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看罗马书第6章,理解这一章很使人劳累。我们要和使徒保罗有相同的思想。大脑必须敏锐。我想起彼得在彼得后书3:16里说的关于保罗的话,他认为保罗所有书信的内容都很难理解,不容易领悟。保罗真的讲到很多难以明白的内容。彼得是这样承认,我也这样承认,我相信你也有同感。
罗马书第4、5和6章非常、非常复杂,也非常深奥。简单地说,当一个人学习圣经中这些伟大的段落时,就开始学习神学教育了。
我们来到罗马书6章的第二部分,当我们看罗马书6:15-23节时,我想要给这部分起个标题:「脱离罪恶。脱离罪恶。」让我给你们读15-23节,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的时候,就有这一段的概念。
「这却怎么样呢?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我因你们肉体的软弱,就照人的常话对你们说。你们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做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因为你们作罪之奴仆的时候,就不被义约束了。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耶稣在约翰福音8:34中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所有活在罪里的人都是罪的奴仆。事实上,凡是来到这世界的人都是在罪的辖制之下。罪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罪控制了人们的话语。罪控制了人们的行动。用罗马书6章17节的专业术语说:「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第20节:「你们作」—再一次—「罪的奴仆」时。那一段经文里出现了两次。保罗说你们从前作奴仆,是罪的奴仆。我们在21节末尾看到,成为罪的奴仆最终的结果是:「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第23节的开头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成为罪的奴仆乃是要死。罪最终会杀害人。
思考成为罪的奴仆的意思,是很恐怖的想法。很多年前,格思里博士写下关于罪伟大又平凡的话语。在这个社会里,这些话语带来深刻的见解,可以让你感受到何谓罪的奴仆。格思里这样写道:「罪是债,是负担,是小偷,是疾病,是麻风病,是瘟疫,是毒药,是蛇,是刺痛。罪是所有人类恨恶的东西。在无法忍受的压力下,一堆咒诅和灾害,所有的被造物都要呻吟。谁是那个给人挖坟墓的送葬者?谁是那个搽了脂粉偷人美德的妖妇?谁是那个摧毁它生命的凶手?谁是那个首先欺骗然后又咒诅人灵魂的巫师?罪。」
「谁用冰冷的呼吸使年轻的花朵枯萎?谁伤了父母的心?谁将头发花白的老人悲伤地带进坟墓?罪。谁将可爱的孩子变成毒蛇,温柔的母亲变成怪物,他们的父亲比希律还要糟糕,成了自己无辜的谋杀者?罪。谁带来一家不和?谁点燃了战争的火把,烧毁整片土地?谁在教会里撕裂基督完美的外衣?罪。」
「谁是那位大利拉,在夜晚将拿细耳人哄睡,然后把神赐他身上的能力交给未受割礼的人手中?谁的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满口都是甜蜜的奉承,站在门口献假殷勤,而当我们的疑心消失时,就背叛我们,用一枚钉子拆毁我们的圣殿?那个坐在岩石旁边,用微笑去欺骗,用歌声来引诱,用亲吻来背叛,用手缠住我们的脖子,跟我们一起跳进地狱的美丽女人是谁?罪。谁把柔软温和的心转变为石头?谁在宝座上丢下理性,让罪人像加大拉的猪群一样疯狂,从悬崖上冲进硫磺火湖里?罪。」
罪破坏人生,诅咒灵魂,像绝症贴在人的胸口,最后要毁坏,人最后要作罪的奴仆。人们呼喊要脱离罪恶,可是他们做不到。他们快跑想要脱离罪的愧疚,可是他们找不到安慰。因为人是罪的奴仆,这一段经文才这么了不起,因为20、18和22节中说:「既从罪里得了释放,」还有22节说:「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这一段经文对于所有被罪缠住的人,就是拯救的应许,可以脱离罪恶。这是多么美好的概念。罪是毁灭人的,罪是破坏人的,罪是杀人的。
神给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能够脱离罪恶,能够脱离罪恶,没有其他;被恢复到称义的位置,可以成就那些在罪进入人类之前、神所造我们要完成的事。脱离罪恶。这是何等的念头!脱离罪的刑罚,脱离罪的权能,脱离罪使人衰弱和使人死亡的存在,完全自由!我想不到比这更美好的东西,你能吗?所以,这篇信息就是关于脱离罪恶,你应该能找到莫大的安慰和喜乐。
记得保罗正在探讨成圣的伟大教义,这跟称义的教义联系在一起。保罗已经在罗马书3、4和5章中讨论过了,保罗正在展示结果,我们在第6章的前半部分看到结果就是成为圣洁。第6章后半部分的结果就是脱离罪恶。坦白说,这两个结果是一样的。保罗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伟大的事实。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们学到成圣这一伟大的事实,我们也学到成圣如何与称义联系起来。当我们被拯救时,当我们被救赎,与神的关系被修复时,我们便成为圣洁并脱离罪恶。这就是目的。
我们在这一章的前14节里学到,我们在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中与他联合,所以我们在罪上死了,并且复活了,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罪的刑罚在死亡中已经付清了。罪的权势已经被打破,我们现在走在新生命里,向神活着。在15-23节,保罗用另外一个类比展示我们已经成为圣洁。我们不仅在基督里死去,复活,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过去的旧我已经死了,我们还成为神的奴仆,而我们之前作为罪的奴仆这一事实已经被打破。
所以,保罗其实是用两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保罗向信徒展示,在救赎之后,信徒与罪有一个全新的关系,跟之前不一样,因为他在基督里死了又复活了,因为他的新主人已经排除了旧主人。这就是第6章后半部分的核心。在两个情况下,保罗重点是想要展示,一个真重生的人不能一直继续活在被救赎之前的生命中。为什么?因为我们与罪的关系已经改变了。我们在基督里已经死而复活了。根据第6章的后半部分,我们现在有一位新主人,这意味着我们不在旧主人的主权之下。
所以无论你从这一章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来看,你都会看到同样的道理。一位真正被称义、救赎、拯救的个体,将要与罪有不同的关系,跟以往的关系完全不同。不能继续以前的关系。
现在我想要你看这一段非常简短的经文,尽管表面看起来很难。我们要慢慢讲,今天讲几个部分,下次再讲几个部分。让我们从对手开始来谈。对于这一章之前的部分,我们也是用了同样的小大纲,后半部分也是同样的思想。这段经文开始于一个问题。我们称之为对手。我的意思是对于保罗因恩典得救的教义持反对意见的。律法主义者不能忍受恩典的道理。他们会如第15节那样问:「这却怎么样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是靠恩典得救,如果就像在第14节所说的,我们不在律法之下,那么「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
换句话说,对于律法主义者来说,恩典看起来像一张许可证,恩典看起来是非法的。我的意思是,犹太人一生都是通过善行来努力进入天堂,当你对他们说:「你们所有的善行都一无是处,就像肮脏的破布,毫无意义。你们可以靠着神所赐予不配得的罪人的免费礼物得救。」这对于犹太人来说很难接受。听起来像是无法无天。听起来好像是说可以自由犯罪。听起来好像说你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这就是对手入场的时候。对手是在说:「你看,如果你宣扬靠恩典得救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我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得救,我也做不了什么来得救,我的善行对于救赎来说压根儿没用,全部都是恩典,神将会原谅我,我不是在律法之下,我是在恩典之下,那么天啊!这是让我放纵。」
保罗在第6章前半部分的答案就是这样。不是的,我们没有让你放纵,因为神将一个新性情放在你里面,你的新性情,你这个新造的人,新的自己,新的身份是不会让你这样做的。你明白吗?如果你确实放纵自己,那你就表明你不是在恩典之下,你也压根儿不是新造的人。
所以第一个持相反意见的问题在第1节中说:「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现在问题差不多应该是像:「因为我们不再在律法之下而在恩典之下,我们就可以犯罪吗?」概念是一样的。难道靠恩典得救的教义可以无限制地给予人犯罪的自由吗?这就是靠恩典得救所面对的控告。你可以想象在保罗服侍的犹太社会里,那些犹太人会说:「慢着,你不能这么做!」这正是为什么当保罗在加拉太讲道时,保罗讲了靠着信心的恩典得救时,犹太人就尾随着他,他们进入教堂里说:「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你必须要受割礼。你必须遵行摩西的律法,如果你这样做,你就可以来到基督面前。」
保罗必须写给加拉太信徒说:「不要让任何人迷惑你。不要让任何人在靠着恩典得救之外再加添任何行为。如果任何人这样教导你们,我不在乎是谁这样做,哪怕是一位天使,这人都要受咒诅。」恩典的教义是站立得稳的。尽管有这些控告,它还是站立得住的。一直以来都有批判者说恩典的教义引向违法。这是对手的批评,我要重申之前的教导。恩典的宣讲和恩典的教导,很容易受到这样的批评。一直都是这样。恩典的教义总是暴露在批评之下,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改变,因为我们不害怕批评。我不怕对某人说:「你靠着恩典来到耶稣基督面前,那是神救恩的免费礼物,与你过去的行为无关,也不管你过去如何;你是靠着恩典前来,我相信如果你这样做,神会造一个新的你,正如圣经所说,你不会出去滥用恩典。」你现在可能会滥用,但是不会成为最终的生活样式。
所以对手问一个问题,再次回到第15节:「我们就可以犯罪吗?」这个概念是故意的、坚持的、持续的、习惯性的。我们现在已经从律法下被拯救出来,保罗这样讲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再有责任顺服神的话。保罗的意思是,在律法的系统之下,是义的;在律法的系统之下,有救赎;在行为的系统之下,是义的。因为我们不用再靠自己努力挣得救赎,因为那是恩典的免费礼物,这才是在恩典之下的意思,那我们应该继续犯罪吗?恩典释放我们,叫我们那样做吗?
第一点是对手;第二点是答案。第15节的希腊文翻译为「神禁止。」也可以被翻译为「不,不,不,不是在你的生命中。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太荒谬了,绝不可能。」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想法。甚至问这个问题就证明你不是基督徒。相信我,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做。
我记得大约12、13年前曾经有很多这样的活动。我当时跟一些大学生交谈,他们说:「天啊!我这才进入到他们称之为『超级恩典』之中,我不需要认罪,神不在乎我做了什么,在恩典里我是自由的,我可以随意生活。不用管其他事情,我可是在恩典之下。」这些学生所展现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已经足够证明,他们从不知道在恩典之下意味着什么,因为恩典不仅赐下不配得的救赎,恩典也能改变一个生命。生活模式被改变,犯罪的模式也被改变。
所以对手是在第15节,答案也是在第15节。不!不!不!保罗不会只给简短的答案,保罗会加以解释。所以来到第16节,让我们看一看这个原则。原则是什么?原则是普遍的真理。原则不需要证明,原则是不证自明的。原则不需要证明因为它是显然的,这正是你在第16节能够看到的。这里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它一开始说:「岂不晓得?」所推测的就是:你已经晓得了。「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
非常简单的原则。如果你签约服侍某个主人,你就必须服侍那个主人。我的意思是,这不需要非常聪明才能懂这个原则。讲的那么清楚。是不证自明的。就是简单在说,奴仆既然是奴仆,那他就必须服从他的主人。如果你签约给某人作奴仆,你就是签约服从他。这是原则,也是保罗想要说明的精髓,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把自己交给任何一位主人,你就成为那位主人的奴仆。
再次看第16节。「顺从谁 - 」原文的意思是顺从,仆人或者奴仆,「 - 就作谁的奴仆。」你这样做,因为你降服自己作奴仆。特别是当你自愿降服于谁,你就必须要降服于那个人。你把自己交给一位主人,你就成为那位主人的奴仆。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而后,保罗继续在第16节里应用这个原则:「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致成义。」保罗将这两个主人拟人化。一个是罪,另一个是顺命。顺便说一句,罪就是不顺从,对吧?所以一个人可以说是不顺从,另外一个是顺从,那么对于谁我们是要么顺从要么不顺从呢?神,对吧?所以这整个问题就是:一些人成为神不顺从的仆人,一些人成为神顺从的仆人。
套用罗马书第5章的话来说,人要么是在亚当里,要么是在基督里。套用第5章17节与21节的话,人要么是在罪的主权之下,要么是在恩典的主权之下。所以在这种意义下,你要么服侍罪,要么服侍顺从。只有两个选择。没有中间立场。只有两个可以选择。你要么选择服侍罪,要么选择服侍顺从。你要么选择顺服神,要么选择不顺服神。如果你不顺服神,你就成为奴仆,或者你本身就是撒但这位空中掌权者的奴仆。这是一个普遍法则,一个人把自己交托给谁,就会成为那人的奴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原则。
你不能顺从于两个主人,这个原则也是自明的。你只能委身于这一个或另一个。耶稣在马太福音6:24中说:「一个人不能事奉 - 」什么?「 - 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在那个情况下,耶稣说你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金钱。你不能事奉两个主。作为奴仆的本质就是:如果你是奴仆,你不能同时让两个人给你下命令。一旦你选择了自己的主人,通过这个举动本身,你就必须顺服于那位主人。
那是非常基本的原则,然后接下来的内容来自那个原则。就像我们在前14节经文中看到的,我们与基督一同埋葬和一同复活的概念。这里,那个概念是奴仆的类比。当你成为一名基督徒,你会说什么?我把自己交给谁?通过基督交给神。
若你没有认知必须顺服神,你是不可能得救的。没顺服的心会摧毁保罗的观点。当你来到基督面前,你是以奴仆身份,仆人身份来到一个主人面前。而当你说:「我是作为奴仆或者仆人来到主面前,」你就是确认自己对神的委身。
回到第16节,如果你是罪的奴仆,这会把你导向哪里呢?死亡。如果你是顺从的奴仆,这会把你导向哪里呢?公义。罪导向罪,导向罪,导向死亡。罪生出罪,生出罪,生出罪,然后生出死亡。查理斯.霍奇说: 「人忙着进行一个又一个堕落的服侍,直到彻底被毁坏。」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服侍顺从,顺从在这里被拟人化,如同一位主人;如果你服侍顺从,就带你导向公义,导向公义,导向公义。我们在第23节也能看到最终导向哪里?永生。所以你有你的选择。这就是你的选择。你可以成为罪的奴仆,这是你的性情,或者你可以成为神的奴仆,这是因新生而有的身份。
现在我要说一些非常重要的真理。以下是保罗的重点。通过基督来到神面前的人说:「我当你是我的救主,主人和主」,他不仅受道德上的限制,他不仅在道德上必须顺服,而且从被造的人性来说也必须顺服。这是非常重要的真理。当你成为基督徒,你不仅只是简单地从道德的角度要顺服,从你被造的特性来说,就是要顺服。
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那么你就不明白以弗所书2章,那里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神不是期望或希望或想要叫我们行,而是预备叫我们行。毫无疑问,人得救之后,是要去行善。
所以注意,因为很多人在罗马书6章中搞乱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个概念。保罗在这里不是在讲道德上的约束,道德良心的约束。保罗是在讲对一个人性情的重塑,好叫顺服成为现实。当然这里面也有关乎道德的因素,但是这的确是开始于被造,然后才变成道德责任。
请留心,保罗是在讲一个存在的状态,一个事实;而不是应该怎样,不是命令我们怎样。你会说:「好吧,你这样说的意思就是每个被拯救的人应该被改变。」你说对了。在前14节,我们看到通过死而复活的比喻产生改变,对吧?在这里,我们看到另外一个类比,就是旧的奴仆死去,活出新奴仆样式的改变。在下一章,第7章,我们将会看到相同的类比,只是到那时候会是一个结婚的场景,就是你有一个前夫和一个新丈夫。保罗是在说一样的东西,说的是一个新的创造。尽管我们仍然活在自己的身体里面,尽管我们还有肉体,尽管我们只可以经历不完美的圣洁,我们还是要顺服。我们必须顺服。这在我们新造的生命中是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你想要看到一个对比的经文,歌罗西书1:21会对你很有帮助。「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当神在十字架上与我们和好,有些事情发生了。你说:「没错,耶稣带我们到神面前。」是的,但是还有其他事情发生。神与我们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哪里?—「引到自己面前。」
现在回到罗马书。当神拯救我们时,新人就成为圣洁,行为相对应地也会产生改变。换一种方式说,顺服会成为真正称义的人生命里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这并不是说生命里就没有罪,也不是说罪就再也不会掌管人。尽管在某些糟糕的时候,你的生命里还是有顺服。
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继续过去生活在那种习惯性的、持久性的、心甘情愿的罪中,无论他自己怎么看待这些事情,他都不是基督徒。所以第15节里问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很荒唐的,他们会说:「好吧,那么我们是在恩典之下,不是在律法之下,让我们疯狂地犯罪吧。」如果你提出这样的想法,你根本不是基督徒。
如果你继续做罪的奴仆,约翰一书说你不属于神。你不能够属于神。约翰一书1:6说:「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什么?—「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约翰一书2:4说:「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翰一书3:9-10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你就要显出义来,要显出顺服来。彼得不是在彼得后书2:19节说了相同的话吗?他说:「他们应许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因为人被谁制伏就是谁的奴仆。」伟大的原则。谁制伏你,就说明你的主人是谁。因此我们说:「你让我们看见一个完全活在罪中的人,他们如何声称都无济于事。」
马太.亨利这样说: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属于这两个家庭中的哪一个,我们必须问清楚我们顺服的主人是谁。」
如果你是一名真基督徒,你可能犯罪,但是真正的你会恨恶那个罪。你会像保罗在罗马书7章说的一样,「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去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我真是苦啊!」
所以这一章说明了为什么信徒在恩典之下不会继续犯罪的两个理由。第一,他与基督联合。他向罪是死的,罪在他身上没有能力。第二,他是新主人的奴仆,根据奴仆本身的定义,他会顺服新主人。
现在我们已经看过对手和答案,以及第16节的原则,第17节至22节成为论点。保罗根据这其中的原则展开他所有的思考。然后在第23节,他以我称之为的一个绝对来结束。我们不会谈这一点,但是让我介绍第17至22节的论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真理。
保罗正在解释第16节的原则,将它应用在一个情况中。 保罗通过延伸对比两个奴仆之间的不同:一个是罪的奴仆,一个是义的奴仆,来表达他的思路。保罗作了彻底的分析。保罗开始于它们的位置,而后是它们的行为,最后是它们的应许。保罗通过三个阶段来说明:当它们开始的时候,它们要去那里,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这两个奴仆所处的位置。第17-18节说:「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在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
在这一节里你看到了两个奴仆对吧?一方面,在第17节中,你曾经是罪的奴仆。在第18节,你却成为义的奴仆。这是我们要一起看的起点。这里说的是位置,接下来我会解释。
第17节说:「感谢神,」这是很重要的脚注。无论何时你在讨论救赎,你应该感谢谁呢?你该感谢谁呢?神。你不是因为自己非常聪明而来到基督面前。你不是因为自己搜寻了一下说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然后才来到基督面前。你不是因为某人理智地用一堆真数据说服了你,你才来到基督面前。你不是为了任何理由来到基督面前,而是神把你带过来的。没错,耶稣说:「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你总是为救赎而感谢神,这是因为神是我们信仰的创始成终者。只有神自己可以破除罪的辖制。救赎只属乎神,没有其他。除了神所赐下的救赎,没有其他救赎。
在罗马书1:8,这封书信的开始,保罗说:「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我为着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情而感谢神。这是最基本的。顺便一提,你在整本新约里都能发现同一个概念。把我们从死亡带向生命,从罪带向神的改变,完全是神的工作。
把这个说清楚了,现在让我们看这个对比剩下的部分。然后保罗说:「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这是未完成时态的动词,意味着是过去的一种持续现实。换句话说,在从前一直都是罪的奴仆。那是每一个人的天生状况。人们不想要承认这一点。人们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按照我们过去几周所说的方式来说,保罗其实是在说:「从一开始,你们本性里就是罪人,而且是持续性的。那是你的本性。那是你天生的状况。从一出生到这个世界上,你们就是被罪压迫和制伏。你知道你从哪里得到这个罪的吗?你从哪里得到的?从你的母亲和父亲,然后一直追溯到亚当和夏娃。」
所以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们一出生就成为罪的奴仆。罗马书3章能帮助我们明白这其中的意思。第10-18节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
这是对人类作为罪奴的描述。人们意识不到。你知道吗?人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你向某人传福音的时候,告诉他们要来到耶稣基督面前,他们却害怕来到基督面前,因为他们害怕那是一种捆绑,他们觉得自己有自由。然而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对于未重生的人来说,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完全没有。未重生的人都是奴隶。保罗说:「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啊,我太爱这句话了。
这说的是什么?这不是外在的,对吧?当他们来到基督面前,不是他们在外在所行的事。不是透过施洗或者成为教会成员,或者签一张卡,或者举起手,或者沿着走道走下去,或者进行任何宗教仪式,或者念他们的珠子,或者点一根蜡烛,或者说朝圣,这一切都不能让你去到基督面前。不是外在的,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顺服了。他们顺服了。
换句话说,尽管这是神的工作,你不是被动地从一位主人送到另外一位主人那里。你不是偶然被捡起来,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对于那些了解神主权教义的人来说,经常看到人们不知不觉地就被拯救了。你可以从神学家那里读到,人可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拯救,因为这事发生过。神已经成就了救赎,只是还没向你宣布。我认为这很难理解。因为救赎若是没有委身于基督这一个行为,就不是救赎。在这个特定的经文中,说的是顺服,顺服。以一种高兴和迫切的心情,从罪的奴仆的状态中,冲向神,你的新主人那里。
你顺服了什么?顺服一些朦胧、不清楚的,灵里的东西?不是。这是很了不起的,很多人想:「天啊,我相信,我相信,我相信。」你知道的,你一直都能听到有人这么说。「没错,我是信徒。」你相信什么呢?「哦,我相信神。我相信啊。」好吧,不只是这些。第17节说:「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这不是很棒吗?这不是个问题。「好吧,我认为如果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不是的。你相信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相信救赎真理的实质。模范这个词有很多用法。《现代中文译本》说:「现在你们却一心顺从所传授给你们的教训。」这是多么美妙的想法!
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模子,一个模子,铸型的模子。」让我们假设模子是仆人的样式。当你来到世界,你被倒入一个模子中,你从金属溶液中冷却了出来,你从那个模子被打造出来,放到世界中。你是罪的奴仆。你从前作为奴仆,而你服侍的主人是罪。
但是感谢神,你回应真福音,顺服你被打造时所放入的模式里。就好像保罗的类比,当神看到你是罪的奴仆时,因着他大能的恩典,他融化了你,把你转化为基本的元素。但你是热的,被熔化的时候,神用一个新的模子,把你重新塑造。这个模子是真理的模范。你可以在提摩太后书1:13中看到「纯正话语的规模。」「模范」这个词在新约中被使用16次。这是有一个模子的。
所以这就是你。你因为信仰被熔化,藉着救赎之灵所开始的工作,再次打造成为一个新模子。当金属冷却后,你变硬后,就被取出,成了新的样式。你的样式是怎样的呢?你就成了被打造的模子的样式,那模子是什么呢?就是道理的模范。那是什么意思呢?你就变成了福音真理的样式。现在你活在福音的现实中。伟大的想法。你是新的,全新的。这样子想,当你成为基督徒时候,献上自己的时候,就用一个图像给自己盖了章。你应该知道这是伟大的想法。
你注意到吗?生命中每件事都是这样的。人们按照自己学到的方式来生活。这是真的。人们按照自己学到的方式来生活。你来到教会已经足够久了,我们会把你打造成我们的模子。我们真的会。然后你出去就有点像「恩典人」。就是这样,这真的会发生。因为耶稣说过,「当一个人完全被训练好时,他就会像他的老师。」你从一个特定的家庭出来,你具有那个家庭的形象。那个家庭把你放入一个模子里,不是吗?
这正是罗马书12章2节说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你是根据福音被塑造成纯正话语规模的模子,你被冷却好了,你被分配好了,你是活生生的实物。你现在又是奴隶状态,但是你是神的奴仆。只有神可以熔化那个旧人,再用那些材料放到一个新模子里,塑造出一个新人。那个曾经被印上错误教导的人现在被印上神真理的图像。多么好!
再进一步说。你们必须适应那个规模。你不会飘来飘去,随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然后就成为基督徒。那天我在国际全备福音商人团契的午宴讲话之后,有个人过来对我说他在这个团契已经很久了,他要告诉我如何能到神面前。他说,这包括很多个步骤。他说:「在最顶层有一扇门,门后就是叫做耶稣的人。你要做的是上到楼梯最上面,穿过门,让耶稣那样的人给你开门。」他还说:「在你上楼梯的时候,会有各种牧师和活动对你叫喊,但是你只要一直上,我称之为希望的阶梯。我认为就是这样的。」
我对他说:「先生,祝福你的心,你不是基督徒,你的阶梯是没有希望的。你必须依靠耶稣基督。你甚至不知道被拯救是什么意思。」你看,你不能发明自己的模子。明白吗?那是纯正真理的模范,福音的教导,相信主耶稣基督,承认你的罪,肯定耶稣的主权,他的死亡,他的复活。这里面是有福音内容的。是有模子的,如果你要从神奴仆的样式走出来,带有神的标记,你就必须被打造成他的模子。明白了吗?
弟兄姐妹,「地方教会」是一直困扰我的事情。街道末端就有一间。李常受是那个运动的领袖,他有一本着作的标题是《基督与教义之对比》。这本书充满了他们的教义,因为不是教义的话,不算是教导,教义的意思就是教导。但是他们尝试建立一个概念,就是说基督反对正规教导。这不是真实的。天啊,他们读过罗马书吗?你真的需要一个博士费尽力气来阅读它才行,因为罗马书的神学内容实在是太深奥了。
所以这是我们位置的声明。当你来到基督面前,你被熔化了,被倒入一个新模子里,你以一个新身份出来,一个新样式,你带有神仆人的标记。这难道不棒吗?因为当福音呼召到达你的心中,你就顺服。尝试与教义斗争是很愚蠢的。
顺便一提,「顺服」或「顺从」或「顺命」在我们刚才读的三节里第四次出现。没错,顺服、顺服、顺服、顺服、顺服。你看,这是关键的概念,对信仰的顺服。这是顺服福音。生命中的顺服,这是基督徒对神话语的回应。相信耶稣基督是顺服的最初回应,然后成为顺服、顺服、顺服、顺服的生命。弟兄姐妹,我们永远不能独立。你听到吗?永远不会。我们永远不会像小孩那样冲出家门,自行决定一切。我们总是在主人的管制之下。我们总是在主的掌管之下,我们总是要顺服。
这个概念里有一个固有的道理,救赎的核心就是:一个基督徒因为顺服神就能够被辨别出来。如果你不顺服,无论你怎么说,都不是基督徒。顺服是信仰的表达。顺服说我相信神,我相信神的话,我就会实行出来。所有的真称义都会产生顺服。我们越长时间跟基督在一起,我们就应该变得越顺服。
提多书第2章,你最近读到了吗?第11节说:「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当这临到我们会如何?第12节说:「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这就是恩典所做的。第14节说:「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这难道不好吗?我们被拯救是要行善。我们得救好被洁净。这非常简单。
彼得这样说。彼得在彼得前书1:22中说:「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天啊!这太棒了。看,当你来到耶稣基督面前,你的心会被洁净。你成为新造的人,顺从的生命就是果子。这个新的铸造意味一个全新的主人,在罗马书6章18节,他说:「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多么伟大的概念。不是从犯罪中得了释放。我们偶尔还是犯罪。不是从诱惑中得了释放,而是从罪的掌控和辖制中得了释放,在罪里我们只能犯罪。
你说:「你的意思是,你在成为基督徒之前,你所做的就是犯罪吗?」没错。你所做的就是犯罪。甚至你的好行为也是罪,因为你不是为荣耀神而做。当人行出好行为时,只是为了自己能成为好人,那是骄傲,骄傲就是罪。让我惊奇的是,人是多么爱他们的奴隶身份。你留意到这一点吗?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罪的奴仆。他们爱这个身份。人们喜爱黑暗多过光明。
但是你已经从罪里得了释放,成为义的仆人。这是被造的改变,不仅是道德责任。现在我们是自由的。仔细听我说,我要结束这个概念。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是第一次得自由。罪人是不自由的。罪人所能做的是什么?犯罪。谁是有选择的人?基督徒。所以在你的生命中,你第一次有了自由。不是有自由做错的事情。不是,不是,你已经那样做很久了。你的生命中第一次有自由做什么?做正确的事。那是基督徒的自由。那些人到处说基督徒自由给了我做错事的自由,那些人并不明白基督徒的自由。基督徒的自由是灵魂的自由,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可以做正确的事。多么非凡的概念。
我们看了开始、位置、罪的奴仆和义的奴仆之间的区别。一个没有自由。一个有自由做正确的事。下一次我们从这里继续谈这两个生命和应许。一个以死亡结束,一个以生命结束。让我们祷告。
主啊,谢谢你对我们的教导。天父,非常感谢你施予恩典,救赎我们。谢谢你赐给我们对你话语的渴求。我们知道这不是娱乐,我们知道这很繁重,身体很劳累,思想也是。天父,为着他们这样的支持感谢你;为着他们对你话语的渴慕感谢你,他们愿意花时间,预备自己的心和思想来接受神深奥的事情。
天父啊,祝福他们,将水填满饥渴的人的杯子。用食物填满那些饥饿人的属灵胃口。谢谢你,我们从罪中得了释放,第一次有自由可以做正确的事,有自由遵行你的旨意,因为我们里面有新生命,可以行义。谢谢你,天父,你不仅拯救了我们,写在生命册上,你还改变了我们,好叫我们可以在神儿子的荣耀自由中享受救赎的现实。为着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将感谢归给基督,我们的救赎主。奉基督的名祈求。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