我,我对自己感到如此糟糕。」就像一些奇怪的人,把石头放在鞋子里面,把图钉放在短裤里面。有人是这么做的。他们腰部绑着肩布,里面有小针,伤害他们的腰部,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本该得到的对待。
我可以决定,我要在自我保护、自我可怜的小洞里爬行;我要将自己与逼迫我的人分隔。我要与他们认同,我不配、我卑鄙!我要在我的卑鄙中堕落。但是,我又不想要与罪人为伍,因为他们会试探我,他们会影响我,我就会比现在感觉更糟糕。我不想要靠近那些会使我堕落的人。
我要站在高地,我要在卑鄙中堕落。我要远离恶人的影响。我要把自己锁在修道院里。我要自我孤立,我就真的可以让神知道我对自己感觉多么糟糕。我要把自己与伤害我的人、逼迫我的人、让我感觉更糟糕的人、会影响我作恶的人分隔。所以,你变得病态,孤僻,自我保护,退到隔离中。
这是美德吗?这是公义吗?这正与我们应当做的相反。如果你不出去,找受造的人,认识他,怎能把福音带给他呢?没有传道的,他们怎能听到呢?没有人去,他们怎能有传道的呢?罗马书第10章。有人在逼迫中喜乐,在被拒绝中喜乐,得出结论。或者「如果罪人会喜欢我,那就表明,我已经从恩典中堕落。」所以,如果他们确实与罪人接触,他们或许想要接触罪人的方式,是让罪人更恨他们,然后他们会自以为义地感到被逼迫。
人们可以得到某些想法,可以表明对基督最真实的委身,那就是以恨作为奖赏;所以你越被恨,你对基督就越真;意思就是:「我要被隔离了;我要在我的罪孽中堕落了;如果我脱离了,我要与罪人交往,就是以一种让他们更恨我的方式来跟他们交往。如果他们更恨我,那就意味着我比以往更虔诚。」有人这样想。
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平衡,因为耶稣说,你们与他人的关系不应该是隔离的;这不是为了助长逼迫。你与他人的关系要以爱为特征。没有一个真门徒会在他的罪孽中堕落,会把自己与世界隔离。他不会接受仇恨,更不会提高和增强那个仇恨。他不会报复。
有些人认为,要做得公正、公义,就要报复逼迫你的人。不要。耶稣在第27节说,以他那常用的令人惊讶的精简语言说:「爱你的仇敌。」为什么?因为那是不正常的。他们不会这么做。国度外的人不会爱仇敌。他们只会恨仇敌。
今天早晨我跟帕特里夏和小孙女凯蒂一起开车来教会。我们在一辆车后面停了下来,它的车尾,贴着类似「万事中都有神」的话。我想:「这还挺不错,万事中都有神。」然后,还有另一个车尾贴,上面写着:「我真的要疯了,因为一个酒驾司机杀了我的儿子。」我想:「这两个车尾贴不配合。」你无法说万事中都有神,然后又对你的仇敌发怒,那不是圣经描绘的。
但是那就是人的态度。他对自己的发怒很骄傲。他很虔诚,很骄傲,他生气,是因为在非信徒中,报复是美德。这是力量的标志,是反对错的道德敌意的标志。世界就是如此。罪人就是如此。但真门徒不是如此。真门徒爱仇敌。那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是万事中都有神,如果车尾贴写着:「我爱杀了我儿子的醉汉,并为他祷告。」那是不正常。
即便在以色列中,这也是不正常的。你无法比他们更虔诚了。旧约中有根源,真宗教发展了一种高贵的犹太教,那一部分是旧约,一部分是人的传统与发明,最后的结果就是背叛犹太教的形式。但那是非常复杂的宗教,高度法典化,界定一切。在他们的体系中,爱仇敌是罪。所以当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站在众人前面,法利赛人在那里,文士在那里;他们处处跟着他。有祭司、拉比、地方会堂领袖还有很多人。他说:「爱你的仇敌。」对于犹太人来说,那是不道德、是不敬虔、是错的、是冒犯,因为他们把属灵的美德跟仇恨捆绑在一起。
这就像对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说:「爱巴勒斯坦自杀式爆炸的人。」你在开玩笑吗?美德跟仇恨捆绑。或者说,「你需要爱你们的敌对者,就是那些阿拉伯邻居。」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他们多数仇恨罗马人,这是非常非常清楚的。他们不喜欢被占领,不喜欢罗马人的存在。他们不喜欢,有着很多理由。在政治上他们不喜欢,因为罗马人夺走了他们的自治权,又分派了可鄙的希律领袖,硬塞到以色列的地方来统治,他们是可鄙的以东人,不是犹太人。他们必须跟这些僭取者、侵略者、占领者打交道。
他们恨罗马人,因为罗马人是拜偶像的外邦异教徒。当他们带着他们的旗杆来的时候,上面有恺撒的像,那违背了不可以雕刻偶像的命令,因为他们敬拜恺撒,认为他是神。所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明目张胆地拜偶像。罗马钱币每一次经过犹太人的手时,上面就有东西需要蔑视,因为钱币上面雕刻了恺撒的像,这也是偶像。
有一羣犹太人与奋锐党有联系,他们被称作匕首杀手;他们是犹太恐怖主义者,他们四处刺杀罗马人,私下进行。他们很残忍。他们认为自己带着圣洁的恨来恨他们;带着公义的恨来恨他们。
对于违反律法和传统的人,他们也发展了恨意。他们认为,那是公义的。他们很像今天的一些人,认为他们的责任就是仇恨为人堕胎者,或者仇恨异教徒,或者仇恨穆斯林,或者仇恨歪曲性的人,或者使文化腐败的人,或者在公共论述中减少上帝的名的人,或者恐怖主义者。对我们而言,就如对他们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因为仇恨会在我们这里变成美德。这不是宗教的美德,而是高贵美国人的美德,男子气概的美德。
但是耶稣说:「爱你的仇敌。」这是不可接受的。那就是为何他在家乡拿撒勒,只讲过一场道;他们试图把他扔下山崖。他在那个会堂成长,已经三十年,从小孩长到成年人。他们很了解他,他们是他的延伸家庭,是他的邻居,他的亲人,他们在一场讲道后试图处决他,因为他所说的一切都跟传统智慧相悖,跟政治正确相悖。
第27-38节,整个部分是关于天国的爱,那不过是导言。现在我们要进入重点了。基督的真门徒,是借着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而为人所知。他们看自己是仇恨自己的罪,他们看他人是带着爱。很有趣。你恨这个罪人,你爱那个罪人。首先,这个部分对我们而言,是从四个命令展开的。让我们称为天国里面,爱的命令。
第27-28节,有四个简单的命令。第一,爱你的仇敌。那就是培养一种爱。那就是我们该如何感受他们。爱你的仇敌。爱色尼人是最虔诚的,他们甚至超过了法利赛人。法利赛人对律法很讲究,但是爱色尼人是修道士。他们避免活在社会和文化的常态中,他们进入沙漠,住在死海附近。他们是分离主义者。他们看自己是最虔诚、最有牺牲精神、最脱俗的人。
我们看爱色尼人的文献,例如:「爱神拣选的,恨神拒绝的。」还有:「爱所有的光明之子,恨所有的黑闇之子。」这些是在他们的伦理法典、道德法典和宗教法典中的规定。恨黑闇之子,就是不信的人。他们咒诅所有不是爱色尼的人,这意味着恨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奋锐党人,全部都恨。
法利赛人也没有好多少。这是法利赛人的一句座右铭:「如果外邦人掉进大海,绝不要救他,因为经文记着:『你不可起来流你邻舍的血,但此人不是我的邻舍。』」为什么?因为他是外邦人,让他淹死吧!拯救他是犯罪。这已经变成了他们美德的一部分。你们可以在罗马人的文献中找到。罗马人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恨人类。很恰切的形象。基督徒靠着爱而为人所知道。在古代世界中,犹太人靠着他们的恨而为人所知道。这就像当代世界的伊斯兰教。奇怪的平行模拟。
他们究竟如何得到这个结论,让他们应该要恨每个人?当然,法利赛人和文士跟爱色尼人一样,找到了正当依据。例如,申命记第23章,神决定要审判恶人,使用以色列人作为审判的工具,并且带来拜偶像者的死亡。有很多那一类的圣战,这些战争,是神自己规定的。没有人可以规定这样的行为。
但是神自己可以决定,他想要审判谁就审判谁。在旧约,当以色列人处于神权政治,是神的工具,有时候神会使用以色列人作为法官。他也使用亚述、埃及和波斯作为法官。但是神可以决定使用人类中介、政府和民族作为法官,他确实这么做。他们认为,那是被委派给他们的,他们有某种个人权利,作为众人的法官;如果需要的话,甚至作为执行人,在耶稣的例子中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他们也会使用诗篇中的咒诅诗,有一些诗篇是咒诅人的,有一些诗篇是呼求咒诅某人,或者呼求审判某人的。在诗篇第59篇,诗人在呼求神审判敌人。留意,诗人并不施行审判。他只不过是说:「神啊,这些羞辱了你的名,羞辱了你的荣耀,这些是亵渎的敌人,他们配得受审判。哦神啊!为你自己辩护,审判他们。」再一次地,法利赛人感觉到这已经被委派给他们,以至于他们不仅是神用来作为工具的民族,也作为神自己来行动;他们渴望咒诅谁,就对谁给予咒诅。
旧约中的这些议题与神所带来的民族审判有关。是神带来的神圣审判。但是申命记32:35很清楚地说:「主说,伸冤报应在我。」当时间来到,我就会报应。不是你来报应。那些全都是关乎神圣的行动,而不是人的自由。但是,犹太人把那原本只属于神的特权,实行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之中。这从来不是旧约律法,偏离了旧约的犹太教。出埃及记第23章5节说,若看见仇敌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要去抬开重驮,帮助你的敌人。这是相当清楚的。
旧约中有很多地方,例如,约伯记31:29-30说:「我若见恨我的遭报就欢喜,见他遭灾便高兴;我没有容口犯罪,咒诅他的生命。」咒诅人对我而言是犯罪。说他生命的坏话,说审判他的话,这对我而言是犯罪。那是神做的,不是我做的。我能做的就只是对那人说:「如果你拒绝神,神要咒诅你。」我无法自己咒诅他的生命。如果你转脸离开神,神会审判你。我无法审判你。
那就是什么耶稣在马太福音的同一个讲道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那不是你的呼召。箴言25:21是旧约标准的另一处清楚表达。经文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换言之,向敌人表达爱、善意和仁慈。这就是旧约的教导。利未记19:18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表达:「爱邻如己。」爱你的邻舍。但是那变成了应急出口。那么犹太神学中的大问题就是:「谁是我的邻舍?」
路加福音10:29,那人来见耶稣,说:「好的,我应该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也应该爱邻如己,那么,谁是我的邻舍呢?」如果你是爱色尼人,你的邻舍就是爱色尼人,而不是其他人。如果你是法利赛人,你的邻舍就是法利赛人,而不是其他人。耶稣接着讲了你的邻舍是谁的故事,就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这个伟大故事中有一个利未人,这个人作为民族的领袖,拥有宗教责任,但是他不给予帮助。祭司经过,也不给予帮助,因为他们恨自己小圈子之外的任何人。撒玛利亚人来了,他是最被排斥的人,他是最被鄙视的人,他是犹太教的杂种叛徒。他做了其他人没有做的事情。
耶稣说,你的邻舍就是那个躺在街上,需要你帮助的人,无论这个人是谁,那就是你的邻舍。无论你在路上遇到谁,那个人就是你的邻舍,不分种族和宗教。甚至你的敌人也是你的邻舍。但是他们不是那样诠释旧约的。耶稣只能重申真理。耶稣所说的一切,都跟他们一贯的想法相反,跟人们今天的想法相反。
我常常想起李杜安,很多年前他在这里牧养。有人抢劫超市,是瘾君子,用枪抓了一个收银员,李杜安的儿子在那里工作,他试图介入,结果被杀。一个很好的年轻基督徒,大学生。他的父亲李杜安如此被催逼、且渴望去监狱看这个谋杀犯,因为他想要跟他分享福音。
爱你的仇敌。那就是你对他们的态度。罗马书12:17说:「不要以恶报恶。」第19节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就是申命记32:35—「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正如箴言25:21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不要容许那人所做的恶湮没你,而是用善来回应。这不是正常的。但这不就是关键吗?就是为什么路加福音6:35节说:「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做至高者的儿子。」关键就是,他们会意识到这不是人的行为;很清楚的是,这会表明,你有超乎寻常的或者超自然的爱。所以,这个态度,你爱他们。
第二,行动,你对那些恨你的人行善。那就是我们做的。那是内在的善,不是肤浅的善,也不是美。你做善的事情。最终是善的,就是会救赎人的,是持久的善。你为他们所做的,会导向他们永恒的救恩。所以策略就是:「我要对我的敌人做什么,以至于可以为福音打开一个入口,一个门呢?」我有什么感受?我爱他。我怎样行动?我找到可能的每一种方式来行善,来表明我可以以善胜过他的恶。我在他的生命中做仁慈的行为。以善来行动。
第三,你怎样说。不仅是你有什么感受和怎样行动,你怎样说也很重要。第28节说:「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什么是祝福?就是在他们的生命中说美善的事情,就是即便他们咒诅你,你也在他们的生命中说祝福的话。当然,耶稣的许多跟随者被咒诅。他们被诽谤,被咒诅,被排斥,被藐视,被孤立。他们必须对付这一点。因为会有圣灵的冲动在他们心中运行,主想要他们知道,即便遇到这些,他们也应当爱这些人。但是这个他们成长的系统告诉他们,要恨那些人。
所以,耶稣以命令的形式这样说的原因就是,他想要他们知道他们可以跟随新造的冲动,而不会被身处的宗教体系洗脑。恨是不对的。你得到的教导是不对的。马太福音5:43,马太对登山宝训的记载,他引用了耶稣所说:「你们听见有话说—」意味着这是拉比传统—「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这正是他们受到的教导。耶稣说:「我必须重新教导你们,你们要重头再来。我必须告诉你们,你们要爱那仇敌,你们要对那仇敌仁慈,这样你就以善胜恶,即便你被咒诅,你必须在那生命中说祝福的话。」
另一方面,还有正式的咒诅。约翰福音16:2说:「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他们要驱逐你们出去,让你们离开会堂。耶稣进一步说:「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对那些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的人,你要怎么做?你对他们的生命说美善的话。那就是福音。你说的那话,会为他们带来最终的美善。
这不意味着没有警告的空间。如果他们不理解自己的罪和审判,你如何能够对他们的生命说美善的话?按照约翰福音第16章,如圣灵就是这样定罪的,你必须说罪、义和审判。你必须警告人,如哥林多前书16:22所说:「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你必须如第24、25、26节所说:「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你必须说这些,那是好消息的第一部分。
保罗献出生命要为神的敌人、为基督的敌人、为福音的敌人、为最终夺去他生命的敌人带来救恩,带来祝福。因为他如此爱他人。他对罗马人说:「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对仇敌的爱不是自然的。不是传统宗教的一部分,因为传统宗教反映的是自然和邪恶。
使徒保罗拥有的爱,真基督徒一直拥有的爱,无法在任何自然的层面上加以解释,甚至无法解释使徒保罗的生命,就是持续受苦的生命。你自己可以读哥林多后书,看看在冗长乏味的陈述中他承受的事情。在会堂中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他如此受苦,因为他爱他们,以至于要继续在他们的生命中说祝福的话,传讲福音的祝福。其中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自利或者自我保护。
最后,他说:「你对他人的态度涉及你如何感受,你如何行动,你如何说话,以及你如何恳求。」第28节的末尾说:「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我们的祷告应该是什么?我们可以说:「神啊,我们想要你揭示基督,建立荣耀的国度,结束邪恶。我们想要你摧毁真理的仇敌。我们想要你让假先知闭嘴。这些是你做的事情。但是这里有人恨你,恨福音,不喜欢我。神啊,我想要你救这个人。」那就是祷告。那就是耶稣所做的事情。
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用审判的方式来行动。他以个人的例证来行动,挂在十字架上时,他说:「父啊,赦免他们。」那就是祷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使徒行传第7章,司提反被石头打,他说:「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这是说「赦免他们」的另一种方式。在受凌辱时,为那些人祷告。这些就是爱的命令。
所以,真基督徒是靠着两件事而为人所知的。他们如何恨罪,这主要是在他们自己里面;还有,他们如何爱他人。耶稣正在人羣中挥着剑,将真门徒和假门徒分开。那就是爱的命令。下一次,我们要谈论天国里面,爱的行动,从第29节开始,到第30节,有四种行动。我们一起祷告。
父啊,我们为了这美好的话,基本的、简单的、直接的、不复杂的话感谢你。今天这么多人想要知道他们跟你的关系是什么。他们可以透过感受自己里面的罪、无能力自救、以及需要在绝望中呼求怜悯和恩典而知道,就如那个税吏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
主啊,他们可以透过感受仇敌,爱他们,在他们的生命中做仁慈的行动,说福音的美善,以及为他们的救恩祷告而知道。就是要宽容、仁慈,赦免彼此,就像神在基督里面已经赦免我们一样。像保罗在以弗所书5:1说,那就是效法神,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我们还是仇敌的时候,你已经爱我们,基督已经为我们献出生命。你设立了救赎的榜样,救赎的感觉、行动、并且代表仇敌说话。我们要透过像你那样去赦免,像基督那样去赦免,像你那样去爱,像基督那样凭爱心行事,这样显明我们是你的儿女。
在复仇、报复和要扯平的世界,愿我们站出来,在黑闇中作光,让我们的光照耀,让人看到这份爱、看到从中流露的美善,这样,便可以荣耀你,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世界知道,我们不像他们,而是至高神的儿子,全能的神,是宇宙的主宰,改变我们灵魂的至高神。是我们使命的平台,代表着福音。用你给我们的恩典,来引导我们的仇敌;透过我们,带给他们救恩,这是你如此恩慈地赐给我们的。我们为此祷告,奉基督之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