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翻开《以弗所书》第四章,前三节。实际上,前六节是一个单元,我们可以称它为“崇高身份的谦卑行事。”《以弗所书》的前三章叙述了我们的身份地位,而后面三章关系到我们的为人行事。保罗在第四章的开头就交代这一点了。
在《以弗所书》4章1-3节中,保罗这么开始:“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段关乎行事相称的伟大经文实在值得我们勤恳忠心的学习,因为它揭露了一个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基本真理,就是基督徒的生命在乎的,并不是你首先做什么,重要是你的身份。
这就是核心思想,而你会留意到保罗在这说:“行事为人当相称。”行事为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是日常行为,每一天的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的概念,即你做什么、如何生活。然而,让我感到有趣的是,当保罗说到行事相称时,他只说了一个“如何”,但并没谈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工作或行为;他只提到一个态度。这是因为行事相称所的着重点,并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是谁。很多人能把事情办好,却不是上帝所要的人。
那是圣经所说的虚伪。我们可以有所谓的“行动果子”,例如嘴唇的果子,希伯来文的翻译是赞美;无私的果子,就是《腓立比书》4章提到的施与;《罗马书》1章的果子,领人信基督;《歌罗西书》的果子,凡善工……我们或许会结出行动之果,却没结出心态之果。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心态的果子?圣灵所结的果子,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些就是心态的果子。请注意,如果你只有行为上的果子,却没有心态上的,那就是律法主义;若你首先有心态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它会继而结出行为果子,而那才是真实的灵命。当上帝说到行事相称,它不是从行为开始,我们将会在篇章的后部分提到;它是由态度开始的,你明白吗?我们的基督徒生命是由这样的方式运作的,它由圣灵开始,而圣灵借着心态运行,将心态化成行动,而那会怎样呢?行事相称;保罗啊,那是什么意思?那意思是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那些都是态度,都是内在的恩典。许多基督徒不明白这一点,而对他们而言,行基督徒的道路,活出基督徒生命,意思就是到教会去,或把金钱投入奉献箱,或偶而读圣经,不发誓、不酗酒、不犯法等等。很多人认为这些外在规定的行为就是基督教,但事实是,那仅是流露出基督徒内在生命的表现而已。关键所在,并不是我们能做自己职分以外的的,乃是因为我们的身份所产生的行为,这就是上帝所要的。所以保罗说:“行事当相称”之后,马上提到的是成就这事的心态。
现在,让我告诉我们刚开始的大纲;第一节,是我们称之为行事相称的呼召。在1节中,保罗仅是凭着前三章的勉励,给予我们行事相称的呼招。接着在2-3节,我们看到行事相称的特性;如果我们要行事相称,其中的特性有哪些?它会有什么表现呢?这里,保罗列出了五个内在的心态,之后他在4-6节,以行事相称的原因结束这开头;行事相称的呼招、特性和原因。
现在,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我们已经看过了行事相称的呼召,而从第一节的“既然”,我们看到它的迫切性出自于我们的属灵身份。接着,我们在2-3节学习到行事相称的特征。我说过,五个内在恩典将会从一个相称的生命而出;这五样东西能使我们行事相称。我们前两回讨论过第一个,就是2节的“凡事谦卑”,而我们说那是完全谦卑的意思。行事相称是由完全谦卑开始;我们说到那里面没有自我,没有自私,是基督徒生活的底线,是行事相称的底线。我上回也告诉了你撒旦引诱我们显露骄傲的各种方式,并我们如何在那方面抗拒骄傲。
所以,我们谈论了谦卑,现在让我们到2节中的第二个特征:“凡事谦虚、温柔。”谦卑产生温柔;这五个品德是渐进式的,一个滋生另一个,而如果没有谦卑,你就不能有温柔。骄傲不能与温柔联合,温柔与骄傲格格不入;它们是互不相容的,而温柔是谦卑的产品。
若有谦卑,就必有温柔;若有温柔,就有忍耐,而有了忍耐,就会彼此“以爱心互相宽容”,而这一切发生之后,就会出现“以和平来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是向目标前移的进程。因此,保罗呼吁我们要温柔。
若我们要以君王尊贵儿子的身份行事相称,若要以上帝儿子的身份,以天国后裔的身份,继承天上诸般永恒属灵福气的身份行事相称,我们就当以温柔的方式去行。那么,什么是温柔?世人所定义的温柔很有趣,因为他们不明白温柔。字典这么说:“温柔是勇气的缺乏。”以人的角度而言,温柔似乎是这样的,但若你看《加拉太书》第五章,温柔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当真实的温柔是由上帝的灵所生的,它是个极为珍贵的品德,是个关键性的品德,但人性的温柔在圣灵的能力之外,被世人认为是懦弱、胆小或软弱无力的。然而,这不是圣经的术语;让我们说一说这是什么意思。弟兄们,清听,若没有谦卑,即便要行事相称也不能,而若无温柔,你就不能行事相称,所以必须学习什么是温柔,因此我们这段时间将学习什么是温柔。温柔的希腊原文是praus,所指的是温顺、柔和的东西,有一颗温顺的心,是温和的;它的反义词是报复。温柔经常被定义为报复的反义,或暴力的反义。我们可以它是一个对上帝的静心乐意之顺服,一个对他人的静心乐意之顺服,没有常人所拥有的反抗、报仇、反击和自我主张。现在,让我进一步探讨这定义;它是一个温和、柔和、无反击、不记仇、无报复、无暴力的灵。在一些古代希腊资料中,温柔在属世语言中有好几种用法,例如:它被用来形容像镇定剂一样的安慰药物,用来叙说有镇定和安慰心灵作用的东西。它也被用作柔和的微风,能飘过温热的山脚,为居民解暑的清凉之风。它叙述曾是暴躁易怒的马,如今是温顺听话的;从前的力量和能力都被引入正途。
所以,谦卑这词是用于形容温和、平和,或有镇定作用的东西。希腊人普遍用作友善的人,或心地善良的,让人感觉舒服的,温和的,柔和的,而不是强硬、粗鲁、恶劣、暴力的人。这是一种宁静的感觉,而耶稣基督的这特征最显出。在《歌林多后书》10章1节中,保罗提到了基督的温柔;在《马太福音》11章29节,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是驴驹,而不是什么高大威猛的骏马, 威威风风的。耶稣可是低声、安静的骑着驴子,一个最普通的动物,运货动物中最傻的一个;这突现了主的温柔。基督是温柔的,这是个敬虔的特质。事实上,在《西番雅书》2章3节中,圣灵就说当寻求谦卑;当寻求谦卑。
在新约里,prautes这词至少被使用了12次;温柔在新约里是一个被称许的美德。《加拉太书》5章22节说,温柔是圣灵的果子。在《提摩太前书》6章11节中,我们看到一个美好的情景:“但你这属上帝的人”,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真正属上帝人,若你要活出属灵的生活,经文说要“ 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但是,我认为加上这句话是很重要的;温柔并不代表你是个懦夫,因为经文紧接着说:“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请听,一个温柔的人并非是懦夫;一个温柔的人会为了正义坚持斗争到,甚至会很生气,气愤不已。
温柔是温和、宁静、柔和、宜人的,是令人平息,无报复之意,不还手,无苦毒,不反击,不固步自封,不自以为是,除非是情况需要,才大发义怒;那时候,温柔是怒火中烧的。我稍后会让你看到这一点。这词也在《雅各书》3章13节被使用:“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谁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呢?你会说,应该是有博士学位的,或饱览群书的;都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有见识的人的,圣经说:“他就应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那才是温柔的人;有智慧的人是满有温柔的。“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17节说,“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所以,温柔在新约里是一而再被赞颂的美德。它不是没有怒气,不是的,因为提摩太一句说到温柔,然后下一句转过来说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它是作战的;温柔是会作战的。然而请注意,我们可以说温柔是受到管制的力量;受到管制的能力。
当你有谦卑时,请注意,谦卑是倒空自我;真实的谦卑从自我中倒出自我。我不热衷于自己的利益,不重视自己的成就,不在乎自己的名誉,不关注自己的得失,不再关心自己的名声;我已经从自我中倒出自我,而温柔是个产物,是个破碎意志的产物,是在上帝面前的破碎忧伤。但是,那不是对狮子的销毁,乃驯服狮子,你可明白?这不是对狮子的销毁,乃是驯服狮子;它仍具备所有的能力,它所有的力量仍在,所有潜力还在,但这一切都受主人的管制。看着在非洲原野上奔驰的猛狮,与马戏团里在驯兽师管理之下的驯狮相比,差别非常大。它们同样凶猛,有同样的能量,同样的意志,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力量,但后者却常常是在主人的管制下的。温柔也一样,它不再求自己的利益,不再任由自我的成就自己所要,而是顺服在主人的管制之下;它不是失去能力,乃是在控制自己的能力。
就是一匹马一样,当它的能力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狂野奔驰时,它的用处不大,但当它的能力受到管制之后,就能在有益的工作上被使用了。当风以龙卷风的形式吹袭时,除了破坏四周之外,并无其他用处;然而,如果它转动风车,发动风车把流水抽上来,灌溉农作物,就能喂养大群人类。所以,当能力被受管制的时候,它是有益的。在每个信徒的心里都有一头狮子,这狮子有权利吼叫,有权利反击,有权利扑击,但却不是任意而行,乃是在指导他意志的主人之下,主耶稣基督自己,才那么做。谦卑根本不是冷漠、懦弱、软弱或惧怕,也不是无能、胆怯的。耶稣不是无能或胆怯,但他是温柔的。让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可知道你也有生气的权力?是的,你有权力生气。其实,《以弗所书》4章26节说:“生气,”你可曾晓得这一点?重要的是你必须完整的引用经文:“ 生气却不要犯罪。”生气是可以的,但不要犯罪,而这里说明有某种怒气是不犯罪的,对吗?
有某种怒气不是罪的,而你问,那是什么?
那是一种正确的怒气,为正确的理由发怒;你发怒,可以是为着正确或是错误理由。一种受管辖的能力,另一种是失控的能力。圣经晓得这两种选择,而实际上在《箴言》25章28节中能看到失控了的能力;《箴言》25章28节说:“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这是一个完全失去控制的心灵,失控了,因此变得软弱,跌入每一个陷阱,每一个试探,每一个失败中,不能自制,无法管制自己的心灵,那是失去控制的怒火,失去控制的能力,不是温柔。另一方面,回到《箴言》16章第32节,那说:“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所以,《箴言》16章是指一个能管制自己心灵的人。换言之,他的心志在那里,能力在那里,狮子在那里,力量在那里,潜能也在那里,但它是受到控制的。另一方面,同样的力量和能力但却失控了,只会带来混乱,造成罪孽。凡事生气、失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温柔。温柔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力量,控制自己心中的狮子,叫它必须扑击的时候扑击,怒吼的时候怒吼。
现在,我们看圣经的例子之前,让我再讲解一些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年代讨论这课题时,他给予我们一些很有帮助的定义,帮助我们知道这圣经的用意。在他著作的伦理学中,他论述了这事。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这是他所相信的:生命中的美德,那些良善的事,正确的生命态度,是介于过多与不足之间。一边是缺乏的,另一边多余的,而美德则介于两者之间。他继续举出许多例子,例如他这么说:“勇气是介于胆怯和鲁莽之间的美德;前者缺少勇敢,后者过于勇敢。”换言之,一个人过于勇敢的人可能会伤害自己,而没有勇气的人只不过是个流涕哭泣的懦夫;两者中间就是美德。
亚里士多德说:“例如,慷慨是一种美德,是介于自私、吝啬与挥霍之间;慷慨是两者之间的美德。”他接着说:“温柔是介于冷漠、漠不关心、软弱、胆怯,以及过度爆发性愤怒之间的一种美德。”温柔是位于中间的。亚里士多德还说:“温柔的人在正确的场合,与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时间段发怒。”这就是受到控制的能力。温柔显然不会说:“噢,我是温柔的,所以虽然我知道那是件很糟糕的事,那些人都犯罪了,里头有很多恶习,但我的温柔制止我说他们。”那不是温柔,那仅就是愚昧;温柔不会让你向罪退缩,不会让你停止谴责邪恶。请你看,那是受到管制的怒气,而这是谁的管制呢?是上帝。温柔是将自己内心的狮子降服于上帝,叫它只因得罪上帝的事而发怒,并非为了自己,你明白吗?狮子怒吼是为了维护上帝,而不是维护自己。如果有人要踩在我头上,那没问题;如果有人要得罪我,那没问题;如果有人要伤害我,那也没问题,我不应该反击、报复,求自己的公道。如班扬(John Bunyan)所说:“已经铺在地上的人无需害怕跌到。”已经没有地方可跌了。我已经不为自己求利了,但若是上帝受到诽谤,在我里面的狮子就会怒吼,你明白吗?那就是圣洁的怒气,是义怒,而我要你明白温柔是那宁静的心灵,不会自我辩护,无反击、报复或求利之意,但若上帝不受尊崇的时候,同样的灵会站起来,会怒吼,会使用自己的能力。这是在上帝控制之下的义怒,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回应,就是在正确的时候,因正确的理由,在正确的时段中这么做。
耶稣也有温柔;他曾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他就是《撒迦利亚书》9章9节所预言的那一位 ,他谦谦和和地骑着驴的驹子来到你们这里,温柔的到来。他似乎很安静,常常避开冲突,而彼得在《彼得前书》2章23节也说“他(耶稣)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当他被逼迫时候,他无反击或要报复。那位拥有安静、温柔之心的耶稣,也正是同一位走进圣殿,看到父上帝不被尊崇的时候,就做了鞭子,开始那些人,推翻桌椅,打翻钱囊,驱赶动物,然后说:“你们离开!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离开吧!我父的家本应是祷告的殿,你们竟把它变成贼窝。“同样处事待人温柔、安静的耶稣,当他与肮脏、虚伪的法利赛人对抗时,彻底拆毁了他们,且称他们为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听着,请注意:同样柔和谦卑的耶稣,从不为别人对他所做出的事说出一句反击或报复的话,或对他们作谴责或审判;唯有当他们恶劣的对待上帝,他才这么做,耶稣为我们立了榜样。彼得在《彼得前书》2章说:“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他的榜样是什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当他被咒诅谴责的时候,他没想着要报复。当你在圣殿中看到他扬起鞭子,洁净圣殿时,那是因为父上帝的殿被玷污了;俄然而,当他自己的殿被污秽了,悬挂在十字架上,铁钉插入肉身,血溅肉开,汗滴、唾沫、血迹交杂,被众人嘲讽凌辱的时候,他只有这一句话:“父啊,”什么?“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看到吗?这就是温柔,是被受控制的力量,是完全的无私。
耶稣从不为对自己的攻击做出反击,唯独对着父上帝的。《马太福音》26章记载,当兵丁们在客西马尼园要逮捕耶稣时,耶稣本来可以很轻易的逃脱。圣经说他有能力;他可以叫天使前来帮他。耶稣说:“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以保守的预测而言,这是将近7500个天使,你晓得这能力有多大吗?若我们看旧约,一个天使就能杀185,000名亚述人。听着,耶稣说,只要我求父上帝一句,十二营多天使就能一瞬间下来了。然而,他却不会为自己辩护,他不那么做;那就是温柔。温柔会为了围护上帝的名向恶人而拿起鞭子;它会生气,如此的生气,叫双眼冒火,但论到自己,它却不顾伸手报复。
我们很容易在这方面被试探。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你心里面会感受到试探,对吗?我会告诉他们说,你们以为自己是谁,竟敢触犯上帝所恩膏的?又或者有人对你做了某件事,如撞了你的车子,你的第一个反应会是我要他赔偿我的损失!那是你心里会开始有的感受,之后你必须说,这不是我应该生气的事,我不应该为邻舍对我做的事生气,在我身上事不重要。温柔说,唯有当上帝被伤,我才会反击,心中的狮子才会怒吼你明白吗?
我们无需维护自己,因为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另一个控制力量为温柔的例子是大卫。在《撒母耳记上》24章里,大卫正在躲避扫罗的追杀,还记得吗?扫罗在追杀大卫,而大卫知道自己是王,是被膏立的王;他知道自己将会成王,扫罗是被废除,这只是迟早的事,是无可避免的事实。大卫与跟随他的人正躲在山洞里,而扫罗也正巧进入同一个山洞大解。多么珍贵的机会啊,只要拔剑,一切都会结束了。大卫知道他有统治权;他知道扫罗走偏四处要追杀他,要杀害他,要破坏他与约拿单的美好情份,要毁灭他的整个人生。一般人在这情况下,都会对扫罗非常痛恨,会很想报仇,会趁这机会让像动物般在旷野逃奔,并想着说他有权利这么做,肯定是上帝将他放在那里,我一定要好好处置。而跟从大卫的人对他说,大卫,杀了他吧,杀了他吧。
大卫却没有这么做;他到扫罗那里,拿起刀把扫罗的衣袍切下一片,好让扫罗知道大卫曾在那里,本有机会下手,却没那么做。他有能力,有权利,但他的能力是顺服在上帝的掌管下;他不为自己的缘故报复,只会维护上帝。在《诗篇》69篇9节中,大卫说:“因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并且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他说,上帝啊,当我生气时,是因为你受耻辱;他从不为自己辩护。在《撒母耳记下》16章中,大卫的儿子押沙龙,那位毒恶叛逆之子,竟想打败亲身父亲,篡位为王。大卫必须逃命,他逃到旷野里,而押沙龙企图组织新政府以推翻自己的父亲;大卫因为必须逃避自己的儿子而成为笑柄。当时,扫罗的前部将示每找到了大卫,便开始诅咒他、嘲笑他,又拿石头击打他。大卫可是君王,是上帝所恩膏的。
这人诅咒他,羞辱他,向他丢石头,但大卫却仍然非常谦卑,以致大卫的侄子亚比筛对他说,大卫,你只要发一句话,我就把他的头砍下来。大卫却说,由他咒骂吧;这就是受到控制的能力。它不为自己报仇,不为自己求什么;它会为上帝作战,却不为自己而动人一根毫毛,那就是温柔。你我都知道,若示每是向扫罗丢石头,扫罗肯定不会放过他。大卫与扫罗两人都有能力,但差别就是大卫能控制这能力,扫罗却失控了;前者好比《箴言》所指的禁城,后者却是无围墙的。那就是温柔。有一次,根据《撒母耳记上》14章,扫罗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竟为了一件小事想把儿子杀了。另一方面,《撒母耳记下》18章33节记载,当大卫的儿子押沙龙背叛他时,大卫宁愿为押沙龙而死;这就是两者的差距。
扫罗不会让自己受任何欺凌,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他也会先下手;大卫可以任人欺凌,甚至是自己儿子的,并先舍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区别,被掌管的能力;它叫人俯伏在上帝跟前,不视自己为什么。
旧约圣经最突出的例子是摩西;我们以这例子总结,请听这节经文,《民数记》12章3节:“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这岂不是很棒吗?他是世上最谦卑的人;他是谦和的。而当你想到摩西是时候,你可不会联想到一个胆怯的小人物,而是想到无畏无惧、勇于应战,一个有信念、有志气的的勇者,是个有能力、有生命力的伟大领袖。从他事工的开始到结束,摩西可是有怒火冲天的时候,不是吗?当他看到一名埃及人欺负一名犹太人时,他把埃及人杀了,还记得吗?他气爆了,就杀了他;他是何等气愤。在《出埃及记》第五章中,当他在旷野里被上帝陶造之后,他直走到世上最大的君王,法老,的面前,与法老面对面,直视法老,说,法老,让我的百姓离开。他不怕面对法老,不怕给法老下命令,也不怕向法老提出要求。
这是敬虔的无畏,敬虔的勇气。在《出埃及记》32章,他看到以色列拜偶像,放荡无耻,而在极度愤怒中,他砸了刻上上帝律法的石坂,并痛斥、斥责以色列。这是个毫无畏惧的人,斗胆、能应战、会作对抗。我们看到他释放出正义的怒气,绝对不是胆小懦弱的。听着,摩西是无惧的,他取了一名埃及人的性命;他面对法老时毫无惧怕,斥责上帝子民的罪行时没有胆怯。在他一生中,他在千万人中把持权柄,是勇敢、坚强的汉子,可圣经说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力量是因着上帝的尊荣而运用,从不是为了维护自己,你明白吗?事实上,他对自己完全没有自信,一点也没有。在《出埃及记》第三章中,当上帝临到他,并呼召他时,他说:“我是谁,岂能带领这百姓?”我是谁?而在《出埃及记》第四章中,上帝说,你不能,但我能,并给予他一根杖。他手里拿着上帝的杖,自己什么都不是,但上帝的杖是一切所有,而从那时开始,他的手就离不开上帝的杖,而当他拿起杖做事的时候,事情总会发生,对吗?它好比一个不变的记号,显出摩西不能,而杖是一切所有。
保罗似乎也一样。他在《腓立比书》3章3节说,我不能靠肉体;然而,他却在《腓立比书》4章第13节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保罗说的话和摩西一样 –我不能,但上帝能。听着,温柔从不为反击,唯有为上帝的缘故。保罗从不自我辩护,从不为任何人对他作出的攻击斥责他们;他从不还手,从不以愤怒反击,唯有当上帝受耻辱的时候。摩西也是如此,耶稣基督更是如此,而祂那么做是为了我们设立了榜样;我们必须效法祂的柔和谦卑。
且让我问你,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温柔?我给你们一些实际的问题,请你问自己:你是否有自制的能力?这是第一题,你的怒气,你的能力,你的力量,是否常常受到控制?《箴言》16章32节;你是否能制服自己的心,或发觉你常常情绪失控?“呀,他不能这样对我,他以为自己是谁啊?”当你的妻子对你说出能挑起争端的话,你是否马上跳进去,作自我辩护呢?“你错了;让我告诉你,这不是我的错。”你是否马上跳入争端中,或是常常自我控制呢?一个温柔人会控制自己的能力;唯有维护上帝时,狮子才会吼叫。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所说,宁愿受苦,承受它。
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只有在上帝受到侮辱时才会生气呢?那是唯一的时候。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可以是极度暴怒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可以很生气。然而,能使我发怒的事情,那当上帝受到不敬的时候,当祂的名誉受损,当祂的名有辱的时候,这是让我气愤的事。我对罪愤怒,为,对上帝的语被曲解而愤怒,对假冒的教义愤怒,对假教师愤怒,对宣称认识基督的事实却不是的人愤怒,对这些事发怒。当然,我们也要小心,要以爱心、温柔劝勉对抗我们的人,但是当上帝不被尊崇时,我们都有权力让内心的狮子怒吼。
第三个问题:你是否虚心的回应上帝的话,无论话语说的是什么?《雅各书》1章21节说:“你们要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你是否以温柔的心回应上帝的话语,说若那是上帝所说的,我愿意顺服,愿意遵守。因此,你是否有自制能力,是否只有在上帝不受尊崇时发怒,并以虚心回应上帝的道?
第四个问题,你是否常常使人和睦?温柔的人会这么做。圣经分明的说:“竭力保守圣灵所结合而为一的心。”这就是温柔所做的。若有人跌倒,你是否会谴责他们,散播谣言,论断他们呢?如果他们犯了错,你可有以论述属灵问题为借口,公开讨论这事呢?又或者你是《加拉太书》6章1节所说的:“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那即是你应当做的。你是否使人和睦呢?温柔人就是,他们起纷争,而是让争执平息;他们不起争端,而是结束争吵。
另一个问题:你是否能在无反击之下接受批评,无论那是对错的?这可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在这方面必须下很大的功夫。
最后一题:你对非信徒是否怀着正确的态度?彼得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你可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基督徒很容易自鸣清高,自以为成就很大,而在想起罪人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懂什么呢,这群蠢人”,并开始瞧不起他们,逐渐骄傲,维护自己说:“难道他不知道我是上帝的孩子吗?他竟敢这么对待我!”另一方面则是温柔。
这些问题或许能对你有帮助:你是否有自制的能力?你是否是只有在上帝不被尊崇时才生气?你是否虚心回应上帝的话,不论它说的是什么?你是否常常使人和睦?你是否能毫无反击的接受任何批评,不论对错?你对非信徒的态度是否正确?你是否会看着他们说,上帝啊,他们或许比我更好,我为什么会得救呢?那是温柔人会说的话。
请听,埃德·琼斯(Lloyd-Jones)说:“温柔,意味着你完全与自己了结了。”没有人能再伤害你,因为你已经不重要;最坏的人对你的批评也许是正确的。弟兄们,更重要的是,这就是基督的样式。听着,那位创造世界的,把星辰铺满穹苍宇宙的,给每颗星辰赐予名字的,保守无数太空轨道井然有序,各自运行的;将崇山峻岭衡量在磅秤上的,将众岛屿轻易举起,将瀑布滔在手掌之间的,而人在祂面前就如蚱蜢一样的的,竟然会说:“我心里柔和谦虚。”
你岂能不这样呢?所以彼得在《彼得前书》3章4节这么说:“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谦卑所生的是温柔;我们下一回会看温柔生的是什么。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nd sold as a booklet.