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只为教会留下了两个命令:圣餐和洗礼。我们教导了很多关于圣餐的内容,因为我们经常来领圣餐,经常谈论它的意思。但是,洗礼的主题大部分未被触及,甚至,我也不忠于保持平衡,本该让你们能理解洗礼的重要性和意义。坦白说,在今天的教会,这不是一个议题。我们没有听到很多有关的信息。
多年以来都没有人写强调洗礼的书。多年以来我都没有听到任何传道人或老师强调洗礼。广播电视类的宗教节目不考虑洗礼。「赐你恩福」是我们的日常广播节目,是美国唯一把洗礼播出的广播节目,我们定期在全国播放洗礼崇拜。但洗礼似乎并没有太多关注。原因就是,对于它的含义和重要性,似乎存在广泛的不同意见,而且每个人都把它降级为陈旧,过时的基督教讨论层面,很少关注在属灵上的重要性。
我会更进一步,不仅仅考虑到对洗礼相当冷漠的态度,而且我会说,大多数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从来没有按照新约的洗礼受过洗礼,很可能是真的。大多数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可能都没有受过根据新约圣经进行的洗礼。我不一定能够证实,但我认为这种概念很准确。坦白说,这里有未受洗礼的教会,包括你们中的一些人。你们当中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洗礼崇拜,没有在周日晚上来,没见过讲台的变化,下面的部分用液压升上来,露出洗礼池,就像今晚一样,就像每个星期天晚上。有些人不仅没有受过洗礼,甚至没有参与过洗礼崇拜。
我想把这个想法更进一步,我相信,没能在教会中认真看待洗礼,没能在教会中以圣经的方式遵循洗礼,很可能是教会里一些巨大问题的根源,因为它暴露了人们背叛主,对主简单直接的命令不忠,而底线是:如果你不能顺服简单的洗礼,是主已明确命令每个信徒做的事情,就是表明了不顺服的生命!就解释了我们今日教会的软弱。
当耶稣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当他命令教会施洗时,显然,这是大使命。当圣灵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徒行传2:38,他命令个别信徒接受洗礼。基督吩咐教会施洗,圣灵吩咐个别信徒受洗,当五旬节那天相信的三千人全部立即受洗时,他们为教会树立榜样。所以我们在基督的命令话语下,全教会受洗。我们在圣灵的命令话语下,个人受洗,我们遵循教会诞生那天建立的模式和榜样,每个信徒立即受洗。
尽管这些经文这么清晰,这么明确无误,但是普遍仍然不遵守这个简单的命令。让我们归结真正适合的内容。认信基督的人不受洗的原因只有五个。原因一:人是无知的,没有得到正确教导的好处,得到关于洗礼的教导很弱,或根本没有被教过。有可能是因为无知。你没有得到适当的教导。第二个原因是有些人骄傲。不受洗是属灵的骄傲。你说:「怎么会这样?」因为已经这么久了,却没有正式的新约洗礼;接受洗礼是公开承认长期不顺服,或长期无知,是降卑的经历。
走进洗礼池,会让人大大降卑,说:「我知道本应该受洗,但多年来我一直不顺服。」有些人不愿意谦卑,不愿意承认自己不顺服,对于承认这个领域的失败感到尴尬,这真是属灵上的骄傲;就像我说过,他们宁愿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感到羞耻,而不是在教会面前。
不受洗的第三个原因是:冷漠。无动于衷。换句话说,他们不想麻烦。他们理解,不反对,可能相信。只是不重要,不优先考虑。他们从来没有开始考虑。当他们受邀的时候,却不能参与。开始准备时,却要离开。他们总是在周六理发,谁想在星期天晚上搞砸发型?不重要!没关系!
无知,骄傲,冷漠。有些人不想受洗,还有第四个原因。我们说他们蔑视。他们只是断然拒绝,反叛。通常与这个事实有关:如果他们这样做,是假冒伪善的,他们知道。他们反抗洗礼,因为在生活中追求罪恶,不会在会众面前站起来,公开承认顺服耶稣基督的主权,也不愿意在生命中有罪的时候,公开承认认识他的喜乐。假冒伪善,让他们无视命令受洗。人拒绝受洗,可能因为无知,骄傲,冷漠,或蔑视。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他们没有重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基督徒,所以神的灵没有作工,强迫他们顺服。他们不想公开承认,只是想在教会里闲逛,被认为是基督徒,但不是真的。他们不会公然站出来,肯定相信基督的事实,其实根本不是事实。
因此,如果你没有受过洗礼,你就属于这些类别中的一个,你需要问自己:如果我没有受过洗礼,是因为我不明白它的重要性吗?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听完后就可以消除这个选项,留下其余的选项。我对它的重要性漠不关心吗?我感到骄傲吗?我是因为生命中的罪而蔑视吗?对神顽固,不愿意顺服吗?或者说,事实上我根本不是基督徒吗?我没有特别的意愿接受洗礼吗?因为我没有特别的冲动要公开承认耶稣吗?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需要了解的关于洗礼的内容,我想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努力从神的话语回答。问题一:什么是洗礼?当我们谈论洗礼时,是谈论什么?让我们假设,自己甚至不知道在谈论什么。让我们从第一个方面开始:什么是洗礼?简而言之,从物理角度来看:这是人沉浸,浸泡或浸入水中的仪式。就是这样。这是沉浸,浸泡或浸入水中的仪式。这就是洗礼。这是洗礼的物理行为。
新约圣经中有两个动词肯定了这个简单的洗礼定义,我们只谈论实际的行为或仪式本身,而不是意义,等一下才谈到。新约圣经中使用的第一个动词,只用了四次。总是意味着点,蘸入,蘸入染料,所以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意味着沉或浸,蘸入。更强的加强形式,另一个词,就是英文的「洗礼」。与第一个相比,使用了很多次,共四倍。这个更强烈的词使用了很多次,很多次。总是形容完全浸透,淹没,完全淹没,沉浸,浸入水中。
至于名词形式,在使徒行传,总是指基督徒沉浸在水中。从语言学讲,这个术语总是指浸入或浸没在水中。事实上,洗礼成为浸没的专门术语,因此被音译而不是被翻译—翻译意味着赋予意义,音译意味着把单词的发音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而不给它含义。换句话说,洗礼的英文没有给它意义,意义是沉浸,你可以使用这两个动词或名词,把它翻译为沉浸在里面,因为这是它的意义。但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浸没的专门术语,所以把它从原文音译,保留了「洗礼」这个词的形式。即使在英语,这个词也意味着沉浸在水中。
你可以浏览整本新约圣经,无论你在哪里找到「洗礼」这个词,都可以翻译为浸没,正确理解它的含义。因此,新约圣经每次使用这些词语,要么是要求,命令或容许翻译为沉浸或浸没。事实上,是这么明显和无懈可击,甚至约翰·加尔文,他真的是长老会的核心,他们洒水而不是浸没,他说:「施洗这个词意味着沉浸,可以肯定的是,浸水是早期教会的实践。」引用完毕。这就是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他们所做的。
此外,有趣的是要理解动词形式,从没在被动意义上使用。从没在被动意义上使用。换句话说,水从没被说成是被浇在某人身上。你明白吗?总是有人受洗进入水里。从来不是水被浇在人身上,例如洒水,倒水,或在手指上蘸水,并轻轻擦拭头部。从来不是水被浇在人身上;总是有人受洗进入水。洗礼总是意味着沉浸,淹没,浸没水中。
进行洗礼的新约圣经场合,支持这个非常明显的含义。看几个例证。马太福音第3章第6节,我们看到施洗约翰的事工,稍后再详细说明。但是,谈论施洗约翰,经文说人们去他那里,第6节,他们在约旦河受洗。他们正在受洗。事实上,他是在河边的荒野,作为洗礼必需的地方。显然,如果他们在河里受洗,就必须沉浸在里面。如果你只是想在某人的额头上涂一点水,或者向他们倒一点水,就不需要河流。
第16节,经文说耶稣的洗礼,他受洗后,第16节,耶稣立即从水中出来。耶稣已经下去,又上来,我们再次注意到约翰在河里施洗。耶稣在那条河里,然后走出那条河。
马可福音第1章进一步说明了约翰的事工,又说了同样的话。马可福音1:5:「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如果要做的是洒水礼,就不需要在河里。约翰福音第3章第23节,再次提到施洗约翰的事工,非常重要的陈述!约翰福音3:23说:「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也就是约旦河边—「因为那里水多。」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水?因为有很多人需要被浸没在水里。大量的水对于洗礼很重要。
接着。我们看使徒行传第8章,腓力和太监的熟悉故事。腓力传讲基督,太监相信了,而且由于他的信心,他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在承认信仰后,腓力命令停车,他们俩进入水中,腓力给太监施洗。他浸在里面,将他淹没。他浸没水中。「从水里上来。」言下之意绝对清楚,这是浸没的仪式,下到水里,然后浸没水中,湮入水中,没入水中,再起来。
多说一点,关于洗礼是什么这个专门问题:只有浸没才能符合洗礼的图画。只有浸没才能符合洗礼的图画。现实是,得救赎的信徒在基督的死和复活里与他联合。只有浸没才能象征死亡,埋葬,进入水里,以及新生命的复活。只有浸没才符合图画,就是现实洗礼表达的图象。
作为一个脚注,圣经中还有一些洗礼,我们今天早上不会谈论。一个是圣灵的洗,进入基督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2章。另一个是火的洗礼,神对不信的人,有火的审判。启示录20:15。还有,马太福音3:11-12,施洗约翰预言了这两种,他说有一个比他更大的,会用圣灵和火来施洗。我们不打算谈论圣灵的洗,或是审判的火洗,我们想要关注的是水洗,这美妙的命令。
每个信徒都要接受浸洗礼,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因为表现顺服的心—而是因为呈现的画面。你看,洗礼是教具。洗礼是实物课程。洗礼是深刻的属灵现实的物理类比,任何圣经的学生都知道神喜欢用象征,图画,例证,比喻和类比来教导。事实上,回到旧约—注意,因为非常重要!回到旧约,你会看到,神给了他们许多图画,许多仪式,许多实物课程。例如,以色列历史的所有重大事件,都被某种实物课程,某种纪念物纪念;所有主要的属灵真理,基本上都被某种象征,某种类比,某种图片解释,这些基本上是教具。
例如,假设你家里有几个小孩, 5岁,6岁之类,还有一个小弟弟。在那个小弟弟出生后的第八天,是家人给小弟弟行割礼的时候了,所以他受了割礼,哥哥和姐姐说:「爸爸,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仪式的目的,是把属灵真理传递给下一代,属灵真理就是:我们天生就有罪,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生育罪人,所以,人类在生育器官的角度必须认识到,他产生了邪恶,而且迫切需要属灵割席,清洁;所以你对孩子说,你拥有的,是表明人的心灵和灵魂怎样拼命地从罪中得洁净的表现。
当小孩和父母一起去圣殿,看到血腥的动物被牺牲时,他们可能会问:「妈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母亲会回答说:「你看,我们的罪过要求死亡,所以,必须有生命为罪而死,神慷慨地允许我们献上动物,牠死去来代表我们,所以这是替代品的图画。」然后父母可以说,「有一天,神会派遣真正的羔羊,最后的替代品,所有其他的祭司将会结束。但是罪恶是这么糟糕,以至于带来了死亡,血腥的死亡。」站在圣殿里的小孩,真的会被成千上万被屠杀的动物震惊,还会生动地描绘人生命的罪恶,和罪的后果。当神设立逾越节时,小孩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父亲会说:「为了记住神是伟大的拯救者,他把我们从埃及拯救出来。」
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培养神圣一代的教学工具。这就是属灵真理怎样以生动的方式传递出来。亲爱的弟兄姐妹,所有这些仪式都消失了。随着旧约结束,所有这些图画都消失了,主只留下了两个:圣餐和洗礼。一定是最重要的两幅图画。圣餐是基督的死亡和牺牲的实物图片,洗礼是当人们信靠救主时,新生的死亡和埋葬的实物画面。这是实物课程,是属灵现实的视觉表现,也就是洗礼的意义。
让我谈谈洗礼的历史。这是第二个问题。它从何而来?我们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从哪里开始?我们回到新约之前,神的子民,以色列,他们是接受律法,应许,先知,圣约的子民。他们是神的子民,崇拜真神,他们得到真神的真实启示。但是他们周围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称为外邦民族,外邦人经常会想要与以色列认同。他们想以真实的方式敬拜真神。他们希望成为犹太人,不是种族意义的犹太人,没可能,而是宗教意义,属灵意义的犹太人。所以他们希望进入犹太教。
为了让外邦人这样做,这些改信者,因此他们开发了让改信者进入犹太教的系统。有三个阶段,这是洗礼首次出现在与外邦改信者有关的犹太教传统中。就是洗礼真正开始出现在改信者的洗礼课题中,外邦人进入犹太教。
改信者仪式有三个阶段,我认为很有趣,请听。有米拉,特布拉和可宾。米拉,特布拉和可宾。每个外邦改信者,带着敬拜真神的心要进入犹太教,都得经历这些阶段。
第一,米拉,就是割礼。割礼。无论这些人多大了,都要受割礼。为什么?神子民的独特标志,就是要证明他们在自然界的本性是有罪的,在生命器官的层面上是有罪的。换句话说,犯罪会带来罪恶,就像亚当,所有人都死了,整个种族都被污染了,所以他们受割礼,承认有天生的堕落,需要清洗和洁净,并以割礼这个清洗、洁净行为作为象征。因此,外邦人肯定他的罪根,不仅仅是罪的表面行为,而是被玷污的本性,只会产生被玷污的生命。对外邦人来说,是伟大的承认,就是米拉。
第二阶段是特布拉。特布拉就是浸没水中。受过割礼后,外邦改信者便沉浸在水中。为什么?因为标志着外邦人向外邦世界死。神以外的、神的应许以外的、神的认识以外的、神的真理以外的旧生命已经死了,带来了新人,有新的生命,新的家庭以及与真神的新关系。所以,没有什么比浸水更好的表达了。外邦改信者的沉浸,就是洗礼第一次出现在救赎历史。
第三是可宾,是动物献祭。割礼,沉浸和献祭。当动物被献在祭坛上,血液洒在外邦人身上,在改信者身上,象征着,请留意,他需要洁净他的日常罪恶。他不仅需要洁净邪恶的本性,而且需要洁净日常的罪恶,不仅洁净他作为堕落的罪,而且要洁净他作为行为的罪。因此,改信者仪式的主要内容,是在自然层面、在深处承认罪,也在行为层面,在所有人生行为上承认罪,还有迫切需要向所有这一切死,在新的家庭中复活,与真神有新的关系。这就是沉浸的开始,象征着旧生命的死亡和新生命。
让我们稍微看它的历史。我认为很有吸引力。进入世界的最后一位旧约先知是施洗约翰,他作为基督先行者的工作,就是要让人为基督降临做好准备。怎么做呢?他知道即将到来的基督是圣洁的。他知道即将来临的基督会要求公义。所以他呼吁悔改,圣洁和公义,他呼召每个人悔改,因为国度近了;要悔改,因为王即将到来,转离你的罪,然后为他们施洗,作为表征,作为内在转变的可见象征。
注意,很奇妙!所以施洗约翰来了,要犹太人沉浸在水中。这是谦卑的事,因为在犹太人的心目中,他是圣约的孩子。在犹太人的心中,他不需要通过改信者仪式引入,成为神的子民。但事实是,根据马太福音第3章,人们涌向约翰,很多人自愿受洗。为什么?因为他们承认自己虽然是种族上的犹太人,但在与神的正确关系方面,一直是不听话,不敬虔,有罪和叛教的,他们也需要被洗净,需要有什么死去,需要与神建立新的关系。
所以约翰传讲悔改,传讲公义,他讲圣洁,呼召人从罪孽转向圣洁,把他们浸没在约旦河中,作为悔改的心的表征。证明内在转变的心,浸没是最好的表征。完美的图画!还象征着洁净和洗涤,所以,约翰带来了美妙的洗礼,悔改人民的美妙图画。这就是为什么在使徒行传19:4,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因此,他呼召百姓相信耶稣,转离罪恶,以信心转向基督,以自愿公开确认需要洁净,需要改变,需要向着老我死,活出新生命,来作象征。当他们这样做时,尽管他们是犹太人;还是引人注目。外邦人会这样做不是特别亮眼,犹太人竟然会这么做,还表现真正的悔改,才令人惊奇!
因此,所有接受约翰在约旦河洗礼的人都承认自己的罪恶,他们配得死亡,配得埋葬,恳求活出新的生命。洗礼象征死亡,埋葬和复活,标志着有罪的犹太人的转折点,他想要准备好面对弥赛亚,希望与其他人一起接受作为忏悔子民的洗礼,被赦免,准备接受救主。
所以约翰这样做,在他精彩的事工中非常特殊的一天,发生了奇妙的事。马太福音3章13节说:「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太神奇了!约翰正在为所有这些悔改的人施洗,他们承认,「我们该死,我们需要新生命」,就在这时,耶稣突然来了。约翰知道他是谁,因为在先前的场合,约翰曾说过他:「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他知道,他是弥赛亚,他知道,他是神的羔羊,救主,即将到来的那一位,虽然后来在事工中,他心里有怀疑。但当时,他已经确认基督是神的羔羊。他知道耶稣不是罪人,他不需要悔改。那么究竟为什么他想要受洗呢?
所以,当耶稣来想要受洗时,第14节说,约翰试图阻止,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我一个罪人,怎么能施洗无罪的呢?你应该给我施洗啊!」对施洗约翰来说,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他认识耶稣。他知道他的神圣身份。他知道他是主的受膏者。他知道他是一尘不染,无罪的羔羊;他无法理解,基督已经是完美无罪的神子,怎么可能认罪?所以他试图阻止。
但是在第15节,耶稣回答了,他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然后他允许了。什么意思?何等的陈述!尽诸般的义。他说:「这是必要的,约翰,尽诸般的义必需要的!」
让我问你:耶稣怎样尽神的义?你可以说,他过着完美的生活—没能「尽」到。他怎样「尽」神公义的要求?怎么样?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无论耶稣的洗礼是什么意思,都与他尽诸般的义有关,也与他在公义愤怒中的行为有关,神向主耶稣基督倾出报仇。他用完美的献祭和担负罪的死亡,「尽」了所有的义,公义的神满足了,把义归给相信的人。必须用十字架尽所有的义,所以,耶稣基督的洗礼与十字架有关。我相信这是对的。洗礼是他死亡和复活的象征。
改信者在洗礼中,要说:「因我的罪,我配受死。我希望在真神里有新生命。」施洗约翰的犹太人洗礼说:「我犯罪、背道、失败,只配受死,我该死,我想要在新的生命里复活,为弥赛亚准备好。」死亡和复活的象征完全符合耶稣希望做的:尽诸般的义,所以,他的洗礼是他自己的死和复活的预表。所以,跟我们在十字架这边的洗礼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因为描绘了他即将到来的死亡和复活,就像我们的洗礼描绘了他的死亡和复活。
福音书的两节经文可以相当容易地验证。路加福音12章50节,耶稣说的话。不久前,他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当时正与门徒讨论。路加福音12:50,他说,请听:「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有趣的词语!他为什么不说:「我的死还没有成就」?为什么不说:「我的献祭还没有成就」?为什么不说:「我的自我奉献还没有成就」?为什么不说:「我被钉十字架还没有成就」?他却说:「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不,他看自己的死是浸没,是死去再复活,在自己的洗礼美丽地预表了。
马可福音10章38节,雅各和约翰想坐在王国的右边和左边,耶稣对他们说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请听:「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为什么不说:「我被杀死,你们能受吗?」他用生动的话来描述,把死视为洗礼,因为类比沉浸。他浸没在死亡里,被埋葬,然后用复活出现。所以,耶稣视洗礼为尽诸般的义,他的意思是:「我的死和复活会尽所有的义,象征性地展示未来伟大的洗礼。」
所以,在接受洗礼时,耶稣预示了他来的目的,就是要为罪而死,承受世人的罪孽。他确实死于承受罪,在神圣审判的波涛下被埋葬,然后在新的生命里再次复活。亲爱的弟兄姐妹,他在犹大受的洗礼,只是在耶路撒冷即将到来的更庄严洗礼的影子。这是必要的。是必要的。
所以,基督的洗礼,也是他死亡,埋葬,复活的图画。跟我们的洗礼相同,也像征性地描绘了他的死亡,埋葬和复活,以及我们与他联合。亲爱的弟兄姐妹,这是另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你不能理解用浸没之外的方式来理解基督教的洗礼。没有其他符合这画面。洒水,浇水,用水点头,不能表明死亡,埋葬,复活,不能展示彻底的清洁,洗涤,和谦卑。洗礼是非常谦卑的,本来就是。
所以,先是改信者洗礼,接着是约翰的洗礼,然后是耶稣受洗,后来呢?耶稣开始施洗。约翰福音4章1节说,受洗之后,主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耶稣开始施洗。你说:「他的洗礼事工意味着什么呢?」表明相信他的罪人确认,他们需要死和埋葬旧的生命,然后以新的生命复活。当然,在基督的心中,看到了自己的死,自己被埋葬和自己的复活。在他去世后,再次复活之后,又命令说:「往普天下去,使人做门徒,为他们施洗。」改信者的洗礼,施洗约翰的洗礼,耶稣受洗,耶稣施洗,然后是耶稣的命令:「你们去,你们施洗。」这是门徒训练的第一步。
早期教会出现了,3000人相信,3,000人受洗。绝对的连续性,总是有洗礼,旧人死去,新人复活的美丽画面。在耶稣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复活里终极成就了。
第三个问题:基督徒洗礼的神学意义是什么?我已经提到了,必须提到以前的观点,但让我总结出来。基督徒洗礼的神学意义是什么?基督徒洗礼的属灵意义是什么?真正描绘的是什么?只是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复活吗?不,请仔细听。当你作为信徒,浸没在水中受洗,不仅表现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复活,而且要表明你在死亡,埋葬和复活里与基督联合。明白吗?
基督为谁死?为你。他承受了谁的罪?你的。他复活是为了谁?你。你!保罗在加拉太书2:20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记得吗?「我死在他里面,埋葬在他里面,在他里面复活,行在新生命里。」这就是属灵的意义。受洗的人,就是把物质形式,或实际例子给予属灵真理。在你相信基督的当下,就成了基督徒。借着超自然的,满有权柄的,神圣的,属灵的神迹,神把你们放在基督里,你们在十字架上死去,复活,行在新生命里。
你立刻在基督里,在他的死和复活里,在他里面成为新的了。这就是信息。就是重点!哥林多前书10:2说:「以色列受洗归了摩西」,意思是他们浸没在与摩西的连结里。他是他们的领袖,当神向他倾倒指示时,他们在他的领导下,浸没在指示的祝福和工作中。意思是跟什么连结。你已经浸没在基督里。这是新约圣经,尤其是书信的美丽主题。加拉太书3:27说:「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意思不是水,但你们所有浸没在基督里的人,已经披戴基督,用水作象征。
歌罗西书2章12节说:「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意思不是水,是你真的浸没在他的死亡里,又复活了。「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神赦免了我们一切过犯。」浸没在基督的死亡里,在属灵上浸没在他的埋葬里。浸没在他的复活里,好让老我死,他住在我们里,保罗说:「我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我如今活着,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我在他里面死,我在他里面复活。」
罗马书6章,也许是所有经文中最清楚的:「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不是浸水,而是浸没在基督里,「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我们与他同死,与他同埋葬,与他同复活,浸没在他里面;虽然经文不是指水,但是洗礼象征着属灵的现实,当彼得在彼得前书3:21这样说,就是这样区分。他说:「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什么洗礼?「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不是水洗,而是属灵的联合拯救。提多书3:5说:「重生的洗。」使徒行传22:16:「洗去你的罪。」但洗礼是象征,水礼。
这带我们到第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第四个问题是:浸没与救赎的关系是什么?有些人说你必须受洗才能成为基督徒。如果你没有受洗,你就不会得救。有什么关系?让我尽可能简单地告诉你。水礼与救恩的关系,是顺服与救恩的关系。得救后,我们进入顺服。洗礼是救恩的直接和不可分割的指标。为什么?因为救恩基本上产生顺服,所以信徒顺服接受洗礼。五旬节那天,有三千人相信,三千人受洗,三千人继续遵守使徒的教义,祷告,团契和掰饼。没有流失,三千相信,三千受洗,三千继续。每个人都受洗,每个人都立刻受洗。这是神的标准,是神的命令,使徒坚持遵守。
请仔细听,不容易理解。现在说的是五旬节那天,耶路撒冷城约有3000人。就在几个星期前,在这里,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被指控吹牛和欺骗,而且威胁犹太教和罗马政权。他被嘲笑,吐口水,钉在十字架上,被指控是假宗教领袖。认同基督,基本上就是冒极大的险。因此,任何犹太人以耶稣基督的名义,在五旬节那天受洗,都踏出了勇敢的一步。疏远了文化,疏远了犹太会堂,疏远了家庭,疏远了一切。
代价太高,很简单,任何一个半心半意的初信者都不会受洗。所以受洗的人是真正的基督徒,因为他们愿意付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有3000信徒,3,000受洗,3,000继续。今天,你会听到有人说:「我们搞了盛大的布道会,有3000得救,42受洗,10人继续。」不同。当时洗礼的代价很高,不认真委身基督的人不会付这代价。他们无法跟整个文化疏远,甚至会失去生命。所以,这是救恩不可分割的象征。
所以,你经常在阅读新约时发现,使用「洗礼」而不是「得救」,你知道某人得救,是因为什么?他们受洗。如果初信者不愿意接受洗礼,他对悔改几乎没有信心。如果他愿意洗礼,是付出高昂的代价,显示他真心悔改。
所以,当耶稣说:「往普天下去,使人做门徒,为他们施洗」,他的意思是什么?是把他们带到救恩里,表现为愿意接受洗礼,和为公开认同耶稣基督付出代价。就像罗马书10章说的:「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相信拯救你,认信确认相信的真实。例如,使徒行传2:38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你说:「意思是洗礼的水洗去罪恶吗?」不。他说悔改并为罪得赦免而受洗,意思是洗礼与救恩不能分割,表明了你的罪已被免除或赦免。
人们说:「你必须受洗才能进入天堂吗?」你必须受洗才能进天堂吗?十字架上的贼没有。紧急事件可能免除洗礼,但我会告诉你:如果你不肯接受洗礼,那么你很可能不愿意顺服。在顺服上不情愿的心,很可能揭示没有重生的人,因为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什么?「遵守我的命令」。他说:「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从这简单的命令开始。简单的命令。拒绝洗礼的人是不公开承认耶稣的人,所以耶稣也不承认他。圣经提到救恩的每一处,都清楚表明,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加不减—没有善工,本乎恩因着信。真正的信心和真正的转变,单纯是洗礼的标志,也产出顺服,而顺服的第一个行为就是洗礼。
洗礼不会让你圣洁。洗礼不会拯救你。洗礼不能保护你。洗礼没有提供持续的能力。洗礼只是表明你的顺服,还给你顺服的喜乐和顺服的祝福。
就像这样,你能看见的可能方式。有个沉浸水里说:「我在此承认,我愿意顺服神圣指定的律例,我乐意顺服主和救主的命令。这是象征的方式,我向担负我罪,代替我,代我死、被埋葬、为了我称义再复活的主,表明我的认同。因基督实际走过死亡的痛苦,为了保障我的救恩,我用沉浸和出水来公开宣布,我认同主为我死,埋葬,和复活,我希望在新生命里与他同行。」这是洗礼认信的样本。没有更美丽,更简单的画面了!
最后一个问题:既然洗礼这么重要,既然表明了顺服,既然是这么美丽的画面,既然是喜乐和祝福的源泉,那么,为什么关于洗礼这么困惑?圣经让人困惑吗?刚才圣经说的,让你困惑吗?没有困惑。但是有很多困惑的人,太多了!你说:「为什么?」因为如果撒旦想要在信徒的生活下手,粉碎顺服的模式,就要在一开始破坏。如果牠把洗礼变得这么困惑,让你无视,那么,你就走上冷漠和不顺服的路。
有时,形式会变得非常正规。贵格会,友谊会,救世军,极端时代论者,都否认洗礼在信徒的生命中占有任何地位。他们都拒绝了。另一方面,国际基督教会说洗礼可以拯救你。如果没有水,就无法得救,如果只是相信、却没有受洗,就会下地狱。前者在恩典方面犯错,后者在律法方面犯错。前者无视顺服的命令,后者无视因着信心得救。
还有摩尔门教,他们为死者彼此施洗—代洗。常见的是,一年内就有三百万次代洗,为三百万死者洗礼。还有罗马天主教会,引入了真正威胁教会理智的,所谓「婴儿洗」。罗马天主教会开始婴儿洗,作为重生的仪式。你必须明白,罗马天主教神学教导,水可以洁净婴儿的原罪,带来重生。他们相信这套。他们沉浸所有婴儿,直到中世纪;之后,开始用洒水礼。
罗马天主教神学教导说,婴儿死亡的时候,他死前没有名字,没有受洗,没有洒水,留意,任何婴儿,死的时候没有受洗,就会去到灵薄狱,是地狱的边缘,无辜者的地狱,永远享受自然的幸福,却看不见神。所以,他们希望为每个天主教婴儿施洗,如果他死了,就会去见到神的福地,而不是困在次等阶层,所谓灵薄狱里。他们真的相信,洗礼有重生的能力,把婴儿引领到神同在里。
马丁·路德,好棒的人!他对于因信称义十分坚定,但从没把自己从罗马的婴儿洗礼和圣礼主义解脱出来。事实上,他在1526年写了一本书,叫做《小洗礼书》。他从没动摇婴儿洗的寿衣。这本书,是路德会关于婴儿洗礼的说明。他相信给婴儿施洗给宝宝带来重生,还洗净罪恶。当他被问到:「如果你相信因信称义,怎么能确认婴儿洗呢?」他说:「无论如何,婴儿必须相信。」从这怪事可见,他在摆脱天主教时遇到的困难。
路德宗的牧师在婴儿洗的祈祷,也是神父的祈祷:「全能的神啊,我为这孩子祈求你,你的仆人请求你给予洗礼的礼物,透过属灵的新生渴求你的恩典。主啊,求你接受他,好把良善延伸到那敲门的,让他获得天上丰富的永恒祝福,又借着主耶稣基督,领受你的礼物、就是应许的天国。阿们。」这是祈祷洗礼能救宝宝。
然后父母被拉到旁边,他们需要回答针对婴儿的问题。「你宣布摒弃魔鬼,和牠的工作和天性吗?」父母代表婴儿回答:「是」。「你相信父神,耶稣基督他儿子,圣灵,和独一的基督教会吗?」父母说:「是」。然后婴儿接受洗礼。最后结束祷告:「全能的神用水和圣灵重生了你,赦免了你的一切罪孽。阿们」。
这是嘲弄新约的教导。新约里没有任何婴儿洗礼。新约只有个人相信主耶稣基督,理解福音的意义,没有其他任何救恩了。圣经里完全没有婴儿洗礼。没有命令,没有例证,没有出现,没有!
你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早期,罗马天主教会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进入这个系统。他们想把每个人都包含在系统里,就给所有婴儿施洗,使他们成为所谓的「基督徒」,就属于教会,受教会的控制,受教会的统治。改革的观点略有不同,基督徒父母选择为婴儿施洗,可以成为圣约的小成员,就能恰当地背诵教义问答,得到坚立。其实这也是源于罗马天主教制度,意思是在教会的权力和控制下拥抱所有人。
这带我们来到另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显然,威胁到罗马教会的人出现了,还说:「这是错误的,婴儿洗是错误。洗礼只适用于基督徒,只适用于信徒。只是给有意识地信仰耶稣基督的人,婴儿洗没有意义!毫无意义!没用!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们在中世纪时四处传福音,很多人相信基督,接受洗礼,所以被称为「再受洗者」。历史上,他们被称为「重洗派」。再受洗的人。
对于天主教会,他们是仇恨的对象,对于仍然使用天主教洗礼模式的新教徒,也是仇恨的对象,而且越演越烈。他们仍然使用圣礼式的,古老的方式对待婴孩,而且充满敌意,甚至,有新教徒杀死了一些重洗派。他们以婴儿洗礼来控制教徒。重洗派也是对他们权力的威胁。
所以,在中世纪,罗马教会为婴儿施洗。后来,即使在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徒仍然为受重洗派威胁的婴儿施洗,重洗派相信的,只是信徒的洗礼。人们总是问我:「我应该重新受洗吗?」如果你没有按照新约受过洗礼,如果你在得救后,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耶稣基督之后,没有浸没在水中,那么你需要受洗,句号。因为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没用。没有用。只适用于信徒;应该马上做。
我来总结一下。主承认洗礼有天国的目的,是神命定的。马太福音21:25。耶稣说:「约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耶稣确认了:「嘿,约翰的洗礼是从天而来的。」他甚至确认了约翰的浸礼是从天上来的。路加福音7章,另一段经文,路加福音7:29-30说:「众百姓和税吏既受过约翰的洗,听见这话,就以神为义;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法利赛人拒绝了约翰的洗礼,是废弃了神的旨意。拒绝洗礼,也就是拒绝神的旨意。
所以,如果你没有受洗,不能说是无知。不再可以。你骄傲,只是不想谦卑自己,不想让别人认为你不顺服。冷漠,无关紧要。或者蔑视,在生活里培养罪恶,只是不会成为更糟糕的伪君子。或者你根本不是基督徒。
你愿意省察自己的心吗?亲爱的弟兄姐妹,我相信,今天教会中的许多问题都源于这种不顺服的根源,在洗礼这个简单课题上体现出来,我确信撒旦试图把这个课题混淆几个世纪,使信徒转移,离开神所命定的简单,直接的顺服模式。我们必须顺服,才能得到祝福。
END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