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赛亚书的预言是大先知中最重要的,并且比所有小先知书包含更多的内容。可以这么说,如果新约丢失,而我们所有的仅仅是有关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记述,那么,在以赛亚书53章中就有足够的解释和神学去带领一个罪人得救。这章经文解释基督的死亡、复活和被高举。第53章的内容是以赛亚书中的至圣所。它是不可思议的、内涵非常丰富,而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它是一个预言。它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异象,是在耶稣降临前700年,赐予以赛亚的。
曾经有一些不寻常的异象,赐予圣经的作者以及在圣经中我们所熟悉的人们。比如说,摩西透过异象,从尼波山俯瞰以色列地。在某个意义上说,他在以色列民实际占领那地之前,就能够看到那片土地。然后是亚伯拉罕,据说,借着神圣的启示,亚伯拉罕确实地仰望,并且看见基督的日子而快乐。雅各在伯特利与神摔跤的经历中,就与神面对面而看见道成肉身前的基督。
使徒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预先看见将来有一天当他殉道后要进入的那个天堂是怎样的。当然,使徒约翰多次被带进异象中,在启示录所记录的异象是关于将来地上的事,也有关于天上的事。以西结在等候那要临到的审判时,看见神的荣耀。彼得、雅各和约翰站在变相山上,预先亲眼目睹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的荣耀,我们都清楚知道,他们都被当时的情景吓呆了。
这所有令人惊讶的异象都将到来,但是,没有一个胜过以赛亚书的这个令人惊奇的异象。从技术层面上说,它并不是一个异象,当我们给圣经的异象下定义时,它是一个直接的启示。但是,哪个直接的启示清晰描述了十字架的重要性。以赛亚比任何一个人都获得更多的特权,在事情发生之前,得以深入地看见各各他的意义以及耶稣基督的死亡。在那个意义上说,以赛亚成为福音先知,十字架的先知。而在新约其他地方有预言到在十字架上所发生的事情,但没有任何一处像这里这样完全。正如我所说的,因此,如果你有的只是关于钉十字架和复活的历史记录,那么,你仅仅透过这章经文就可以明白它的神学。
以赛亚书第53章成为福音的摘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就是罪人必须相信从审判和罪恶的赦免中得救的一个摘要。但是,它比这还更重要。它是神所赐予先知的一切启示中最深奥的一个 。但是,同时,它不仅是有关各各他的预言,它远超过基督的十字架预言。并且它被设置在人类历史终末的处境中,远在十字架之后,跨越我们今天的日子,一直到将来人类历史的终末,在那时作为一个民族的以色列将回转归向耶稣基督。他们将相信他,他们将会得救。基督要再来,摧毁地面上不敬虔的事物,引进他的国度,开创国度,带领相信他的以色列民以及被救赎的外邦人进入那个国度,并且应验旧约中一切关于国度的预言。
因此,在某个意义上说,我们正跨越各各他,朝着终末时代前进,并且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听见在人类历史末了之际,当犹太人回顾十字架,知道他们过去是如何错误对待耶稣基督,以及他们是如何错误判断那件最重大的事件时,他们将认罪忏悔。那是一趟时光旅程,但不是回到未来,而是朝向过去。以赛亚做的事情是,他预言了未来,当以色列回顾他们所扎的那一位,并且为这位唯一的儿子而悲哀时,洁净泉源就为他们敞开,要洗除他们的罪恶和过犯。那些就是撒迦利亚书12:10和13:1的话。他一直往前,直到终末,那时以色列将认识他们钉十字架的弥赛亚,荣耀的主。
这个预言披露那个重大的终末事件,就是犹太人全体悔改。撒迦利亚告诉我们,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将不会相信耶稣。他们将被审判,被清除。但是,三分之一的犹太人将会相信。如果不久将来这件事发生的话,那么,这个被拣选的民族将会有大约四百到五百万犹太人得救。这是人能够得救的唯一方法,并且是以色利将得救的唯一方法。人必须相信有关耶稣基督的真理,以及有关十字架的真理,并且他必须悔改,接受耶稣为主和救主,否则,他就不能得救。而那正是犹太人的后代要做的事。他们将接受耶稣,将看他的死亡为代替他们而死的一种替代性的、具有牺牲性的死亡,随后就是他的复活和被高举。
以赛亚书53章是他们在未来要做的认信,但那又是每一位得救的罪人必须做的认信。我们今天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已经做了这个认信。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话语一直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嘴巴上。这章经文的语调是很悲哀的、很忧郁的、令人心碎、伤感的。为什么?因为犹太人的后代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相信耶稣基督,他们是那么迟才爱他们的弥赛亚。当那一天来到的时候,这就是他们要说的话。让我再次为你读出来。
以赛亚书53章:「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正如某些人提出的,如果以赛亚书是旧约最伟大的书卷,那么,第53章就是最伟大的篇章。在这一章经文中说到的「许多人」或「多人」指的是耶和华的仆人所救赎的人。他们人数众多,而他是那一位救赎主。在第11节说,他是义仆。许多人是罪人,只有那一位是义者。许多人是有罪的,但有一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令人心满意足的救赎。
新约的作者也沿用「多人」或「众人」这个词语。马太和马可都指基督舍命,作多人的赎价。保罗在罗马书5:15说基督为众人牺牲。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希伯来书9:28说基督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
这里所强调的观念就是多人与一人形成对比。所有那些作者,如:马太、马可、保罗和希伯来书的作者,都回溯到以赛亚书53章,却不一定引述它。在那里你看到在第11节有一个对比,显示那一个义者与许多人。许多人是有罪的,但只有一个是义者。
任何得救的认信都会那样。那是真正的、诚实的得救之认信。罪人为他自己的罪要负全责。将来,以色列全国认信的时候也会这样。今天,每一个前来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正是这样。有一个真诚的、诚实的得救认信,是罪人必须为他或她的罪负上完全的责任。换句话说,不可埋怨任何人。埋怨人这个举动,如同亚当和夏娃一样古老,是不是?那时亚当推卸责任,说,是「你所赐给我的女人。」
但是这个非凡的篇章不仅充满过去式的动词,告诉我们这是未来的世代在回顾十字架,并且这个篇章还充满另一种语言特点,那就是它充满第一人称复数代名词。你听我读的时候,可以听到「我们、我们、我们、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我们、我们」,不是吗?问题在我们。那是真正的悔改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确认。
是的,圣灵必须赐生命的主权给罪人,好让他得救,这是真实的。是的,正如撒迦利亚所说的,恩典与祈求的灵必须临到以色列的罪人,然后他们才能回转、相信。是的,已死的罪人若要重生、苏醒过来,必须靠圣灵的大能。是的,圣经说,神已经使不信的人内心刚硬,尤其是使以色列人内心刚硬,他们抗拒他,因为他们不信。这是真实的。
你可以假设一个罪人可能站起来,说:「那不是我的错啊,圣灵没有赐给我生命。而另一方面,神使我的心刚硬。有一个负面的因素,使我落在当下这个不信神的境况中,那就是因为圣灵没有赐给我生命。有一个正面的因素,使我落在当下的境况中,而那就是我已经被神弄得内心刚硬了。你不可以为此责备我啊。」
但是,这些都是借口。圣灵的工作、神至高无上的计画与拯救人的信心和悔改相结合,解决那些事情的方法不是让罪人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开。事实上,耶稣曾经为耶路撒冷城哭泣,耶稣说,「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只是你们不愿意。」他说,「你们不相信。」
在罗马书10:21保罗引用旧约,说,「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他们不能责备圣灵和神的审判。他们要为他们的不信,以及为不信使他们落入的境况负上全部责任。他们要为他们所犯下的罪恶、过犯和罪孽,负上全部责任。他们要为那些罪的影响和后果负上全责。那意味着忧患和痛苦充满他们的人生。在每一个真正得救的认信中,不会有对任何人的指责。罪人接受所有责任。每一个悔罪者都必须这样。
这不仅包括当时的他们,也包括现在的你和我。所以,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真悔改的真正模式。他们认识到他们就是那许多人,并且他们是有罪的,而那完全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也清楚知道与许多人成对比的只有一位,而那一位能够提供唯一的救恩,并且那一位是义仆,他代替了他们而死。这些是认信的核心。
现在,我们来到第4到第6节,我们来到这首诗歌的中间段落。这首诗歌共有五个段落,我们已经看了两个。这是最重要的真理。在全本旧约中,这三节可能是最妙不可言的经文。我得承认我有害怕站在你的面前尝试讲解这段经文。因为这三节经文太深奥,是我没法完全理解的。但我会尽力让你掌握这段圣经的精髓。
那许多人都是罪人,他们都诚实地愿意承认他们的罪,结果他们都要真正得救,他们就是那些相信第4,5和6节所说的话的人。这是得救的真理。我们在第52章的末尾,在13到15节中看到那位令人惊异的仆人。然后,在第53章的1到3节,看到那位被人藐视的仆人,而现在,我们来看那位替代的仆人。我们还是继续看耶和华的仆人,现在看见的是他作为替代者的角色。
在开头的三节经文中,犹太人将承认, 说:「我们看他的生命,完全不受感动,我们不相信有关他的信息,我们不相信耶和华的膀臂,就是基督。我们当中很少有人相信。很少有人用信心接受这个启示。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看他的根源,他就像在干地的一支树根,一点都不显眼、完全不重要。他来自一个无名小城,生长在极平凡的家庭。他身边完全没有在宗教上具影响力的人。他的身边都是平凡人。那就是他的起源。」
『然后,我们看他的生命根本没有威严,没有高贵的形象。他的面貌一点都不吸引我们。他身上没有丝毫特点可以让我们称呼他「弥赛亚」。然后,他的终结最糟糕。他被统治者藐视、厌弃。他成为一位既悲伤又痛苦的人,而且他的身体是那样的扭曲、变形,毁损,以致我们把脸别过去,不想正面看见他。他的开头很倒楣,生命很卑微,死得也很可怕,所以我们藐视他。我们认为他不重要,是个小人物。』
那是第1到3节中被嘲笑的仆人,而那是罪人认信的开始:「我实在看错了耶稣基督。」第4节是个过渡,开头第一个字是「诚然」,也就是「的确」的意思。这是一个感叹。一个戏剧性的改变。
现在我们看见:「他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我们得到一个全新的概念。他本来不重要,因此犹太人说,我们不要这个人来统治我们。当我们有权选择巴拉巴或耶稣的时候,我们说,杀掉耶稣,钉他十字架。现在我们知道,诚然,他不是为他自己的罪、罪孽、过犯而死。不是因为他是个亵渎者而死。不是因为他自称有神性,被神杀了而死。不是因为他自称弥赛亚,被神杀了而死。不是因为他自称与神同等而死。
那就是犹太人的想法。耶稣宣称自己是弥赛亚,宣称自己在亚伯拉罕之前就活着,宣称自己与神同等,宣称自己可以从死里复活,宣称是创造主,他们以为他亵渎神,就因为自己的罪恶、罪孽和过犯,所以神杀了他。
这个亵渎者就因那些可怕的罪而死亡。现在我们知道。他担当我们的忧患,他背负我们的痛苦。他为我们受害、压伤、受刑罚和鞭伤。他们对十字架的看法完全改观。耶稣代替我们,为我们而死,为我们舍命。从学术上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刑罚替代。
最后,作为一个民族,他们将看见并且相信。在那一个时刻,他们将会得救。顺便提一下,这三节经文,第4,5,6节,它们是如此密不可分,就如同同心圆一样。每一节都提到那些罪过,以及仆人的预备,为那些罪过提供救赎。它们确实在描述相同的主题,它们的内涵太丰富。他们察觉自己错得多么严重。
他们的态度错误,表现出偏差的行为,那是出自他们的本性。悔改包括这三方面。真悔改表示承认我们的思想错误,我们的行为有偏差,因为我们的本性严重地败坏。第4节是有关错误的态度,第5节是有关他们错误的行为,第6节是有关他们败坏的本性。他们的态度是错误的,非常地错。我们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是大错特错。我们以为他为自己的罪孽受刑罚。 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败坏的。正如第6节说「我们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你也许会说,「在哪个意义上说到本性?」羊有羊的表现,羊会游荡到危险之中。就像我们的本性有差错。我们喜欢我行我素。所以这个未来世代的犹太人,他们每一个罪人必须要得救,得救意味着你要改变你对基督的看法。你必须承认表现在你行为上的过犯和罪孽,以及随后与神隔绝的后果,还有你的病态灵魂。然后你还必须确认你里面有一个问题。「他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在这里,我们自己是问题的症结。
「忧患」这个字意思是疾病、疾患、虚弱、灾祸的意思,含义相当广。通过罪的后果,就可以看见罪了。「忧患」这个字是指生命充满疾病、疾患、虚弱、灾祸。我们通常根据生命中所面对的客观的、外在的痛苦、挣扎和问题去理解这个字眼。他担当我们的忧患。「担当」这个字意思是提起来、拿起来并且放在一个人身上。他拿起了罪恶所衍生的一切东西,并且放在自己身上。
「痛苦」,这个字眼是指疼痛,说的更多的是主观或内在的感受。「忧患」这个字指的是罪恶的外在后果。而「痛苦」这个字则主要指罪恶的内在后果。但是在这里,罪恶不是一个道德实体,正如「罪恶」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而是罪恶带来的不幸、恐惧和生命的问题。他背负罪恶,以及罪恶所衍生的一切。嗯,我们知道他把罪的后果带到十字架上,而且他承受神全部的惩罚。第10节说,耶和华却喜悦将他压伤。他为我们的罪承受惩罚,因此,担负罪恶的全部重量,带走它的后果。
对犹太人和万民的警告贯穿整本旧约,就是警惕他们不要触犯神的律法,否则你就有罪了。事实上,旧约有一节经文说:「担当自己的罪」,你可以在利未记以及以西结书4章找到它,触犯神律法的百姓将担当他们的罪孽,并且受惩罚。所以在这里,弥赛亚背负罪人全部的罪孽,担当罪的所有后果,将它们放在自己身上,并且为他们的罪付出完全的赎价,因此将这些罪全都带走。
你记得在利未记16章,当祭司献赎罪祭的时候,他们要宰杀一只公山羊,而另一只要留活的。祭司按手在那只留活口的动物身上,那只是代罪羔羊,仿佛将百姓所有的罪都归在那只代罪羔羊身上,然后将它送到旷野去,永远都不会回来。耶稣就是那只代罪羔羊。他背负我们一切的罪,付上全部赎价。
这并不是说耶稣对我们的罪感同身受,而是说他担负我们的罪以及罪的一切刑罚,他为我们付上全部的赎价,使罪再也不能在我们生命中掌权,罪也无法辖制我们。他将罪的一切表现、罪所导致的痛苦和忧患全都带走。而有一天我们将进入那个完全的境界中,不是吗?有一天,当我们进入天堂的时候,那里不再有罪以及罪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应该为着我们的罪受苦,但是耶稣已经受了苦,他把我们的罪全部带走。因着审判所带来的痛苦、毁坏,甚至是永恒的惩罚,他全部都放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将我们身上的重担完全挪到自己身上。
他拿掉我们的罪,清除了它,并且为那些罪付出全部的赎价。好了,这就是以赛亚说到有关将要临到的这一位的预言,而你将看到相同的真理,在这伟大的篇章余下的段落中重复,因为这是主要的真理。例如第8节说:「…谁想他…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问题是,这个把所有的罪、罪的一切表现、罪所导致的后果,全部都担当起来的人是谁?并且他为罪付出全部赎价,因此满足了神的审判和忿怒,然后将这一切都背负在自己身上,还将它带走,今后再也看不见罪恶,是谁做了这件事情?
彼得在彼得前书第2章提起基督,说:「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那是直接暗指以赛亚书53章。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实现这件事。以色列人将来会意识到这件事,于是他们要哭泣,在哀号中悔改,因为他们已经看见了有关仆人、弥赛亚、约书亚、耶稣的真理。他们将知道他们之前犯了重大错误。数千年来,以色列人都犯了这个错误。而在这里,他们要宣告他们过去是多么错误。耶稣不是为他自己的罪受苦,他乃是为以色列人的罪受苦。
接着他们回顾过去:「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是认信,他们以为神是因他的罪而惩罚他。他们认为他因为亵渎而被神责罚、击打、苦待。「神」这个字是「以罗欣」,而所有与「以罗欣」相连的动词:被神责罚、被神击打、被神苦待表明,他们都以为是神因为耶稣的罪而处罚他。
这里的措辞是强烈的。「责罚」 这个字就是指「强烈地痛击」,在出埃及记11:1说到那些灾祸时,曾经用过这一个非常强烈的字眼。「击打」这个字的意思基本上是要把某人置于死地。而「苦待」这个字一般用以指:使羞辱、使丢脸、被毁坏。 所以我们以为,当他被痛击、击打、被羞辱而丢脸时,当神这么做的时候,是因为他是个亵渎者。顺便说一下,今天犹太人仍旧这样认为。但是,有些犹太人却看见了真理。
将来有一天,他们会知道这是神的羔羊,由神所拣选,成为背负他们罪孽的代替者。所以在第5节他们将说,「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这是非常棒的措辞,非常形象化。受害、压伤、刑罚、鞭伤,都是非常强烈的字眼。让我们花点时间来谈谈。
先知完全不知道十字架,他不知道700年后将发生什么事。神的灵引导他选用这些字眼,而我们可以说,在某个程度上,这些是比喻性的字眼,或者你可以认为这些是一般性的用词,用来描述受害、压伤、刑罚、鞭伤。
有希伯来学者认为,「受害」这个字是希伯来语中对于暴力死亡的最强烈的表达。所以,如果你从广义上去看这个字,你会说,「不管这人是谁,他将死于暴力。」还有,你可以看看「压伤」这个字,它可以指任何东西被践踏致死。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被践踏,就好像在耶利米哀歌3:34所说,被踹在脚下,被猛击而有瘀伤。那个程度可能比较轻。但是正如我说过的,它也可以另有所指,如被践踏到有严重的瘀伤而死亡。
然后,「刑罚」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在希伯来语中它表达刑罚。刑罚是个学术性词汇,在某个意义上说,它是个法律用语。你可以说,「啊,广义来说,这肯定是一种刑罚。」而你这么说可能是正确的。而「鞭伤」这个字也可以被视为广义用语。「鞭伤」顾名思义,就是用鞭子打人,使他受伤。这些词语都是广义性的,也许当以赛亚写它们的时候,就有这个目的。好了,我们只是大致研究一下这些词汇,它们描述极其可怕、吓人的死亡。
但是,事情的真相是:因为它们每一个都特定地用在耶稣身上,所以,它们不仅是广义性的字眼。他有五处伤口,分别在两只双脚、双手以及肋旁。诗篇22篇是预言十字架的诗篇。诗篇22篇一开头就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那正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话。但是在诗22:16,诗人说:「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撒迦利亚书12:10,撒迦利亚说:「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罗马兵丁真的扎了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这件事的确发生了。在约翰福音19章有几节经文与这件事相连,约19:34说:「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37节说,『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是的,耶稣被扎了。这个预言多么具体啊!
那么,「压伤」这个字又怎样解释呢?正如我说过的,「压伤」它可以指被践踏致死。请听好,我们知道在耶稣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知道他被打耳光。从约翰福音19:3,我们知道他的脸被拳头猛击。根据马太福音27:30,罗马兵丁拿苇子打他的脸。用拳头猛击他的脸,打耳光,用苇子打他的头和脸,都能造成损伤和鞭痕,这一切都可用「压伤」这个字。
好,「刑罚」这个字又如何理解呢?正如我之前提到,在希伯来语中,这个字的意思是刑罚。耶稣被处死是一种刑罚吗?绝对是!他被起诉,你还记得犹太人把耶稣叫来,作假见证攻击他。他背着罪名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从大祭司亚那的宅院,被带到该亚法的官邸,他们又把他交给希律,然后又带回去,经过几次模拟审判,他们最终要将那个罪状变成实际的罪行。他们要把他处死,因此他们把他交给彼拉多。而彼拉多遭到威胁,被胁迫将耶稣判以死刑。而耶稣的死刑是由罗马政府正式宣判的,那是一个罪状、一个审讯、一个裁决、一个判决的结果,是执行一个正式的刑罚。
「鞭伤」这个字又怎样解释呢?嗯,根据马可福音15:15,那里说,耶稣被鞭打。我们都知道那个故事。很粗的棒子上缠着几条皮鞭,鞭子上面嵌有骨头、石头和玻璃, 他的身体一直被抽打到皮肉撕裂。
犹太人知道这一切,这都在经文中记载。但是,在他们全国得救的那一天,他们要回顾,知道是神自己将他压伤,并不是因他自己犯罪,而是因为他担当了别人的罪。那时,他们将为过犯、罪孽、平安和医治而认罪。
他们有一天将要承认这一点。同时,朋友,唯一可以使你得救的途径,就是现在认罪。现在,我要请你翻到哥林多后书6章,保罗在第2节引述以赛亚书49章。以赛亚书49章说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你。」耶和华对他的百姓说到他将来的行动:「这一天我将垂听,这一天是拯救的日子,我将施行帮助。」而保罗用当下的语气把这句话写在他的书信中:「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在终末的时候有称为大灾难的事件,以色列全国得救,那是将来的事。但是现在是拯救的日子。不论是对犹太人或外邦人而言,现在是悦纳的时候。可悲的现实是:在基督的死亡与以色列未来得救的期间,有无数世代不信的犹太人已经进入永恒的刑罚之中,没有任何补救办法。至于历世历代、各国各方、不信的外邦人也都已经进入永恒的刑罚之中,没有任何补救办法。
最终,以色列将会复兴。最终,在同一期间,将有一次大复兴,福音将大大被广传。根据启示录,天上的天使们将去传福音,两个见证人死而复活,也将去传福音。十四万四千犹太人将去传福音,每个支派有一万二千人出来。以色列将相信耶稣;万国万民,就是各个种族、说各种语言的人,也要来相信耶稣。那时福音将大大地宣扬开来。
人们最终要得救。但是,在当下与那时之间,人们继续死亡和灭亡,永远没有任何补救办法。对你而言,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如果你接受救恩这份礼物,就可以得着。也许此刻就是那个「诚然」的时刻。我们过去都错待了耶稣。他为我们而死,他担当了我们的忧患、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疾病、我们的祸患、我们的灾祸和我们的罪,为一切的罪付上赎价,并且永远将它的后果带走。今天是你信靠救主的日子。我相信你会这样做。好,让我们低头祷告:
主啊,我们被这一章经文中令人惊讶的事实深深打动了。经文的细节显示,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在数百年前它们却毫无错误地指向基督,没有其他的对象。我们知道,除了基督以外,没有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能够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的,正是他。「信道是由听道来的,要相信关于基督的真理。」
主啊,我祈求你,愿今天成为一些人得救的日子,成为他们拯救的时刻。他们回顾过去他们所知道有关基督的事都是真实的,愿他们真的明白,以致他们真诚地悔改,归向基督。唯有透过基督我们的罪才能得到赦免,凡是相信的人,主应许有永远的生命赐给他们。主啊,求你在我们心里作工。求你使我们今天因所听到的真理而满心欢喜快乐。现在,求你带领那些还没有接受基督的人到你面前来。
我们爱你,乐意和你分享。但是,你必须与主交谈,向他倾心吐意。
你已经听到了真理,你知道耶稣为什么来,为什么死亡。那只是开始。我们还将分享有关他的复活。如果你渴望接受他作你的主和救主,不要推迟, 你今天就应该这么做。
我们的父啊,我们现在恳求你帮助我们明白,现今是个紧迫的时代,传福音的工作是何等紧迫。世人太需要听见福音,如果没有人去传讲,他们怎么能听到呢?求你帮助我们宣讲这个荣耀的福音,告诉罪人,现在是悦纳的时刻。现在是恩典的时刻,如果他们来领受的话,现在就是拯救的日子。求你在我们心里作工,激励我们,提高生命境界,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除了宣讲基督以外,没有任何事比这个更重要了。愿我们透过自己的生命,借着我们的见证,呼召人们归向他。求你今天赐下恩典,拯救罪人,我们这样祈求是奉靠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