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督的身子里、在基督里、与基督联合、以及我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是极大的合一。这是保罗在这里所要讲论的信息。他在论述合一,而这是一个在他当时的世界与在我们的世界里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当今社会都有不调和、不和谐和不合一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 家庭里,我们会有争吵、苦楚、离婚,在商业公司、学校、政府、国家之间,我们都常常有冲突、敌对、反感、争论、和分裂。
我们的世界里有很多屏障,人类也一直在搭起屏障,而我们都难辞其咎。这其实是罪人之 罪性的一部分,而古代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大,到处满是屏障、篱笆和围墙,阻止人进出, 而在古代社会许多不同的屏障中,最显著的是为奴的与自主的、或奴隶与主人之间的屏障。
多数奴隶憎恨他们的主人,而主人轻看藐视他们的奴隶,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实际 上,早期基督教里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让一个仆人和主人彼此同坐、敬拜同一位基督。 另外一个巨大的屏障是出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我们在哥林多前书 7 章,看到早期教会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当一位女性成为基督徒,她的丈夫会无法容忍自己的妻子做出独立于 他自己的举动;他认为妻子应该隶属于自己,他要告诉妻子该信什么,因而在这里出现阻 碍,因为女性从来不能进入男性的世界,而当女性做出一个影响她整个生命和命运的决定, 如接受耶稣基督,这是不妥的,也会造成极大的纷争,且很多时候意味着丈夫会弃她而去, 免得成为他同辈之间的笑柄。
当时到处都有屏障,其中在民族之间最显著的是希腊人和化外人之间的屏障。西塞罗曾经 说:“希腊人说全人类分为两个阶级——希腊人和化外人。”希腊人称一位不会说希腊语 的人为化外人,反之倘若你会说希腊语你就是希腊人。
希腊人自称他们拥有神明的语言,他们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语言为荣,轻视他人,因而希 腊人和化外人之间有庞大的墙垣。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曾说:“化外人有兽性的作风。” 也就是说他们与动物有性交。他说某些化外人属于兽性阶级,而另一个古代作家利腓(Livi) 亦说:“希腊人与其他种族发动不可休战的战争”,所指的也是化外人。
所以福音需要处理男女之间的纷争,因为男性感到他们与女性属于完全不同的阶级;此外 也需要处理为奴和自主之间的隔阂,因为主人自觉和奴隶属于完全不同的阶级。福音需要 处理希腊人和化外人、以及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巨大张力。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1:14 面对这希腊与化外人的问题时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 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他认为福音是给予希腊 人和化外人,是给予有教育和没受教育的人,为奴的和自主的,男和女,犹太人和外邦人。
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 3:11 说:“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 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换句话 说,在基督里,所有屏障都被拆毁,不再有阶级、种族的区分,不再有什么分别;在基督 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这是在基督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菲利普•吉布斯爵士在他的著作《平安的十字架》,描述了这种合一的现实,他说:“这 问题如今已酝酿成世界必须面对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今天,各式各样曲折和交叉的屏障, 川流在世界的种族歧视之人当中。现代发展如今已将世界变成一个邻里,而神给予我们的 任务是把手足之情注入这邻里。在当今社会的种族与阶级分隔之墙垣中,我们必须以基督 的信息为世界带来改变,传扬基督的信息,就是在祂里面不分为奴的、自主的,希利尼人、 犹太人,西古提人、化外人,反而所有人都是一体。”基督降世,是为了拆毁这些屏障。
我记得阅读过一个现代宣教士的经历,他在非洲一个偏远地区主持掰饼仪式,当他坐在掰 饼桌时,有一位男士坐在他右边,名字以当地语言的意思是男子气概之心,他是一个名为 努恩(Ngoen)族的部落酋长,而会众当中有很多努恩族人。这年长的酋长告诉他,他还 记得他们未听见基督的日子,那时,努恩族的年轻烈士拿起他们的矛出去,到邻近的三伽(Sanga)和田布伽(Timbuka)部落,回来时矛完全沾满血迹,而他们留下的足迹是一 路被焚烧和拆毁的小镇,并拖着从三伽和田布伽部落被强奸过的女子为他们的战利品。
但是,酋长说,现在完全不同了,而那宣教士也赞同,因为坐在他左边的是来自三伽和田 布伽教会的长老。这三个曾经相互杀戮的部落,如今在主耶稣基督的宝血里、在主的身子 里合而为一。这是基督教试图要做的,就是拆毁屏障,但是这一点都不简单,初期教会需 要面对艰难的争战,而要开始战胜,必须要有很清晰的神学声明。神必须说这么做是正确 的,所以以弗所书的其中一个主旨就是说明合一的标准。我们在基督里都是一体,因而第 四章第 3 节起是一个最好的总结:我们要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 的心。我们必须奋力维持这毫无屏障、篱笆和围墙的合一,因为这是神的心意。
来看第 4 节:“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也就是说神所设计的教会是合一的,而教会要彰显这种合一。直到第 13 节说:“我们众 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我们应该 合而为一,如同基督是一。这是神的设计。
早期时代,最难跨越的鸿沟是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我上周已叙述他们如何敌对;犹太人 如何憎恨外邦人,外邦人如何忌恨犹太人。但他们两者都没有一个理由,只因彼此开始厌 恨,而这座山越积越大,也因再三强化之后,以至于彼此之间变得毫无相干,只有苦楚和憎恨。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记得上次我提到说神拣选以色列的目的,是要她传扬神的信 息给外邦人吗?他们应该记得以赛亚书 57:19,以赛亚书其中最经典的章节。
以赛亚 57:19 说,以赛亚听到神这么说,他在窃听永生神的话而祂说:“愿平安康泰归与 远处的人,也归与近处的人。”你且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两种不同人民的称号——犹太 人和外邦人,而那称号的产生是因为圣殿的地理位置。当圣殿建造在耶路撒冷时,犹太人 因为距离短而称为近处的人,而外邦人在以色列边界之外,所以称为远处的人。因此,这 远处、近处的概念,起因是与圣殿的地理距离有关。犹太人靠近圣殿,靠近神的殿,靠近 敬拜的地方,灵性上与神亲近。这是基本的概念。
这起初是关乎地理位置,后来逐渐成为灵性上的含义。因此犹太人被称为近处的,外邦人 为远处的,而他们都应该从以赛亚窃听神的话中晓得,神由始至终都说平安归于远处的人, 平安也归于近处的人。神的心里一直都有救赎外邦人的心意,一直都有。但犹太人却没有, 遗憾的是,他们不想与外邦人接触。犹太拉比作家们叙述的一件事,有助我们了解他们的 态度。
一个外邦女子来到一个名叫以利亚泽(Eleazer) 的拉比那里,承认她是个罪人,并想要成 为义人。她问拉比她是否能被纳入犹太教。她说:“拉比,带我到近处。”因为就如我刚 解释的,那是他们所用的词汇。“拉比,带我到近处。”而那些拉比作者告诉我们以利亚 泽这么回复:“不,你不能来近处。”过后直接把门关上。这只是一个从犹太作品的例证, 说明以色列把自己从原有的使命中隔绝了。
当耶稣来到世上时,祂要把犹太人和外邦人在祂里面合而为一,但要跨越的城墙太高、太 宽,虽然好不容易事情已成了,但如今仍是有困难。让我以一个例证来说明问题有多困难。 我们翻开使徒行传第 10 章。神的恩典一直是包括所有阶级的人,而这对犹太人来说不应 该是什么惊讶的启示。他们可以在申命记第 10 章,在摩西亲自执笔的摩西五经中读到: “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 貌取人,也不受贿赂。”这是已经成立的一个事实。
他们应该已经知道,但在使徒行传第 10 章,我们看到哥尼流归主的经过。他在第 34 节 引用这古文:“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 都为主所悦纳。”信心与行为并行才算为义,在任何一国都是真确的。信心若没有行为就 是死的,不是吗?信心一定会产生果效。换言之,行为若没有信心是墨守律法的条文主义。 但倘若有真信心,我们就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 预备叫我们行的。这是被神接纳的确据,而这也是给予万国万民的,因为神不偏待人。
当彼得终于亲眼看见一个外邦人归 信基督,他终于明白旧约圣经的现实,而第一位就是 哥尼流。当哥尼流听到福音并相信,彼得说:“这是真的。”救恩不仅限于犹太人,也给 予外邦人。而在第 44 节:“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那些奉 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徒,见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就都……”什么?“希奇”。
不可思议,神竟然把祂所给予我们同样的东西给予外邦人!这对彼得来说是何等惊奇!在徒 11:15,他报告说:“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17 节说:“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神呢?”
彼得对哥尼流的救恩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抵抗、争辩、对抗、否认、拒绝。他说:“我做 不到。”但当神给予哥尼流圣灵,他看到那是同一样的东西,他不能拦阻神了;外邦人实 际上也得救。耶路撒冷的人民,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当中有些感到不满。有人说不,那是 不可能的。你不能是外邦人然后成为基督徒。你不能以外邦人的身份亲近神。你必定要先 成为犹太人。因此,他们要在外邦人归主之前先受割礼,先遵守摩西律法;他必须经过从 外邦人、到犹太人、最后成为基督徒这过程,决不能是从外邦人直接成为基督徒,那是不 可能的。
因此,他们决定这是个重大的问题,必须召开会议,这事件记录在使徒行传第 15 章。那 时,他们聚集了所有领导人:耶路撒冷教会的首领雅各、耶路撒冷有地位的宗教领袖、彼 得、保罗、巴拿巴等。他们招聚了所有有识之士,从不同方面考虑这事情。第一节说明了 议题,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也就是基督徒;他们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说人 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如果那是真的,我们在教会里必须做另外一件事: 我们需要聘请一群医生,这里不会有祷告室,而是手术室。这是荒谬的,但这的确是他们 的想法,他们的立场。
因此他们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们进行了大型的讨论。最终,彼得站起来;之前在第 5 节的那些法利赛教门的人,坚持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彼得最终终于站起来,在第 7-8 节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 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彼得指的是使徒行传第 10 章和哥尼流;那必定是真实的救 恩,否则神绝对不会“赐圣灵给他们”。
“又借着信(不是行为)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 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 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 15:9-11)接着,保罗和巴拿巴见证神如何奇妙地拯 救他们。因此,会议的决议是:你不一定要先成为犹太人,你也可以相信耶稣基督并同样 得救。这就是以弗所书的信息:我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
提摩太前书 2 章说神我们的救主,“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神,在 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4-6 节),为犹太人,也为外邦人。但这是个令犹太人很难接受的事实;这的确很困难。
但基督的身子不是这样的。基督的身体是由那些爱主耶稣基督的人组成的,使徒保罗也说 我们应该同样地爱每一个人,每个人都一样。
保罗写这章圣经是要尝试拆毁这些屏障。我上次说过,从 11 至 22 节可分成两段,都是 外邦人的观点。我们上次讨论的第一点,是社交和属灵上的隔离。保罗说,这是真实的。 第 11 节,外邦人确实在社交上遭受隔离,他们被那些受割礼的被称为未受割礼的,也就 是说,犹太人不会接受他们,只有鄙视他们,而“未 受割礼的”是个嘲笑的称呼;这是 个非常残酷的社交隔离,但更悲哀的是属灵上的隔离。第 12 节说,那时外邦人与基督无 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 他们被困在邪恶的系统里,困在撒旦的领域里;他们没有基督,没有指望,没有盟约,没 有国家,没有神,在社交上被隔离,属灵上被隔离。
你也许会说,为什么保罗要在社交隔离这课题上大做文章呢?因为这很重要,他们必须跨 越社交上的隔离,才能得到属灵的信息。犹太人无法接触其他人,直到他们真正知道他们 其实在社交上孤立自己。外邦人必须了解这两层屏障存在的事实,但最终保罗想说的是: 他们都在绝望之中,他们没有基督,没有指望,没有未来,没有神,没有应许;他们什么 都没有,而这是绝望,彻底的绝望。没有神,不虔不义,是圣经对外邦人、异教徒和没有 基督之人的一个重复的评语。
在帖撒罗尼迦前书 4 章,保罗说我们不可放纵,像那些不认识神的外邦人。在加拉太书4:8,保罗又提醒他们“从前你们不认识神的时候”。人们可以说他们认识神,但在耶稣之外,他们其实不认识神,是不虔不义的。我们看到他们绝望、不虔不义,问题其实是他 们一手造成的,因为罗马书一章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但他们却将神的真实扭曲,变为虚谎,直到真理被遗失了。因此, 保罗先说这是事实。看看保罗所处理的两个过去的模式:第 11 所讲述的是“从前”,12节所讲述的是“那时”。你们确实曾经在社交上和属灵上被孤立,但这都是过去的事。
注意第 13 节的“如今却”,是的,过去是这样子,但如今那种隔离已属过去。2:4 也说: “然而神……”,变化就在这里开始。
我们继续讲第二点:属灵上与社交上的合一,不再是隔离,却在基督里合一。犹太人和外 邦人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我们看第 13-15 节保罗如何叙述,神学性质很强但非常丰富和 有见解。第 13 节:“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这三个极具震撼力的字,与 12 节的可怕的隔离成强烈的对比,而关键就是“在基督耶稣里”。请注意,以弗所书所 讲的都是“在基督耶稣里”。“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 。请听清 楚,我根本不相信隔离会有完结的一天,直到基督亲自在人类的领域里把它结束。
恶人无平安,这不仅指与神的平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和平。唯有基督可以将远处 的人带到近处,而保罗所指的是认识神的人与不认识神的人,犹太人和外邦人。神将两者 招聚在一起,这是福音的应许,也一直是如此——犹太人与外邦人都可以成为基督徒。教 会成立之后的的第一篇讲道是在使徒行传第二章,而传道人是谁?彼得。请留意他是如何 总结信息。“因为这应许……”也就是救恩的应许,圣灵的应许,一切关乎于饶恕,整个 救恩的行动,“……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彼得这么对犹太人说,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倘若彼得只停留在那儿,我们大可说救赎仅限于犹太人,但彼得继续说: “……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彼得心里在想谁呢?就是外邦人。
在属灵的层面,近处指的是相信的人,远处指的是不信之人。在新约里,近处是犹太人, 远处是不认识神的外邦人;原本远和近是指与圣殿的距离。因此他在这说那些远处的,不 认识神的外邦人,因基督的宝血而被带来近处,而且没有拉比可以再拒绝他们,唯有耶稣 可以,但呼召他们进来的门是大大敞开的。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看第 13 节:“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 ,指的是我们外邦人,不信之人,“如今却在 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这有什么关联呢?是怎么回事?那血,是指 基督的死;正是祂的死亡让我们得以亲近。这是保罗所要说明的重点。注意,唯有一件事, 而这里是个简化但仍是个真实、真理;唯有一件事能产生对抗、反感、敌意、憎恨、怀恨、 纷争、争吵、战争、冲突,唯有一件事能侵入一个完美的人际关系。知道是什么吗?罪。 如此而已。
所以,当你除去罪,才能有完美的关系。唯有罪能侵入,破坏。天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天堂里没有罪,也就没有问题存在;那里的关系是难以置信的美好,是一切完美关系的 缩影,就好像父神、圣子、圣灵之间的完美关系。
那关系不会破碎,因为没有罪的存在;有完全的义,就会有完全的关系。因此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出现问题是因为罪。为了要把罪除掉,基督必须怎样?死。而当祂死在十字架时, 祂付上罪的刑罚,罪因此已被除去。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是无罪的,所以我们能合而为一, 因为那唯一阻隔的东西已被除去。
当一个人凭信心接受主耶稣基督,主的血洗净了他所有的罪,他进入神的家,在神面前无 罪,整个生命已被洁净。他有着与神共同的生命,而每一个在十字架前的人都一样,他们 在神面前都是一体的。这就是重点,不论你是属什么部落,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争战, 但在耶稣基督里你们是一体。不论你来自什么种族、教义、背景、国籍,这一切都无关紧 要,只因那造成障碍的罪已被基督在十字架上除去,使我们成为一体。这是在基督身子里 的一个地位上的事实。可是我们不常把它活出来,是吗?
我们的行事为人不常是这个样子,活不出跟我们的地位相称的生活,而这正是以弗所书第4-6 章的目的。但在前三章,保罗只是在界定我们的地位。犹太人和外邦人从前是分割的,他们因自己的罪而分割,他们的罪造成这问题。你大可在自己的生命中看到这问题较简单 的情况,当你和妻子吵架后试着求饶恕,而双方都愿意彼此饶恕时,你立即把问题除去,立时恢复亲密的关系。事情就是这样。在十字架上,罪被除去。罪已被除去,屏障也没有 了,每个人在基督里成为一体。
两人在基督里是成为一体,永远都是这样,因为基督的宝血除去了问题。因此那些远处和 近处的都来到十字架脚前,每一个被救赎的人,从亚当一直到最后一个生存的,每一位都是因着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得救。这就像历史的高潮,涵盖了所有在十架之前和之后的人, 而每一个人都在同一的荫庇下。
在基督降生之前来到神面前的人,因着祂的十字架而罪得赦免;我们这些在基督死亡之后 归主的人,也同样因着十字架而罪得遮盖。祂的死亡跨越历史的两端,把每一个人招聚在 十字架下。这就是为什么掰饼聚会是这么重要!因为当你来到圣餐桌前,你重新注视你与 主合一的事实,祂已经除去屏障,而最主要的屏障是罪,再无其他。让我们继续。
第 14 节:“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第 13 节是个 概括的陈述,说明基督如何藉祂的血将我们合而为一,这里给我们几个比喻,第一是中间 隔断的墙。但神说祂是我们的和平;希腊原文里的代名词的位置,表明惟独祂是我们的和 平,或只有祂是我们的和平。这是强调的词语,唯有祂。换句话说,保罗说看,犹太人和 外邦人几百年来一直尝试和睦共处,但始终不能拆毁他们之间的墙,不论是律法、行为、 条例、礼仪、献祭、人的功劳、伟大的努力,一切都没用。唯有耶稣是我们的和睦,唯有 祂是和睦的体现,唯有祂能使人合一。
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将阐述的。当一个犹太人相信主耶稣基督,他失去他的民族独特性。他 还是犹太人,仍有自己的文化。我说的不仅关乎历史,更是他属灵的身份。他原本的民族 独特性使他与众不同,但当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犹太教作为一个宗教已经终止、完结了。
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还没完结,神仍为以色列预备了美好的将来,但犹太教作为一个宗 教已终止了。犹太人失去他的特质,从今以后,他在基督里,他是教会的成员,没有分犹 太人或外邦人。这是新约所指的。这些都不重要,都已经失去了。再也没有区分,黑人或 白人,男人或女人,为奴或自主,希腊人或化外人,犹太人或外邦人。当一个犹太人归主 时,那些都不存在了。当一个外邦人接受主耶稣基督时,他也失去原来的身份,来到基督 那里,而这才是最紧要的。而我们所有在基督里的,都应该彰显这种接纳和爱,我们应该 拆毁这些篱笆,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基督真正做了什么。
但令人悲哀、难过、沮丧的,是我们甚至以基督教的名义不断搭建屏障,不是吗?教会有 争斗、争闹、争辩、分裂。怪不得神的心悲伤。祂来到世上为要成就的一件事,就是要我 们合而为一,我们却不断的拆毁。听清楚:一切属肉体的特质、种族、民族、肤色……这 一切都被钉在十字架上,都已经过去了。神在历史的某一段时间呼召那特别的民族,他们 本有独特的身份,但随着教会的产生,他们的宗教身份也止住了。他们仍是一个国家,仍 有民族的身份。神对他们仍有作为一个民族的计划,但犹太教作为一个宗教已是过去,已 经死了。
实际上,犹太教在使徒行传第 10 章已经确实死了。当彼得看见一块大布的异象,看到那 块大布上有各样的禽兽,洁净和不洁净的,也就是犹太人能吃和不能吃的,神在异象里对 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这已不重要了。”彼得说:“我做不到。我一生为犹太人, 我承受不了。”神说:“你要跟我争辩吗?吃吧,彼得。”接着,他接到消息去见外邦人哥尼流。那是预备性的异象,好叫彼得知道外邦人也被接纳了。关键是,这都无所谓了。 宴会、礼仪、禁食都已成过去。
在罗马书第 14 章,使徒保罗写信给罗马人,说若一个人因着良心的缘故要守安息日,就 让他去做。但若你不想守安息日,也算了,那不再重要。整个旧约制度已是过去,整个礼 仪制度已经结束了。所以今天当有人以基督教的名义来孤立基督教里不同的群体,我感到 非常懊恼;如今我们有犹太基督教,爱尔兰基督教,黑人基督教……这是荒谬的。
我们正将一切已被拆毁的重新建立,但我们在基督里是一体,我们需要在基督里接纳彼此。 我们看下面的例证。“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这是个很清晰的图画,因为它展示圣殿里 中间的墙。请跟我一同想像一下,在圣殿的最外围是外院,然后有外邦人院,里面另有个 庭院叫以色列人院,里面有祭司的庭院,再里面是圣所,圣所里头是至圣所。
所以,圣殿分不同层次,外邦人只能进入外殿,仅此而已。在外邦人外庭和以色列人的庭 院之间有一道大理石的屏风,而在屏风的牌匾上写上约瑟夫所说的纯洁的律法:“外邦人 不得进入围绕圣所的范围内,违者死罪自负。”
若一个外邦人走进去,他必死无疑。但神设立那庭院是有原因的,祂要外邦人来到外殿敬 拜神。实际上,在马可福音第 11 章,耶稣亲自洁净那地方,并说:“我父的殿是为万国 祷告的殿,但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所以,基督承认他们把外邦人的庭院,那原本是 为了让外邦人进来听神话语的地方,原本是为传扬神信息的场所,已经搞得完全败坏,变 成贼窝了。
重点是,他们无法越过那墙,当然犹太人也为此大做文章,甚至妄想有外邦人越过那墙。 在使徒行传第 21 章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当使徒保罗来到耶路撒冷,犹太人极之痛恨 他,因为他传扬的是恩典而不是律法。他们指控保罗,第 27 节说他们“下手拿他,喊叫 说,以色列人!”他们抓保罗如同抓犯人,开始在圣殿里向众人喊叫。
“这就是在各处教训众人蹧践我们百姓,和律法并这地方的。”这是个反犹太、反律法、 反圣殿的传道人!“他又带着希利尼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保罗真的这么做吗?不是 的,但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同保罗在城里,以为保罗带他进了圣殿。因此合城都 震动,百姓一齐跑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关上,正想要杀他,突然之间兵丁 来了,阻止他们。他们正要就地宰杀保罗,因为他们说保罗带一个外邦人越过那大理石屏 风。那是谎言,但足以显示犹太人对这件事有多神经过敏。
所以当保罗说到中间隔断的墙,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但在基督的身子里,那中间的墙已 经被拆毁了,就如以弗所书说的,那墙已不复存在,废去了,再没有分隔了,再也没有所 谓有特权或无特权的了。犹太人不会比外邦人更亲近神,犹太人对神来说不会比外邦人更 为特别。我记得有一次我所敬爱的教授、犹太裔的圣经学者范伯格博士对我说:“约翰, 你们外邦人为什么会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而大惊小怪呢?”那时我一笑带过。但他真是认真 的,因为对他来说,按照神的话语,两者并无分别。
我们没有藐视的理由,也没有仰慕的理由。我们在基督里为一体,对吗?对任何一个在基督里的人都是一样的。我们看第 15 节,保罗用另一个方式叙述同一件事:“而且以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基督被钉十字架,“废掉冤仇。”当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时,祂废掉了一样东西,把它完全抹去。祂完全抹去了一个障碍,也就是最大的一个障碍。犹太人和外邦 人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无非是礼仪和律法,不是吗?那完全属于犹太人的东西:礼 仪、节期、禁食、穿着、割礼等。
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祂把这一切都拆毁了,就是包含在各条例中诫命的律法。保罗不 是指道德律法;神有道德律法而那是永不改变的,永远都不会更改。神的道德律法并没有 被废掉,罗马书 1-2 章说这道德律法刻在每个人的心里。神的道德律法在出埃及记第 20 章的十诫中被正规化,也在马太福音第 22 章总结为最大的诫命:“你要尽心、尽性、尽 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并爱人如己。”
神的道德律法再次在约翰福音 13:34 被总结为:“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 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神的道德律法永不改变。十诫,实际上是 有结构的爱。“除了神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意思就是你唯独爱主。“不可贪恋人的妻子”就是你唯独爱你的妻子。“不可杀人”就是你爱那人。“不可偷盗”是当你真爱一个人时,你不会想要夺走他们的东西。由此可见,十诫的是爱的条约,而神从来没改变祂的 道德的基础。
但在十字架被废掉的是礼仪、仪式、传统,那就是延续屏障的东西。犹太人和外邦人不能 一起吃饭,因为他们的烹饪食物不同;他们的穿着无法一致,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服装;他 们不能一起享受宴席,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节期,不同的禁食时间。这一切东西都成了很现 实的阻挠,很真实的外在冤仇。当耶稣死在十字架时,作为一个特殊系统的犹太教被废除 了。因此我一再强调,我们不需要别人把类似于成人仪式这东西带入基督教,我们已经把 这些除掉了。
我们可以追溯自己家族的根、传统、历史等,没有问题,我本身也很喜欢追溯自己德国和 苏格兰的祖宗;回想起我的祖宗曾做过某些重大的事,是很奇妙和令人兴奋的,也使我能 的生命更丰富。但千万别误会我们必须要奋力维持犹太教的系统,因为它已经被废除了。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仍被保留着,因为神对他们设有美好的将来。
至于这时间、这时代,教会是犹太人的会堂,犹太教已被废除。有趣的是,那遥不可及的 犹太教,对犹太人来说也完全被解放了。为了要证明那废除是终极的,神甚至在公元 70 年容让罗马人侵入耶路撒冷,把犹太教彻底毁灭。他们拆毁圣殿,废除整个系统,以至于 从那天至今,犹太教再也没有献祭的礼仪了,完全被废除了。
同时,所有保存下来的记录也遗失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支派,不知道谁是祭司。 神把整改系统彻底毁了,而这是祂的意思,因为神教会的奥秘就是犹太人和外邦人合而为一。以弗所书 3:6:“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 应许。”这就是教会,这就是新的、从来未有的东西。
这就是保罗要说的。再看第 15 节:“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也就是基督,总是在基 督里,“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这“新”字很有趣,它不是指“neos”, 时间上的新,就好像生产汽车的装配线,最后制成的汽车是最新的,你可以有一辆“新” 的汽车,但不是这里的“新”的意思,而是“kainos”,性质上的新。它是素质上的新, 不是数量上的新,更不是时间顺序上的新,一个未曾出现过的新东西,是一个样板。因此 保罗在这里说这新造的人,并不是指已经有的东西的最新模式,而是“kainos”,从来没 有过的东西。
教会从前不曾存在,是全新的东西,是个奥秘,并无先例。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合而 为一,这就是重点信息。这是何等庞大的信息:神已经拆毁围墙,挪去屏障,而我们在基 督里成为一体。
我们是否因耶稣挪开篱笆、收纳我们而感到庆幸呢?这就是在基督身子里的事实。我们是 一体,并要把它活出来。我们将会永生永世在一起,而我们现在就要这么做,好叫这世界 知道我们属基督,相信我们的福音。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