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讲座,我们再次学习腓立比书第一章,特别是9到11节。这几节经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敬虔中成长的要素」。请先听我读腓1:9-11:「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
使徒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祈求的,基本上是让他们在灵命上持续成长。为人父母的,在婴孩出生之后,都会热切期待他们成长。照样,保罗在宣教的旅程中建立了腓立比教会,可以说,是腓立比教会的属灵父亲。保罗抱着属灵父亲的心肠,自然经常热切盼望腓立比教会这个属灵婴孩,可以健康成长,渐趋成熟。在加拉太书4:19,我们也可以看到保罗这慈父的心肠。他说:「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保罗认为,只要可以帮助他的属灵子女成长,即使自己要受苦,也是值得的。
此外,在以弗所书4:13,我们看见相同的渴望。使徒保罗渴望以弗所教会众弟兄姊妹「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他在4:15再说:「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他在歌罗西书1:28也说:「我们传扬他(就是指基督),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可见,保罗热切盼望他们都能够成熟和完全。
除了保罗,彼得也有同样的慈父心肠,他在彼得后书3:18说:「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
保罗渴望众圣徒的灵命迈向成熟,是满腔热诚的。看他传道、教导和书信的内容就知道,尤其是在他的祷告内容,更是十分明显。
请听我读以弗所书1:15-19,留心保罗是怎样为众信徒祈祷的。他说:「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亲爱众圣徒,就为你们不住的感谢神。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换一个说法,保罗是对以弗所的人说:「我渴望你们在智慧、知识、爱心和能力方面都能够不断成长。」这正是保罗所十分重视的。
跟着我们在以弗所书3:14看到,保罗说他在父面前屈膝。他为以弗所教会的信徒祈求些什么呢?在3:16-20,保罗祈祷说:「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见,保罗在祈祷里最着重的,是众信徒灵命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灵命是否刚强和充满力量。
在歌罗西书1:9-11,他说:「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的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的多知道神。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保罗又祈求信徒灵命成长,有成熟的属灵生命。在帖撒罗尼迦前书1:2,保罗再一次代求,他说:「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为什么在祷告中要提到他们呢?是为了求主赐他们灵命成长。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1:3说:「我感谢神,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事奉的神。祈祷的时候,不住的想念你。」保罗为提摩太代求,祈求他的属灵能力提升。在腓利门书这部很短的、美好的书卷里,第4至6节说:「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因听说你的爱心并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心。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做的。」总的来说,我们在保罗众多的书信里,都看到他内心有很大的负担,迫切渴望众信徒灵命成长。
现在我们再看腓立比书,在第一章开始,保罗表达了他对教会的问候,接着在第4节说自己为腓立比教会的众人祈求,是欢欢喜喜的祈求。然后,保罗表达祈祷的内容。他在腓1:9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综观保罗的祈祷内容,我们发现他心底的负担,也是他所重视的,他总是为信众的灵命祈求,从来不会祈求物质上的供应、或者教会成功。从保罗身上,我们学到,在属灵操练上,没有什么比为人祈祷更重要的了。
如果你渴望灵命成熟,请你们效法保罗为人代求的榜样。从腓立比书1:9看下去,都是保罗代求的内容。明显地,他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迫切地为人代求。
论到祈祷,有两个重点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首先,祈祷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腓立比书4:6说:我们应当履行的属灵责任,是「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罗马书12:12也教导我们,祷告要恒切。路加福音18:1,耶稣教导人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使徒彼得在彼得前书4:7也强调说:「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圣经的教导十分清楚,基督徒在主内应该彼此相爱,互相代求,我们不单当尽这个责任,心态上更加需要热切。
为别人代求,心态上不应该是仅仅为了完成责任,更要心里火热,心存热切的态度。我读过不少有关祷告的经文,发觉很少是会直接吩咐人去祈祷的,大部分都是教导人应该怎样祈祷。例如,耶稣会教导人怎样祈祷、保罗会勉励人不断祈祷。但是,祈祷的原动力,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才觉得有责任要祈祷,而是发自内心,感到要迫切祈祷。
不是由于别人的要求,而是出于个人的感动。多处经文都指出:祈祷是出于渴望被圣灵充满的心。例如,诗篇55:1-2,诗人迫切地祈求说:「神啊,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求你侧耳听我,应允我。」没有人命令或要求他这样做,他热切的祈求完全是发自内心。
诗篇61:1-2,诗人说:「神啊,求你听我的呼求,侧耳听我的祷告!我心里发昏的时候,我要从地极求告你。」诗人祈求的态度是何等的逼切! 此外,诗篇119:58说:「我一心求过你的恩。」第145节又说:「愿你照你的话怜悯我!耶和华啊,我一心呼吁你!」这些经文给我们看见,祈祷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好比我们不用命令肺呼吸,因为呼吸是十分自然的事。照样,基督徒一旦觉察到什么地方有需要,就会自然祈祷。
在新约不少经文中,我们也看到这种祈祷的心态。使徒行传9:10-11,大马士革有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象中对他说:「亚拿尼亚。」他说:「主,我在这里。」主对他说:「起来!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他正祷告。」主是怎样形容当时的扫罗呢?主说:「他正祷告。」我深信,保罗悔改之后,内心自然渴望祈祷与神交通。罗马书8:15和加拉太书4:6都说,因为住在心里的圣灵,我们才会在祈祷的时候呼喊阿爸父。帖撒罗尼迦前书3:10说:「我们昼夜切切的祈求,要见你们的面。」弟兄姊妹,怎样才会昼夜切切的祈求呢?一定是内心十分火热,催逼你这样祈祷。正如提摩太前书5:5形容那些「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
这一切虽然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却是每个人都必须清楚明白的。一方面祈祷是我们当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祈祷也是由心底发出的感动。这发自内心的感动,是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发动的。请注意:要看一个人的属灵程度有多成熟,不是看他参加了多少个祈祷聚会,或祈祷了多长的时间,而是看他内心为着神的国、为着别人的需要,有多关心和迫切地祈祷,关键在于内心的感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在祷告的时候,我们才会把内心深处、最隐密的东西向神表明。因此,你只要检查祈祷的内容,就知道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了,例如是自己的需要、困难、疑惑以及内心的挣扎。如果你根本很少祈祷,或者祈祷的内容都是很空泛及狭窄,那表示你只有一颗冰冷的心。因为真正的祈祷,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只是履行祈祷的责任,不会令冰冷的心火热起来。因此,不祈祷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不顺从,而是因为他内心自私冷漠。
使徒行传6:4说:「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他们祈祷和传道,并不是因为要守什么律法上的规条,而是内心受到圣灵的感动、心里火热,不得不祈祷和传道。保罗的内心,抱着的就是这种心态。请注意:不是法利赛人守律法的心态,而是由于圣灵在他内心工作,他顺服圣灵的带领,过一个完全讨神喜悦的生活,内心自然迫切为别人祈祷,甚至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昼夜不断地为众圣徒祈祷。保罗迫切为人祈祷,完全是内心深处受到圣灵感动,是自然的反应。
也许有些教会领袖,只把为人祈祷看为一种责任。但是从保罗代求的内容可以看见,他是从心底里关心众信徒的属灵生命。保罗的心受圣灵感动而祈祷,内容是什么呢?腓立比书1:9-11,保罗特别关心五个方面,他为别人祷求的,就是要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能分辨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我们在这五方面,不一定有完美的表现,但是这五个属灵生命的基本要素,或说在敬虔中成长的五个要素,仍是值得我们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这五方面的灵命成长目标,代表着灵命成长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成,就进入第二个阶段。首先是在爱心方面成熟了,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然后才能够分辨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下一步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然后才能够叫荣耀称赞归与神。换句话说,前阶段达到成熟程度,自然成为下阶段的基础,而每一个基础都是灵命成熟所必须的。在这五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发展健康的灵命、才可以过圣洁生活、才可以活出基督的样式。
今天我们会先学习第一个基础,就是爱心的成长,这是十分重要的。保罗对腓立比信徒满有爱心,腓立比书1:7-8,他说:「你们常在我心里,」和「切切的想念你们众人」。保罗十分重视和关爱腓立比信徒,因此常常为他们众人祈求。在不同的书信里,保罗都特别指出在他被关在监牢时,仍然得到腓立比教会热心的照顾。从保罗为腓立比教会代祷的内容,我们看见他十分渴望腓立比教会的灵命,在五方面都能够成熟,完全符合神的要求。
现在让我们看第一个基础要素:爱心。 保罗在腓立比书1:9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这是十分基本的成长目标。保罗有关爱的教导,对基督徒来说,一点也不陌生。除了腓立比书,在多卷书信的开头,例如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等,保罗都谈论到爱。
很多时候,当保罗在书信开头的时候谈论到爱,都会同时提到信心和盼望。他在哥林多前书13:13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保罗强调爱是最大的,当我们看到他祈求腓立比教会灵命成熟,我们一点也不惊奇,他第一项祈求,是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请注意歌罗西书3:14说:「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意思就是说,基督徒要凭着爱心和众信徒在主里合而为一。此外,哥林多前书13:7论到爱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可见,爱包含了信心和盼望。爱实在是超越一切的,是基督徒灵命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
根据哥林多前书13章,我们明白到一个真理,就是人愿意牺牲自己,甚至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是无益的。唯有爱才是灵命成长中最重要的要素。请注意:这里谈到的爱并不仅仅是对神的爱,而是指腓立比书2:2说的:「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也就是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相爱。基督徒拥有的,最有价值的就是爱。我们实在要好好学习和实践这节经文中丰富的内含,好帮助我们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要学习爱人这个伟大的功课,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爱是从神而来的。根据腓立比书1:9,保罗为腓立比教会代求的,就是要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因此,我们知道爱心是从神而来的,否则保罗不会祈求神赐给他们爱心。透过罗马书5:5,我们知道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加拉太书5章也告诉我们,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之一。在爱的基础上,我们的内心才可以涌流出神所赐予的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为什么我们竟然有能力去爱人呢?圣经告诉我们:那是因为神先爱我们,给予我们有爱别人的能力。
保罗在腓立比书开头的祈祷,表达了重大的真理,就是神才是爱的根源。这是属神的爱,跟人世间的爱有很大分别。人世间的爱,着重的是外表的吸引、激动的情怀和兴奋的感觉。属神的爱虽然也有感情的成分,但从来不会意气用事,重要的是他所具备的属灵素质。
属神的爱也不是因为情感上的互相吸引而产生的。神从来不会因为受到我们吸引而爱我们。保罗祈求腓立比教会具备的爱,并不是世俗讲求激情、情绪化、有条件的爱。保罗祈求的,是腓立比教会有属神的爱、效法基督的爱,并且多而又多。
注意,腓立比书1:9,保罗祈求腓立比教会信徒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意思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增加。换句话说,腓立比教会的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爱心,保罗才会祈求他们爱心多而又多。再者,他们已经拥有的,正是属神的爱。可见保罗不是祈求他们在没有属神的爱的情况下得到属神的爱,而是在属神的爱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其实我们今天的属灵光景也是一样,我们曾经尝过天恩的滋味,有了属神的爱,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属神的爱,多而又多。
约翰一书3:14说:「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这是十分显浅的道理,怎样可以弄清楚自己是不是基督徒呢?如果他可以爱主内的弟兄姊妹,就显示他是真正的基督徒。相反,如果他不爱主内的弟兄姊妹,他仍住在罪中。约翰一书3:15进一步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有来自神的爱去爱人,反映了你有永生。如果你没有来自神的爱去爱人,反映了你没有永生。
这是来自神的爱。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没有神的爱,因此不需要祈求,好像你从来没有过。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太少彰显神的爱,故此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祈求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
教会最重要的属灵美德,就是以神的爱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4-35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事实上,今天的世界也十分需要彼此相爱,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缺少了这种美德。美国神学家茵霍尔德·尼布尔曾经说,有一天当他默想创世记的挪亚,想到方舟内部一定充满动物排泄物,臭气熏天。由于方舟外面的环境十分凶险,因此方舟里面的人愿意忍受难闻的味道。这位神学家指出:今天的教会倾向于过着离世独居的生活,对世界的需要漠不关心,是因为爱心严重不足,宁可忍受内部的种种问题,也不愿意面对外面世界的风浪。
因此,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祈求的,就是他们能更大更好地彰显神的爱。由于教会已经拥有这爱心,所需要的,是要更好地操练彼此相爱。这爱的第三重意义,是必须立志无条件去爱。腓立比书1:9所指的爱,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属乎至高无上的神、那种无条件的爱。那是基于主动选择、由意志发动的爱,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左右的。
这种爱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去爱别人、是不出于冲动、不受情绪影响的。这种来自神的爱,不是世间因为外表美丽或具有吸引力等条件才去爱人。怀着世俗的爱的人内心会说:「我爱你因为你为我做了某些事、因为你挑动了我某些情绪。」明显地,世间的爱是冲动的,陷入这种情绪的人,往往会形容自己爱得情不自禁,他朝离弃今天爱得轰轰烈烈的人,也会推说不得不离婚,是因为自己情不自禁地爱上另一个人。明显地,这种属世的爱,缺乏意志坚持下去,也缺乏责任承担个人选择的后果。
这种属世或是属肉体的爱,跟属神的爱有天渊之别。属神的爱是出于意志、基于决断能力的。神爱世人,是出于神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人类很有吸引力,也不是因为神一时失去理智,感情用事地去爱世人。神爱我们,是出于他的决定。他一旦决定了爱人类,就不管我们是朋友或是敌人,不管行为是善是恶,更不是为了从人类身上得着什么好处。总的来说,他决定了爱我们,不论怎样都会爱到底。主耶稣解释得很好,他形容神的爱是无人能及的。约翰福音15:13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这是舍己的爱,是出于个人的选择。一旦选择了去爱,就不管对方是否可爱。再者,这种选择,需要持续不断。抉择了爱别人,会无数次不断对自己说:「不管那个人对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伤害我有多大,我仍然选择去爱对方。」这种抉择,可以称为爱的抉择。为的是自我谦卑,用爱心关怀对方,采取实际行动来服侍、满足对方的需要。请注意:这份爱虽然带着感情,却不受个人情绪喜恶左右。
哥林多前书13:4-7对这种爱有十分详尽的描述,经文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在希腊原文中,有关爱的描述每一项都是动词。换句话说,爱是要付诸实行的,是一连串的行动。这种爱并不是反复不定的感觉、不是说了就不当一回事,也不是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是另外一个想法。这种爱是身体力行,满足别人的需要。
路加福音10章,有人听了耶稣说:「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于是主耶稣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被剥去衣裳,又被打个半死,丢在路上,耶稣说这个有需要的人就是邻舍。帮助有需要的人,实在要运用意志,立定志向去爱,不论对方是谁、做过什么事,也愿意舍己祝福他、服侍他。
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教会没有这种爱,会经不起考验。教会必须实践这种爱,并且被人轻易看到,教会弟兄姊妹的表现,与世人有很大的分别。这个世界推崇的爱,不过是基于一时冲动,是感情用事,完全不会懂得运用意志去爱。那种推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爱,含有很重的情绪成分,是有条件的爱。
例如,某个慈善机构想影响你捐钱帮助海外的孤儿、贫困人士,宣传海报都会显示一些双眼充满忧郁表情的人。因为他们看准了人们的心理,被激发起同情心,才会有可能捐钱。但是出于神的爱,却不需要这样,当我们立志要爱人,不论对方是楚楚可怜忍受饥饿的儿童,或是目露凶光的贫困人士,都会一视同人地去爱他们。圣经描述的属神的爱,就是这样无条件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生命有内住的圣灵、有属神的爱去感动我们,使我们运用意志,选择去爱。
在基督徒的人生中,最重要的美德是爱心。罗马书13:8-10,保罗说:「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如果所有人都本着神的爱彼此相爱,乐于助人,满足别人的需要,肯定不会杀人、不会犯奸淫,这样,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不需要存在了,也不需要把诫命律例贴在墙壁上警惕自己。诚然,一切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句话里面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教会独特的地方,正是保罗迫切地为腓立比教会祈求的属灵素质,那就是能够彰显属神的爱。教会弟兄姊妹必须立志,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在属灵上操练彼此相爱。路加福音6:27,主耶稣已经很清楚地教导说:「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我们领受了这些教导,面对仇敌和不可爱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你对那些人有负面的情绪,不要理会那些情绪,只管去关心他们的需要吧!不论是身体、心理、经济、人际关系以及灵命上的需要、务要解决他们的困难。
教会能否有效成长、在世上作盐作光见证神,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立志选择用属神的爱去彼此相爱。然而,今天不少教会落入了彼此相咬相吞、互相争斗的光景,实在使人伤感。不过无论如何,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彼此在主里切实相爱。
从保罗为腓立比教会代求的内容,我们看到了第四个元素,那就是属神的爱,是充满动力的。保罗的代祷内容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其实,腓立比教会的爱心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保罗不想他们停滞不前,因此祈求爱心多而又多。根据希腊原文,多而又多是用来形容水一浪接一浪地向前推,以致满溢出来,多而又多又形容水像瀑布般倾泻而下。保罗用这个词描述爱心不断增加,是动态的增长,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有了还要加上,保罗的心愿,就是教会永远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外,根据希腊文文法,多而又多是一种不断进行式的时态,意味着那不是一般沉默的爱,而是不断澎湃增长的爱。保罗的意思是说,他祈求爱心持续不断地高速增长。这使我想到科学方面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指出,若是没有外力的干预,一切都会迈向混乱和毁灭。我会借用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来形容教会的属灵景况,如果教会的爱心没有持续增长,没有将我们自己交托于圣灵的大能,就会不进则退,陷入堕落和崩溃的境地。因此,教会必须充满动力,促进爱心持续增长。
追求敬虔的人必须有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有爱心。在这方面,基督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以弗所书4:32说:「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5:1-2说:「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请注意:「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那么,基督怎样爱我们呢?他爱我们到一个地步,甘愿为我们舍去生命。此外,基督为门徒洗脚时候,说了什么呢?他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基督怎样爱祂的门徒呢?他树立了榜样,谦卑舍己,洗门徒肮脏的脚。
属神的爱心绝对不会感情用事。相反,表达爱心的时候,十分克制。腓立比书1:9说:保罗祈求腓立比教会「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有一个美国版本的圣经,把这里的「知识」翻译为真正的知识,意思是完全的知识,先知先觉的知识。可见,这一种爱是基于真正的知识,是有理有据的,绝对不是出于一时冲动,或是出于随时爆发的激烈情绪,而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真知识。这些多而又多的真知识,是神的话语启示的真理。
因此,让我们表达的爱心,不是出于冲动,而是基于真理,跟随圣经的教导。这样不会有人抱怨说:「我已经很努力去爱他了,可是他仍然对我态度恶劣,你叫我怎能爱他呢?」这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圣经已经很清楚地教导:要爱仇敌。我们只有切实执行的权利,没有抱怨不实践的借口。我最近曾经听过有人说:「我现在有了婚外情,这爱是神赐给我的,也是神的旨意。」我必须大声地向所有人宣告,这种说法大错特错。神所赐的爱,必定会根据圣经的真理。圣经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可奸淫,因此,神从来不会赐给人婚外情。
属神的爱,绝对不会感情用事,受激情摆布。相信你也听过有人说:「我堕入爱河就无法自拔,不能控制自己。」这是违反真理,乱搅男女关系的人常用的借口。请注意,这是属世的爱情,完全出于冲动和感情用事,当事人只着重感性上的吸引,不会负责任地克制自己。世人都是这样,根据世界的价值观建立自己对外的看法,完全不愿遵从圣经的真理。
保罗祈求腓立比教会的爱心,除了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是具有深度。深度必须建基在圣经真理上。以弗所书5:2-3说:「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这段经文的讯息,就是爱心必须尊重真理。因此我们不能说:「我发展婚外情也是凭爱心行事。」请注意:经文说得很清楚,淫乱并一切污秽都是不对的。凭着爱心行事,并不是放纵情欲的借口而是尊重神的话语而行,受到神的话语约束,是舍己、谦卑的服事态度。绝对不是毫不节制地感情用事;任意妄为。
彼得前书1:22说:「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这段经文实在十分宝贵! 使徒彼得说了重要的真理,当基督徒顺从真理,洁净自己的心,就可以对其他信徒真诚、没有虚假地彼此切实相爱。希腊文的意思,这种爱是在真理的范围内有极大的发挥,好比肌肉的能力,发挥到最高的水平。同样道理,我们必须遵从圣经的真理,才可以把属神的爱心发挥到最高的水平。
基督徒所说的爱心,是很有深度的,是基于真理的,而这个真理,是来自神的话语。换句话说,我们是遵从神的真理所规范的去爱,是受到神的爱激励,成为爱人的动力。我们越多认识神的话语,更加对神的话语委身和顺服,更能够手洁心清彰显神的爱。
使徒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祈求的爱,就是这种属神的爱,是属世的爱无法比拟的。基督徒在信主之后,因为有圣灵内住,已经得到这种爱,使我们有能力运用意志抉择去爱人。因此,我们的爱并不是出于冲动。爱的动力来自神,因此我们源源不断地有能力,并且在圣灵感动下力上加力,正如约翰福音7:38所说,从腹中涌出活水的江河。
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扎根于真理,在真理的管治下彰显神的爱。具备了这一切,我们可以慎思明辨。如果有人说:「我在基督里爱你。」却热衷于淫乱的行为和各样的罪,多行不义。我们应该对这个人严正地说:「醒来吧!不要自欺,不要再活在罪中!」我们可以这样坦然无惧地说,因为我们借着圣经清楚知道:属神的爱是圣洁的,是手洁心清的。保罗祈求腓立比教会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就是因为他清楚了解,学习神的话语,才可以拥有真正的知识,才能够灵命成长,彰显属神的爱。
腓立比书1:9,保罗为腓立比教会代求的内容,跟爱心有关的,除了祈求在真正知识上多而又多,也祈求在一切见识上多而又多。「见识」的希腊原文意思,是在道德上有洞见,有见地。有了这种洞见的能力,可以慎思明辨,把真理,也就是属神的爱,准确无误地实践出来。
弟兄姊妹,我们实在需要有在属灵上有慎思明辨的能力。我们常常听到世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能在属灵上慎思明辨的人会指出:属神的爱一点也不盲目。我们学习圣经,知道圣经所说的爱很有智慧、道德上黑白分明,使我们知道什么是对错,在适当的时候作正确的决定。在面对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凭着属神的爱谦卑、舍己地提供有效的服事。我们绝对不会胡涂地意气用事,也不会冲动地错误决择,以致出现严重的后果。
相反,凭着属神的爱,我们小心翼翼地反复思量,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在道德上严格遵从神的诫命,慎思明辨,有智慧地周详计划。保罗祈求在见识上多而又多,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解经家威廉.亨德里克森曾经说:缺乏慎思明辨能力的人,可以怀着良好的动机、充满热情地尽力爱人,结果却不一定可以造就别人,使人得益,相反,可能会害人不浅,只因为他缺乏分辨好坏的智慧。他说得对! 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动机的确是为了爱主的缘故,乐意捐献金钱,可惜到头来却错误地支持了那些与天国敌对的人,问题在于他们缺乏慎思明辨的智慧,虽然学会了很多知识,却没有分辨真伪对错的见识。因此,我们在慎思明辨的智慧方面,见识也需要多而又多。
总的来说,我们蒙召相信基督,是为了学习彼此相爱,这正是使徒保罗迫切渴望在信徒身上看到的。当我们爱人的时候,让我们不要单单从个人的出发点去看,我们必须从被爱者的角度去看。
最近,我了解到历史上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人死亡而产生了大量的孤儿,其中不少被安置在设备完善的孤儿院中。孤儿院内家具是新的、玩具是一流的、饮食方面的照顾也十分周到。尽管如此,大批失去父母的的婴儿,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不想进食,结果短期内体质变弱,然后一批一批地死亡。后来,联合国派来一批医生深入调查,提出了解决办法,就是安排大批护士,每十分钟把婴儿拥抱在怀里,对他们展露笑容,逗他们笑,跟他们玩游戏。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孤儿死亡的情况逆转过来,婴儿看见护士出现,都表现得十分雀跃,他们重新开始有胃口,也很投入地接触玩具。
医生的结论指出,婴儿逐渐消瘦至死,是因为缺乏了爱。今天的老人,也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是社会各个年纪阶层当中,问题最严重的一群。感觉到被社会遗弃,感到孤单,加速他们的死亡。统计数字显示:平均在退休之后四年,退休人士容易出现脑退化的病征。在这方面,我特别感同身受,家父退休不久,他竟然这样对我说:「儿子呀,父亲年纪老了,你喜欢的话可以批评我、责骂我、向我借钱、耻笑我,但千万不要离弃我!让我孤独终老! 」
美国心理研究学者詹姆斯.林奇曾经用九年,对七千名30到69岁人士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性格外向、喜欢跟人交往的人,比那些孤立独行的人,更加健康和长寿。不但如此,前者比较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中风,自杀率也比较低。这个结果,不同的专家都有大同小异的解释,其中一个公认的解释,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一生都有与人坦诚交往的需要。教会内的团契生活,正好满足了这个需要!
神不单为我们预备了救恩,也针对我们的需要,设立了教会,使我们爱的需要得着满足。我知道很多人都已经参加了教会内不同性质的小组,我再套用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来提醒各位。这个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万事万物都会有衰败混乱的发展倾向。因此,在基督徒小组交往的初期,大家按着神的爱和感动彼此相爱,好得无比,好比蜜月期。
但是,随着日子推移,团体内容易发展小圈子的关系,教会内慢慢形成一定数目的小圈子,彼此之间少有来往、甚至不交往。更坏的情况是互相排斥,拉帮结派。结果,新来的人要借着裙带关系,才可以进入小组。此外,要参与事奉的工作,也不容易,因为负责领导的人亲疏有别,任人唯亲,以个人的喜好和关系选择合作伙伴。
久而久之,你只会跟所属小圈子的人来往,你只关心他们,他们也特别关心你。彼此之间好像亲人一样,互相赞赏,甚至互相吹捧,你在他们中间特别有安全感。大家来往的方式,高谈阔论那些话题、已经形成千篇一律的习惯,你跟他们交往,才会感到舒适安全。结果,不接受看不上眼的人加入这个圈子。再者,当你要跟小圈子以外的人相交,会使你感到浑身不舒服。
你会怎样形容小圈子的关系呢?你会美其名叫做主内彼此相爱的关系。然而,这种小圈子的交往方式,其实是只求自己安舒而建筑起无形的高墙排斥别人,不接纳其他人。小圈子里面的人,把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交往方式,美其名称为主内彼此相爱,其实完全不是真正属神的爱。
满足于小圈子的交往,实在是画地为牢的结党做法,我们应该学习的属灵功课,是要去爱神让我们接触到的主内肢体,尽管这样做,会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也许不跟人相交的人会说:「我已经操练到一个地步,只是单单与神相交,已经很满足了。」诚然,与神相交是重要的,不过我们仍需要谦卑学习保罗传达的讯息,就是以神的爱去爱所有的弟兄姊妹。求主帮助我们,靠着圣灵的能力,对其他基督徒真的做到彼此相爱。
今天我们借着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的代求,深入了解保罗的心肠,是要我们操练彼此相爱。这个属灵功课对很多人来说有困难,我承认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挣扎。因为按照我们的本性,总是喜欢留在安舒区。要离开安舒区,去爱其他弟兄姊妹,的确要面对不可预测的处境,例如害怕不熟悉的人干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加上我们平日习惯了步步为营,不想离开使自己十分舒服的小圈子生活。因为要实践爱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就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请注意:神呼召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拆毁人与人之间的高墙,离开感到安全的小圈子,去爱那些完全没有吸引力的人、去爱那些有需要、有困难的人。他们都是神的手安排让我们接触的人,尽管其中可能有人会利用了我们的爱心,但是我们仍然喜乐,因为我们知道会有来自神的赏赐。我们爱别人,不是为自己谋取好处,而是为了遵行他的旨意、讨神的喜悦。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祈求神帮助大家,听了今天的讲座,知道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祈求的爱,是怎样的爱,你也效法保罗的榜样,向你所遇见的人,大大彰显神的爱。我深信,当教会整体都能够活出属神的爱,让人看见我们的见证,就会对我们另眼相看,归荣耀给神。
现在让我们祈祷。亲爱的天父,感谢你让我们明白你想我们彰显的爱,是怎样的爱。求你帮助我们,牢牢记住今天所学的真理,帮助我们活出基督的爱,使你的名得着荣耀。我们这样祈祷,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