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打开圣经到彼得后书,第1章。我们要在这次讲座开始研读头十一节。我给彼得后书第1章的头十一节起标题,叫做「我们宝贵的信心。我们宝贵的信心。」
整本圣经,都有对假教师的警告。你会非常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时不时都会谈到。这些假教师从一开始就存在,试图透过欺骗人、透过用冒充为神圣的属灵救赎真理的谎言,来欺骗人,试图这样咒诅灵魂下地狱。假教师的伎俩总是如此。他们是撒但的使者。他们是说谎的人,基本上是对钱财的贪爱、对权力、地位、卓越等等的贪爱所驱使;但他们真的是属灵实体、也就是鬼魔的爪牙,他们带领假教师宣传撒但的谎言,来欺骗灵魂,这些灵魂随后会在地狱中灭亡,构成了撒但永恒统治领域的人口。所以这种欺骗一直都在。一直回到伊甸园中,你看到在一开始的时候,撒但在那花园中化身为蛇,试图引诱男人、女人背叛神。他那时候成功了,如今他用自己撒谎的欺骗,仍然成功。
这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假教导、假教师、假先知、假教义、异端等等—这是持续的问题,在每个时代都一样,因此,神必须有他子民自己的、属灵信仰的捍卫者。神总是有一些男人、女人,他们在那里是为了说出他的真理—无论是忠心的母亲,对子女说真理,还是忠心的父亲,对他的家庭说真理;无论是先知,祭司,君王,士师,还是在以色列框架里面的某个重要人物,民族的长老,无论是谁。或者是使徒,或者新约先知,或者牧师、教师、长老、执事,无论是谁,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的呼召似乎就是要警告人们关于欺骗者和他们的骗术。
在这方面,新约中最突出的人物就是彼得。彼得是神的器皿,写出警告的书信。这封书信的目的,就是努力帮助我们能够与这种骗术较量,而这种骗术是非常流行的。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为了暴露、阻挠、打败那些进入教会的假教师的入侵。当他写的时候,这封书信适合于那个目的;如今仍然适合。
顺带一提,这封书信和犹大书非常相似。事实上,很大的部分几乎是重复的。犹大也是另一个属灵信仰的捍卫者,他的目的是要确保人们不会受谎言和该被毁灭的异端侵害。彼得毫不客气。这是非常清楚、简要、直接的呈现。对假教师的核心描绘出现在第2章。这是一般性的描述。他从来没有识别任何被标签的异端;他没有识别某个特定的假宗教。他没有识别某个特定的假膜拜团体,或者假的教导系统。这是非常一般性的。
但是他以一般性的方式说了这些假教师:他们教导那败坏人的异端,他们倾向于否认主耶稣基督,他们在这么做的时候,扭曲了圣经。他们搞臭了真信仰的名声。他们鄙视权柄。他们被贪欲和邪恶的欲望驱动。他们傲慢地诽谤神的使者。他们是不道德的。他们是贪婪的剥削者。他们是傲慢的。他们用感官享乐来引诱人。他们应许了美好生活,但是却无法给予美好生活。他们是肮脏的。非常直接的描述。他谈到一个事实,就是他们绝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出,即便他们假装要给予一切,他们的受害人就是易变的灵魂,贪爱所有错误的东西,因此受害,这些人把错误的东西卖给他们。
当彼得写的时候,他心中非常急迫,因为这是他的最后一封书信。你会留意到,1:12说:「你们虽然晓得这些事,并且在你们已有的真道上坚固,我却要将这些事常常提醒你们。我以为应当趁我还在这帐棚的时候提醒你们,激发你们;因为知道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我不会活很久了,如果有一件事是我想要做的,那就是确保你们记得这些事情。所以我要提醒你们,提醒你们,提醒你们,这样当我离开了,你们就会记得这些事情—这些假教师和他们欺骗人的谎言。
这封书信中的术语表明,这些假教师不只是在未来行事,而是已经在工作了。他们已经在保罗的收信人中活动。顺带一提,他在这封书信中的写信对象与第一封一样。请留意3:1:「亲爱的弟兄啊,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这么清楚,第一封信就是彼得前书,这里是彼得后书。
即便我们不知道他们假教导的形式究竟如何,这假教导已经在他写这两封信的对象当中开始了。这封书信背后没透露什么细节,完全没有描绘这个异端。事实上,彼得在这里的目的不是要处理关于异端的教义,而是要处理他们的特征。他关心的除了他们说什么,也关心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但是第2章的要旨描绘了他们,而不是他们的教义。他对他们的教义所说的,就只是这些教义是可咒诅的,这是该被毁灭的、或具有破坏性的异端。他在第3章说了他们的教义,就是他们嘲笑神将要再来的审判。但是此处之外,他真的没有说很多。
所以他更关心的,是帮助我们识别那些人生活的特征,因为教义或许会改变,但是异端的特性不会改变。欺骗者的性格总是一样的。即便我们不知道这些人面对的假教导的形式究竟如何,即便我们对具体细节一无所知,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书信中学会:怎样认出欺骗者、怎样认出他的骗术。
但是这封书信除了具有批判性和分析性,让我们看到假教导之外,还有一个相当保护主义的视角。彼得想要保护信徒。他想要教会能够保护自己免于这连续的攻击。
顺带一提,在历史上,教会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二者混杂。大多数时候,在我看来,就可能的、最宽泛的定义来说,似乎教会已经落入欺骗之害中。对我而言,似乎在教会的整个历史中,只有一小部分剩余的教会能够认出骗术,并且忠实于信仰。那就是彼得的关注。他的关注在于让人不落入假教师的危险攻击中,成为囊中物或者受害。基本上,你需要三种保护。彼得要为我们打开这三种保护。第一,认识你的救恩。第二,认识你的圣经。第三,认识你的成圣。这些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确保你得救了,那就是第一重保护,第1-11节。确保你在主面前的身份是确定了的—那就是第一道主要防线。第二,认识你的圣经。从1:12开始,到3:2,要旨是关于圣经,圣经是从圣灵来的。「我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彼得说:「但我们是见证人,被神的灵感动,我们写了下来。你们最好要确保自己跟随它,而不是跟随世俗的假先知破坏性的异端。」所以你必须认识你的救恩,你必须认识你的圣经。
确保你得救了,这是第一。确保你理解了真理,这是第二。第三重保护就是认识你的成圣。那就是指必须处理你自己的圣洁的问题。从3:3开始,他一直写,来到讨论圣洁的议题。他在第14节中或许来到了一个高峯,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然后第18节说:「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
我没有讲的中间部分,就是第2章,描述了假教师。我们也可以说,认识你的救恩,认识你的圣经,我们可以额外奉送「认识你的敌人」。那真的就是第2章的内容。但是对付他们的三道防线就是救恩、圣经和成圣。你可以在心中记下来吗?在这三道防线的每一道中,对假教师的提防总是涉及认识一些东西—其中涉及认识一些东西。如果在彼得后书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认识」。你一定要认识救恩的状况,你与神的关系。你一定要认识圣经。你一定要认识你在成圣方面的属灵状况。那就是第一重保护、第二重保护和第三重保护。你也一定要认识敌人;你一定要认识到,如何认出这些人。当然,那就是这封书信第2章的核心。
「认识」这个词在这三章中是十分显着的。这个词以这种或者那种形式,出现了十六次。十六次。其中六次是加强形式。希腊原文是常见的词,意思就是「知道」,用一个前缀可以加强语气;通常当你看到前置词作为前缀加在动词前面,那个前缀就强化了动词的意思。
所以,保护我们的,正是我们认识的。我们必须认识敌人,他在第2章非常清楚地为我们描绘了,他们怎样来,他们的特征是怎样的。我们必须有辨识能力、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具有批判性,并且评估他们。
但是,然后,为了保护我们,我们必须认识我们的救恩,我们必须认识圣经,并且认识我们属灵生命的状况。对我们的救恩、对救恩的资源有信心,并且对透过耶稣基督带着确据给我们的、关于神的真知识有信心,这些就是第一道防线。亲爱的弟兄姐妹,这就是救恩的头盔。
当撒但挥舞着牠假教义的剑来对付你的时候,舞动着剑想要对你刺出致命一击时,使你免受那致命一击的,就是救恩的头盔;这个保护或者防线,就是认识到你得救了,认识到你属于神。你的防线从对于你与神的救恩关系的清晰且有信心的理解开始。
彼得想着这一点,于是在开头的部分谈了救恩。我们来看第1-11节。在这里,他想要挪去我们的任何疑惑。他想要挪去信徒的任何困惑,信徒或许会怀疑、或许会对他的救恩感到困惑。彼得想要他认识他站在何处,这样他就可以站在他所站的地方。没有安全感、怀疑、困惑的基督徒,很容易落入假教师的圈套。任何要么未得救、要么对救恩不确定的人都容易受到假教义的攻击,因为你不认识自己站在哪里,你不理解你的资源。所以,在救恩方面理解我们真正的属灵状况,是第一道防线,防止撒但错误的攻击。如果你不认识你是在基督里,如果你不认识你在基督里是谁,那么你就容易成为猎物。
在开头问候中,讨论救恩的语调一下子就出现了。让我们看第1节。「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
在我们开始看从这头两节开始的、关于救恩的丰富呈现之前,先说一些想法作为引子。请留意西门·彼得在这里的名字。这封书信从那个名字开始,西门·彼得。我们是用我们的名字来结束一封信。在古代,他们从自己的名字开始一封信,这有道理得多。当我得到一封信写着「亲爱的约翰」,我晓得这是写给我的,我知道这封信是来到我这里的,不必再告诉我。我总是必须看看信的末尾,来找到这封信是谁写的。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顺带一提,西门·彼得,这两个名字都非常重要。西门是希腊文术语,转成希伯来文就是西缅。在我们找到彼得后书的古代抄本中,一些抄本写西门,一些写西缅。这是非常常见的名字。这个名字是跟着以色列一个支派的族长西缅起的。西缅或者西门,这是同样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出生的时候就给了这个人。毫无疑问,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西缅。希腊世界把他识别为西门,所以在抄本中两种写法都可以看到。他自己的犹太名字西缅,不足以识别他。如果只是说「西缅写了这封信」,他们会说「西缅是谁?」西缅或者西门在古代就是跟任何名字一样的常见名字。
例如,在新约,除了彼得之外,有九个人名叫西门。九个人!所以第二个名字是至关重要的。西门或者西缅什么?西门·彼得,就是他。彼得的意思是盘石。希腊文彼得的意思是盘石;在亚兰文,这个词就是矶法,所以有时候他被用亚兰文称为矶法。他想要自己完全的身份得以表达。他想要每个人确定是谁在写这信。写信的,不是西门·马古斯,不是义者西门,不是其他七个西门中的任何一个,而是西门·彼得。
在这两个名字中还有另一个注释。西门是他见到基督之前的名字,彼得是他见到基督之后的名字。西门是他羞辱的名字,彼得是他荣耀的名字。因为他是这么的西门·彼得,换言之,他这么经常地表现出新我,也这么经常表现出老我。他似乎从来不能够改动他的第一个名字。事实上,当耶稣在他的不顺服中抓住他的时候,他说了三次:「西门,西门,西门。」在约翰福音第21章,当彼得行事像他的旧我时,耶稣就用他的旧名字称呼他。
西门·彼得这个组合在新约出现过许多次,指的是这个人。在初代教会中,在说希腊话的外邦人中,他通常被称为西门·彼得。请读使徒行传,尤其是第10、11章。甚至外邦人都叫他西门·彼得。在小亚细亚写福音书的约翰用西门·彼得指称他的次数,在所有22次中占了17次。所以,他真的无法摆脱两个名字并用。如果他只是变成彼得,那就好得多了;但是他这么经常行事为人好像他的老我,以至于他似乎总是背负着他的老名字。对我们而言,他是一幅美好图画,因为我们也是经常像我们的老我那样行事为人,不是吗?我猜想,那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能与西门·彼得认同的原因。作为对比的话,你留意到吗?使徒保罗从来不会被称为扫罗·保罗。因为这个或者那个理由,对我们而言,他就不像西门·彼得那么真实。我们对这个又是新人、同时又偶尔表现得像旧人的人,更感觉舒服。当耶稣就他的罪与他对质时,他就是西门。当他在五旬节带着能力讲道时,他就是彼得。我们都像那样。
因为他的名字本身就是关于救恩的戏剧性的例证,所以他是写这个主题的合适人选。他在这里写的是他最后的遗产,他的最后一封信。他想要信徒能够面对假教师的攻击,并且得胜。他想要他们对他们的救恩有信心。他想要他们对圣经有信心,对神的启示有信心。他想要他们对第二次再来有信心,以至于他们会活出圣洁生活。
然后,他进一步界定自己,西门·彼得,仆人—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这是关于谦卑和权威、谦卑和尊严的极佳平衡;对属灵领袖而言的完美平衡。首先,他是仆人。仆人的希腊文意思就是奴隶。他说:「我是奴隶。」那把他放在谦卑的位置上。那把他放在跟所有其他事奉主耶稣基督的信徒同一个层次上。我们都是奴隶。我们都是仆人。可能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这个谦卑的头衔是出于在神的话语中最伟大的人。摩西,伟大的领袖和给予律法者,是神的仆人。约书亚,以色列伟大的指挥官,是神的仆人。大卫,最伟大的君王,是神的仆人。保罗是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是基督的仆人。犹大称自己是基督的仆人。按照阿摩司书3:7和以赛亚书第23章,旧约所有先知都是神的仆人,新约中每个信徒都变成神的奴隶。
所以,彼得把自己与我们所有人认同。他作为基督的奴隶是谦卑的。虽然他是十二人当中最伟大的,且是他们的代言人,虽然他是他们所有人当中最伟大的传道人,并且是耶路撒冷的领袖,但是他还是耶稣基督的奴隶。
威廉·巴克莱写道:「称呼基督徒为神的奴隶,意味着他是不可转让地由神拥有。在古代世界,主人拥有奴隶的意思,就等于他拥有他的工具。仆人可以改变主人,但是奴隶不可以改变主人。基督徒不可转让地属于神。称呼基督徒为神的奴隶,意味着他毫无保留地任由神支配。在古代世界,主人可以对奴隶做任何他喜欢做的事情;他对他的奴隶拥有的权力,就如他对他那些无生命的财产拥有的权力一样。基督徒属于神,让神差他去神想要他去的地方,以神想要做的事情来对待他。」
「基督徒就是没有他自己权利的人。称呼基督徒是神的奴隶,就意味着基督徒对神要有毫无质疑的顺服。称呼基督徒为神的奴隶,就意味着他必须持续地事奉神。奴隶没有他自己的时间,没有假期,没有休假,没有协议好的工时,没有闲暇,所有时间都属于主人。基督徒必然是生活和时间的每一刻都花在事奉神上面的人。」
在古代,奴隶是很为人所知的。对彼得而言,说他是耶稣基督的奴隶,意味着他是谦卑的仆人,有义务做他主人吩咐他做的任何事情,无论代价是什么。那就是彼得。请读约翰福音第21章;耶稣想要彼得做的事情的全部本质就在这里。「如果你爱我,那么就做我吩咐你的事情—喂养我的羊,跟从我,这会让你付上生命的代价,但是,顺服我。」
然后他从谦卑转到尊严,说他也是耶稣基督的仆人。所以一方面,他谦卑自己,与所有信徒同等;另一方面,他把自己描绘为基督的代言人。这把他提升到独特的位份上,是神所呼召,被分派作为复活基督的见证人,是基督亲自挑选的福音使者,让他来到他可以正式说话的位置。
「使徒」这个术语的意思是被正式差遣的人,耶稣基督的使徒就是被耶稣基督亲自差遣的人。所以他拥有基督所有的权柄。他事奉,然而他有权柄。他在基督之下,但是他是基督的代表。这是属灵领袖的模式—奴隶的牺牲与顺服,与使徒的力量、勇敢和勇气结合。
最后,在这些开场的话中,「西门·彼得,耶稣基督的仆人」—或者奴隶—「耶稣基督的使徒,写信给那些」,请停在这里。他们是谁?「那些。」如我提到的,3:1说了这些与收到第一封信的人是同一批人。如果你回到彼得前书1:1,你会找到他在写给谁。「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些」—再次是那些,而那些人就是—「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被拣选的人。」
换言之,分散在那外邦世界中被拣选的教会。除此之外,我们无法更具体知道他们是谁。主要是外邦人,但当然也有一些犹太人在这团契中。或许彼得后书是在罗马写的,就像彼得前书一样,并且不迟于彼得前书一年。尼罗在公元68年死去。传统告诉我们,彼得死于尼罗的逼迫。彼得或许在保罗之前死去,因为保罗在罗马写最后一封信的时候,那时彼得当然不在那里,所以他一定已经死了。彼得前书,大约公元64年写成;彼得一定是在六十八岁之前死去,可能六十七岁之类,或者六十六岁。所以,这可能写于大约公元65年,就是在彼得前书之后的一年。所以,这是一封监狱书信。他是一个囚犯。他在面对死亡。像我之前读出的,1:14,他说:「因为知道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传统告诉我们他被钉死十字架,他拒绝像主那样被钉,于是他要求倒钉十字架。
这个超越现实世界的人写给我们的遗言,关于怎样面对假教师,并且得胜;他从必须开始的地方开始—第一道防线就是我们的救恩。他要告诉我们关于救恩的三件事—我们救恩的来源,我们救恩的范围,我们救恩的确定性—来源,范围,确定性。
让我们来看来源。回到第1节。「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这一节经文界定了我们救恩的来源。「与我们同得,与我们同得」。这意味着我们的救恩是什么?是礼物,不是吗?我们领受这礼物。这话语是奇妙的话语。不是普通的话语,不是普通的话语。这个动词的意思是通过抽签得到。你还记得他们何时抽签吗?神可以在眷佑中用这种方式,来控制地上的环境,来清楚显明他的旨意。这个词的意思是「通过分配被给予」。这清楚指的是并非靠个人努力得到的,不是靠个人技能得到的,不是靠个人价值得到的,而是纯粹从神来的,神掌管着给予谁。
事实上,在那个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希腊语词典都指明,这个词的意思是「透过神圣意志而获得」。神使用抽签作为显明他旨意的方式,所以这个方式是匿名的。透过抽签获得,意味着透过神圣旨意获得。所以彼得在写信给那些已经领受了信心的人,因为神的旨意是把这信心给他们。很奇妙!顺带一提,如果你留意到,使徒行传1:17也使用了同样的动词。
那么,他说「信心」什么意思?「同得信心。」他指的是信心吗?还是指基督教的教义和教导?还是说,这个词不是客观性的,而是主观性的?他在讲相信的能力吗?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理解这一点的最好方式,就是理解为主观性的。也就是说,他在讲相信的能力。否则,就没有什么理由说「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如果他在讲教义,当然只有一整个教义,所以你不会说这个人得到的一整个教义和那个人得到的一整个教义一样。教义只有一个。但是如果你的意思是主观性的信心,或者相信的能力,说这个人从神领受了与那个人同样的相信的能力,那么这就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你在讲客观性的信仰,这种客观性的信仰又只有一个可能性的话,那么就没有理由说两个有同样的价值。不是的,彼得是在说,救恩是透过信心;信心来自神,是神首先发起的。那么,救恩的信心是来自神的。
请仔细听这一点。回到彼得前书第1章,他说,我们是按照父神的预知被拣选的。彼得在第一封书信的开始,就谈了神的一面;他拣选了我们。彼得在第二封书信的开始,就谈了我们的一面;我们相信。但是,要再次说,这个信心是从神领受的。信心是相信的能力。这是相信神的能力。神给了这信心。我们回到了以弗所书2:8-9,不是吗?「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
救恩,包括了相信的信心,都是神礼物的一部分。按照哥林多后书第4章,我们的心眼瞎了,以至于荣耀的福音真光无法被相信。按照以弗所书第2章所说,我们被死亡俘虏。我们是空中掌权者首领的仆人,我们是悖逆之子,要走向永恒的咒诅。我们在过犯和罪孽中死去,我们在黑暗中是瞎眼的,看不见;如果我们相信,那是因为神把信心分配给了我们。所以他当得所有的荣耀。
即便说到罗马书第12章,关乎属灵恩赐的问题,「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信心来自神。信心被量给我们,是为了救恩,为了事奉。请听以弗所书6:23:「愿平安、仁爱、信心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归与弟兄们!」爱、信心和平安都来自神。
腓立比书1:29说:「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这是神为了基督的缘故给予你的,让你来相信。你无法相信,除非神把信心给你。哥林多前书12:9再次说到圣灵的恩赐,「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相信的能力,是为了救恩;相信的能力,是为了事奉;在代祷中相信的能力是被量给我们的信心,都是从神来的。他就是给予这种信心的人。人的自然信心无法领会救恩。我们需要理解,不要混淆了。
使徒行传11:21说:「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他们为什么相信?因为主与他们同在。请仔细听。人的信心是存在的。你有相信某些事情的能力,对吗?我也有。你相信你可以用你的钥匙启动车子,打开引擎,点燃火花塞,你相信车子不会爆炸。你相信你每次都这么做。如果你有八缸汽车,那么车子发动,就有八个引爆点,在一个机器中有八个引爆点,充满了汽油。但是你相信无论谁来做,都不会把你炸掉。
你有信心搭乘飞机。我飞过无数次,都有坐在我旁边的人说:「我从来不理解这飞机怎样停在空中。你可以解释飞机怎么运作的吗?」不仅如此,你搭乘飞机,你甚至无法看到飞行员。你有信心在高速公路上开一部车,即便你不知道转弯处之后还有路,而不是以一个长坠落结束。你有信心在餐厅吃饭,即便你从来没有去过厨房。当你已经去了厨房,你还有信心在餐厅吃饭。你看,这是自然的信心。这是人的信心。这与救恩无关。
你作为一个人拥有的信心,不是那会救赎任何人的信心。救人的信心是从神来的礼物。请再次听彼得在第1节说的:「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得信心的人。」第一封书信写给那些被拣选的人,第二封书信写给那些得信心的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被神拣选,但是并非没有信心,只不过那信心是礼物。所以,当圣灵唤醒死去的灵魂来回应,听基督的话语时,神就发动了这信心。所以信心来自神,然而所有人都被呼召去相信,而那些不相信的人都被永远咒诅。何等奥秘!何等奥秘!
请跟着彼得的思路。「给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钦定本说「同样宝贵的信心。」意思是同一种的,价值同等的。这个词被用在政治的意涵中,意味着军衔同等、位份同等、荣誉同等、身份同等,在经济使用中指涉价格同等,同样有价值,同样宝贵,同样尊荣,同样有特权。
所以他在这里说的是,我们同得一样宝贵、有价值、尊贵、同等的信心。我们拥有的信心是同样宝贵的。信心带给我们的属灵特权是同等宝贵的。请听:没有第一等基督徒,没有第二等基督徒。我们都有同样的信心。那就是加拉太书所说的,当保罗在加拉太书3:28写道:「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你们来的时候,有着同等宝贵的信心,以得到同等宝贵的特权。
「宝贵」这个词的词根,原文的意思是荣耀、价值或者价格。顺带一提,彼得喜欢「宝贵」这个词。彼得前书1:7、19,2:7,彼得后书1:4,都是「宝贵」这个词的这种或者那种形式,他喜欢那个词。他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得到有同样价值的信心」—同样的—他说「与我们同得」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是什么意思?顺带一提,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与我们一起」。有人说,他的意思是与使徒一样的信心。他说的是,尽管使徒是被神独特呼召的人,看到复活的基督,当然与主耶稣有那独特的经历;尽管他们被赐福,作为那复活的见证人;尽管他们被给予神迹奇事、神迹般的能力的恩赐;尽管他们是神圣启示的、有特权的接收者;但是他们没有更大的信心,他们救恩的信没有比单纯的、普通的、日常的、平凡的基督徒更加宝贵。二者都有同样宝贵的救恩的信。
我想要赶快说那是对的,那绝对是对的。那绝对是对的。但是那或许不是彼得在这里的意思,因为没有其他使徒写这封信,只有彼得而已。他为什么要说「我们」?跳到第12节,那是他谈到个人的时候—在一开始,他只是说「西门彼得,仆人和使徒」;当他说「与我们一起」时,他的意思可以是使徒的集体,即便他们并不在那里,但是那似乎解释太过了。如果他说:「与作为使徒的我一起」,或许我们可以那么理解。跳到第12节,当他确实指自己的时候,他就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所以他在这里用的「我们」,不是在集体的意义指超过一个使徒写这书信。
你说:「哦,如果这里不是指跟使徒一起,那么这里说的是谁呢?」他心里想的最有可能是犹太人跟外邦人的关系议题。他在这里说的是:「你们这些外邦人」,散居在外邦人的世界,正如彼得前书1:1说:「你们得到的信心,与犹太人有同样的价值」—与我们的信心一样,与犹太人的信心一样。我们在这里不可以太武断。他可能意味着使徒羣体,但是若要与彼得教导和经验的其他东西保持一致,那么似乎说他在评论这个犹太人跟外邦人的关系议题是最合适的。
请回到使徒行传第11章一会儿。让我告诉你,为什么我更喜欢这种诠释。使徒行传11:17,实际上彼得在这里报告主在外邦人那里所做的事情。彼得有一个向外邦人传福音的独特事工。使徒行传11:15,彼得报导,圣灵降在外邦人身上,正如圣灵在五旬节时降在犹太人身上一样。然后在第17节,他说:「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神呢?」他在说,外邦人在相信之后得到的圣灵恩赐,与我们相信之后得到的圣灵恩赐一样。因此,他们有同样的相信;他们得到了同样的信心。
请看15:8。第6节说,使徒、长老聚在一起,讨论耶路撒冷会议的这个问题。有很多辩论。彼得站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就是同样的信心—「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
对我而言,似乎彼得相当迷恋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有同样救恩这个现象。当你带着所有这些思考进入这封书信时,他在说:「我在写信给那些外邦人,他们与我们犹太人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第一封和第二封书信,都是写给分散在外邦人世界中的教会,这些教会主要由外邦人信徒组成;基调当然要比犹太人来得宽泛。像以弗所书第2章所说,中间隔断的墙被拆毁了。彼得在使徒行传第10章与哥尼流在一起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相关例证,在他与超自然的独特相遇中得到了异象。所以他迷恋于这个同属于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宝贵信心。
再一次,「同得尊荣」这个词的希腊文,在古代世界尤其用来指那些在一个城市中被给予平等公民权的陌生人和外国人。约瑟夫写到安提阿的时候,说在安提阿,犹太人被给予了公民的所有权利,他们被称为「同得尊荣的人」。他们在尊荣和特权上被称为与住在那里的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平等的人。所以,彼得写这封信给这些「同得尊荣的人」—你们有着同样的信心。不分犹太人或者外邦人。神已经给了我们同样的救赎信心。救恩的来源—神。他给了我们信心。途径是什么?请看第1节:「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这段用语也有几个强调点。请非常认真地听。「义」可以指正义,可以指公平,可以指平等。所以,一些解经家认为,他写的是这个意思:就是你们外邦人已经得到相信的能力,与我们犹太人一样有同样宝贵的信心,因为神是公平、平等、公义的,所以他给了二者同样的信心。那是一种可能的意义。
如果我们接受这种意义,那么这就在说神并不亏待人,他公平地给了我们所有人同样的宝贵信心,来相信耶稣基督,无论我们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因此我们被领进来,得到同样的圣灵。我们得到同样的属灵特权,因为神是平等的;没有人比任何人更有价值,因为没有人是配得的。
但是另一方面,「义」这个奇妙的词也可以意味着神的义本身,就是神拥有的称人为义的能力,让他能够救赎罪人。换言之,我们有信心相信,我们得救,是因为神的义归给了我们;这是神和救主耶稣基督的义,归算给我们。
似乎后者与新约的教导更加一致,这个教导就是,无论何时,当你把救恩与神的义联系起来的时候,这不是与他的公平、正义或者平等联系起来,而是与他的圣洁、纯洁以及在无罪意义上的公义联系起来,这个义是从基督里面的神那里归算给我们的,是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有信心,只是因为神给了我们。我们得救,只是因为他把义归算给我们。他给了我们义。
这就是保罗的主要论点。很快地看看罗马书3:26:「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当人信耶稣,有神给予的信心时,神就称他为义。同样的词,神称为义。罗马书4:5说:「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在新约的救恩经文中,你有信心、有义,这义不是神的平等,这义是神归算给人的圣洁。所以,当神给你信心去相信时,他就给了你义,让你得救。只有神归算给你的义能够遮盖你的罪,使得你为神所接纳。那就是他的论点。
神称我们为义。神把他的义给了我们。我们披戴了义。使徒行传13:38-39说:「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当你相信的时候,你就从罪的刑罚中得了释放。摩西的律法从来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我们在谈论的义。
请留意,这里说的并不真的是作为圣父的神的义、公正、平等、公平,而是要跟着这个思路。我们都同等领受了相信的能力,然后是救恩,这是借着—请留意这里的称谓—这是借着神和救主耶稣基督的义。他不是在谈论作为圣父的神。他在称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神和救主。义确实源于神,但是义是透过耶稣基督流到我们这里的。
加拉太书3:8说:「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第9节说:「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第11节说:「义人必因信得生。」你再一次看到义和信心,义和信心联系在一起。相信,被赦免,被称为公义,与神和好。我认为,这个接下去的用词、这个对耶稣基督的描绘证实了第二种诠释。给我们的,是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的义。顺带一提,这里的希腊文结构只有一个冠词放在「我们的神」前面—「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这样就全部指的是同一个位格。
这就解释了要怎样理解那个用语—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位格。我们的神是救主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是神。那全都包罗在里头了—全都包罗在内了。顺带一提,彼得还用了四次救主这个词,在1:11、2:20、3:2和3:18中,这几次总是指耶稣基督,总是这样。在这里,他在称呼我们的主耶稣是神。下一次当你的摩门教朋友提起那个议题的时候,试一试这么说。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他是神。任何对耶稣的考虑只要少一点点的话,就是对他位格的否认。
请听罗马书9:5,可以从中找到支持:「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基督就是神。基督就是神。提多书2:13说:「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谁要显现?我们的神和救主基督耶稣。希伯来书1:8说:「论到子却说: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如此等等。耶稣是神。歌罗西书2:9说:「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请仔细听,这是很奇妙的。彼得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他在使徒行传2:21做的事情。他拿出旧约称呼神的名,用在耶稣身上。这太奇妙了。你知道旧约指称神的名是什么吗?救主。他把这个名字用在耶稣身上。当他出生的时候,他要被称为耶稣,因为他要把他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1:21说,他出生就是要做救主。
让我们快快看以赛亚书,我要告诉你们一些经文,以更加丰富你们,然后我们要很快作结论。以赛亚书43:3,以赛亚把这个头衔给了神:「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是以色列的圣者-你的救主。」第11节:「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第21节:「你们要述说陈明你们的理,让他们彼此商议。谁从古时指明?谁从上古述说?不是我-耶和华吗?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以赛亚书60:16,这一节的结尾:「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
回到彼得后书,你看到,当彼得说我们从神领受了相信的能力,领受了同样宝贵的信心,无论我们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因此我们都是借着信心得救,就是当神的义临到我们的时候,这来临的义就是耶稣基督的义,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神和救主。他真的用了称呼神的头衔来指耶稣基督。那么,救恩的来源是神。他把信心分配给我们,让我们相信,并同时供应他自己的义,就是神与救主耶稣基督的义。亲爱的弟兄姐妹,不要误会,救恩在每个意义上都是神的礼物—在每个意义上。那就是救恩的来源。下次,我们会谈救恩的实质。让我们祷告。
父啊,这些真理是这么丰富,这么让我们的心激动。我们何等感谢你,因我们已经被父神的预知拣选;感谢你,当我们死在过犯罪孽中时;当我们瞎了心眼,以至于基督荣耀福音的光无法照亮我们时;当我们是你的仇敌,并且恨你的时候;你赐给我们信心去相信,你平等地给了我们所有人同样的、宝贵的救赎之信。
然后,你给了我们那唯一可以让我们为你接受的东西,那就是耶稣基督的义,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神和救主。他的义遮盖我们—像以赛亚书61:10说,我们披戴了义袍。我们都被耶稣基督的义遮盖。他的义是为了我们的罪,我们蒙赦免。主啊,我们何等感谢你,因为你成为救恩的来源,因此,你配得一切颂赞。我们这样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