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几次讲座里,我们正在思考属灵的稳定性这个主题,我们正在看腓立比书第4章,使徒保罗给我们的是创造或产生属灵稳定的生活的原则。
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正在为稳定而挣扎。对所有人来说,显然我们生活在非常不稳定的世界,我们正处于非常不稳定的人群中。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焦虑,充满了人们应付生活环境的无能。显然,随着社会的不稳定性不断升级,有许多解决方案,但没有多少行得通,或者任何方案都行不通。
可悲的是,我们的特定文化,甚至可能更可悲的是,连教会本身,都继续指导人们走向错误的方向,来寻找解决焦虑和不稳定的方法。我们已经相信了心理学的谎言,表明人可以通过心理原则,和内省的自我调整,来解决问题;这些已经证明不仅没效,而且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以致追求错误事物和错误领域,得出错误的答案;而且,还因此错过了正确的答案。哲学和心理学对这个特定时代的遗产,一直是销售骗人的万灵油给整个世代,却没有做到任何的承诺。
在对罗伯特·科尔斯博士的访谈中,以上这个问题相当强烈地被指出来。罗伯特·科尔斯博士是社会精神病学家。在他研究的精神病学领域,他或许是我们国家最受尊重的人。他是医学博士,是哈佛大学的精神病学研究学者,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教授。他写了36本书,还有600篇期刊论文,1973年获得普利策奖。他是非常有名的,受人尊敬的,受人尊重的精神病医生。
这个访谈指出了他自己的领域是徒劳的。虽然从表面上理解了关于基督教的一些东西,但他不会称自己为基督徒,不相信自己是基督徒,并且在文章的另一部分阐明了。但他的回答非常有趣。他们问他为什么不是外科医生。他的回答是:「我很粗心,这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不是好质量。当你由迷迷糊糊的懒汉组合而成,没有必须的坚韧品格,并且自己都有点头脑混乱时,那么你就只能做精神病学家。」一个迷迷糊糊、头脑混乱、没有坚韧品格的懒汉,竟然是精神病学家。提问是:头脑混乱的精神病学家?科尔斯说:「当然。」
提问:那么,在精神病学或心理学中寻找终极答案,是不是徒劳的?科尔斯说:「其实在整个世俗文化中寻找终极答案,都是徒劳的。心理学恰好是暂时的世俗宗教。它会持续多久?五十年。世俗的宗教来来去去。今天是心理学,明天它将会是减肥或胆固醇,或登上月球或火星。谁知道我们的文化下一个专注会是什么?但是,这些都不能为我们最终渴望的道德的、属灵的问题提供答案。心理学不具备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心智的一些信息,但心智不是灵魂。」
提问:心理学有助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吗?科尔斯说:「我们甚至不应该用心理健康这样的词。问题不在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或者:你心理健康吗?问题在于:你怎样过生活?」
提问:但即使是牧师也正在成为心理学家。科尔斯说:「那是异教主义。」提问:教牧辅导就是形容这事的术语。科尔斯说:「这是异教主义。我母亲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死去。一位牧师来见她,想帮她顺利通过死亡的阶段。她希望牧师为她祷告。她知道她快要死了。牧师想谈论愤怒和否认,但母亲并没有愤怒,她也没有否认,她只是想让牧师为她祷告。」
提问:这是不是同一综合症的一部分,我们都想崇拜专家?
科尔斯说:「世俗专家。无论如何,这些世俗专家是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对基督徒生活有什么了解?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
非常有趣的回应,不是吗?你会感觉到,他已经把水桶放在干燥的井里,他得出了这个结论。你去哪里寻求人生的稳定?你去哪里学习应对?你去哪里学习解决焦虑的办法?你去哪里应对让你虚弱、和给你施加压力的周遭环境?你去哪里让生活真的坚固下来?你总是会听到人们说:「呃,我只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真的生活在情绪不稳的的人海中。
让我们看看圣经中对稳定的例证,诗篇第1篇。这是我从小背诵的诗篇旨意,是诗人的基础歌曲,是根基性的诗篇,直接说明了坚固的问题。第1节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这是大多数人会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被牢固地种植在充满生命乐趣的地方。他们想结出丰硕的果子,不想枯竭和枯萎,想要在一生中繁荣发展,所做的事情尽都顺利。我的意思是,这是任何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生活画出的剧本,是稳定的生活,是属灵上稳定的人。
看看对比,第4节。恶人不是这样。他们没有被牢固地栽种,没有从生活中受益。他们不结果子,正在枯萎,所做的并不顺利。他们不是那样的。而是,「乃像糠秕被风吹散。」在农业文化中的任何人,对糠秕有任何认识,都知道糠秕是绝对没有价值的。诗人在这里说什么?注意,他说,有一个人的生命根深蒂固,被牢固地栽种,饮于生命的纯净水,结出很多果子,他的生命在繁荣能力中得到支持,他做的事情真的有价值,而且顺利。另有一个人,就像糠秕一样,没有目的地被四处吹,没有意义,没有形状,没有价值,没有根基,不稳定,毫无用处。
你想要做哪一个人?第一个是与神同行的人。第二个是拒绝神的恶人。注意,第一种生命的关键可以在第2节找到。「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有两件事对稳定的生活有贡献:喜爱耶和华:就是与耶和华有活泼的关系,然后是思想他的话语,好让你可以从神的角度来看待生命。
另一方面,你看到那个不断移动,被吹来吹去,毫无用处,毫无价值的漂流物和船上的投弃物,这个世界的糠秕,注定走向审判。我宁愿有那结出许多果子的稳定生命,每一位基督徒都被给予那样的生命。就是神在救恩里的渴望,就是要让你扎根,使你结果子。这是对敬虔人的精彩描述,也是对神希望你成为的样子的精彩描述:这就是属灵上的稳定。
我们正在腓立比书第4章,学习怎样拥有属灵的稳定性,让我们回到这一章。请留意腓立比书4:1,让我简要回顾一下。在腓立比书4:1,关键的陈述是:靠主站立得稳。意思是属灵上的稳定,不要像那些被教义之风吹来吹去的人一样。不要像雅各书所说的那个人,在各方面都不稳定,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要坚定,坚强,在主里面坚固。我们应该表明属灵的稳定性。但是怎样做到?就是「所以」这个小词:因此、或者这样的话,在主里站立得稳;这就是怎样做的方式,我会告诉你要怎样做。这就是要稳定必须做的事情。
我简要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第一点:属灵的稳定性要求在爱的团契中培养和平。属灵的稳定性要求在爱的团契中培养和平,我们在第2节和第3节注意到了这两个女人,友阿蝶和循都基,她们在教会中引起不和。保罗劝她们在主里和睦相处,第2节。然后他请西司各司—这是一个专有名字,翻译成「真实的同志」,他请西司各司帮助这两个女人,她们曾帮助过他,并且和其他人一起,是他的事工的一部分,他在这里说的是:「看,如果你要体验到坚定和稳定,你必须处于没有被冲突蹂躏的稳定环境中。」
如果你的教会环境处于冲突中,那么你不仅会有不稳定的环境,而且你将会有不稳定的人,他们真的会受到这种不稳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教会环境中拥有和谐与合一,爱与和平,那么它就成为个人的力量,因此他们体验到个人的稳定性。教会里的和谐是伟大的稳定器。信徒的合一稳定了个人。所以,如果我想体验属灵的稳定性,那么,我就会想成为使人和睦的人。我想表明爱。我想消除不和。我想尽一切可能来培养和平,培养和谐,在爱的团契中培养合一,好让我成为强大的,稳定的影响力,好让环境开始在基督徒里面产生稳定的纽带,基督徒可以彼此坚固。
我们谈过的第二件事,第二条原则是,如果我们要靠主站立得稳,那么不仅要在爱的团契中培养和平,其次还要保持喜乐的灵。第4节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这也与属灵稳定性直接相关,培养喜乐的态度,保持喜乐的灵,不断的喜乐,不依赖于环境的、独立于环境的喜乐。
请注意「靠主喜乐」,不是靠环境喜乐。你不能总是为自己的环境感到喜乐,但你总能靠主喜乐,就是在你那有特权的、与他的联合中,这就是这里的想法。这种喜乐,没有任何环境可以触及。所以要保持属灵稳定性,需要保持不断表达喜乐惊喜的习惯,就是在当通过永活的主耶稣基督来思想与神永恒、不变、丰富的关系时。这是伟大的真理。只要我思想主,思想他过去为我成就的事,正在为我成就的事,并且计划将为我成就的事,我就在那里找到了我的喜乐。
这是命令。不喜乐的罪,不小于不悔改的罪,或不小于不做神命令你要去做的任何其他事情。我们靠主喜乐。你记得路加福音第24章,两位门徒正在通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耶稣与他们相遇,用圣经与他们交谈,描述关乎他自己的事情。最后,他们走进房子,擘饼,他向他们启示了自己,经文说他们的心是火热的。那是什么?就是与永活的主关系的结果。他的存在使他们经历到火热的心。
稳定的人是那些为生活带来和平的人,在爱的团契中创造合一的人,在不和谐中带来稳定影响力的人;属灵上稳定的人是那些无论生活中的周遭环境是潮起潮落,都能保持喜乐的人。喜乐是稳定的核心。
第三个原则。属灵上的稳定也要求学习接受比你认为你当得的要少。学习接受比你认为你当得的要少。第5节说:「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非常非常的重要,也是属灵稳定里非常重要的因素。实际上,是在谈论知足。可以理解为:「让众人知道你是知足的。」这段经文的每个译本,或许都在这里用不同的词,因为这是几乎最不可翻译的希腊文术语。如果你正在谈论用一个词翻译一个词,它实际上是不可翻译的。它的意思超过了任何一个单词可以涵盖的内容。
如果你已经研读了足够长的时间,你就会明白这个词的含义。例如,它具有正常的通情达理这个意思,你对一个诉求积极反应,当有人问你一件事时,你有温和的态度,有正常的通情达理。它也可以被翻译成为慷慨。你不仅通情达理,而且超越了,你非常慷慨。它可以被翻译成善意。既然你只希望对方好,或愿意对方好,你往往会不顾原先预期的,给予他们好处。
有人建议,可以翻译为友善。与其他意思相比,这个意思似乎有点薄弱。有些人选择了「宽宏大量」,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宽宏大量。换句话说,你过度慷慨。有人认为这个词意味着,对待他人的错误是仁慈的。有些人说,是对别人的失败表示怜悯。有人说,最好的词是宽大处理。有人说,应该用放纵。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放纵,不是你个人对罪的放纵,而是你放纵他人所有失败的能力,个人不被冒犯,不会表现出不仁慈、苦毒、报复或复仇。这是耐心,能忍受不公正、耻辱、被人错待而没有仇恨,没有恶意,不报复,没有苦毒,不复仇。
如果你把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冒着反对很多在翻译过程中比我更好的圣经学者的风险—我会建议,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词是恩惠。恩惠。让众人知道你恩惠的心。当然,在正常的通情达理之中,有恩典。当然,在慷慨之中,有恩典。当然,在善意中,有恩典。当然在宽容中,有恩典。当然在友善、宽宏大量、仁慈、怜悯、宽大处理、放纵之中,你表现出恩惠;从基督教的意义上,这个词或许具体表达这种意思。
但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我们必须了解。这是谦让的恩惠,基本上是说,你可能冒犯了我,可能错待了我,可能误判了我;更糟糕的,你可能歪曲了我,可能虐待了我,可能没有把我应得的给我,可能把我不应得的给了我,可能已经毁了我的名誉,可能不公平地以敌意待我,我可能会成为你不公平,不公正和错待的受害者,但我谦卑地、满有恩惠地接受。就是这个意思,而且,这不正是神的恩典吗?你可能讨厌我。神可以说,你可能是我的敌人。你可能在我的面前挥拳头,可能亵渎了我,可能错待我,误判我,可能已经做了所有这些,但我仍然在爱中寻找你。哦,当你有这种态度时,你是稳定的人。属灵的稳定性属于谦让有恩惠的人,就是—让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恩惠。
你不要求你的权利。你进入那种心态的话,会变成不稳定的人。今天,我们背后的哲学思维,例如,当今的心理学,不仅渗透到社会里,而且渗入到教会里;哲学思维主要是存在主义的思维模式,存在主义基本上说,就底线而言,每个人都有权做任何感觉好的事情。这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反应。人文主义使人成为机器。人文主义说,我们只不过是生物机器,而且我们没有选择,实际上我们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只是像动物一样活,只是对人文主义的回应,就是唯物主义的人文主义。唯物主义说:人是机器。对唯物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反应,就出现了存在主义,它说我不相信这个,哦,我有尊严,我有价值,所以存在主义说你是某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身份感觉良好,应该做任何感觉良好的事情。
所以,我们谈论人类尊严,是对唯物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反应,我们谈论的,就是:人应该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做他想做的事,任何感觉良好的事,你都应该做。因此,你得到的是大量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和自我。每个人都想回应哲学上唯物主义的人文主义,即使他们不这样认为,要成为一个人,要做他自己,我就是这样,我对那些让我感觉良好的东西有权,这就是存在主义说的。存在主义唯一的价值是做感觉良好的事情,唯一的规则是:如果对你而言感觉好的东西伤害到我,你就不能这样做。但如果它不伤害我,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同性恋者说:「为什么同性恋违法?它不会伤害任何人。」看,那是存在主义。这是哲学的存在主义。如果它不伤害任何人,有什么问题?如果一件事让我感觉良好,不伤害到你,那么就不必在意。艾滋病已经击垮了这个论证。最终可能会毁掉整整一代人。罪,最终总是会伤害别人。
但是,当这个世界基本上充斥着实用主义的存在主义者,像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绝对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汉堡王」说什么?随你所欲。我去过汉堡王很多次。从来没有随我所欲。你知道我所欲是什么?我得到汉堡包,却不付钱,这是我所欲。他们没有按我所欲给我,我每次都付钱,这是他们所欲,而不是我所欲。底线是:存在主义不起作用。甚至在汉堡王都不起作用,更不用说在哲学了。但那就是我们今天的心态。你必须对自己感觉良好,提升自己,爱自己,发展自己,并且这种想法在教会里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今天,我正在听一位朋友,保罗·布朗巴克博士的录音,他说, 我讨厌这么说,但他说:「我相信以下的事情是真的:如果你我走入一间基督教书店」,基督教书店,「我们取下今日所写的基督教书籍,拿出荧光笔,我把一切出自卡尔·罗杰斯关于爱自己理论的内容做标记,你就把一切出自保罗的教导做标记,我会在你之前用完荧光笔。」
这是何等暗中危害的事情,是多么的深入到教会,爱自己的膜拜,这意味着我要做一切让我感觉良好的事情,让我满意的事情,建立我的事情,让我胜过低人一等感觉的事情,给我更好自我形象的事情,给我更好自尊的事情。这就是我所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保罗说的是谦卑、恩惠,不要求任何事情,对那些冒犯你的人施以恩慈,对别人的失败施以怜悯,你会成为稳定的人。你看,你培养了所有关于自己的东西,你没有创造稳定;你给这些东西永无止境的轨迹,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无法实现。太悲惨了。我们应当以正确的美德为特征。
当我对自己没有要求时,属灵的稳定性就会来临。如果我得到了东西,很好。如果我没有得到,也很好。如果我受到某种方式对待,那很好。如果我受到另一种方式对待,也很好。对我无关紧要—我不关心我自己。这就是保罗为什么说:「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们在下一个部分会看到,保罗是所有这些美德的活生生的例证。为什么?因为保罗不关心自己。我不关心自己,所以我可以有宽容的灵。我可以有恩惠、宽容、宽宏、谦让、仁爱的灵。这就是稳定性。
哦,你不会被旋转门击中。有些人活在那旋转门之中,听每个人说的关于他们的东西,吸收发生在他们生命中的每件事,透过那小小的自我过程来过滤,如果感到受伤,他们就立刻处于不稳定中,立刻焦虑了。
如果你不关心自己,那么你不会因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公的待遇、谎言和羞辱而失去平衡—如果你不关心自己的话。这是谦让,谦卑的恩惠。因此,属灵的稳定性属于那些在爱的团契中培养和平的人,那些保持喜乐的人,以及那些不要求他们应得的,反而是在恩惠中谦让的人。
让我把这些减至三个美德:爱、喜乐、谦卑。让我们再来看看第四个,这是所有事情的核心。第5节,回到经文,让我们把第5节和第6节放在一起:「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停在那里。哦,在这两句话中,有很多内容。这是第四点。属灵的稳定性需要依靠对主的信心。属灵的稳定性需要依靠对主的信心,我再说一次,我之前说过,你对神的看法可以坚固你。这是至关重要的。
请看第5节。「主已经近了。」很棒的陈述!「近了」这个词可能意味着空间上的近了,或者时间上的近了,就像「近」这个字,可能是空间上的近,也可能是时间上的近。我可以说这些会众很近,这是空间上的近。我可以说星期一近了,这是时间上的近。同样的「近」,只是在不同的术语中使用。它可以是空间的词,可以是时间的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词。我们必须决定在本文中是用于什么意义。
主已经近了。他在时间上近了,你的意思是什么?你的意思是他很快就要来了?很快他会在这里?你在谈论被提吗?你在谈论基督的再来吗?这当然可能是他想到的,毕竟第3章第20节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当然,主在时间上已经近了。我的意思是,很快基督就会在某个时间再来,很明显,很快是相对的。我们仍然说他即将到来,是相对于这个世界的历史、相对于永恒而言。所以,可能他是想着被提。主已经近了;别担心。
它是在时间意义上说主已经近了,也许因为你很快就会死去。这是一种可能性,他说:「无论如何你很快就会死,所以主会来,带你回家。他会来,带你去他所在的地方,你会与他面对面,等等。所以既然你很快就会看到他,而且他非常近了,所以不要着急。」
我不想说,这两种想法不在使徒保罗或圣灵的心中,因为这些很可能是他在这里所说的一部分。但似乎这个劝勉的真正力量是从空间上说主近了,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概念的话。不是说他再来的日子近了,而是就他的同在而言,他已经近了,他就在这里,他包围了你:个人的同在。
这就是诗篇119:151诗人的意思,他说:「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你在这里,你近了。即将到来的主,即将在死亡中与我们相遇的主,现在已经近了。你不活在这种信心中吗?你活在这种信心中,就是即便当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他就在足够近的位置,马上可以读到你的想法。当你低声祷告时,他就在足够近的位置,马上可以听到。当你需要他的力量和能力时,他就在足够近的位置,马上可以供应。
事实上,他活在你里面,提供属灵生命,就是你的生命!神的生命在你的灵魂里!我们依赖于此,我认为他说的是这个意思。主已经近了,所以不要焦虑,不要不稳定,不要动摇,不要倒下、崩溃、疑神疑鬼之类。要理解,主已经近了。
我们不仅要明白主已经近了,我们也必须明白,这位近了的主是谁。现在我们来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你对神的看法会掌管你的行为。我给你一个例证。让我们回到撒母耳记上第21章。撒母耳记上第21章第10节。大卫正在逃避扫罗的追捕。他真的进入了无人之地。如果他要离开扫罗,他必须离开这个地区,所以他跑到下一个地区,就是非利士。他最终来到迦特,然后去找迦特国王亚吉,寻求庇护,以逃避扫罗。但亚吉的仆人对王说:「这不是以色列国王大卫吗?那里的妇女跳舞唱和,不是指着他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吗?大卫将这话放在心里,甚惧怕迦特王亚吉。」
大卫在寻求庇护,是在流亡,寻求保护。亚吉的仆人跑进来说:「嘿,你不想要让这个人在这里。如果你认为扫罗是强大的敌人,那么这首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家伙是战士,是合法的统治者,他比扫罗更伟大。」所以,他们告诉国王。大卫发现他们这样说,就惊慌失措,假设他现在在这个可以当场杀死他的国王周围,在恐惧中,他不得不想出计策,逃离那里。「就在众人面前改变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大卫决定扮作彻底的疯子。「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这可是君王啊!可是大卫啊!居然在城门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像个疯子。当然,这是对你的男性象征、也就是胡子的亵渎。
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我会告诉你。他不稳定。他非常害怕,以至于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亚吉回应了,奏效了。亚吉对仆人说:「你们看,这人是疯子。为什么带他到我这里来呢?我岂缺少疯子?」我喜欢!「我需要多一个疯子吗?我已经有了,对吗?我不需要多一个。不要再带一个给我。赶走他。我不需要在门扇上胡写乱画,唾沫到处流的人。赶走他。我不准他在我的家里。」
所以,大卫的小伎俩奏效了。他摆脱了困境,仍然要逃离扫罗。去哪里?第22章:「大卫就离开那里,逃到亚杜兰洞。」他在山洞里喘息。「成功了。成功了!」他坐在山洞里,开始思考刚才是多么混蛋。你认为神能把他从亚吉手里救出吗?他认为神能把他从亚吉手里救出吗?从神学上说?是的。从实际上说?恐慌就来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显然根据历史的记号,写下了诗篇57篇,他开始把他的神学放回去。他说:「神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因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等到灾害过去。我要求告至高的神,就是为我成全诸事的神。那要吞我的人辱骂我的时候,神从天上必施恩救我。」
他说出了关于神的能力的极佳陈述。第7节说:「神啊,我心坚定,我心坚定;我要唱诗,我要歌颂!我的灵啊,你当醒起!琴瑟啊,你们当醒起!我自己要极早醒起!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他从关于神的这个伟大事迹中开始。如果他在迦特的时候记得这件事,他就不会表现得像个混蛋。他不会令自己蒙羞,也不会令神受责备,彷佛大卫的神不能把他从那个叫亚吉的小人手中解救出来。
但我们太经常这样生活了。我们的神学只在星期天运作,但是当我们星期一到星期五撞墙时,在生活中受到创伤,那么用隐喻来说,我们就会开始使唾沫流在胡子上。我们失去了自我控制。我们发了疯!这是对神缺乏信心。你看,如果我确信主已经近了,我还担心什么?我还担心什么?人说什么对我不利的话,不重要!无论我被怎样对待,都无所谓!主已经近了,主知道关于万事的真理,主最终会使人获得平等对待。在他手中,所有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对于我而言都是平等的,这是我安稳的根源,就是信靠我神的同在。如果我明白我的神是谁,并且他已经近了,我需要知道的就是这些。
让我给你另一个例子。哈巴谷书,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请查看索引。哈巴谷书。哈巴谷是犹大有趣的先知,他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充分说明我们的问题。1:2,哈巴谷向神呼求,这个小小的预言非常重要。「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主啊,我一直呼求了很长时间,求你帮助。」这是先知,他的祈祷比预言更多!「神啊,你在做什么?看看你的百姓,他们一团糟,你却不听,也不会听到。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神啊,你为何容忍这些?还记得我们吗?这是犹大,你的子民!你为什么不带来复兴?为什么不引人悔改?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翻转?」
所以神回答他。第5节:「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这是古老的格言,「我要用你将要听到的话吹醒你的思想,你甚至不敢相信。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显然这就是为什么神到现在还没有告诉他:无论如何,他不会相信的。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他威武可畏,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他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
这是诗歌,整卷书是用丝弦乐器弹奏而且唱出来,所以它富有诗意的夸张手法。
「马兵踊跃争先,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抓食,都为行强暴而来,定住脸面向前,将掳掠的人聚集,多如尘沙。他们讥诮君王,笑话首领,嗤笑一切保障,筑垒攻取。他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像风猛然扫过,显为有罪。」
这是彻底的异教民族,只相信自己的势力,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他们猛然扫过,他说:「他们会来,摧毁你们。」现在他就有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神不带来复兴?第二个问题是:神怎么会用更坏的民族惩罚犹大?「你怎么能用迦勒底人啊,他们更糟啊!他们怎么能成为你的工具,来反对你的圣约之民呢!这完全说不通啊!你是圣洁的神,你应该复兴你的百姓。你是守约的神,你遵守你的约。你是正义的神,你不会让更糟的人惩罚更好的人。说不通,我不明白!」
天沉默了,没有答案。「我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你说:「他是不是受到严重创伤?」是的,严重受创。多严重?第3章第16节说:「身体战兢,嘴唇发颤,骨中朽烂;我在所立之处战兢。我只可安静等候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这个人应该住院治疗。他里面动摇,他的所有器官都在上下移动,他的胃打结了,他的全部内里:他的心脏不规则地,不寻常地跳动。他的嘴唇在颤抖,颤抖着。他全身的骨头都疼痛,他从头到脚都在颤抖。这家伙真的受了伤。
他要做什么?让我们回到第1章。完全痛苦的先知,他处于恐慌状态,并不是为想象中的问题而恐慌,不是比如「我不喜欢我的样子」这样一个想象的问题而恐慌。不,不是的。「我无法应付生活,我超重了。」不,不是,不是的。他正在谈论他民族被毁灭。这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我在工作中不被理解」这样的问题。不,不是,不是的。这是真正的问题,主要问题。「我该怎么办?我全身都在颤抖。我无法处理。」
他是这样做的。他开始提醒自己,他的神已经近了,请看第12节。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他在问自己这些问题。这是教理问答练习。他在开发神学教理问答,试图回应自己,以便可以重新屹立在盘石上。所以他开始谈论神。他在第12节说:「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神啊,你不是永恒的吗?」暗示的答案是:「你是的。」「你是,你是永恒的,这意味着你在历史之前,你在历史之后,你在历史之上,你在历史之外,你独立于时间,你独立于历史。你在永恒的无时间之中作王。你比这个小小的事情更大。你超越了这件小事。有巨大的永恒计划,比我在这里看到的要大得多。我已经感觉好多了。不知何故,这符合永恒的观点,尽管我不明白你怎么能够这样做。」
然后他说:「耶和华啊」,他使用雅威,我的神,哦耶和华我的神,雅威,意思是「我是」,永恒的「我是」,所有原因和结果的、无原因的原因。「你是永恒的『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你自我存在。」他就是这么说的。
「神啊,你是永恒的,超越时间和历史,你是自我存在的。」换句话说:「你是不受影响的。」你知道吗?神天生不受影响。他不是被造的。他毫不动摇。他是处于完美无暇、不被打扰的安宁中的神,不受任何事物或任何人的影响。「你是自存的,所以你不会在给你不良信息的人的咒骂中跌倒。」
然后他说:「我的圣者啊」,「你也是圣洁的;这意味着你不会犯错误。你太完美了,以至于不会犯错。事实上,你也是这么圣洁,以至于你必须对付罪恶。」
来到13节:「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所以这必须符合你的圣洁。我知道,你因为我们的罪而惩罚我们,如果我遵循,你也会因为他们的罪而惩罚他们。神啊,你是永恒的。神啊,你自我存在。神啊,你是圣洁的。」然后他说:「我们必不致死。神啊,你是信实的。」他提醒自己,神立了约,我们不会死,我们不能死。神有约。神是真实的。神不能说谎。然后他说:「耶和华啊,你派定他们为要刑罚人」。「你是全能的。你使用他们是为了你自己的目的。你是满有主权的。你在掌管中。你从来不是受害者。」
你看他在这里做什么?「神啊,你是永恒的。神啊,你自我存在。神啊,你是圣洁的。神啊,你是信实的。神啊,你是全能的。我知道的关于你的一切,都让我不再担心,即使我不理解。我不必理解。首先,我的思想太小,无法理解。我竟然试图理解,这是何等的自我中心!」
所以,哈巴谷已经开始感觉好多了。只是说出来,就让他感觉好多了,好多了。他在第2章第4节把这些变成原则。第4节结束时:「惟义人因信得生。」这就是保罗使用的那句美妙的陈述,「义人必因信得生」。他开始发出声音:「我只需为此信靠神。即使我不明白,我也要相信。」
来到第3章第17节,看看他的信心有多坚强。第3章第17节,他说:「即使我在颤抖,我也要信靠神。我要信靠我那荣耀的,自我存在的,永恒的,满有主权的,圣洁的,全能的,信实的神。」第17节说:「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不可能,无花果树开花才是正常,「葡萄树不结果」,不太可能,有很多果子,许多葡萄藤才是正常,「橄榄树也不效力」,哦,那真的是不正常!
你知道我们在那里旅行时,在伯利恒得到的、雕刻的小雕像吗?为了雕刻,他们必须在400年前加工处理这些树木,因为它们充满了油。我们在那里的花园里看到橄榄树,他们告诉我们,当耶稣行走在地上时,这些不过是小苗。这些事情持续很长时间。
他说:「瞧,如果你一直指望的生活中所有正常的东西突然停下来,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下一句说什么?「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哎呀,哇!那是信心。
他说:「我不在乎整个世界变得荒唐,我不在乎我所依赖的一切都崩溃,一切都逆转!总是可以信赖的东西再也不能指望!大自然完全偏离了正常的路线!但我仍然会因主喜乐,我仍然将盼望寄托在神身上,神会赐给我像山羊的能力,自信地沿着生命的峭壁,走在边缘上。」他就是这么说的。这是稳定的人。稳定的人,他的稳定与他对神的评估直接相关。
弟兄姐妹,让我告诉你们:主已经近了,这就是已经近了的主,是圣经中有能力的神,如果你愿意在他里面欢欣,如果你昼夜思想他的律法,昼夜思想他的话语,你就会知道这位神是什么样的神,并且你会知道他是怎样行事的,那将是你信心的源泉。
知道主已经近了的结果是什么?「应当一无挂虑。」我要担心什么呢?神无法处理的事情吗?等一下,那是亵渎。如果你烦恼、担心、有创伤、不稳定,如果你开始有从厌食症到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各样的疾病,你真的是在说:「我无法应付生活。我不能处理生活。」无论你用什么机制来表现这种无力,真正表明的是,我想用爱和恩惠来说明:背后真正表明的是,你真的不信靠谁?不信靠神。
这是亵渎。两种方式。一,如果你想象神不能帮助你,那么你创造了一个真神以外的神,那就是亵渎神。你创造了一个不是神的神。二,如果你相信神可以帮助你,但不帮你,那也是亵渎,因为你质疑的不是他的品格,而是他的正直和他的话语。
所以,回到诗篇第1篇,稳定的、牢牢栽种的人生关键,是要在主里面得到喜乐—我因他是谁而喜乐—以及思想他的律法,我对他怎样做事非常熟悉。当我明白他是谁,他怎样做事时,我可以看看我的生活,并说:「这就是已经近了的那一位,这就是他,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我不用担心。」
我又回到我说过的话:今天基督教会的巨大弱点,是缺乏对神是谁以及神怎样做事的理解,不明白他的奇妙属性的威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这种大规模的不稳定的原因。因为我们不认识神,所以我们不相信神做事会与他显露的品格和他启示的行事历史一致。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在教会里,我们有所有这些不稳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所有问题。我们没有给予他们神、他的品格和属性,没有给予他如何做事的历史,以及他所有行为的惊人正直,而是给予不稳定的人聪明的人为解决方案,从长远来看,把那不稳定变成生活方式,根本就不是在解决问题。
在上一代中,品克在他的著作《上帝拾遗》中写道:「本世纪的神不再像圣经中满有主权的神;就好比蜡烛闪烁的光芒不像中午太阳的光辉。在一般的讲台上所讲的神,在普通的主日学校所讲的神,在当今的大部分宗教文献提到的神,在大多数所谓的圣经会议中被传讲的神,不过是人类想象力的虚构物,不过是脆弱多愁善感的发明。」引用结束。
我们甚至不提供真神的品格和工作的知识。结果,我们对他极为缺乏信心。难怪人们有内疚、恐惧和焦虑,对神的认识不足,对神的信靠不足,这些都是亵渎神的。如果你想象的神不是他自己的样子,那就是偶像,那是亵渎。如果你想象神所做的事情,与他自己的品格不一致,与他向他的子民所作的应许不一致,那也是亵渎;质疑他的正直。大多数教会不是教导神,让人们进入神的话语,而是通过给他们提供人为的解决方案,以及最糟糕的是通过心理学来试图弥补人的不稳定—但即使心理学家也说心理学没有答案。
灵魂只有一个栖息的地方,就是在神里面。我们靠主不动摇,靠主站立得稳,回到他说这话的第1节。马丁·路德对伊拉斯谟说:「你对神的想法太像人了。」而保罗在这里说了诗人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暴风雨如发怒一般,在我身边如此猛烈地肆虐,但我知道的是:神看顾我所有的道路。」结果,应当一无挂虑。应当一无挂虑。别再担心。不要被试炼和诱惑击倒;你的小世界并不完全像你希望的那样,别被击倒。这是无意识的亵渎。别担心!
我用下面这段经文结束:马太福音第6章。保罗的这个教导与耶稣的教导一致,所以我们来看主说的。马太福音6:25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不要担心这些。你说:「我们不担心这个,不,我们离这种文化很远。他们担心去哪里吃?去哪里喝什么?在哪里取暖?」我们不想这些,我们想到吃的唯一时刻,就是担心会吃太多。我们的社会担心喝太多。唯一需要担心关于衣服的,不是有没有衣服穿,而是选择穿什么?
但他们有真正的基本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世界上很多人,有各样东西,各种脑溢血。他们甚至不用为真实需求的焦虑而挣扎,只有假设的和想象的同侪压力。这些甚至不是真正的需求。那些人有真正的需要,食物,喝的和衣服,耶稣说:「嘿,看看空中的飞鸟,他们不播种,也不收割,也不积蓄在仓里。我的意思是,他们不努力供应自己。你的父喂养他们。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然后在第28节,他说:「你担心衣服?为什么不看看田野的百合花呢?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但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然后在第30节,总结了这一切:「你们这小信的人哪!如果神这么关心今天活着、明天就丢在炉里的田野里的植物,何况那些永生不灭的人,他不会做得更多吗?」你的问题是,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不相信神。这是底线。所以,不要忧虑,第31节。不要说:「我们吃什么?我们喝什么?」那种烦恼藏在当今许多的恐惧和焦虑背后。这就是异教徒寻求的。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哦,这是伟大的论点。看,你有足够的麻烦了,为什么要为麻烦再增加焦虑?那你就遇到了双重麻烦。然后,你必须去见辅导了,你有三重的麻烦,每周花费75美元。看,只需要担当这个麻烦,好吗?其他先不用管了!信靠你的神。
我该怎样稳定?爱,在爱的团契中寻求和平与和谐;培养喜乐,我拥有的这种喜乐比我所处的环境还深入,我所处的环境就是我与永活的基督的关系;然后不仅是恩惠,而且是谦让的恩惠,不要求任何东西,接受任何事情,交托给神;然后,伟大的信心,信靠主,知道他掌管一切。这就是过稳定生活的方式,当我们回到经文时,还有更多要分享。让我们祈祷。
我们的父,我们非常感谢你,为了这样一段清晰的经文,让我们回到正轨,使我们可以稳定。帮助我们知道,我们的稳定来自你。
我们不想成为困惑文化的产物。我们不希望被改道,那道不通往稳定,只通往越来越多的不稳定。我们希望处于你想让我们身处的地方。我们希望靠你喜乐,我们希望昼夜思想你的话语,我们希望成为完全符合圣经的、充满圣灵的基督徒,就是你希望我们成为的基督徒,也能够坚固周围的人,可以像树栽在溪水旁,结满了果子,做事尽都顺利,不会在糠秕的世界里枯萎,被四面吹来的风吹散。
主啊,让我们稳定,但不是为了稳定本身的缘故,而是为了牢牢扎根后,我们可以结果子,荣耀你。奉耶稣之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