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讲座,我们讨论作门徒的代价。对你来说,这可能不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也许是将来才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当你生活在信仰自由的地方。然而,如果你生活在残酷杀害基督徒的地方,情况便不一样。生活在逼迫基督徒的国家,人们肯定早已经认真考虑作门徒要付上的代价,不需要谈论这个问题,我只可以勉励他们。
在某些国家的人民,只要提到耶稣基督这个名字,便会受到逼害。在严峻的环境下,在信仰上不认真、不委身、不付代价的基督徒,基本上不会出现。然而,在信仰自由的国家,偏偏却有人提出一个说法,把基督徒分为平信徒和门徒两个级别,并且说平信徒不用委身基督,只有门徒才需要。他们说:「不错,主耶稣的确指出作门徒要付上很大的代价,但是如果你只是较低级别的平信徒,便不用担心主耶稣是冲着你来说的。等到有一天你想灵命进深成为门徒,才考虑付作门徒付代价的问题吧!」简单地说,那些人鼓吹平信徒不用付代价,作门徒才需要付代价。
这种说法很荒谬!让我再举一个荒谬的例子。美国有一份畅销的基督教刊物名叫《神的宝剑》,它的编辑曾经对路加福音9:57-62作出了另类解读。首先,请听我读出这一段经文: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那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刊物的编辑认为,这一段经文不是呼召未信的人接受救恩,乃是只针对门徒作出呼吁。编辑反过来批评我们,把圣经要求门徒离弃罪恶,说成是要求未信的人离弃罪恶。编辑又辩护说:他在圣经找不到经文,要求罪人离弃罪恶和接受基督,才可以得救。看了这位编辑的说法,我不禁要问:门徒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与基督徒真的有分别吗?从圣经中,我们很清楚看到主耶稣呼召人跟随他。那位编辑却是说主耶稣当时只是呼召已信主的人进一步成为门徒,并不是呼召未信主的人接受救恩。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仔细查考「门徒」的意义。「门徒」这个词,在新约圣经出现了262次。在希腊原文,基本的意义是学生。根据希腊文词典,门徒的意思是「与某人建立了深厚亲密的关系。」这个词是基督教独有的,用来形容基督徒与神的关系,门徒是那些回应了耶稣的呼召,跟随耶稣遵行神的旨意的人,他们爱神爱到一个地步,毫无保留地委身耶稣,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此,根据原文,门徒的意义,不单是指学生,也包括紧紧跟随基督,与基督的关系十分密切,爱主到一个地步愿意为主牺牲生命的人。毫无疑问,主耶稣讲道的唯一信息,就是呼召人成为他的门徒。他一直都是呼召人跟随他、顺服他。主耶稣从来没有应许说,只要一次决志便可以得着赦免、平安及进入天国,从此以后便可以任意妄为,仍可活在罪中。不是的!主耶稣对失丧的人,都是呼召他们付代价、委身、顺服神。
我们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比喻,马太福音13:44-46说:「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他藏起来,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当我们发现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是宝贝或珍珠,便会不惜代价为要得着它。同样道理,当我们发现主耶稣基督为了救赎我们,使我们得着永生,竟然钉死在十字架。面对这莫大的佳音,实在值得愿意放下一切跟随基督。
那些认为耶稣并不是呼召罪人悔改的理论,又怎样解释这段经文呢?他们认为这个比喻与救恩没有关系。那位找到宝贝及珍珠的人,应该比喻为基督。至于宝贝和珍珠,应比喻作教会。在他们看来,这些比喻是表达基督不惜任何代价,目的是为了救赎教会。他们又说,土地就是代表这个世界,教会好比是被这个世界埋没了的宝贝或珍珠。他们也用另一个麦子和稗子的比喻,来自圆其说,他们说麦子和稗子都长在田里,植物好比人类,土地就好比这个世界。他们这样解释,其实是不伦不类的。用一个比喻的内容,来解释另外一个比喻,是穿凿附会的做法,十分牵强。看来他们是忽略了另一个种子落在不同泥土的比喻,在那个比喻,土地就代表人的内心。
他们把马太福音13:44-46的比喻,解释为基督在这个世界找到了教会便如获至宝,好比有人在田里找到宝贝。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当我们的主还没有救赎这个世界之前,全人类都是死在罪恶过犯中,是丑恶的、毫无价值的,怎么可以把还未出现的教会,描述成为宝贝呢?须知道,基督对门徒讲道的时候用比喻,目的是向他们揭示神国度的奥秘,让门徒知道天国的奥秘,配受他们牺牲一切去相信和接受基督。然而,那些曲解福音真谛的人,却把这些比喻解释为叫人不用为基督作出任何牺牲或离弃罪恶的救赎论调。马可福音10:21,耶稣对富有的年轻人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信息十分清楚:想要得到永生这个莫大的宝贝的人,需要心甘情愿放下一切。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作出更强烈的呼吁,他在马太福音10:32-39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总的来说,主耶稣强烈地呼召人完全委身。
在路加福音14:26,我们也看同一程度的委身,主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今天这个世代,有些人看到这些经文便说:「实在很难做得到,不可能是对未信的人说的福音,应该是挑战已经相信的人进一步委身作门徒。」我要反问,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主耶稣要对着众人说这些话呢?明显地,他讲话的对像是不认识基督的非信徒。
约翰福音8:31,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约翰福音15:8,主耶稣说:「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此外,马太福音13章、马太福音10章、路加福音14章、约翰福音8章、约翰福音15章都记载了主耶稣呼召人接受福音。可是,面对这些证据,仍然有人否认是记载主耶稣呼召未信的人放下一切接受福音。他们只相信福音是免费的礼物,只管相信就可以获得。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叫《渴望承受天国土地》,作者竟然说:「不用成为门徒便可以进入天国,实在是何等有福!如果要成为门徒才可以进入天国,合资格的人便寥寥可数了。」主耶稣不是曾经说过吗?「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有些人一厢情愿希望增加得救的人数,便把基督徒分成高低两个等级,低级的基督徒是那些作了一次决志的人,他们可以决志之后便不再相信神、不顺服神,也不委身跟随基督,他们称这些人是已经得救,却是「属肉体的基督徒」,他们仍然可望将来进一步成为高一级的基督徒,就是活出新生命、愿意顺服、委身服侍主的门徒。这类较高级的基督徒虽然并不完美,但是他们的特征是有渴望为主作工的心。
这种二分法,把信徒分为初级的平信徒及和较高级的门徒,所谓初级的信徒,只要曾经做过相信主的决志就够了,能够说得出自己从前是什么时候决志,便可以当作是得救的证据。初级的信徒接受了救恩之后,即使没有悔改离弃罪,没有尊崇基督为主,没有顺服神的旨意;把一生交托给他,仍然可以得救,充其量他们只是得不到奖赏而已。这种把信徒分为初级的平信徒和较高级的门徒的二分法,对福音派教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接受这种二分法的传道人,把耶稣的传道工作理解为呼召初级信徒进一步成为较高级的门徒,而不是呼召未信的人接受救恩。换句话说,耶稣主讲的布道会,已被曲解为培灵会。事实上,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来,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罪人。然而,有些福音派教会却说成是耶稣呼召那些活在罪中,否认神,不向神委身的初级信徒,希望他们进一步成为较高级的门徒。这正是争论的焦点,我绝对不同意。
我相信每个基督徒都是门徒;全部都应该跟随基督。凡是真心相信主的人,都应该是委身跟随主耶稣基督的真基督徒。只是有些人跟随基督的时候,比其他人更有信心而已。凡是没有真正相信的人,即使是表面跟随主,不断称呼主啊!主啊!主对他们的答案是:「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约翰福音6:66说:「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就是描述这一类的人。马太福音8章形容有一类不愿意委身的人,会和主讨价还价说:「让我先做这件事或是那件事。」主的答案是:「你们不配作我的门徒。」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自称为门徒的人是不是真的相信,如果是真的相信,便一定是门徒。我们若是真心相信主,便一定和他建立跟随主的关系。只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能靠自己的意志或是肉体的能力跟随主,我们只能倒空自己,谦卑地倚赖神的权柄和恩典,塑造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可以跟随他。
当圣经提到「门徒」这个词的时候,从来没有指高一级信徒的意思。传纯正福音的教会,一开始就是要使人成为主的门徒。其实马太福音28:19-20已经说得很清楚:「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使人作门徒的方法就是「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才是传纯正福音的教会。
成为主门徒的过程,是公开承认主耶稣基督,公开接受水礼表达对基督的信心,然后过顺服神旨意的生活。神也呼召我们这样使人成为主的门徒。此外,马可福音16:15也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马可福音16:16跟着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这和马太福音所说:使人成为主的门徒,意义相同。至于路加福音24:46-47,在说到大使命之外,补充了一些数据。在这段经文,耶稣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马太福音说要使人成为主的门徒,马可福音说要传福音,路加福音说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又说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三段经文意思相同。综合来说,大使命就是要去传讲基督代替人类死在十字架,之后复活,人要认罪悔改,罪恶才可得赦免。我们要呼召人相信主成为主的门徒,因此,教会的使命是使人成为主的门徒,使人凭着信心借着基督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门徒就是指那些相信福音的人,他们离弃自己的罪才得到神的赦免,有了新生命才有动力去遵行神的诫命。事实上,门徒和信徒是同义词。
使徒行传6:1-2说:「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
这段经文报导早期教会门徒增多之后,出了问题,十二使徒找了什么人来解决呢?是众门徒,请注意:这里不是说要找一些所谓高一级的门徒来处理问题,因为在当时,信徒就是门徒。使徒行传6:7说:「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可见,信徒就是门徒的意思。
使徒行传11:24-25记载巴拿巴往大数去找扫罗,使徒行传11:26说:「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请注意:这里说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总的来说,门徒,信徒和基督徒的意义相同。
使徒行传14:20在报道保罗的行程时说:「门徒正围着他,他就起来,走进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再一次看见,基督徒被人称为门徒。使徒行传15:10也在提到门徒时,说:「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
既然圣经已经很清楚表明信徒,门徒和基督徒的意义相同,为什么仍然有人要把他们说成是三类不同的人呢?我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害怕耶稣所说的,会被人误会为靠行为得救。耶稣说什么呢?得救的先决条件就是认罪悔改、离弃罪及顺服基督,他们怕被人误会为靠行为得救,便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说一切都是恩典,强调只要简单地相信,不用做什么,便可以得救。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不接受耶稣严格的要求,为了逃避耶稣的要求,于是发展一套降低得救门坎的神学理论,使人误以为很容易便可以得救。第三个原因,是尽量把更多的人、一些失丧的人,特别是那些只是在某一刻表示相信,但是行为上从来没有悔改表现的人,也被算入得救的人数之内,制造可观的得救人数假象。
有一位在苏联时代做过传道人的弟兄曾经对我说:「在那个高举无神论的年代,教会所有人对信仰的态度都十分认真,没有人信心肤浅,也没有人表示信主却没有真正悔改。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仅仅承认自己信耶稣,随时会赔上生命。由于信主的代价十分高,没有人装假信主。凡不愿意为信主而付代价的,一定不会冒险信耶稣。」
昔日主耶稣传福音的年代也是这样,是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因此耶稣对那些想跟随他的人,要很清楚地解释跟随主的代价。结果,不愿意全心全意委身跟随他的,自然离他而去。至于那些想跟随主却不愿付代价的人,就像那年轻的官,结果失望而回。另外有些人内心有很多牵挂,他们对耶稣说:「跟随你之前,请先容许我做这一件事或是那一件事。」结果耶稣说他们不配做主的门徒。真正跟随主的门徒,必须悔改,舍弃一切来跟随基督。
英国当代福音派领袖约翰·斯托德牧师生前写了一本书,名叫《真理的寻索》,他在书中说:「今天无数的基督徒在信主之前,都没有好好听取耶稣的警告,因此,在没有计算好代价的情况下,便轻率地表示要跟随主。结果他们落入什么样的光景呢? 他们好像建造了一半便废弃的多幢建筑物,布满在荒凉的地方。难怪今天很多自称纯正信仰的教会,有那么多丑闻。在基督教文明普及的国家中,无数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其实只是虚有其表。对他们来说,信仰生活只是一些顺手拿来,令人感到体面的风俗习惯而已,难怪有人把基督教看为一种逃避主义,批评教会的人都伪善。」
约翰·斯托德牧师的见解,完全符合主耶稣在路加福音14章所说的,路加福音14:28-33说:「你们那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主耶稣的信息十分清楚,我们不要像那个盖房子失败的人,我们要像那个去打仗的王,先坐下酌量用什么策略去面对敌人。换句话说,同样道理,在决定成为主的门徒之前,先要计算好代价,自问是否愿意撇下一切来跟随基督。
基督徒的信仰不像买保险,在文件上签了字便可以高枕无忧,从此逃避将来下地狱。16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威廉·柏金斯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指出:「真正的基督徒,即使他行为正直,无可指责,问心无愧,内心没有魔鬼可以控诉的地方,他仍然会谦卑下来,因为他觉察到自己得罪的,是一位充满慈爱怜悯忍耐的神。」
真诚悔改的罪人绝对不会异想天开地以为好像买了保险,信主之后就什么也不用管了。不是的,真诚悔改的罪人,会常常把罪放在他的面前,提醒自己是何等冒犯了神。真正的门徒,会爱主爱人和顺服主,虽然他并不是完全人,有时也不能做得到爱主爱人和顺服主,但是他每一次失败跌倒,都会感到罪疚,因为他已经属于主,已经和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已经领受神的恩典,他爱主爱人和顺服主的心志不会改变。容许我再说一次,这一切都不是可以靠个人努力做得到的,都是因为神在人心里所作的工。我们爱神和顺从他的心,都是他赐的。即使在决志之前,内心愿意认罪悔改归顺他,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
马太福音10章有好些重要的经文,是主耶稣对门徒说的。在马太福音10:32,主耶稣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马太福音10:34-38,耶稣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这些经文,都不是呼召已经信的人进一步成为门徒,而是呼召未信的人接受救恩。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根据马太福音10:1,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亲爱的弟兄姊妹,请注意:耶稣并不是叫十二个普通信徒受训练做门徒,去医病赶鬼。当耶稣叫他们的时候,这十二个人已经是门徒的身份了。
马可福音6:7和路加福音9:1,也表达同一个信息;就是称呼他们为门徒,并且打发他们往群众那里去。在路加福音14章并没有提到门徒,只说耶稣向群众说话。耶稣首先呼召十二个人做门徒,然后训练他们向群众传福音,使别人也成为门徒。总的来说,门徒就是听信了福音之后,愿意付代价委身跟随主的人。
那么,作门徒要付什么代价呢?第一,要在众人面前公开承认基督。马太福音10:32-33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这是起码的要求,然而只是公开承认主是不足够的。马太福音7:21-23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耶稣说:「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凡在人面前认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每一个人都承认自己相信基督。罗马书10:9-10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从这些经文看到,公开承认主,是作为门徒最起码的要求。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紧记,门徒必须有一颗委身主耶稣基督的心,愿意不惜任何代价,都要公开承认自己是跟随主的人。即使是身处一个敌对基督的环境,也心甘情愿承认耶稣是主。也许你会说,我很多时候都做不到,怎么办? 是的,真的不容易,当年提摩太差一点便因此羞辱了基督,彼得也曾经三次不认主。我们都是软弱的人,然而,偶尔的跌倒并不会夺去我们作为门徒的宝贵身份。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软弱失败,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想失败的。我们内心实在渴望公开承认主和传扬他的福音,不希望隐藏与基督的关系。我们深知道,若是承认耶稣是主,主也必承认我们。我们若心甘情愿公开表示自己属于基督,基督也会称赞我们说:「这真是爱慕我的门徒。」
另一方面,若有人自称信主,却一直不肯承认主,仍然活在罪中,这个人便不是门徒,即使他自称是门徒,也是伪装的。如果有人自称信主,却否认基督,一点也不觉得需要顺服主,他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门徒。总的来说,作为门徒,起码他会公开承认自己是属主的。让我再次强调,我们承认主,并不是靠自己肉体的力量,成为门徒的这颗心,事实上也是神的工作。是他赐给我们爱主的心,乐意传扬他的心,使我们心甘情愿承认他是主。
除了公开承认耶稣是主,真正的门徒还要凡事尊主为大。马太福音10:34,主耶稣形容他来到世上,好比带来刀剑,使门徒在亲人与主耶稣之间,在有需要的时候要划清界线。马太福音10:37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6也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这实在是非常严厉的信息!
请注意:这里形容的爱,在原文是恨。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我们真的为了主的缘故要憎恨自己的家人吗?原文不是这个意思,乃是表达,一旦家人反对你跟随基督,不得不在家人与基督之间作出取舍,你宁愿跟随耶稣,一如你在此之前先要舍己跟随耶稣一样。心态上,正如罗马书6:11说的:「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此外也正如以弗所书4:22说的:「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因此,如果家人反对你跟随基督,你看他们和看自己一样,在主内看自己已经死了,已经与基督一起埋葬了。
亲爱的主内弟兄贺维,他曾经在讲座作见证说,家人因为他跟随基督,整整三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他就是这样,为了凡事尊主为大,付上代价。一个星期之前,有位初信的年轻姐妹告诉我,她来自一个犹太人家庭,家人因为她信了基督,便全面杯葛她,对待她像对待陌生人。这正是主耶稣描述的,任何叫人不尊主为大的关系,若是妥协了,便不配做他的门徒。为什么主耶稣的立场那么强硬呢? 请参考主耶稣说有关麦子和稗子的比喻,他的目的就是要除去稗子,以免他们在教会造成坏影响。主耶稣呼召人委身,为的是要筛掉不委身的人,或是假的门徒。他不要他的教会受到这些假门徒影响。
要做跟随主的门徒,除了必须凡事尊主为大,还要心甘情愿为主舍命。马太福音10:38-39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相信当我们落入一个处境,要为主耶稣舍命,我们会经历很大的喜乐。我知道有人可能会说:「到那个时候,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面对。」我相信是一定可以的,神必不容许你们受试探过于你们抵受得住的,他必定赐下足够的恩典,使你们能忍受得住。届时同样可以经历到彼得描述患难时所得到的恩典。教会历史上很多为主殉道的人,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都经历过神的恩典,神荣耀的灵的同在,使他们内心充满得胜的喜乐。诚然,神一定会赐下切合需要的力量和恩典。
以上三种作门徒应有的态度,就是公开承认耶稣是主,愿意凡事尊主为大,甘愿为主牺牲生命。对照今天的世代,很多人信主的心态,实在相差得太远了。现在的人想到主呼召人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有什么反应呢?有人说为一辆名牌汽车每个月供款而烦恼,他形容这辆车是他的十字架!另外有人形容什么是他的十字架呢?可能是房子天花漏水,或者是不容易相处的岳母。这一类所谓十字架,我实在听得太多了。
第一世纪的信徒,绝对不会有那么多个人版本的十字架。十字架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主的缘故舍弃一切,包括舍弃生命。马太福音10:39说:「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爱惜自己生命胜过爱基督的人,最关心的是要保命,害怕身体有损伤;因着害怕为主的缘故受到攻击,结果他害怕接触人,遇到压力或逼迫便会否认基督。生命未受到基督转化、还未得救、不是真正门徒的人,自然的反应就是这样。相反地,生命受到基督转化、体会过重生、因着爱主的缘故,便不会否认主。
至于那些为了主的缘故,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的人,正好显明了他们天然属肉体的生命已经更新,他们拥有的是属天、超自然的新生命。唯一的原因,是因为神已经更新了他的生命,神的灵住在他里面,使他有能力面对死亡威胁时,刚强壮胆,毫不退缩。真正的门徒就是这样。希伯来书11:38-40说:「他们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其实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分别,甚至还从来没有像我们那样,有机会看到神在今日的奇妙作为,然而,他们因着对神的信心,有一份坚忍的心,经历过一切的患难,仍然毫不动摇。希伯来书11:33-37又说:「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为什么他们可以毫不动摇呢?希伯来书10:38-39说:「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真正的信徒,抱着得胜的态度面对死亡。诚然,我们现在不敢说自己一定做得到,然而,我们若是真的认识基督,便明白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我们一方面当抱着谦卑的心,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为主的缘故舍弃生命,另一方面也深信,到了生死关头,神一定会提供及时的帮助。面对救恩,我们不要抱着做实验的态度,试试看能否不悔改仍然可以得永生。救恩要求的,是一生的委身,持续不断地更新生命。我们不要再听那些歪曲圣经的道理,他们把信主的人错误地分类为一般的基督徒和门徒,又错误地教导人以为自己属于一般基督徒,便不用跟随主、顺服主、也不用为主的缘故舍弃一切,便可以得救。他们的道理实在害了很多人,将来落入悲惨的结局!
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才是使人得救的信心,若是因为信得糊涂而得不着永生,那实在是悲剧。《天路历程》这本书的作者本仁约翰曾经因为呼召人作门徒而被告上法庭,他在法庭说:「尊敬的法官,我们作基督的门徒,顺服基督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本着神所赐的良心,应该做的就去做。第二,如果环境不容许我们实践出来,我们要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本仁约翰所说的,正是作门徒的代价。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我不能靠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得救,因为那是神的工作。我能够做的,是在得救之后,为着爱主的缘故,尽心尽力作主的奴仆。」我相信凡是真心跟随基督的人都会同意,否则便应该反省自己,察验自己的内心,是否真的有使人真正得救的信心。
END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