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显然,这些假信徒传道,赶鬼,行异能都不一定保证得救,然而今日的信徒能不被这些外在的能力所迷惑,真的能通过教导者的行为来分辨真假先知吗?所以耶稣给我们作出最后一个教训,让我们多加思考。
常言道:任何人谈论天国的,最终都不会进入天国。这是新约里很真实的例子。在箴言30:12,「有一宗人」,或是有一代人,「自以为清洁,却没有洗去自己的污秽。」在罗马书10:2,它批评以色列人,「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
一些表里不一的基督徒声称自己的行为像一位爱主的基督徒,他们坚信可以进入天国,逃脱地狱的苦难。但最后,他们会发现他们的想法是错的。数以百万计的人声称归信耶稣,幷借着耶稣的名字向主呼求,又期盼着天国的生活,到最后只会进入地狱。
主耶稣在传道时,已经发现有这种只信行异能的信徒。在约翰福音2:23,「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很多时候,信徒归信耶稣,是因为耶稣行的神迹。在约翰福音2:24-25,「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他知道这是一种肤浅的信心。这种信心是由一些外在因素而建立的,例如透过神迹和体验后才归信主耶稣。所以主耶稣直接指出,即使这些信徒向主呼喊,「主啊,主啊」,但他们一概不能进入天国。
让我再说清楚一点。谁不承认耶稣就是主,谁就不能进入天国。罗马书10:9-10,「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我们一定要承认耶稣为就是主才能得到救赎。这是圣灵的工作,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3,「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所以谁不承认主耶稣,谁也不会被救赎。但现在讨论到,一些人尽管承认耶稣是主,但也不蒙救赎。他们口里重复地,大声地承认耶稣是主,但最终也免不了地狱之火。
临近登山宝训的尾声,耶稣向众人作出邀请,邀请大家谨慎选择正确的道路。这里有一个很强烈的对比,你要选择真的信仰还是假的呢?你有得救的信心吗?两条路、两种方式,我们一定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或许你会慨叹说,「在这世代,宗教多元化,为什么只有两个选择?」因为你只可选择,一条是通往天堂的路,另一条便是通往地狱了。虽然世人对后者有不同的说法,但都是同样的结局,在同一个地方结束。
其实,这个世界有两种宗教。一种是关于人类成就,就是说只要人类有好行为,道德品行良好,适时进行宗教的仪式,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另一种宗教就是神圣的救恩,就是说不是靠你的好行为而进入天堂。与前者相反,那些好行为、道德品行、宗教仪式,都不能带你进入天堂。唯一出路是凭信心,靠着圣灵的光照和恩典而蒙恩。
第一种宗教以我们的行为来判断,而真正的教恩乃是来自上帝。如果你想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天堂,那是不行的。罗马书3:20,「通过法律的事迹,没有人会是合理的。」你的人生没有希望,你的生命是被诅咒。
如果你想进入天堂,一定要靠神的恩典。而在恩典之下,就没有律法的束缚。我们是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进入天堂,唯独对神有盼望,生命的诅咒才会被解除。
当然,耶稣在世时,犹太人的宗教偏向人类成就。他们通过自己的好行为,伸张正义,以及盛行各种宗教活动,去赢取上帝。但是,事实上,保罗在罗马书11:28称他们为「福音的敌人。」而在现实中,他们是上帝的敌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上帝的公义 。」罗马书10章说,「他们正想建立自己的(国度)。」
我再重申,上述的宗教理念主张,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优点、积极参与教会活动、有良好的道德观、参加宗教仪式、自我感觉良好,凭自己的经验去寻求神或天国。
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份救恩,罪人是可以无条件地得到的。主用一系列的生动对比,向我们表明区别。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对比:两种门:宽门和窄门;两条道路:大路和小路。两种命运:灭亡和永生;两群人:人多和人少;两种树:好树和坏树;两种果实:好果子和坏果子;两种行为:只说不做和实际行动;两种建筑师:聪明的和愚蠢的;两种根基:盘石和沙土;两种房子:坚固和倒塌。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对比。
每个人都要在两条道路中二选一。顺带一提,其实这两条道路都声称能通往天堂,相方都没有提及地狱。没有人会说,「来吧!跟我们往地狱去。」事实上,这条阔路却是通往地狱而非天堂,但是人却不知道。再者,世人都被不同的言论蒙蔽,走向这条死亡之路。因此,马太福音7:15-20提醒我们,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因为坏树结坏果子,不能结好果子。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所以,通往天堂有两条道路,你必须谨慎选择,一条阔路是充满谎言的,是通往地狱;另一条窄路是充满真理的,目的地是天堂。
13-14节讲述,「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在宗教层面上,两条道路都通往天堂。我们现在不是讨论「无神论」,或「不可知论」,或「异端」,或「泛神论」,或「万物有灵论」。我们是在谈论两条都声称能进入天堂的道路,神要你走这路,并通往天堂。问题是,怎样辨认正确的道路呢?
圣经清楚地显示了神的心意,13节命令我们「你们要进窄门。」这是带有命令的语气。神透过圣经,要我们执行这项命令。我们要立即回应神的呼召,再没有其他借口。有了这个呼召,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现在,让我提醒大家回应神的呼召。
首先,你必须进入这窄门,因为神已彰显了通往天堂的真正道路,而且这是一条窄路。在那里,你不用仰慕谁,不用分析世事,不用批判事物。听着,相反,地狱挤满了钦佩耶稣的人;挤满了只听登山宝训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挤满了来自基督教教会和组织的人。这些人都不能进入天堂,因为他们只尊崇钦佩耶稣。
第二,我再重申你们必须走进这窄门。为什么圣经提及它是一道窄门呢?因为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此门。我们只能透过耶稣基督才能走进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0:9,「我就是门。」世上除了主耶稣基督,再没有其他方法接受救恩了。你必须透过耶稣进入天堂,并且相信他。任何人拒绝接受主耶稣都会被诅咒。 圣经说,「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
我们重复地强调,进入天堂就只能通过窄路。为什么呢?因为有些福音派的人说:「犹太人不用接受基督也可进天堂。」还有其他人说:「外邦人也从来没有接受基督,他们也活在世上一段时间。」但圣经很清楚地命令信徒,你必须进入接受基督,并且进入这门。约翰福音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3:36,「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所以,你必须接受基督这福音。
第三,你必须独自进入这道窄门。这不是一个集体活动,你要离开你熟悉的群体,进入这道门。在灵恩运动中,信徒的情绪激涨,默然要一位信徒离开人群,遵守主道,是一件令人乏力的事。
当你选择通过此门,你要记住这是一道非常窄的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道旋转门,每次只准一人进入。所以这是很个人的事。事实上,即使你要与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妹妹,你的兄弟,你所有的朋友和家人的关系破裂,你也要进入这道门。我再重申,这不是一个群体性的活动,每次只准一人、一个灵魂进入神的国度。你必须单独进入此门。
你可能花一生时间在人群中走动,尝试去「入群」。的确,有些教会会叫你:「带那群人来吧!」然后受情感影响,你的情绪也会高涨,忘记了你的使命。相反,你必须否定自己,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人生,拒绝你所知道的一切,然后进入窄门。你要鼓起勇气,停止在人群中打滚,坚定不移进入窄门。
我认为人们不能理解进入窄门的重要性,但你仍然要进入。
第四,无论有多困难,你都必须必须独自进入这道窄门。或许你会问:「为什么进入窄门是那么困难呢?」因为14节显明地陈述,「找着的人也少。」这样又产生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窄门的人不多呢?为什么窄门不容易找到呢?
我会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困难找到一道窄门呢?看看下一节经文。 「你要防备假先知。」因为他们是无处不在的。而他们做什么?就是叫人到另一道门,所以很少有人找到窄门。
顺带一提,即使你找到窄门,也不容易进入。在路加福音13:24,耶稣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进入窄门将是一个痛苦的经历。这个痛苦的经历将是一场激烈的斗争,充满痛苦的。「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事实上,在马太福音11:12,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我们需要用少许「武力」,孤独地进入窄门。路加福音16:16,耶稣说:「人人努力要进去。」
为什么这么难进入窄门呢?首先,窄门是很难找到的。有位住在洛杉矶的人说:「我想找到那道窄门。」究竟他们要走过多少地方才能找到呢?一旦他们真的找到窄门,他们也要经历一场痛苦的经历,才能成功进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先忏悔和完全否定自己。
以赛亚书55:6-7,「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悔改吧!离弃你邪恶的阴暗面。离弃你不义的生活。这是很难很有挑战性的。
但耶利米比较积极去鼓励大家面对困难。耶利米书29:13,「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这意味着窄门就是一切。你要知道,窄门的路很窄,也很难寻得见。但一旦你得着了它,你也会经历痛苦,因为你要舍弃一切。只有认真的人、热切渴慕的人、全心全意的人和破碎的人才可进入窄门。这可不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派对。
你看看这场灵恩运动,它是多么愚昧和轻浮。有时你很怀疑,究竟一位传道人和一位即兴演讲员,有没有大分别呢?为什么这么难进入窄门呢?因为世人都是罪人,罪人就是爱犯罪,而我们每一个都是罪人。
第五,你必须进入窄门,归向主。你要独自进入,因为这不是一个群体活动,这是十分个人的。而且你进入窄门时,必会遇上困难,这意味着你悔改,也愿意舍弃一切你爱的东西。你还要两䄂清风进入窄门,不能携带很多行李进入那道螺旋型的窄门。只有放下一切重担的人才可进入窄门。路加福音9:23,「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你看,这个舍己是豪无犹豫的。约翰福音12:25,「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在马太福音13:44-46,有两个很好的比喻。耶稣说,从前有一个人寻找宝藏,当他发现某地方有宝藏,他卖去所有东西去买这个宝藏。另外又有一个人发现极俱价值的珍珠,他也卖去所有东西去买这粒珍珠。这两个故事说出同一道理,当你找到主耶稣基督,就像找到宝藏或珍珠一样,你会放弃你的一切。这两个比喻带出一个重点,他卖了一切东西。这就是路加福音9章和马太福音10章提及的,你要完全舍己。
或许你会问,怎样做到两䄂清风呢?首先你要放下自以为是的态度,其次就是放下你的成就,最后就是你的业绩。你要持着谦卑的态度前来主面前。或许你会问?我当如何做呢?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一开始便说,他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做一个「破产」的人。即是你所有的精神之柱都毁了,你所有成就都要放下。你完全倒空自己,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卖掉。
你要效法路加福音18章中的税吏。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没有奉献什么。而站在他旁边的一个法利赛人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这个可怜的税吏,我有十一奉献,我又做这件好事情,做那件好事情等。」但耶稣说,那税吏舍弃一切,比那自以为是的人,倒称为义。
另一例子,就是马太福音19章的一位富裕的年青人。耶稣问他是否愿意变卖他所有的,分给穷人,然后得天上的财宝来跟从他。但这位年青人听后心里忧愁,并转身离去耶稣,因为他的产业太多了。
从一开始,施洗约翰和耶稣就不断传道,劝世人悔改。耶稣要世人倒空自己,为自己的罪孽和破碎的生命感到悲痛,远离罪恶,渴望从审判中得到拯救。所以,八福中提到,虚心的人得进天国,他们为自己糟糕的境况哀恸。因此,他们变得温柔,他们对义饥渴及渴慕。
而在灵恩运动当中,我看不到上述所提及的情况。因为灵恩运动是一大群人,一起得痊愈,一起得丰盛。让耶稣跟你说话,你会感到愉快。这跟主说的很不一样。
我再重申,如果要进入窄门,必须独自进入,当中的过程,可能十分艰辛,但要坚持到底。您必须完全倒空自己,完全顺服主。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奴隶」,我们就是要变成奴隶。早期教会,奴隶制度尚在,人们都憎恨奴隶。但您必须先成为奴仆,你需要放弃你的家人,包括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姊妹,你的兄弟。你要痛恨过往充满罪恶的生活。你需要放弃所有的财产,你必须舍弃一切,然后完全顺服主。
耶稣说:「你当舍己,背起你的十字架。」什么是「背起你的十字架」呢?它的意思是「为主牺牲自己」。主耶稣对你重要吗?你会为主耶稣的缘故而死吗?如果有人对你说,「如果你承认耶稣基督是主,我们便会把你吊死。」那么你仍然会承认主吗?这就是耶稣说的意思,你会背起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吗?而真正的信徒会说:「当然会。因为我就快因病而死,如果没有接受主耶稣基督,就会永远进入地狱。」所以我们要承认自己是空虚的,不惜任何代价离弃罪恶,渴望从义中得救。
这一刻,你可能会说,这跟我期望有点不同。耶稣不是给我所需的吗?耶稣不是帮助我实践所有的梦想吗?都不是,你最好重新考虑。事实上,在路加福音14章,耶稣再次说了好几个比喻。他说,「你若要跟从我,请先想清楚,你会背起你的十字架吗?因为我不希望你半途而废,像一个人,一开始盖一座楼,不先坐下计算要花费多少,然后中途才发现钱不够,不能完工,那么这样看起来是十分笨拙的。或是你不希望像一位没有预算的大王,带着一万大兵打仗,却无力攻打敌方的二万大兵。」
所以你要计算一下你将要付的代价。什么代价?就是你拥有的一切。你将成为耶稣基督的奴仆。你能想象,早期的教会,那些早期的信徒,走很远的路,就是尽全力向世人传福音,呼召他们成为主的奴仆。这是十分艰巨的事情。
事实上,现今社会,要传扬福音比以往更难。因为现今社会已经没有奴隶制度,但我们却叫世人要成为主耶稣基督的奴仆,终身的奴仆。当你走过那道窄门,你便舍弃你所有东西。你需要的一切也在他的手里。你要相信他,他会供应你所需的,他会保守你,这是他的应许。这时候,我们只可信靠主耶稣。这就是「舍己,背起你的十字架,幷跟从他。」
与窄门相反的就是宽阔的大门。门是宽的。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无任何限制,你可以一大群人进来,让音乐吸引着你,当中有无限乐趣,新鲜的体验吸引你。整群人, 进入宽门时,是豪无困难,不用舍己。你也可以带着你的罪,高傲自大的态度进入宽门。你也不用悔改。
一大群宗教人士,他们带着所有行李,所有的东西,所有欲望,通过宽门。但我选择跟从耶稣,因为耶稣能让我富有,他会医治我,他会帮助我解决婚姻的困难。耶稣影响我的生命,他能满足我。
现在有两道门,两条路。它们是不同的。一条是阔路,一条是窄路。根据不同的学说,阔路的空间很大,你可以选择信或不信。你会听到一些灵恩派的人,他们会指责我们意见分歧,不宽容他人,不爱他们。但你只要相信你所选择的道路就可以了。
所以5亿名灵恩派教徒中,有1.2亿是罗马天主教徒,他们有一套背教的、异端的、腐败的学说。25千万人是五旬节教徒,他们否认三位一体真神。他们当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信徒相信,耶稣能让你拥有财富和健康的身体。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真信徒。所以,宽门就是那么容易进入。今天早上,我和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牧师谈话,他说:「我曾经去灵恩派的教会,那里有一千多人。但当我知道真相,我离开了那间教会。现在我传授真理,虽然我只得百余人。」所以马太福音7:15-20节提到,那些叫你进入宽门的售票员,都是假先知,我们要提防。他们拥有黑暗的势力,不断捉人进入宽门。
宽门的相反就是窄门了。一旦你进入窄门,就会有一些限制。我们要遵守上帝的吩咐。 「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就是真正信徒的生活。
现在,福音派有一种流行的学说,他们说:「我们只要看着十字架,对十字架心存感恩,便能得洁净。」顺带一提,如果你顺服主是出于责任,这是一种罪。这是错误的神学观。有时候,我顺服主是出于爱。有时候,我顺服主是出于感激。而且,坦率地说,有时候我顺服主是出于恐惧。总之,我想时刻都顺服主,而且敬畏神。
在窄路上,容不下其他的神学观,容不下你向往的生活方式,容不下不道德的价值观,容不下同性恋,容不下唯物主义者,更容不下世俗的思想。
所以你要付出代价。真正的福音不会保证你的病一定能痊愈,它并不保证天色常蓝,它并不保证你有完满的婚姻,它并不保证你会富有。它只会承诺宽恕和神的祝福,神会每天加给我们力量。它会承诺天上的事,而不是地上的事。
所以两条路,带领我们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地。13节所提到的阔路通往灭亡,即是地狱。虽然入口列明是通往天堂的,但实质上是通往地狱。在那里要忍受永生的惩罚,哀哭切齿。相反,14节所提及的窄路通往生命,永恒的生命,进入天堂。
再说,在两条路上,我们会遇到两群人。阔路上有很多人,但窄路上只有很少的人。阔路上,有很多未被救赎的灵魂。但是,窄路是很少人可以找到的。
在路加福音13:23中,耶稣的门徒搞不清楚,所以要问过明白。背景是弥赛亚来了,他们有很大的期望。而弥赛亚一直行奇迹和传道,门徒都很爱他,相信他,但似乎没有人真正明白耶稣。因此,在路加福音13:23,他们问耶稣:「主啊,得救的人少吗?」耶稣回答说:「很多人努力进入窄门,但他们都不成功,因为他们不肯舍弃一切喜爱的东西。」
在马太福音22章其中一个比喻,耶稣说,「被召的人很多,被选上的人却很少。」以赛亚在第6:13预言,神说:「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一,也会被吞灭。」在阔路上,有很多很多人准备进去宽门,他们都大喊:「主啊,主啊!」却不能进入天堂。
往往人们会表现出两种行为,有说的人和做的人。顺带一提,虚伪是一种亵渎的行为。就像亵渎主的名字,这就像违背出埃及记20章的诫命一样。那些人只说空话,心里也不诚实的。他们心里没有悔改的意思,也没有真正的信仰,也没有真正的爱,更没有真正的顺服主。 他们只呼求「主啊,主啊。」这句说话中,看似有一丝对主的渴求,对主有一份尊重。他们看似遵守主的诫命,他们再次呼求:「 主啊,主啊!难道我们没有奉你的名字说预言,赶鬼及行许多异能吗?」他们只谈论这些神迹,却不谈论,「难道我们没有奉你的名悔改吗?难道我们没有顺服你吗?」
马太福音7:22,「主啊,主啊,主啊!」总共出现了三次,你可以引用耶稣的名字无限次。这是常见的。耶稣知道,在将来,包括今天,信徒想证明耶稣会出现在他们的预言,赶鬼,和奇迹中。
那么他们真的做过口中所说的事吗?当然不是。主说:「我甚至不认识你。」不能进入天国的人,主根本没有授权他去行奇迹,赶鬼,或是说预言说真理。这些都是虚假的言语。他们听起来像现今的灵恩派。「我们会预言,赶鬼及行神迹。」但是他们与上帝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他们认为,基于这些异能,他们会得到永生的盼望。
可悲的是,这些声称自己能说预言,赶鬼,和行奇迹的人,都会进入地狱。他们声称是信徒,一次又一次地呼喊:「主啊,主啊!」他们快乐地歌唱,从中得力,享受在其中。
但是,当那日来临,即审判日来临,22节说,主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这并不是说神曾经认识你,但你离开了神,是他从来不认识你。「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即进入地狱去。这是作恶的后果。总的来说,耶稣从来不认识这些人。
一个人的灵命状态的起伏,可以从他和神的关系观察到。虚伪的心是一种亵渎的行为,就像亵渎神的名字一样。一名名叫坎伯·摩根的英语解说员说:「亵渎圣所比亵渎贫民窟更糟糕。」犹大亲吻主耶稣,口里说:「主啊,主啊!」最后却背叛主耶稣。
耶稣说:「我完全不认识你。」这是十分可悲的。杰夫·奥哈拉几年前写书时提出,既然你呼喊「主啊,主啊!」,但又为什么不遵行我的吩咐呢?你知道我就是道路,但你不选择行我这条路。你知道我就是生命,但你不活出我我样式。你知道我是主人,但你不顺服我。现在我要惩罚你,你不要怪责我。你知道我是每日灵粮,但你不每天摄取。你知道我是真理,却不相信我。你称呼我为主,但你不事奉我。现在我要惩罚你,你不要怪责我。
两道门,两条路,两个目的地,两种人,两个根基。最后,两个根基都有不同的下场,24-27节清楚陈述这个例子,一个有力的例子。 「所以大家听道,就要行道。」行道之余,还要顺服主。换句话说,你要听主的吩咐,进入窄门。「这可比作一个聪明的人,把房子盖在盘石上。然后大雨和洪水来了,风吹雨打,撞击着那房子;但它没有倒下,因为它已经坚固地建立在岩石上。」谁不听我的吩咐, 就像一个愚蠢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石上。大雨洪水来时,风吹雨打,撞击着那房子;它便倒塌下来。
其实这是涉及最终的审判。当同样的风暴击中两座房子,它们都建在同一个位置,在同一个地方,它们的外观也差不多。就连你望着两个房子,也不能分辨出它们的根基是什么。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主提醒我们,我们不能挑出稗子,因为我们分不清真的和假的。
所以末日审判要判断两种人。这两种人,都会建房子,都参与宗教活动,基本上不能把他们区别出来的。他们同样会去教会,参与教会活动,呼喊耶稣。双方显然在同一个地方上建房子,因为这个地方将会遇上同一个风暴。虽然肉眼很难分辨出这两个根基,但实际上它们有天渊之别,一个是建在盘石上,一个是建在沙土上。
盘石?什么是盘石呢?就是顺从,顺服主的吩咐。「听我的话,照着去做。」即是顺从主耶稣的方式去做。例如顺服主的吩咐进入窄门,借着主耶稣基督,完全地舍己和悔改。这些人就是把房子建在盘石上。事实上,在路加福音6:47-48,耶稣说:「这人深深地挖地。」于是他能够把根基安在盘石上。
另一方面,有些人用简易的方法去建屋,在人群中兴起一股热潮,用快捷的方法,速战速决,没有时间慰藉心灵,没有时间悔改,没有经历悔改的痛苦过程,没有牺牲,没有放弃一切。建屋的部骤太简单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认清自己的罪,没有时间理解圣洁的真理,没有为基督的缘故奋斗。所以当审判的风暴来临,建在沙土上的房子便摧毁了。审判会把事实揭露在我们眼前。
我很喜欢一首诗歌,「我的希望不在耶稣的血和公义以外。我不敢相信甜蜜的谎言,只完全依靠耶稣。在基督的盘石上我能站稳,其他所有的,只是一堆沙土。」
那么,你怎么知道那人是假先知呢?我可以提出几点来辨认他们。他们没有归属感,因为他们是群众力量凝聚而成的。他们不觉得要自我反省。哥林多后书13:5,「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灵恩派的传道人不会要求信徒自我反省,他们被一大堆群体活动淹没着。他们寻求感受,祝福,经历,医治,天使,而不是基督。他们对真正的教义显得漠不关心的样子,他们过分沉溺在主的恩典中。
我们可以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提醒呢?经常省察自己是否对神有信心。你要问自己:「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做才能走在窄路,远离阔路呢?我该怎么办才能挤进窄门呢?」
返回本章7节。第一个字是什么呢? 「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要开声祈求:「上帝啊,上帝啊,让我寻得见窄门,让我进去吧。」寻找,你就会寻得见。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开门。任何人只要寻求就寻得见,任何人只要叩门,门就给你打开。」这是不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呢?
耶稣说:「谁到我这里来,我决不会转身而去。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你却给他石头呢?或者,如果他向你求鱼,你会反给他一条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是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开声祈求吧!
父亲,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充实的早上,我们的敬拜充满祝福。和以往一样,每次崇拜的精髓是找到你的真理,引领带我们的崇拜。主啊,我们求你把今天的讯息放进我们心里,让我们时常记着,向你祈求,向你叩门,因为我们知道你会作出回应。
主啊,我们求你挪开那个熊熊烈火,把世人的灵魂从其他不同的教派拯救出来,请你使用我们,按你的旨意使用我们,拯救仍然失丧的灵魂。
我们今天听了道,这星期便要行道了,尽力把世人从地狱之火拯救出来。又一次,我们将荣耀归给你,因为你的宝血洁净我们。「奇妙的爱,奇妙的爱,我们的神,为什么你要为我们受死呢?」
我们称颂你的名,赞美你的名。我们求你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作工。愿圣灵每刻指引我们,提醒我们要时刻寻求神,向你祈求幷向你叩门。
父亲,我们感谢你,你的应许永不落空,你的话语长存,你的话语是满有能力,你会成就你要作的事。我们对你满有信心,你会兑现你的承诺。你的荣耀,你尊贵的名字,吸引人们前来窄门,幷进入它,活出耶稣的生命,我们将颂赞归给你。阿门。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