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to You Resources
Grace to You - Resource

请打开圣经,翻到哥林多后书8:1-2。我们正探讨奉献的真理,讨论基督徒奉献模式系列的第二讲。不是我们怎样相互给予很多,而是我们怎样为了教会的需要,和国度的推进而奉献,因为神的灵催促我们,要积攒财宝在天上。

坦白说,全本圣经里,最熟悉、也最鼓舞人心的应许,在腓立比书4:19。经文说:「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何等的应许!神将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这是信心最基本、最重要的根基,应该对我们的奉献,产生巨大影响。

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怎样产生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成百上千万人死亡。欧洲死了很多人。在欧洲各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孤儿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盟军在重建欧洲的过程中,必须承担起处理所有这些孤儿的责任。所以他们建造了一些营地,来安置他们,照顾他们,喂养他们。这些营地开始发展,然后,找到孩子,带到那里,这些孩子考验了营地的容量,营地必须扩大,好容纳所有这些孤儿。他们得到了可能给予的最好的照顾,又给予提供最好、最健康的食物。

但尤其在一个营地中,官员变得非常非常不安,因为孩子在那里待了几个星期,他们睡不着。虽然每天有三餐,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又让孩子保持清洁,也给了足够的睡眠空间,但孩子整晚都保持清醒。官员无法理解怎么回事,所以他们努力做研究,跟孩子交谈,找出问题所在。最终,他们开始了解。

每天晚上,当他们把所有的孩子都安置到床上,那是宿舍长长的铺位,他们睡前,有位女士会走到中间,带着满满手推车的小面包,她会在每个小孩的手上放一条面包。孩子晚上经历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用他的小手攥着那条面包。

几天之后,他们可以睡一整夜。他们意识到,即使在白天吃饱了,经验告诉他们,今天有饭吃,不意味着明天还有。让他们睡不着的,是第二天没有吃的焦虑和恐惧。但是手里拿着小面包去睡觉,恐惧就会消失。他们可以享受所拥有的,因为明天的应许,有些许的安全感。

我真的相信,神放在每个信徒手中的小面包,就是腓立比书4:19:「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对于明天,我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神的应许,他将满足每个需要。这对我们怎样奉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确保将来的安稳方面,我们并不孤单。是的,我们想要变得聪明。是的,我们想要制定计划。是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要储蓄。

是的,我们希望成为神的好管家,管理好他提供给我们的东西,储备起一些东西,预备将来之用。但同时,我们可以完全有信心地这么做,相信如果神要来到我们面前,要求我们拿出原本计划用于未来的东西,投资到他的国度,他会用其他来代替。我们生命中,每天晚上都可以有那小块面包而睡着,「我们的神将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因为这是他的应许。」这是带走焦虑和消除恐惧的应许。

哥林多后书第8章,我们读到像这样生活的信徒,他们因为理解神的应许,对于未来这么有安全感,以至于可以在现在慷慨地给予。他们是马其顿人,8:1提到的马其顿教会。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基督徒奉献的榜样,这是基督徒奉献的典范。

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章,第8和第9章,列出了奉献的模式。他们告诉我们奉献的各种事情,与奉献有关的原则,我们将学习很多有关的内容。但是这两章的开头,是马其顿这个基督徒模范团体,和他们怎样奉献。这为基督徒的奉献奠定了基础。现在让我简要介绍背景知识。保罗敦促哥林多人奉献。事实上,他敦促他们去为一个特定的计划奉献,那就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

那需要是什么?教会非常大,里面有成千上万的人。显然,五旬节那天诞生的第一个教会,非常非常贫穷。事实上,耶路撒冷的教会是穷困潦倒的。一年多来,使徒保罗在外邦的第三次传教旅程中,一直在筹钱,从外邦人的教会那里筹钱,要带回去给耶路撒冷可怜的圣徒,为他们提供衣食和生活必需品。

请记住他们贫困的原因,基本上有三个。第一,教会的大部分成员都由朝圣者组成,他们到耶路撒冷参加宗教活动,听了福音,得救,就再也没有回家。所有,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家园,没有生计,他们成为那里教会的负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必须照顾他们。

他们也有问题,他们是相信基督的犹太人,他们受到迫害,这是第二个问题。朝圣者构成他们资源的第一次消耗;迫害是第二次。当犹太人接受耶稣基督作为他们的救主和主,这个耶稣就是犹太人最近钉在十字架上,又完全拒绝的耶稣,他们立刻就因为相信基督,而受到迫害。他们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社会地位,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一切。所以迫害造成了贫困。

第三,罗马经济在巴勒斯坦被占领期间,对土地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加起来,使得教会非常贫穷。最初,教会里的人确有土地,有房子,有钱,有财宝,有财产,就像我们在使徒行传第2和第4章发现的,他们开始出售这些东西,拿钱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所以,教会一开始极为慷慨,他们确实做了最勇敢的努力,以满足历史上或许任何教会的需求。但很快,他们拥有的一切都耗尽了。教会继续成长;每天都有新人加入。教会越来越大。迫害越来越严重。曾经存在的资源已经耗尽,需求却很多。这让保罗试图从外邦人的教会筹款,带回去,帮助耶路撒冷的教会。

还要记住,他心中有一个属灵目标。因为犹太人和外邦人,现在在基督里是一体的,在基督到来之前不是这样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彼此之间曾经是敌对的。但在基督里,他们成了一体,中间的墙被打破了,他们在基督里成了一体。他想肯定这一点,通过从外邦教会那里拿钱,成为给犹太人爱的礼物,来巩固这一点;将大大有助于实现这种属灵的合一,成为实际的合一。

所以,保罗的计划对于帮助教会,对于教会的合一,都至关重要。所以,在他的第三次传教旅程,他主要强调这次的筹款。哥林多人知道了。他们已经开始要奉献了。但显然他们停止了奉献,可能是因为那里发生了反对保罗的叛乱。总之,他们的奉献停止了。保罗写信给他们,在哥林多前书16章,告诉他们要筹款,要筹集资金,好在他到达时,款项已经收集到位。但显然,他们没有完全遵循,所以,在哥林多后书,他鼓励他们,完成已经开始的事情。

请往下看,第10节。他在第10节,在这节经文的中间说,哥林多人是一年前最早开始预备奉献的。然后在第11节,他说:「现在把它完成。」你记得吗?曾有一个反对保罗的叛乱。但已经解决了。保罗和哥林多人又回到正轨。他们的爱已经重建。他们的关系得到了恢复和重建。现在,他想鼓励他们,完成给耶路撒冷穷圣徒的奉献。

这就是这两章的背景。他劝他们奉献。后来成为一种模式,告诉我们所有人怎样奉献。他首先使用马其顿人,作为慷慨奉献的例证。事实上,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要点,我们将在第8章看到几个要点。我上次给出了这些要点。他在开头的八节经文,提出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奉献是虔诚基督徒的行为。」奉献是虔诚基督徒的行为。例如,在第9节,他给出了另一个要点,就是:「奉献遵循耶稣基督的模式,他也是首先将自己奉献给了我们。」

所以,他有很多要点想说。第一:奉献是虔诚基督徒的行为。虔诚的基督徒慷慨地奉献,他用作模范的虔诚基督徒,是马其顿教会。那里有三个教会,腓立比的教会,庇哩亚的教会,和帖撒罗尼迦的教会。马其顿在希腊的北部;哥林多位于希腊南部。所以他们不是很远,但情况非常不同。

马其顿严重贫困。它已经是罗马领土200年了。他们受到了罗马人的残酷对待,几乎沦为罗马的奴隶,他们的资源被没收,财富被挥霍。此外,在这段时间之前的很多年里,那里发生了内战,涉及凯撒和其他熟悉的军事人物,如布鲁图斯,卡西乌斯和安东尼等人。他们在马其顿打的战争,也导致这个地方穷困。

马其顿教会是迫害的对象。这么多的迫害,这么多的贫困,以至于他们贫穷,可能与整个外邦世界的任何教会一样,所以,它提供了在最深层贫困中最佳的慷慨榜样。所以,保罗想要鼓励哥林多人,从第1节开始:「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他们是典型的教会。他们的慷慨在本书后面的11:9特别提及。腓立比书2:25和4:15-18也提到了,保罗谈到腓立比教会,也就是马其顿的其中一个教会,怎样慷慨地奉献。

所以保罗说:「我想让你们留意马其顿教会的奉献。」他在之后的八节,特别指出了他们的奉献。当我们看这八节经文时,我们将找到虔诚基督徒奉献特征的清单。这就是虔诚基督徒的奉献方式。委身、投入、无私的基督徒就是这么奉献的。我们来看这份清单。今天,我们将只讨论第2节,因为第1和第2节有太多内容。以下是虔诚基督徒奉献的特征。

第一,他们的奉献动机是由于神的恩典。他们的奉献是由神的恩典推动或发起的。第1节:「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他甚至没有提到他们的奉献。他只是一直在暗示,又在第3节补充强调:「他们是按着力量。」他没有直接提及他们的奉献。但是他一直指的,都是他们的奉献,而且他一开始,是识别为马其顿教会被赐予的神恩典的工作。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起点。

他们慷慨的主要动机,不是人的良善。主要动机,不是人的慈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良心。不是想要做的愿望,分享人类良善牛奶的愿望。激励他们的,是神的恩典在他们心中工作,产生了这种慷慨。请听,我们将看到马其顿人所做的这种奉献,是不正常的。不仅仅是出于人的奉献。

这种奉献的出现,远远超出了任何东西,就是你在神形象所塑造的人心高尚品格里,所能找到的。我同意,尽管人类堕落,但仍然存在着神形象的残余,而且仍然知道对与错,仍然有良心谴责或指责他。人仍然可以做一些在人看来善的事,但在最高层次上,人类的善不会达到那种善、那种义的比例,那种善和义是神改变的恩典所带来。在谈到奉献时,也是这样。

我有例子说明,你也有的。如果你看电视,看到人们做一个又一个的保证,有时,某个名人承诺给出5百,或1千,或5千美金。你知道他们是百万富翁,他们有数百万美元家产。他们总是不会做出任何牺牲。基本上这不是牺牲式的奉献,不是典型的人类奉献。

哦,偶尔,在爱的联系深刻的地方,我们有家人或我们深爱的人,在那里有一定程度的牺牲,有时候,人类为了崇高的事业而牺牲。但是,一般来说,人类的奉献水平,不会改变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的慷慨程度,可能被认为是达到人的水平。你在这里看到的,是远远超过的。在被改变的人心中,促成了神恩典的工作。

对新生活的敏感,渴望敬虔的事物,爱天胜过爱地,渴望实现国度的目的,这就是这种奉献背后的东西,就是拯救的恩典,成圣的恩典。例如,那种临到信徒的转变,使他们首先寻求国度,而不是其他一切。这种转变,导致信徒爱上面的事物,而不是地上的事物。这种转变,让我们爱神而不是世界。这种转变,让我们饥渴慕义。这种转变,让我们渴望神的话语和顺服,和顺服圣灵的带领。

这些都是恩典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就是渴望慷慨和牺牲的奉献。这是神在你里面所做的救恩工作的一部分。是神在你里面工作,产生意志,做他看来喜悦的事情。但保罗在腓立比书2:12和13节也说:「要做成你得救的工夫。」我们不像未得救的富人那样奉献。马其顿人没有像未得救的富人那样奉献。他们不是因为装样子地奉献,不是因为有钱才奉献。他们是牺牲的奉献。

此外,他们不是像自私的基督徒那样奉献,自私的基督徒对永恒的爱跟凡尘的爱差不多,以至于一切都是战斗,因为他们仍然抓着这个世界。他们不像自私的基督徒那样奉献,他们不像未得救的富人那样奉献。他们奉献,就像完全虔诚、投入、委身、倾尽所有的基督徒那样奉献,他们大度、慷慨地奉献,为的是回应神恩典在他们心中的工作。

慷慨的奉献是救赎、成圣恩典的效果,你看到某人,你看到牺牲的慷慨,那么你就知道,神在那人心中工作。神的恩典通过对真理的热爱、对感恩的顺服而运行,随后促成了奉献。保罗拿出马其顿信徒作为榜样或模式,是慷慨奉献的虔诚基督徒。请注意,他这样做,保护了整个恩典的议题。让我换个说法。我们被马其顿人可称赞的品格吸引。

我们可以把他们用作典范,但是保罗通过说,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受神的恩典引发,排除了人的所有可取之处。神的恩典才是他们意愿的主要动机。所以,他们的奉献,就是奉献的典范,是由神的恩典引发和启动的。保罗希望哥林多人回应同样的拯救恩典,同样的圣洁恩典,同样的让他们能够奉献的恩典,我们也必须这样。我们奉献不像世人。我们超越了世人的奉献,因为我们已经领受了神改变的恩典。

奉献不仅是出于神的恩典,第二,也超越了艰难的环境。奉献超越艰难的环境。请注意第2节。「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请留意,经文说,他们是在受大试炼的时候奉献的。艰难的环境对他们的奉献没有负面影响。

这不像是说:「嗯,你知道的,我们处在非常艰难的时期。我们不知道经济前景。马其顿的经济正在崩溃,我们受到无情的迫害。我们不知道明天有没有足够的东西。我们对所有一切感到焦虑。自从我们与耶稣基督认同以来,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犹太人对我们充满敌意。」

例如,回到使徒行传17章,看帖撒罗尼迦教会。你记得当他们相信福音的时候,犹太人非常恶毒地追赶他们。当然,那个地方还有来自外邦人的、对教会的迫害。所以,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保罗将他们的情况定义为大试炼。他喜欢堆积文字来丰富他的描述。

大试炼,让我们来看「大」这个词。它意味着严重,巨大,大,大量,宏大,强烈,严重。「试炼」意味着一个试验,用来形容把金属放进炉里试验。所以,在这里,你会受到火、苦难的严重试验。帖撒罗尼迦前书2:14-15节提到了苦难。他说:「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他承认帖撒罗尼迦的教会正在受苦。帖撒罗尼迦前书1:6说:「你们在大难之中…领受真道。」帖撒罗尼迦后书3:3-10,他讲述了苦难,试探,忍耐,痛苦和更多的苦难。他们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帖撒罗尼迦后书1:4也谈到了。腓立比书1:29谈到腓立比教会受的苦难和迫害。所以,他们经历了艰难的试炼,是巨大的考验和受苦的时刻。当然,像往常一样,试验揭示了属灵品格,他们真的是经过了试验而闪闪发光。

马其顿已经沦为赤贫。他们因罗马的税收而瘫痪。当然,这些税收使人民陷入贫困。事实上,变得这么糟糕,以至于罗马一度消除了税收,好让人们可以爬出洞来,维持温饱。然后,除了那场迫害,还有大试炼。他用另一个词,在患难中受大试炼,描述的是榨葡萄、压力、压榨,因贫困和迫害而来的精神的、身体的、属灵的压力。

然而在这期间,却没有「我多可怜」的心态。他们没有那种心态说:「你为什么要问我们要,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在长期的痛苦和匮乏中奉献。那是虔诚的信徒所做的。虔诚信徒的生活,超越他们的环境。

就马其顿人而言,他们以甲等的成绩通过了试验。他们的严重困难,对奉献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即使在可怕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他们没有考虑自己。他们考虑的,是从未见过的其他人。

这是令人惊讶的部分。他们甚至从未见过耶路撒冷的圣徒;甚至都不认识他们,然而在自己可怕的患难中,他们却无私地为从来没有遇到的,那些在另一个地方、却属于基督身体的人而牺牲。虔诚的基督徒就是这样。虔诚的基督徒之所以奉献,是因为神的恩典是他们生活中的控制力,又激励他们;虔诚的基督徒奉献,因为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能阻碍他们对基督的虔诚。

第三,他们奉献的另一个要素,奉献带着喜乐。奉献带着喜乐。你可能会说:「嗯,他们是出于责任而奉献,他们奉献是因为感到自己需要奉献。他们之所以奉献,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这样做,神会惩罚他们;或者如果这样做,神会奖励他们。」不是的!这些当然是在奉献问题上的所有考虑因素,但是第2节却说:「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

他们不仅满足于这样做,他们不仅满足于这样做。他们不仅愿意这样做。他们很乐意这样做,他们非常乐意这样做。这不是不情愿的。第9章第7节说:「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这就是他们的样子。他们带着满足的喜乐来奉献。从字面上看「满足」,意味着盈余,盈余。释经家兰斯基说:「他们为剥夺自己而喜乐。」

他们乐意剥夺自己。他们对主,对国度,对教会,对他们从未见过的兄弟姐妹的奉献,是多么深!他们的喜乐超越了痛苦,超越了悲伤,超越了环境。不论有没有舒适环境,都有喜乐,而不是因为舒适环境,才有喜乐。他们的喜乐是深沉的。他们的苦难,无法影响这份喜乐。

他们真的能够做到,保罗在腓立比书鼓励他们做的事:「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请听,不仅是在环境困难的时候,而且甚至是因为他们的慷慨,而使环境变得更困难。失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他们的喜乐。他们为积攒财宝在天上而喜乐,为寻求国度而喜乐,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而喜乐,因为知道神会更大程度地回报他们而喜乐。所以他们奉献。这就是神想要的态度。

他们示范性奉献的第四个特征。他们的奉献,没有受到贫困的阻碍。他们的奉献,没有受到贫困的阻碍。请注意,他说:「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高昂税负,高昂租金,奴役,迫害;我们已经讨论了所有这些问题。他们拥有的非常非常少。保罗希望我们知道,他们拥有的是多么的少,所以,他在这里使用了很有趣的短语。

首先,他所说的,在这里翻译为「极」这个字。在希腊文的意思是就深度而言,就深度而言。或者换句话说,极深。我们会说,「深坑」,跌至谷底。就深度而言,低到底部。

这里的意思是极度贫困。事实上,这里「贫穷」这个词,真的在表达最困难的贫困。在圣经的其他地方,用于形容「萎缩,蜷缩,像乞丐一样,在尴尬和羞耻中感到难堪,因为他是穷困潦倒的。」指的是几乎一无所有的人,乞丐。不是通常用来形容贫穷的词,指的是只拥有一点点的人。而这里指的是一无所有的,几乎无法生存的人。例如,在路加福音14:21,这个词用来指瘸腿的,瞎子,瘸子和乞丐。

在路加福音16章,用来指那个可怜的拉撒路,你记得吗?他浑身长满疮,被狗舔,他正在乞讨,只不过请求从桌上掉下的一块面包屑,很可怜!很可怜!他们虽然没有任何东西,却慷慨地奉献。怎么能做到呢?他们手里连一块小面包都没有!是的,他们做到了。他们也有来自腓立比书4:19的教导。「我的神必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他们相信。他们也知道耶稣曾经说过:「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他们知道,所给的不可能超过神所给的。而且,他们也知道施比受更有福。

他们靠信心而活,不是靠眼见而活。他们手中握着神的应许,而且在那个应许上,他们的未来可以靠赖他。人们说:「如果我拥有更多,我就会奉献更多。」我不相信。奉献不是你拥有多少的问题;奉献是心灵的功能。虔诚的信徒不需要更多,他们不等待更多。他们在贫穷里就奉献,就像耶稣看到的那个寡妇,奉献了一些,两个小钱。在路加福音16:10,耶稣这样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这不是你有多少的问题。与此无关。这是关乎心灵的问题。

你忠心的话,就一定会忠心。如果你相信信实,意味着如果你相信神,就要信靠神。如果你手里拿着腓立比书4:19的小面包,足以维持你的未来,当你交出神放在你心上,要你奉献的东西时,你就没有任何问题。你拥有多少不是问题。慷慨是心灵的问题,无论拥有得多么微不足道,都会奉献。所以他们奉献。他们几乎没有足够的东西维生,但无论他们有多少额外的东西,他们都奉献出来。他们的奉献,是哥林多人和我们的榜样。当时的奉献,是受到神恩典的驱使,超越困难的环境,带着喜乐的奉献,与你拥有多少无关。这是心灵的问题。

第五,奉献是慷慨的。奉献是慷慨的。他说,尽管他们受限于自己的条件,但他们:「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在那里,他再次堆积这些词语。格外显出。从字面上看,这个词被用于形容洪水时期湮没堤坝的河流。涌出的东西,喷泉,水井,溢出边缘的东西,超级丰富。

他们的贫穷是明确的事实,但他们的奉献确实格外显出。请注意「厚恩」或「财富」这个词。这就是它的意思,财富。在以弗所书,被翻译为「丰盛」很多次,在腓立比书和歌罗西书也是这样。他们很丰盛,但经文没有说,他们是在钱财上丰盛。经文没有说,他们在房产上丰盛。经文也没有说,他们在财产上丰盛。经文说的,是他们乐捐的厚恩。这是一种态度,是内心的态度。他们的丰盛跟心灵有关。

更好的翻译可能是慷慨,慷慨。但是,乐捐用作慷慨的同义词挺不错的。这个词的意思是口是心非的相反,或者是心怀二意的相反。这个词在圣经被翻译作乐捐、慷慨甚至真诚。意思是一心一意,不是心怀二意。

用这种方式来看慷慨是什么,很棒!因为慷慨就是:胜过口是心非的态度。口是心非说:「嗯,我当然理解你的需要,但我也必须照顾自己。我当然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但我也有需求。」这是口是心非。心怀二意就是这个意思。我很关心我,我很关心你,我在这场交易中有点麻痹了。我会很乐意在这里稍微奉献一点,在那里稍微保留一点之类的。

但马其顿人不是这样。他们真的是一心一意。这就是虔诚基督徒的状态,完全不顾自己。口是心非没了踪影。「给你一点、给我一点」的战斗已经结束,我唯一关心的人是你。这是腓立比书第2章所说的。「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他们在这方面很丰盛。

他们在钱财上不丰盛,在财产上不丰盛。但是他们在一心一意的、无私的、谦卑的委身于他人和神方面,很是丰盛。他们的慷慨单单来自一个目的: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把神的旨意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使徒保罗,神的使者的目的。丰盛说的不是数目,而是他们心灵的丰盛。这就是神要评价的。所以,耶稣说,那给两块小小的铜币、两块小钱的妇人,比其他人奉献得更多,因为她没有口是心非。

保罗希望,那些可能比马其顿人更富有的哥林多人,在他们无私、一心一意的慷慨方面,是丰盛的。哪里有慷慨的心,对神而言数目并不重要。他只是想要那慷慨的心。所以,这些宝贵的马其顿人,虽然他们拥有的很少,却奉献了。他们之所以奉献,是因为神的恩典在他们的生活中,激励他们。他们的奉献超越了他们的困境。他们喜乐地奉献。他们的奉献,完全不受他们的贫困阻碍,他们的奉献,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大度,乐捐和慷慨。这是何等棒的榜样!

还有更多要点。我们留待下次再讲。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何等的榜样!他们拥有的这么少,给的却这么多。我们拥有的这么多,给的却这么少!神没有要求你,把自己剥夺到贫困水平。我们已经在过去的信息中讨论了。他只是在说:「慷慨到牺牲的地步,并相信神在未来会满足你的需要。」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你的钱?照顾好自己的需要。这就是神供应的原因。照顾你身边的家人,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会比不信的人更糟糕。储蓄,为未来计划,才是聪明的管家,然后奉献。所有这些都在圣经中清楚阐明了。神丰富地赐给我们所有东西来享用。他希望你能享受这个世界的壮丽美景,这个世界带来的所有舒适,让生活变得美好而丰盛。

只要你有像马其顿人一样的心,你就会在奉献时回应。要赞美神,他对我们是多么的好,我们可以在有钱时奉献,我们不必在处于极贫的时候奉献。我们有些人显然比其他人更穷。我们有些人因为错误处理财务的方式,而变成这样。

我们需要回到这种奉献的模式路上,这些美妙的教会,受迫害,陷入困境,受重创且贫穷的教会。他们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握住一块确保你未来的面包,「我的神必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你相信吗?那么你就可以紧紧抓住,都在这里。如果主需要,如果有需要,你就奉献,信靠他会给你更多。他会这样做的。下次会谈更多,让我们祈祷。

父啊,我们知道,我们许多人可以作见证,见证在困厄贫乏的时候,也一再奉献,不久后,突然地,我们又满满的了,你把祝福倾倒回来。主啊,有些人也有能力作见证说,他们无法奉献,他们拥有的愈发少,事情变得更糟。圣经说,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有施散的,却更增添。

帮助我们靠信心生活。拿出今日的面包、美丽、善良、丰盛和喜乐,轻轻地握着,愿意分享,愿意分发,愿意满足需要,愿意并渴望奉献给你的国度,无论你要什么,也知道我们的未来,在你的应许中是安全的。我们的需求不会永远得不到满足,你将全部供应所有。活在这样的信心中,将这信心作为我们奉献的根基,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喜乐!父啊,感谢你,因为你在今天教导我们这些真理,愿这些真理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荣耀你。奉耶稣基督的名祈祷,阿们。

This sermon serie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ssages:

Please contact the publisher to obtain copies of this resource.

Publisher Informatio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Welcom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and we will send you instructions on how to reset your password.

Back to Log In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
View Wishlist

Cart

Cart is empty.

Subject to Import Tax

Please be aware that these items are sent out from our office in the UK. Since the UK is now no longer a member of the EU, you may be charged an import tax on this item by the customs authorities in your country of residence, which is beyond our control.

Because we don’t want you to incur expenditure for which you are not prepared, could you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are willing to pay this charge, if necessary?

ECFA Accredited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Back to Cart

Checkout as:

Not ? Log out

Log in to speed up the checkout process.

Unleashing God’s Truth, One Verse at a Time
Since 1969
Min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