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翻开约翰福音第9章,约翰福音第9章。我们来探讨耶稣的传记,聚焦在他的神性上。约翰福音成书的目的,是要叫你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因信他的名得着生命。
约翰福音20:30-31节是本书的主题经节。所以,写这书的目的,是要证明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神,证明他是救主,还有,相信他的人可以得着永恒的救恩。这就是约翰福音的目的;除了历史以外,包含福音性的论述,要引领人信靠主耶稣基督,唯一的救主。
透过约翰福音的镜头,耶稣活出他的生命,持续展现他的神性。同时,他的同胞,以色列的百姓,也持续抗拒他。来到第9章,这里有个细微的差别,告诉我们,已经越过了转折点。那就是在我们将要查考的经文段落,在第2节,你会看到作者提到他的门徒。
这是第一次提到他的门徒,而他们处于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事工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因为耶稣仍旧聚焦在群众的身上。他仍旧与群众互动,展现他的身份,宣告他是谁,发表关于他身份的声明,以他在神迹中表达的力量支持。我们可以说,他一直在群众和宗教领袖之间工作。
但是,现在距离他的死亡仅有几个月,百姓既明显、又具体地抗拒他。现在,我们看到他在最后几个月,开始转向他的门徒。就像我们在其他福音书看到的。他回答门徒的问题,装备他们,好面对即将临到的事。
这里说的是,我认为,他越过了高峰,在走下坡,远离开群众,远离以色列,远离宗教领袖,这些人打定主意要对付他,现在他聚焦在门徒身上。
我不是说这段经文没有影响力,或对百姓和宗教领袖没有影响力,实际上,它具有影响力。但是,这里引入了新的重点。
请听我读这章的前十二节经文。这整章,一直到末尾,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神迹医治上,整章都是。这章的大部分,都在讨论这个神迹,所以,我给的标题是:不信的调查神迹。因为这就是发生的事情。但是,首先,我们先看那个神迹,他们将要调查的。
第1节,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
自从亚当堕落后,在世界上,疾病、身体残缺、死亡主宰生命,这就是人类历史。我们都走向死亡,触动着我们。我们所有人都受到罪恶带来的腐败感染和影响。我们熟悉疾病,熟悉身体残缺。这就是生命。
自从太初以来,自从创世记第3章记载,人类的堕落以来,这就掌控着生命。你读旧约圣经,这些腐败的影响,在有形的生命上是这么明显和正常,是这么持续、不间断。而在整本旧约里,神迹医治实在太罕有,根本不存在。
旧约记载患麻风病的乃幔,这个在边界上的恐怖分子,他攻击犹太人。那是在列王记上。然后是希西家王,他患了绝症,神延长他的寿命,医治他。那是在列王记下。然后在民数记21章,神派毒蛇去咬以色列民,他们本应该死亡,但是耶和华怜悯他们,医治他们的伤口。所以,乃幔得医治,个人,希西家得医治,个人,以色列民得医治,他们被蛇咬。就彻底的个人医治而言,那是非常、非常罕见和不寻常的。
来到新约,在新约开始的地方,有几个身体得医治的神迹。伊利沙伯,她一直不能生育,后来却怀孕,生下施洗约翰。那是医治的神迹。
然后,当然就是马利亚,马利亚的事迹不是医治,但是她被赐予权力和荣誉,还有能力,去怀上一个孩子,没有父亲、人类的父亲,就是童贞女怀孕生子。但是,阅读旧约,你会看到六件事,记载实际的、具体的神迹,而且带来人们在生理上的改变。
旧约记载三个复活事迹,就是那么多,三个。列王记上17章,寡妇的儿子,列王记下4章书念妇人的儿子,还有,列王记下13章被抛在以利沙坟墓里的男子。三个复活事迹。就是那么多。从人类堕落到主耶稣基督降临之间,整段历史中,很少很少复活神迹。
你会说,哦,那不过是旧约。是的,但是,如果你只看旧约,那可能是宗教的核心,不是吗?那可能是神最活跃的地方。那可能是神借着列祖、借着先知、借着以色列历史、以色列国,来工作、行动的地方。在那段神工作的历史里,神迹,医治的神迹,是极端罕见的。
直到耶稣出现。当耶稣出现时,在他三年的服侍生涯中,神迹如影随形。其实,在他前三十年的生命中,完全没有行神迹。没有。因为,当他到了三十岁,参加迦南的一个婚礼,把水变为酒,圣经说,这是耶稣行的第一个神迹。
所以,诺斯底派教徒说的废话,假福音,说,耶稣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就行神迹,是蠢话。在历史中,没有医治。没有神迹医治疾病和残缺,没有复活。没有人从死里复活。这里记载的,是非常罕见的事迹。
然后,我们看到基督的生平和事工,发现每天都有医治。这就引爆了表明弥赛亚,神的儿子,成为肉身的神,已经降临世界的讯息。
马太福音12:15说:「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他医治所有的病人。所以,他在各地医治所有病人。所以我常说,他把疾病驱逐出以色列地。
按照使徒行传2:22的记载,彼得说,神借弥赛亚耶稣施行异能奇事神迹。这些是超自然的医治。这些是富创造性的神迹。瘸腿的人被治好,有新的双腿。肢体残缺的被治好,器官有病的被赐予新的器官。瞎眼的人被赐予新的眼睛。耳聋的人被赐予新的耳朵。全都是创造性的工作。
这跟约翰在福音书说的序言一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他是造物主,而我们看见他创造。所有的医治神迹都是超自然的创造行为,把腐败的、残缺的、有病的、被感染的,以全新的来取代。这就是神透过基督的作为。
这些神迹,完全没有自然解释。也没有医学上的解释。更没有心理上的解释。这些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心里或身体疾病,假设耶稣是心理学家,也没有能力做到。他没有使用药物。没有任何公式应用在这些疾病上。没有自然的过程。
这些是神圣的、超自然的、瞬间的、改变的创造性神迹,被一个字词、或一个触摸,及时的、完全的成就。人类历史没有像这样的事。在三年期间全部爆发了。
在以赛亚书42:7,先知说:开瞎子的眼。弥赛亚要来医治。他要来医治。这就是以赛亚书42章,仆人之歌里面描述,要成就弥赛亚的预言。
很显然地,让我先这么说:很显然地,有很多神迹没有在新约记录下来。约翰在福音书的末尾告诉我们:「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在第9章这里,我们有荣幸,读到耶稣所行的,数以千计的创造性神迹中的一个。我们要跟一些非信徒一起,来审视这个神迹,我们要了解,非信徒怎样查看一个神迹。仅仅这个神迹,应该实质性地改变他们对耶稣的观点。如果他们还没有明白耶稣是神圣的,这个神迹应该足以证实他所宣告的神性。
但是,这个神迹没有引领他们来相信耶稣,没有让他们知道:人无法解释眼见的和经历的,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敌意。也提升他们的怒气。耶稣给予的证据愈多,他们愈气愤。他们的愤怒升级,冲突加剧了。
所以,无可避免的事发生。耶稣开始摒弃他们,所以,我们看到,他跟法利赛人的对话,没有跟门徒的对话那么多。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坚持自己受骗的无知。他们只是在努力收集对耶稣的更多残酷指控。这样,他们就可以解决他被处决的问题。这是伤感的悲剧,应验了约翰福音第1章所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第9章集中记述那个神迹和调查。整章都是。所以,我们在以后几星期,要分为几部分看。先是一个神迹,然后是讨论和对话。在第5章是这样,第6章也是这样。在这里,第9章,还是这样。
现在,我要把这段经文分成几个段落,今天,我们看第1到12节。对我来说,这是一大段落。但它是个陈述,我们会看完的。
我要把这12节经文分为几个简单的接触点:黑暗、光明、视力,和回到黑暗。黑暗、光明、视力,回到黑暗。
我们来开始谈谈黑暗,第1节:「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瞎眼。我们在整本新约都看见。这是新约时代非常普遍的经验,在古代世界,是非常、非常普遍的现实。
回溯到旧约,回到摩西五经,到摩西时代和列祖时代,你会发现圣经许多、许多次提到瞎眼。利未记提到,申命记提到,历史书也提到瞎眼。先知书也提到。在古时候,瞎眼是主要的现实。所以,以赛亚书42:7说弥赛亚来的时候,他开瞎子的眼。
这里记载瞎眼的一个例证。耶稣看见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人。他一生都是瞎眼的。生下来就失明。现在,我们来看背景。耶稣刚刚宣告,在第8章58节,说,他就是哪个「我是」,他自己就是神。
犹太宗教领袖非常愤怒,他们认为是亵渎,于是,拿起石头要打耶稣。但是,耶稣躲起来,离开圣殿。他出了圣殿。当他出了圣殿,经过那里,他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这个人坐在圣殿的其中一个门那里乞讨,耶稣经过。
我们怎么知道呢?因为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因为乞丐无可避免地都会在圣殿门口出现。所以,这个人就在那里。我要指出,耶稣不太关心自己的性命,他停下来,尽管面对极大的危机,有危险,因为他逃避,免得被人用石头打死。他停下来,展现恩慈、能力、怜悯、同情,甚至要让一个瞎眼的乞丐得到救恩。就像耶稣临死的时候,他赦免一个盗贼。
那就跟这个乞丐非常相似,而在使徒行传第3章还有另一个乞丐。他们俩都坐在圣殿门口。这里的乞丐是瞎眼的,使徒行传第3章的乞丐是生来瘸腿的。这个是先天失明的,而那个是先天残缺的。
两个都在圣殿,两个都被耶稣遇见,两个都被耶稣医治。这两件事肯定都是耶稣的能力所成就,尽管在使徒行传第3章,使徒运用耶稣的能力,那仍旧是耶稣的能力。
但是,他们说明了耶稣表达的医治能力,还有,乞丐坐在圣殿的普遍性。事实上,在马太福音21:14,经文说:「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你明白了吧!乞丐都去群聚的地方,对吗?乞丐都往人多的地方,今天也是。你跟着群众,会看到人们乞讨。他们不会孤独地乞讨。乞丐知道该往哪里去。他们到圣殿去。为什么他们去圣殿?因为,首先,最敬虔的人都去圣殿。
很明显,善良的人去圣殿。怜悯的人、仁慈的人、善心的人,都去圣殿。人们去圣殿,是因为他们要在早上和傍晚献祭,那意味着他们知道自已的罪。而感觉到自己有罪的人比较慷慨。
所以,那里有敬虔的人;有人感觉有罪;有人想靠那个体系赚取他们的救恩,而赚取救恩的方法是由拉比教导,就是靠施舍;有人借行善和慈善的事;很多很多的人在那里。
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还有更多选择,因为在一整天里,群众蜂拥而至,穿梭圣殿。所有乞丐都知道那里有敬虔的人,他们立志行善,而且那里很安全,没有强盗会抢夺乞丐的所有。
所以,圣殿是他们出现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停留,因为那是他们生存的最佳位置。这个乞丐看不见基督;他从来都看不见。但是,圣经说,就在耶稣「过去的时候」,他看见这个乞丐。
神的恩典主宰这个神迹。神的主权将要主宰这个神迹。这个瞎子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将要靠近他的耶稣。但是,耶稣看见他。这个瞎子描绘出被罪恶所蒙蔽的世人,他不能看见耶稣。因为他深深地陷入失明,无法见到救主。这个比喻很吸引。
事实上,福音书也用这个比喻。保罗有几次谈到属灵的失明。比起任何其他特定疾病,福音书记载更多瞎子被医治的案例。有一次是医治了聋哑的人。有一次是医治了患麻痹症的人。有一次是医治了患热症的人。有两次是医治了麻风病人,一群麻风病人。有三个人死而复活。但是,有五次记述瞎子的事迹。
失明很好地说明:人的属灵黑暗和失丧的光景。从一开始就是无助的,这个瞎子任由上前来的人摆布,选择要不要帮助他。他就像罪人一样。神必须通过基督,主动帮助那个罪人。恩典就是这样运作的。
我们都是失丧的,我们都是死了的,我们都是瞎眼的。我们不认识真理,我们看不见基督,我们没有神,而神却看见我们。他怀着同情和恩典过来,赐下属灵的视力。
这个医治表达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第1节,看到黑暗。第2节,看到亮光。第2到5节。第2节,门徒问耶稣:「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这样你就明白,他们的神学本质上是怎样的。万一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是罪的问题,不是间接的,而是直接的。我们都会同意,每个人的疾病都跟亚当的堕落有关。对吗?但是,你不能说我现在病了,是因为三个月前我犯了某个罪,这两件事没有直接联系。
但是,在他们的神学里,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是畸形的,如果你有病,如果你患了什么病,直接就是因为犯罪,不是因为世界的堕落,但是,因为你在承受着罪咎。
所以,谁犯了罪?意思是,他们分化了,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他们就是这样,这是他们的体系发展出来的观点,就是说,病者,或老迈病患,或任何人,是这样的话,那是因为,要么他们犯了罪,要么他们的父母犯了罪。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有身体的,或生理的成分,或医学的成分。因为在古代,导致失明的最大因素,是淋病。因为无药可治,当母亲患上淋病,经过产道的婴儿,生出来就是失明的。这是当时的流行病。甚至在现代社会,在第三世界国家,仍然没药可治。硝酸银,或用别的什么化学物品,都没有治疗的方法。失明很普遍。
根据我读到的资料,几年前,百分之九十的失明,天生的失明,都是由性病导致。而且,甚至今天,在一些能力不及的国家,失明的情况不少。所以,他们在问,这是因为父或母的罪吗?是被传播的疾病吗?或许他们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更可能的,是神学的问题,而不是生理的问题。
拉比相信,父母的罪会传到子女身上,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观念,是因为错误理解出埃及记第20章。一会儿,我会谈及。但是,他们相信父母的罪,会让子女有罪咎感和受到惩罚。
但是,在我们探讨之前,先回去看,他们把人的苦难,跟罪恶直接联系。你记得针对这点的经典例子,就是约伯的朋友。
约伯没有做任何事,他却要忍受极大的苦难。约伯记有无数章经文说到他们设法控诉他,让他感到有罪,这样,他们就可以为约伯的苦难找到他犯下的罪行和直接的原因。但是,约伯一再否认。这反映拉比的神学。对于受苦的人来说,哪里有罪,那里就有苦难;哪里有苦难,那里就有相应具体的罪行 。
路加福音第13章也看到这一点。你记得那座塔楼倒塌,压死了那些人吗?你记得彼拉多的人进去,杀害正在崇拜的加利利人吗?人们问什么?他们说:「他们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么?」
如果灾难临到,如果塔楼倒塌,压在你身上,把你压死,或者,如果某人杀死你,那表示你比任何人都差劲吗?最差劲的人遭遇患难,好一点的人就逃脱。这是相同的神学。
所以,他们的问题出自拉比的思想。拉比甚至必须解释先天性的问题,先天性的残缺,先天性的失明,生来就失明。怎么会是那生来就瞎眼的人的罪呢?当他们说,是这个人犯罪吗?他怎么会犯罪?他在母亲的子宫里。拉比是这样做的,他们甚至发展出产前罪孽的观点。
拉比之间,甚至有针对这个题目的真正荒诞的讨论。有个拉比回应创世纪4:47:「罪就伏在门前」,他说那个门,就是子宫的门。
所以,他这么解释,就等于是产前罪孽的见解。而另一个人辩论说,另一个拉比辩论说,如果婴儿在子宫里真正犯罪的话,那么,他会猛力的踢。真是荒唐!
有些人相信,灵魂先存的说法,就像柏拉图。他们受到希腊主义者的影响,这样,在你受孕之前,你的灵魂就已经犯罪。
所以,他们确实这样相信,没有原因,有些人相信,某人在子宫所做的事,或者在子宫之前仍是灵魂的时候所做的事,促成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他们确实相信,孩子因父母犯罪而受苦。
出埃及记20:5说:「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不少人引用这节经文,说孩子受到咒诅,被咒诅的世代。你要为父母亲的罪付代价,这个观点,甚至存留到我们这个时代,直到今天。
但是,在犹太人当中,有一个观点认为,人们可能因为父母犯下的罪,而好几代人要受到惩罚。你说,哦,这是什么意思?首先,这是个集体声明:父亲的罪、领袖、世代、世代的领袖。他们犯下的罪,定义了那个世代,影响大到有三四代,都无法逆转,无法铲除。
这就是正在建立的原则。不是说三四代个人的罪,孩子、孙子女、曾孙子女,都要被咒诅。这跟圣经的说法截然不同。等一下我会解释。
但是,它说的是:你最好照顾你的世代,因为,如果你犯罪、你有罪,那要经过三四代来纠正。
想想你活着的这个世代。情况纠正得很慢。罪恶深深地扎根。这不是针对个人。请翻到以西结书18章,我要指明给你看。这是先知书里最重要的章节之一。以西结书18章。因为它指向这个问题。
以西结书18章1-2节,以西结说:「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你们在以色列地怎么用这俗语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呢?』」就是这句俗语。这俗语是说:孩子承受父母行为的后果。
神问以西结:「你们用这俗语是什么意思?」第3节:「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们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这俗语的因由。」不再使用。
然后,他在第20节解释:「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
个人的责任。句号。段落完结。
但是,在犹太人的神学里,现在回到约翰福音第9章,他们已经发展出这个体系,就是:世世代代被咒诅。所以,他们想知道:是这个人犯罪吗?他在犯了某些罪吗?他在子宫里犯罪吗?或是他父母犯罪?现在,他受咒诅而失明吗?
他们会用几个案例。他们回溯到亚干,他们会说:「亚干偷东西,当他进入那地的时候,他不应该偷东西,但是他偷了,又藏在帐篷里。你记得吗?神说用石头打死他和他的全家。」
为什么神要全家都被杀死呢?答案是:共犯。他们全都有份。他们全都有罪。
有时候,在旧约记载,当某人犯了罪,神直接惩罚他,让他生病,甚至杀死一些人。民数记12章记载,米利暗患上麻风病,这是神直接的惩罚。乌撒直接被神惩罚而死。因为他触摸约柜,这是从神而来的直接惩罚—死亡。
所以在旧约,有几次发生这类事件。但是,门徒的问题反映所有这种神学。耶稣在第3节给的答案是:「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
没有这回事。只一句话,完全抹掉整个神学体系,因为耶稣现在说:某人有严重的、先天性的、终生疾病,这与他自己的罪,或父母亲的罪无关。耶稣一句话就抹掉那整个体系。你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
他眼瞎的原因:「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他眼瞎是要显出神的荣耀。他眼瞎是要让我们来到这个时刻,这个医治,显出神的大能;神的作为要得到彰显;神要得着荣耀。
不是所有疾病,不是所有残缺,不是所有苦难,都来自个人的罪。有这个可能。你可以是个信徒,如果你持续犯罪,主会使你软弱、生病,夺去你的性命。
有引致死亡的罪。但那不是必然的,否则,你就像约伯的朋友,你说:「噢,约伯,你犯罪了!干脆承认吧!」你就是约伯的朋友。
不!跟父母无关。他们有罪吗?当然有。他是个罪人吗?当然是。但是,跟这些没有关系。世上也有健康的罪人!你看到了吗?
真的,有些人糟透了。我的意思是,有些糟透的罪人,他们很长寿,他们很健康,也有些患病的信徒,他们忠心跟随主。那不是必然的!
耶稣已经处理了那种神学,彻底毁掉!他说:「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这个人瞎眼的目的,是要通过神的儿子,彰显神奇迹般的大能,还要证明他是弥赛亚、是神的宣告。他要进行创造性的神迹,好让每个人都知道,他是那位创造主,就像约翰在福音书开头说的那样。他是预备好的器皿,藉基督彰显神。耶稣不想要继续讨论神学,而是拆毁,连根拔除。
到了第4节,没有神学讨论,只是为了消除那种由他们做出来的必然联系。耶稣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
讨论神学是好的,但是,迟早你还是要做工。此刻,耶稣不要站在那里,辩论神学,是该做工的时候了。他说:「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他说的不是具体的黑夜。那时大概是白天,他要在白天医治这个人,好让他可以看得见。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要医治人,还要等到晚上,那是耍他。
少来了!这是标志性的,至少要在白天做!我想,耶稣故意在白天医治他,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我喜欢这个「我们」。我要在这里多谈一会儿。
「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回到约翰福音5:17和后面的经文,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我父和我一起工作。我父作的,我也作。我父说的,我也说。我父愿意的,我也愿意。
我父和我一起工作,宗教领袖听到耶稣这么说,就想用石头打他。因为他把自己跟神同等。还记得吗?
在这里,耶稣把门徒拉进来,说:「我们」。我们全都一起被呼召:「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趁着白日」是什么意思?不是白天。而是一生。有生之年。这里蕴涵丰富的属灵深意。死亡迫在眉睫。他只剩下几个月。门徒呢?有些也命不久矣。可能有几年,但是会殉道而死。
这里有一个更大的现实。我们时间无多。这不是纠缠神学辩论的时候。我们要把那种神学从基础拔除,然后去作工。我喜欢这个「我们」。耶稣在约翰福音第5章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而在这里,他说:「我们必须与父一起作工。」多么重要的呼召啊!
让人震惊!震惊!我喜欢这个「我们」。迫在眉睫,黑夜即将临到,你们的生命要完结!
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我们不知道!几个月?几年?不知道!每次呼吸,就更短。每过一天,就更少!是时候工作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但是,我认为我为神的国度,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我不能做所有的事情,因为我只为一件事活着,那就是与救主和父神同工,做主的工作。我太兴奋啦!我能够被包括在「我们」里面。「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趁着白日」,这是谈到生命的表达方式,就是在亮光永远熄灭之前,然后,你就离开世界了!
保罗在以弗所书5:16说:「要爱惜光阴」。尽可能地善用时间,因为时光飞逝。你怎么度过一生呢?你怎样利用时间呢?你是否蹉跎岁月?我喜欢这个「我们」,把整个概念升华。不是吗?
基督徒,留心!趁着白天,要洁净你的生命,要做工,要把罪恶除掉,把世界驱逐出去,把琐碎的事情清理掉,不要妥协!不再蹉跎岁月,不再跟世界暧昧。不要做将来变得毫无价值的事情。要集中精神,牵着主的手,牵着父神的手。能够跟主一起工作,他是丰丰富富地超出我们所求所想的,那是何等不可思议啊!去做工吧!
耶稣知道还有几个月,他的死亡会临到。他在第5节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那只是短暂的。他一直是那光,但那三年在世界上,是最耀眼的。我在这里的时候,必须用我的能力和亮光。他却要用他的能力,赐给这个人肉体的亮光。但是,更重要的,他要赐这个人属灵的亮光。
往下看,第38节,这个人自己说:「主啊,我信。」这个人向耶稣下拜。所以,耶稣不仅医治瞎子,也拯救了他。所以,我说第2到5节说的是亮光突破黑暗。首先是肉体的亮光,他能够看见,然后是属灵的亮光,让他能够看见神。首先他能看见周遭的世界,然后他看见世界,那看不见的世界。「我是世界的光。」耶稣在约翰福音第8章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耶稣感觉到他的生命要来到尽头,他说:「朋友,我要做工。在白天的时候,我只能发出这个程度的亮光,而且快要来到尽头。」他重复这种事好几次,在福音书中至少四次,他说他是光,但不会经常都那样,时间有限。
所以,首先是黑暗,然后是亮光。第三,我们来到第6和7节,视力。「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如果你阅读释经书,问题来了:为什么他用这个方法?他这么做好几次了。马可福音第7章记载,他用唾沫和泥抹某个人的耳朵。马可福音第8章记载,他对另一个瞎子作了相同的事。他这样做了。人们说:「为什么他这样做?」
我发现一些有趣的意见。有人说:使用口水医治的能力。真的吗?有点牵强。另一个释经家说:让他更眼瞎。你不会比完全眼瞎更眼瞎!在无法正常看见的眼睛上,堆积泥浆,不会让你更失明。讲不通!另一个人说,是要象征那人是由泥土所造的。我看不见有任何联系。另一个人说,让眼睛有时间复原。那些眼睛不能复原。它们要被更换!这些都是愚昧的看法!
为什么耶稣用这个方法?我不知道。再者,我不在乎。耶稣这么做了。他这么做了。里面有一个因素是我确实明白的。耶稣可以触摸他的眼睛,他会立刻看到。就在那里创造眼睛。为什么耶稣不把他叫到别的地方去?因为,我想耶稣在这里是要呼召他顺服。他在呼召这个人降服。你记得,这个人不知道是谁跟他说话。他看不见任何人。但是,他顺服,他去做那件事。第7节说,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为什么他那么做?如果你遇见一个乞讨的瞎子,你吐唾沫和泥,抹在他眼睛上,他可能会掌掴你。如果他不知道你是谁,你是谁都没有关系。为什么他这样做?因为那不可抗拒的力量、那神圣的催迫,在瞎子的意志作工。他被改变了!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重生的例子吗?新生命在他那漆黑的灵魂中爆发。我想,他一点也不犹豫。我想,当神的灵开始在他里面改变他的时候,他心中点燃了信心的火花。在第38节结果子了,他说:「主啊,我信」,并向他下拜。
这是圣灵能力的最初运作,要吸引这个人顺服基督。为什么是西罗亚池子呢?那是很特殊的地方。在耶路撒冷城墙以外,有一处叫作基训泉,水源丰富。但是耶路撒冷城非常脆弱。在希西家年间,它被围攻,犹大人担忧被亚述人围城,切断了水源。所以,希西家造了一条运河,把上面的水,通过城墙底下,引进耶路撒冷,就有水供应。水就储在西罗亚池。
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因为那水是从基训泉引进耶路撒冷。在那个伟大的节期―住棚节的时候,他们有源源不绝的水供应。他们把水倒出来的时候,纪念神在旷野供应水,而耶稣说他是水,是活水。还记得吗?
所以,这里说到神的供应,说到神的洁净,说到生命的水。真是美丽的画面!水被引进耶路撒冷城,另一个极妙的象征。源源不绝的水从圣殿山流下来,在旧约,视为象征属灵的祝福。以赛亚书第8章讲到了。
所以,去西罗亚池子清洗,是一个类比。他要去的,是真正的西罗亚池子,是从神而来的生命泉水。基督是那真正的西罗亚。耶稣在约翰福音7:37节曾经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美丽的意象,美丽的类比!
救恩就是这样,在这个类比运作。失明、无助、无盼望、乞讨的罪人,面对神圣主权的恩典。他看不见,看不见神,看不见基督。但是,神圣主权的恩典临到他,把他荣耀的、怜悯的手,按在他失明的灵魂上,只要求简单的信心回应,促使他来回应。他找到了通往洁净水的道路,那是在以赛亚书中救赎的象征,然后他回来,能够看见了,那是属灵的看见。真是美丽的画面!
这引领我们来到开头的最后一小部分,我们再次回到黑暗,因为每个人对发生的事情一片茫然。邻居和见过这个乞丐的人在问:「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那意味着他每天都为生存努力。很熟悉他。同一个乞丐,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他们无法解释这个人怎么能够看见,所以他们问:「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吗?」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 这人像他,但不可能。他自己说:「是我。你们不要辩论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是我。」我无法想象其余的对话,他设法解释平生都看不见,现在却看得一清二楚。在他说是我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内心是何等的喜乐和兴奋!
于是,他们问他:「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我喜欢第11节。很简单,简单的解释。他回答:「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一定是有人告诉他。「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没有解释事情怎样发生,只解释他做了什么。没有解释事情怎样发生。这是创造性的神迹!
但是这个人只能够描述经历。所以他试图把黑暗推向其他人。我能够告诉你们的是:「这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他们问他:「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他可能说:「哪里是哪里?我是个瞎子啊!你们是啥意思?要我带路吗?我啥都不知道!」
随之而来的黑暗笼罩所有人。他们要怎样驱除黑暗呢?第13节,他们把曾经是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面前。他们要找专家。不信的人是这样开始研究神迹,来取得预期的结果。
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故事!让人惊讶的故事!耶稣医治瞎子的陈述,真正美妙地说明救恩的过程。我们坐在那里,被罪恶蒙蔽,失明,乞讨。我们看不见神,看不见基督。我们没有能力认出救主。我们没法启动任何释放或拯救的途径。
然后,神,以他的怜悯;基督,以他的恩典,找到我们。这是救赎。他在我们的盲目中,向我们伸出援手。他赐给我们视力。他要求的是简单的信心行为,他赋予权力。他洁净我们。我们永远能够看见。这事发生在这个人身上。首先,身体的医治临到,然后,灵魂的失明移除了。但是,我们要留到下次继续。我们来祷告。
主啊,这是何等的祝福!目睹这些画面!因为圣经使用了这么清晰、美丽、简单的语言,好像我们就在那里!能够回到那个场景,在这些情况下,跟耶稣同行,实在太美好!
更美好的是,不仅把它看作历史,而是它是这么伟大,能够知道这是我们的现实体验,的确太美妙,因为我们本来是瞎眼的,看不见神,看不见基督,也不认识那光。我们甚至不知道有一个可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直到你来了,在怜悯和恩典中,以神的主权拣选、还赐予我们属灵的视力。
你要求的是简单的信心行为,你赋予这个行为有能力,而我们来了,被你洁净了。我们被洁净,我们能够看见。感谢你赐予我们救恩,这是满有主权与恩典的。
主啊,我祈求你能够将这份救恩赐予今天在这里、仍然瞎眼、仍然坐着乞讨,没有盼望的人们。主啊,在他们身旁停留吧!在那些灵魂身边停留吧!请下来,触摸他们,给他们视力,在他们的生命中加添信心,好让他们拥抱你,作他们的主和救主。
再一次,主啊,我们满怀感激地结束这段分享的时间。我们彼此,还有跟你,在团契中得着这么美好的更新。我们何等蒙恩,大大得着祝福。请把这些伟大的真理,封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思维的基础。愿我们都听从你的圣灵,让我们向凡遇见的人,说出满有盼望的话语和救恩。请为你的荣耀使用我们,我们这样祷告,是奉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